沈建國把舊木箱推到牆根時,月光正漫過他斑白的鬢角。
木箱子蓋沒扣緊,露出的紙角在風里輕輕顫動,像只欲飛的蝶。
老人站在廊下搓了搓手,檐角的銅鈴被夜風吹得輕響,他忽然想起老伴兒生前總說︰\"這鈴鐺聲,比鬧鐘還準。\"
\"爸,我去給煤爐添把柴。\"里屋傳來沈星河的聲音。
老人應了一聲,卻沒挪步,目光又落回木箱上。
紙角上\"紅燒肉\"三個字被月光浸得發暖,像根細針輕輕挑開記憶。
他蹲下來,膝蓋發出\" \"的輕響,伸手按住箱蓋邊緣——這箱子是1985年結婚時打的,榫頭還是他親手削的,三十多年過去,木頭紋路里還浸著松香味。
掀開箱蓋的剎那,霉味混著舊書紙香涌出來。
老人眯起眼,從疊得整整齊齊的藍布衫底下抽出個油布包。
油布邊角磨得發亮,解開時簌簌落著細灰,露出本巴掌大的舊本子。
封皮是褪色的棗紅色,書脊用細麻繩重新縫過,第一頁右上角歪歪扭扭寫著\"家珍\"兩個字——是老伴兒的字跡。
\"鍋貼豆腐,火大三分鐘,翻面,再大兩分鐘。\"沈建國念出第一行,指腹撫過紙頁上的折痕。
紙頁黃得像曬干的老煙葉,邊角卷得像被火烤過,他盯著看了許久,突然笑出聲,聲音輕得像嘆息︰\"她記錯了,明明要四分鐘才焦得剛好。\"
\"爸?\"沈星河不知何時站在廊下,手里還攥著塊擦鍋的粗布。
他彎腰湊過去,看見父親指腹停在\"鍋貼豆腐\"那行字上,墨跡暈開的痕跡像朵小烏雲。
\"你媽當年總說自己記性差,\"沈建國把本子遞過去,指節在紙頁上微微發顫,\"可這豆腐鍋貼,我教過她七回。\"
沈星河接過本子,指尖觸到紙頁時突然頓住——背面有行更小的字,用藍黑鋼筆寫的,字跡比正面潦草些︰\"記錯也好,反正星河愛吃糊的。\"他喉嚨突然發緊,眼前的字開始模糊。
前世母親病床上的模樣突然涌上來︰她瘦得只剩一把骨頭,卻還笑著說\"星河,媽給你留了鍋貼\",可那時他正被公司並購案纏得焦頭爛額,只說了句\"媽,我忙著呢\"。
\"這丫頭啊,\"沈建國伸手抹了把眼角,聲音啞得像砂紙擦過,\"明明知道自己火候總掌握不好,偏要記成這樣。\"他指腹蹭過\"星河愛吃糊的\"那行字,\"你六歲那年,蹲在灶台邊看她煎鍋貼,非說糊底的金黃金黃,比糖塊還甜。\"
院門外突然傳來行李箱滾輪的聲響。
沈星河抬頭時,正看見林夏拖著個舊帆布箱站在籬笆外,發梢還沾著雨星子。
她沒說話,沖他笑了笑,彎腰從箱子里掏出個油紙包——海帶特有的咸鮮味先飄了過來。
\"我叔讓我捎的,\"她把油紙包放在煤爐邊的石墩上,\"他說"糊鍋配海帶湯,解膩"。\"
沈星河這才注意到她眼下的青影,像是熬了整夜。
林夏蹲在煤爐前,伸手撥弄爐灰,動作生澀得像第一次生火。
他剛要上前幫忙,卻見她抬頭沖他搖頭︰\"讓我試試。\"
火柴\"嚓\"的一聲擦著,火星濺在炭核上。
沈建國默默把那包用舊報紙裹著的炭核遞過去,林夏接過來時,報紙角上的折痕硌得她手指發疼。
她小心撕開報紙,炭核還帶著白天的余溫,放進爐膛時,\" 啪\"迸出幾點火星。
鍋底漸漸騰起熱氣時,沈建國突然想起什麼,轉身回屋。
再出來時,手里多了支磨得發亮的錄音筆——正是沈星河今早塞進炭包的那支。
他把錄音筆綁在爐架上,按下播放鍵。
\"老李家那口子啊,去年冬天燒糊了鍋粥,非說香得能繞梁三日......\"是李嬸的聲音,帶著胡同口特有的大嗓門。
林夏抬頭笑,用鍋鏟輕輕壓了壓正在煎的鍋貼,油花\"滋啦\"濺在她手背上,她卻像沒知覺似的。
\"我老伴兒活著那會兒,總嫌我燒的菜糊,可每次都吃得比誰都多......\"是王奶奶家的老爺子,聲音顫巍巍的,像秋風吹過蘆葦。
沈星河看見父親背過身去,肩膀微微起伏。
第三段錄音響起時,兩人同時怔住。
那是個奶聲奶氣的童音,帶著濃重的鼻音︰\"爸爸!
