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河山

第137章 黜落簿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沙的古源天 本章︰第137章 黜落簿

    崔判官的尸體在停靈第三日突然坐起。守夜的仵作驚叫著撞翻燈台,火苗舔上靈床的麻布,卻燒不穿那層越燃越厚的《黜落簿》——藍布封皮的冊子在火焰中舒展,紙頁翻動如千百只振翅的蛾。

    陳硯秋隔著窗紙看見這一幕時,肋間的疤痕突然裂開。血珠順著衣襟滴落,在青磚地上匯成細流,竟自動流向靈床方向,仿佛被某種力量牽引。

    "尸變了......"墨娘子扯下三枚銅錢按在窗欞上,錢幣立刻蒙上白霜,"崔判官生前經手太多黜落案,魂魄被《黜落簿》扣著走不了。"

    靈堂內傳來"咯吱咯吱"的聲響。透過窗縫,陳硯秋看見崔判官的尸體正用僵硬的手指翻動《黜落簿》。泛黃的紙頁間不斷滲出黑液,在火光照耀下顯出密密麻麻的新字——全是慶歷四年春闈的黜落者姓名,每個名字後面都標注著"賄"、"仇"、"諱"等暗記。而最新一頁上,"陳硯秋"三字正在被無形的筆反復描畫,墨跡越來越濃,漸漸暈染成"雙生子"的形狀。

    趙明燭的琉璃鏡片突然結冰。他退後兩步,異色瞳映出更駭人的景象——崔判官尸體的天靈蓋上釘著七枚活字,正隨著《黜落簿》的翻動而自行重組,拼出當朝宰相韓琦的名諱,後面跟著朱批小字︰"諱︰景佑四年賄考"。

    "《黜落簿》在清算舊賬......"墨娘子咬破指尖,將血珠彈向銅錢,"崔判官臨死前說過,這簿子會自己更新。"

    靈床上的火焰驟然轉青。火舌舔過《黜落簿》的封底,燒出一幅嶺南地圖——崖州位置的墨池被特意標紅,池底沉著本攤開的冊子,正是他們手中這本的復刻。而池畔站著個戴青銅面具的人,正將新死者的皮膚往書頁上粘貼。

    崔判官的尸體突然扭頭。灰白的眼珠透過窗戶直勾勾盯著陳硯秋,腐爛的聲帶振動著擠出話語︰"......韓琦......題碑......墨童......"

    話音未落,靈床轟然坍塌。尸體墜地的瞬間,《黜落簿》自動飛起懸在半空,紙頁間簌簌落下無數碎屑——細看竟是各色考卷殘片,全都批著"黜落"朱印。陳硯秋接住一片,竟是天聖二年其父陳嶠的《春秋》義答卷,犯諱處被血圈出,邊緣綴著七個針眼。

    "活字庫的原料......"趙明燭的鏡片映出殘卷背面的水紋,"這些黜落者的考卷,都被制成了活字。"

    墨娘子突然甩出銅錢串。錢幣穿透《黜落簿》的紙頁,釘在尸體胸口。崔判官的衣襟自行解開,露出胸腹部——皮膚下凸起無數蠕動的字痕,正是《黜落簿》最新記載的內容。最駭人的是丹田位置,薄如蟬翼的皮膚下清晰可見"慶歷四年"四個活字正在重組,漸漸變成"雙生子現"。

    "他在用身體記錄......"陳硯秋的翡翠扳指碎片突然發燙,"崔判官自己就是本活《黜落簿》。"

    尸體突然劇烈抽搐。腹部皮膚裂開,涌出大團發黑的絲帛——展開是教坊司北廊的密檔,記載著陳沅被沒入樂籍的詳情︰"天聖二年冬,進士陳嶠女沅,年十二,與孿生姊同沒入教坊司。姊送張耆府為墨童,沅留北廊習密文。"

    密檔末尾蓋著溫如玨的私印,印文卻被血污遮蓋。陳硯秋用肋間傷口的血涂抹上去,污漬漸漸化開,顯出被刻意隱藏的朱批︰"雙生子骨相異,兄宜為碑材,妹堪作題引。"

    《黜落簿》突然發出裂帛般的聲響。冊子中間撕開道口子,飛出三十七枚銅錢——正是陰兵借道時留下的"永夜不寐"錢。錢幣在空中組成秋字號舍的輪廓,每枚錢眼都射出青光,照出地底七十三具骸骨的實時景象︰那些骨頭正在緩慢移動,拼成慶歷四年殿試的考題。

    "他們在更新活人碑......"墨娘子拽著陳硯秋急退,"崔判官的尸體是引子!"

    靈堂地面開始下陷。崔判官的尸體沉入土中,取而代之的是個錫匣——與秋字號舍地下挖出的一模一樣,只是更大些。匣蓋自動彈開,里面整齊碼著三百六十枚青銅號牌,每枚都刻著科考年份與黜落人數。

    陳硯秋抓起"慶歷四年"的牌子。牌面血漬突然流動,組成嶺南地圖的輪廓,而崖州位置上浮出個少女剪影——右手缺了無名指。

    "題引娘子在召喚......"趙明燭的異色瞳映出牌背面的陰文,"她需要兄長的血解開封印。"

    院牆外突然傳來整齊的腳步聲。青銅面具反射的月光刺破夜幕,範鎮沙啞的嗓音在巷尾響起︰"奉旨收崔琰尸骨——入活字庫!"

    墨娘子猛地將銅錢按入錫匣。錢幣觸及青銅牌的剎那,所有號牌同時震顫,發出鐘磬般的嗡鳴。匣底暗格彈開,露出張人皮繪制的地圖——正是嶺南鬼貢院的詳細布局,標注著"題引囚室"的方位。

    "柳七娘藏的......"墨娘子抖開人皮地圖,背面用隱形墨水寫著︰"雙生聚,黜落止。韓琦題碑日,溫如玨鎖院時。"

    《黜落簿》突然合攏。封皮上的血漬組成新的讖語︰"今科黜落者,汴京陳氏子。骨肉為引,死局方破。"

    陳硯秋肋間的傷口徹底崩裂。血線如活蛇般鑽入錫匣,將所有青銅號牌串聯成網。牌面上浮現的黜落者姓名開始融化,重新凝結成血管般的脈絡,最終在"慶歷四年"的牌子上匯成個清晰的少女面容——與陳硯秋有七分相似,唯獨右眼下方多顆淚痣。

    "走!"墨娘子掀開後院古井的蓋板,"從崔判官留的密道下汴河!"

    他們躍入井中的剎那,靈堂方向傳來驚天動地的爆炸聲。《黜落簿》的殘頁如雪片般飛落井中,每張紙都寫著相同的判詞︰

    "慶歷四年榜眼陳硯秋,犯雙生諱,著黜落,永錮鬼貢院丙字號。"

    井水冰涼刺骨。陳硯秋在沉浮間抓住塊浮木,摸到上面刻著崔判官的遺筆︰

    "活著的才是黜落者。"

    喜歡不第河山請大家收藏︰()不第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不第河山》,方便以後閱讀不第河山第137章 黜落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不第河山第137章 黜落簿並對不第河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