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河山

第132章 崔判官的臨終賬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沙的古源天 本章︰第132章 崔判官的臨終賬冊

    雨絲裹著深秋的寒意滲進窗欞,陳硯秋在油燈下展開那件從墨池浮起的衫。血漬早已發黑,但金線繡的景佑四年科考題仍泛著冷光。趙明燭的琉璃鏡片懸在布料上方,異色瞳映出縴維間細微的紋路——是無數個蠅頭小楷,密密麻麻寫著被黜落者的姓名。

    "三百六十七人。"趙明燭的指尖劃過衫內襯,"《鎖院賦》原稿被裁成條,縫在夾層里。"

    陳硯秋的翡翠扳指忽然發燙。他翻過衫後領,發現一塊硬挺的襯布——揭開後露出半張殘破的黃麻紙,上面是褪色的朱砂筆跡︰"天聖九年進士錄,江南西道......"後面的字被血污蓋住了。

    門外傳來三急兩緩的叩門聲。墨娘子披著簑衣閃進來,發梢還滴著水,懷里緊緊抱著個油布包裹。

    "崔判官快不行了。"她嗓音沙啞,像是許久未眠,"他要見你。"

    雨水沖刷著汴京城的街巷,青石板縫里泛著腥氣。三人拐進保康門附近的小巷,陳硯秋注意到牆角蹲著個賣炭翁,炭筐里露出半截黃紙幡——是清明祭鬼用的樣式,卻在這個時節出現。

    崔判官的宅子比想象中破敗。門楣上懸著塊"明鏡高懸"的舊匾,漆皮剝落處露出蟲蛀的孔洞。墨娘子推開廂房的門,濃重的藥味混著血腥氣撲面而來。

    床榻上的老人瘦得只剩一把骨頭,深陷的眼窩里凝著層灰翳。听見腳步聲,他枯枝般的手指突然抓住床帳,喉間擠出嘶啞的聲音︰"《黜落簿》......在......"

    墨娘子從油布包裹里取出本藍布封皮的冊子,紙頁邊緣已經泛黃卷曲。崔判官的手劇烈顫抖著,在封皮上摩挲許久,突然用力扯開扉頁——夾層里飄出片薄如蟬翼的紙,上面是陳年血漬勾勒的貢院平面圖。

    "鎖院三日......密檔......"老人指甲摳著床板,在檀木上劃出深深的痕跡,"韓琦......溫如玨......焚......"

    陳硯秋接過《黜落簿》。入手沉得反常,仿佛不是紙冊而是塊生鐵。翻開第一頁,是景佑四年的記錄,每個被黜落者姓名後都跟著小字批注︰"賄"、"仇"、"諱"。杜荀鶴的名字下標著"雙圈",旁邊朱筆畫了個古怪符號,像被絞索勒住的脖頸。

    "七十三具尸體......"崔判官突然撐起身子,灰白的瞳孔直勾勾盯著房梁,"埋在秋字號舍地下三丈......韓相公親筆題碑......"

    墨娘子突然按住陳硯秋的手腕。她的指甲劃過《黜落簿》第七頁——那里本該記載天聖九年的黜落者,卻被人整頁撕去,只留下裝訂線的殘茬。崔判官喉嚨里發出"咯咯"聲響,從枕下摸出把黃銅鑰匙。

    "教坊司......北廊......第三口樟木箱......"鑰匙墜地時發出金屬特有的清響,"底檔......柳七娘......沒燒完......"

    窗外炸開個悶雷。借著電光,陳硯秋看見《黜落簿》的空白處浮現淡紅色紋路——是極細的朱砂線,連接著不同年份的黜落者姓名,最終在天聖九年那頁的殘茬處匯成個"溫"字。

    崔判官的手突然抓住陳硯秋的衣襟。老人用最後的力氣撕開自己中衣,露出胸口的烙印——是個"黜"字,筆畫間結著厚厚的疤。

    "三十年......一輪回......"他嘴角滲出黑血,"今年......該收......慶歷四年的......債了......"

