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里,首輔趙貞步履匆匆,快步向著皇宮深處走去,手上拿著一封剛剛從東州傳來的捷報。
正在安然享受新納妃子服侍的衛冉雙眼微閉,一日疲勞隨著魚水之歡不翼而飛。
“陛下,陛下,首輔大人求見。”
公公聲音柔緩,想要隔著門喚醒衛冉,又怕聲音過大,驚嚇到龍體。
衛冉猛然睜開眼楮,頂開正在御龍的美人,一骨碌反爬坐起。
差點滾下龍榻的妃子一臉幽怨,手不安分的施展降龍術,媚聲媚氣道︰
“陛下,這般晚了,何事明日再說。”
衛冉知道趙貞不是那種不分輕重緩急之人,這般時候入宮,必然有重要事情。
“替朕更衣。”
妃子湊近衛冉耳邊,口吐熱氣。
“陛下,半路熄燈,容易傷身........”
未等妃子繼續往下說,衛冉冷哼一聲,語氣加重,帶著幾分怒意。
“替朕更衣。”
妃子不敢在矯情貪歡,惶恐服侍衛冉更衣。
勤政之事上,衛冉不輸任何一位君王,可惜就是太過優柔寡斷,沒有主見。
“不知趙大人深夜尋朕何事?”
趙貞滿臉興奮,躬身道︰
“啟稟陛下,東州大捷。”
衛冉眼楮放精光,十分激動。
“趙愛卿,此事當真。”
趙貞呈上戰報。
“陛下,這是前方戰報,剛剛送達京城。”
衛冉接過戰報,慌忙打開,一目十行,隨便掃了一眼。
“好,好,好。”
“北玄侵佔我澹州數十年,今日此仇終于算是還回去了。”
收復澹州,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甚至沒有遇到北玄大軍。
如今攻佔東州,實打實擊潰了北玄的無罪軍,這可算是魏國這十五六來最大的戰果了。
更關鍵的是父皇沒有收回來的澹州,他收復回來了,而且還攻下了北玄東州。
劉琦在東部沿海剿滅倭寇屢屢受挫,東邊不亮西邊亮,終于有值得振奮人心的戰果了。
“朕看現在誰還敢質疑朕的決策。”
當初他決定支持陳利進攻東州,遭受到了新銳派的全力阻止。
如今東州戰場大獲全勝,他感覺賭的那口氣瞬間便舒緩出來。
“辛虧當初趙愛卿全力支持朕,不然朕都 動搖了。”
趙貞沒有將功勞攬在自己身上。
“一切都是陛下英明。”
衛冉用戰報 輕輕拍打著手掌,不由想到沿海倭寇遲遲未曾剿滅,不由憂心忡忡起來。
這半年,因為倭寇禍亂,沿海商人各種稅收都在大幅度縮減。
倭寇為了報復朝廷清剿,更是肆意屠殺沿海漁民,百姓苦不堪言。
劉琦清剿小勝不斷,奈何始終未能從根源上解決倭寇禍亂。
今晚既然提到戰事,衛冉也想看一看趙貞的內心的真實想法。
“趙愛卿,關于 倭寇之事,你如何看待?”
趙貞倒也沒有罔顧事實,實事求是的分析其中關系。
“倭寇力孤,不可能與朝廷大軍正面踫撞,想要將其全部殲滅 ,很難。”
“關鍵是這些倭寇一旦察覺風吹草動,便會退回海上,我們進,他們退,我們退,他們進。”
“他們盤踞島嶼地形復雜,暗礁廣布,朝廷水師想要將其圍而殲之,機會渺茫。”
“劉琦將軍采用小規模蠶食之法,已經是最為 合理的戰術。”
“不過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劉琦的用兵能力衛冉從未懷疑過,只是當下這般局面,一直僵持下去,也不是辦法。
“今日吳大人遞上來一封奏章,想要從戶部劃撥銀子,新建一支水師,用來封鎖海上,對付倭寇。”
“奏章我尚且未批復,你覺得該不該興建水師?”
趙貞沒有絲毫猶豫。
“我大魏沿海,又有廣陵江穿行,且不說外敵,光是北玄水師和大秦水師都足以威脅我們。”
“興建水師乃是我朝百年大計,自是該的。”
“只是當下朝廷國庫空虛,想要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銀子,怕是很難。”
“微臣建議,此事可以盡早計劃,但需徐徐圖之。”
衛冉點點頭,他的想法與趙貞差不多,不急于一時。
只是當下倭寇霍亂,朝廷好似又急需水師,他同樣也愁。
“ 陛下,倭寇之事,也並非無解。”
“微臣倒是有一計。”
衛冉側頭看向趙貞。
“愛卿就莫要拐彎抹角了。”
“直說便是。”
“陛下,倭寇乃是瀛洲人,我們何不從根源上下手呢?”
衛冉嘶了一聲,明白了趙貞的意思。
“你是說與瀛洲合作,除去倭寇?”
趙貞點點頭。
“微臣此前已經了解過,這些倭寇少數是瀛洲朝廷通緝之人,在瀛洲待不下去方才在海上聚為匪寇的。”
“更多的則是瀛洲百姓,為了謀取暴利,方才鋌而走險。”
“這些人多數在瀛洲有親人有家,若是由瀛洲朝廷頒布詔令,必然能召回不少。”
“剩余不回的,可以與瀛洲 朝廷合作,切斷補給,用不了多久,便可不攻自破。”
衛冉如同醍醐灌頂,一拍手。
“朕怎麼就沒有想到這樣法子呢。”
“瀛洲不過一個蠅頭小國,以我大魏威名向其施壓,他們皇帝必然言听計從。”
“對了,他們的皇帝叫啥來著?”
“啟稟 陛下,是天皇。”
衛冉忍不住笑出了聲。
“一個小小島國皇帝,疆域不及我大魏國之十一二,也敢自稱天皇,口氣實在太大了。”
趙貞則是不敢小覷當下的瀛洲,如今的瀛洲已經攻下高溝半島,吞並了高句麗,國力正值頂峰。
“陛下,既然是合作,我們需要擺正心態,以兩國邦交之禮商談。”
“若是以大國看小國之目光去看待此事,恐怕不妥。”
衛冉心中固有不服,讓一個比秦國還要小上一半的蠅頭小國君王與自己平起平坐,實在有辱帝王之威。
數百年來,瀛洲都是中原朝廷的附屬國,所謂的天皇地位 最多也就相當于一州刺史,甚至不如。
若不是 中原大亂,四分五裂,豈容他們囂張。
“此事朕心中自有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