我刻字啦!
鍋底有我的名!\"背景音里有煎鍋的\"滋啦\"聲,還有女人的笑聲︰\"小祖宗,別拿筷子戳鍋!\"
\"你媽偷偷錄的,\"沈建國摸出老花鏡戴上,鏡片後的眼楮泛著水光,\"她說"以後他長大了,听一听小時候的傻氣"。\"他指了指爐架上的鐵鍋,\"那會兒你非說要在鍋底刻名字,拿鐵釘劃了半宿,倒真讓你刻了個歪歪扭扭的"星"字。\"
沈星河湊過去看,鍋底果然有道淺得幾乎看不見的劃痕,在火光里閃著細弱的光。
林夏的鍋鏟突然停在半空,她盯著那道劃痕,輕聲說︰\"我好像見過......\"
\"六歲那年,你跟著你媽來我家借醬油,\"沈星河笑了,\"你蹲在灶台邊看我刻字,說"星星刻在鍋里,吃飯時就能看見"。\"
林夏的耳朵慢慢紅了,鍋底的鍋貼發出\"滋啦\"一聲,焦香混著海帶湯的鮮氣漫開。
她轉頭沖他笑,眼楮里有火光在跳︰\"這次我來燒糊。\"
飯後,沈星河把鐵鍋遞給林夏時,夜已經深了。
鐵鍋還帶著余溫,林夏接過去時,指尖剛好蹭過那個\"星\"字的劃痕。\"下次你來掌勺。\"他說,聲音輕得像落在鍋沿的月光。
\"那......糊了怎麼辦?\"林夏低頭盯著鍋底,睫毛在臉上投下小扇子似的影子。
\"你說香,它就香。\"
林夏抬頭看他,眼眶慢慢紅了。
她把鍋抱進懷里,像抱著什麼珍貴的信物,輕聲說︰\"好。\"
沈建國是在後半夜起來的。
他摸黑進了儲物間,找出塊細砂紙,又翻出半瓶菜籽油。
月光從窗欞漏進來,照在新鐵鍋里——那是他上周在集貿市場淘的,老板說\"這鍋養好了,能傳給孫子\"。
他坐在小馬扎上,用砂紙仔細打磨鍋內壁。\"鍋得用油養,火得用心燒。\"他喃喃著,把一勺豬油放進鍋里,開了最小的火。
油香慢慢漫開時,他摸出手機,按了幾個號碼。
\"喂?\"電話那頭傳來沈星河的聲音,帶著剛睡醒的沙啞。
\"鍋我給你備好了,\"沈建國用抹布擦了擦鍋沿,\"下次,換你教我——怎麼把"糊"燒出滋味來。\"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傳來一聲輕笑︰\"爸,那我可得從"刻字"教起。\"
老院里,風鈴聲和油鍋里的\"滋滋\"聲混在一起。
沈建國望著爐子里跳動的火光,忽然想起老伴兒常說的話︰\"火這東西,看著要滅了,其實藏著星星點點的熱。\"
他把新鐵鍋輕輕放在廊下的石桌上,月光正好漫過鍋底。
油香裹著夜露飄遠,像一縷不肯消散的暖。
不知過了多久,東方泛起魚肚白。
沈建國揉了揉發酸的膝蓋,正要回屋,忽然听見院門\"吱呀\"一聲——是沈星河披著外套出來了。
他剛要開口,卻見兒子站在廊下,目光落在石桌上的新鐵鍋上。
晨光里,鐵鍋泛著溫潤的光澤,鍋底抹了層薄油,像撒了把碎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