    床榻下傳來"咚"的一聲悶響。墨娘子俯身拖出個錫匣,匣蓋上刻著御史台的獬豸紋。打開後,里面整齊碼著十二片龜甲,每片都刻著科考年份和數字。趙明燭的鏡片照出龜甲背面的陰文——全是自縊者的姓名。

    "秋字號舍的梁上......"崔判官的聲音越來越弱,"麻繩......每三年......換一根......舊繩......纏在......"

    最後的字眼化作一口血沫。老人頭一歪,灰白的瞳孔擴散開來,右手卻仍死死攥著《黜落簿》的封皮。墨娘子去掰他手指時,整本冊子突然自行翻動,紙頁嘩啦啦響如秋葉。

    停在中間的空白頁上,漸漸滲出深褐色的字跡︰"慶歷四年當黜者——汴京陳氏子"。

    雨聲驟然變大。陳硯秋摸向腰間算袋,發現那枚從秋字號舍取出的景佑通寶正在發燙。銅錢表面的"黜"字滲出血珠,滴在《黜落簿》上,將"陳氏子"三個字暈染得模糊不清。

    墨娘子突然撕開《黜落簿》的封底。襯布下藏著張對折的楮皮紙,展開後是幅精細的墨線圖——畫著貢院秋字號舍的地下構造,標注著七十三處骨灰甕的埋放位置。圖角落款處蓋著溫如玨的私印,印文卻被刀刮去半邊。

    "崔判官在御史台當過書令史。"墨娘子用銀簪挑開圖紙夾層,"景佑四年鎖院案,他負責記錄焚毀的考卷名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明燭的異色瞳忽然收縮。他抓起榻邊的藥碗砸向窗戶,瓷片飛濺處,有個黑影從檐角掠過——是只通體漆黑的渡鴉,爪上系著銅鈴。

    渡鴉撲稜稜落在死去的崔判官胸前,尖喙啄開老人衣襟,叼出塊暗紅色的肉痂。陳硯秋的翡翠扳指驟然發燙,他看清那根本不是肉痂,而是半片干枯的人耳,耳垂上穿著枚小小的銅環——與溫府地窖嬰孩骸骨上發現的耳環一模一樣。

    渡鴉振翅飛走的剎那,《黜落簿》突然從墨娘子手中飛起,懸在半空嘩啦啦翻頁。泛黃的紙頁間飄落無數碎屑,細看竟是各色筆跡的考卷殘片。陳硯秋接住一片,上面是杜荀鶴的筆跡︰"景佑四年八月廿五,溫如玨命人縊殺秋字號舍七十三人,偽稱自盡。"

    崔判官的尸體突然坐起。灰白的嘴唇機械開合,發出不屬于老人的年輕聲音︰"黜落簿......會自己更新......"

    墨娘子甩出三枚銅錢釘入尸體眉心。腐肉綻開的瞬間,陳硯秋看見顱骨內壁上刻滿小字——是歷屆科舉的黜落者名單,最新一行墨跡未干︰"慶歷四年春,陳硯秋,犯諱"。

    窗外傳來整齊的腳步聲。趙明燭的鏡片映出巷子里移動的火把——是開封府的衙役,為首的捕頭手里捧著卷朱批公文。

    "快走。"墨娘子掀開床板,露出條濕滑的地道,"韓琦派人來收《黜落簿》了。"

    陳硯秋最後看了一眼崔判官的尸體。老人的右手食指直挺挺指著房梁——那里懸著根嶄新的麻繩,繩結樣式與秋字號舍的一模一樣,只是尾端綴著顆鎏金算珠。

    地道閉合前,他听見尸體喉嚨里滾出最後半句話︰"......活著的......才是......黜落者......"

    黑暗中的水聲淹沒了所有回響。陳硯秋摸到《黜落簿》在懷中發燙,那些被血暈染的名字正透過布料,在他皮膚上烙下灼痛的印記。

    喜歡不第河山請大家收藏︰()不第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不第河山》,方便以後閱讀不第河山第132章 崔判官的臨終賬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不第河山第132章 崔判官的臨終賬冊並對不第河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