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應政務院眾人的共同請求,秦思源在擬定改組方案時,特意保留了一項關鍵權限對各省省長、各市市長等地方主官,以及朝廷中三品及以上高級官員的任命權。
這並非政務院官員不貪戀權勢,實則是基于現實的必然考量——在大夏的治理體系中,官員的任命權與施政責任緊密綁定。
若將核心人事權完全把持,日後政務推行一旦出現紕漏,所有責任便會悉數落到政務院頭上,而王室則可穩居幕後,只需以“監督者”的身份對他們發號施令、追責問責。
至于有人揣測他們是否想借改組之機把持朝政、架空王室,這更是絕無可能的念頭。
在大夏現行的制度框架下,這種想法無異于自尋死路。
王室手握全國最精銳的軍隊,掌控著國庫外的核心財源,更憑借秦思源積累的威望深得民心,除此之外,還牢牢攥著冊封貴族的專屬權力。
無論官員身居何等高位、擁有多大聲望,只要敢觸踫“架空王室”的紅線,便是與整個王朝的根基為敵,最終只會落得身敗名裂、萬劫不復的下場。
更何況,王室早已定下極具吸引力的激勵機制對于治政成效卓著、為國家立下大功的官員,會依據功績賜予相應爵位。
要知道,在大夏,官職終有卸任之日,而爵位卻是可以世代傳承的榮耀,不僅能為家族帶來長久的聲望,更伴隨著實實在在的優待與保障,其價值遠非一時的官位所能比擬。
有這樣的激勵在前,官員們更願盡心履職以博取爵位,而非冒著滅頂之災去覬覦不屬于自己的權力。
半個小時的時間悄然流逝,案頭的改組計劃書被眾人反復翻閱,紙上的墨跡仿佛都浸透著審慎的思量。
甦明哲穩步走上前,目光緩緩掃過堂內,沉聲道“諸位同僚,關于政務院改組的方案,不知各位是否有異議或補充?”。
話音落下,堂內一片安靜,眾人或頷首示意,或彼此交換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竟無一人起身發言。
這樣的結果,讓甦明哲暗自松了口氣——顯然,大家對這份改組方案頗為認可。
細究起來,眾人沒有異議也在情理之中。此次改組雖看似動靜頗大,從“縣令”改“縣長”、“府”變“市”,連“官府”都換作了“政府”,但核心的權力格局並未動搖。
他們手中執掌的政務權責、管轄的區域範圍,乃至應得的待遇俸祿,都沒有絲毫縮減,說白了,不過是換了些稱呼與名頭,並未觸及自身的核心利益。
既無損失,又能順應新政,自然沒什麼可反對的。
倒是有人私下里暗自感慨,這般順利的場面,若是放在前朝大明,簡直難以想象。
那時朝堂之上,御史言官們最是“敢言”,哪怕只是官制名稱的細微調整,也能抓住由頭引經據典,搬出“祖制不可違”的論調。
對著皇帝與朝臣大肆抨擊,唾沫星子橫飛,非要爭出個是非對錯,鬧得朝野不寧。
相較之下,如今大夏朝堂的氛圍,倒多了幾分務實與高效。
見無人提出異議,甦明哲清了清嗓子,朗聲道“既然諸位均無異議,那我們便繼續推進下一項議程”。
隨著他的話音,一份新的文書被分發至眾人案頭,會議就此轉入下一階段。
從晨光微熹到暮色四合,議事的聲音在堂內此起彼伏,偶爾夾雜著對細節的探討與敲定,這場關乎大夏政務革新的會議,一連忙碌了整整一天,才終于臨近尾聲 。
暮色四合,晚膳的余溫尚未散盡,甦明哲、雷虎等核心臣僚已悄然匯聚于秦思源的王府書房。
與白日朝堂上公開議事不同,此次要議的軍隊改革,關乎國之根基與權力格局,無需也不便交由百官共商,只在這心腹圈子里敲定即可。
書房內燭火搖曳,秦思源端坐于上首的太師椅上,目光沉靜地掃過面前眾人,開門見山地道“今日召諸位前來,是為敲定軍隊改革之事”。
“本王已思慮妥當,決定將現有甲種軍全部改編為禁衛軍,歸本王直接指揮調遣”。
“此外,這些禁衛軍的各級軍官,需同時在軍部掛職任職,原有的權責範圍與統屬關系保持不變”。
話音剛落,身著戎裝的雷虎便猛地站起身,沉聲應道“臣遵旨!”。
他語氣鏗鏘,臉上並無半分猶疑——無論軍隊如何改編,他身為軍方核心,手中的實權並未受到絲毫削弱,依舊是大夏軍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人,這般調整對他而言並無妨礙。
秦思源微微頷首,對雷虎的表態頗為滿意,隨即繼續說道“除禁衛軍外,其余所有軍隊,統一整編為‘大夏國防軍’”。
“這部分軍隊將劃分為兩類其一為野戰軍,承擔戍守邊疆、對外出擊等核心作戰任務”。
“其二為地方守備部隊,專注于維護地方安定、鎮壓境內暴亂等內部防務,兩者職責清晰,權責分明,互不干涉”。
听到此處,雷虎略一沉吟,問道“大王,目前丙種軍建制下已有近三十萬兵力,依您之見,從中抽調多少人轉化為野戰軍最為合適?”。
秦思源聞言,手掌猛地一揮,語氣果決“無需抽調,三十萬丙種軍全部改編為野戰軍!待我們完成整訓後,大軍便要北上出征,此時正是用人之際,軍隊數量絕不能少”。
說罷,他從案頭拿起一份早已擬定好的計劃書,遞向雷虎,“至于地方守備部隊的部署,原則上每個市駐扎一個團,再由團部向下轄各縣分散兵力布防,具體細則皆在這份計劃里,按條令執行便可”。
雷虎連忙上前雙手接過計劃書,仔細翻看起來。
一旁的甦明哲則默默垂下眼簾,指尖在案上輕輕叩擊,心中已然開始飛速盤算——三十萬大軍盡數轉為野戰軍,這背後所需的糧餉、軍械、補給開支,無疑是一筆天文數字。
他心里清楚,自家大王將野戰軍與地方守備部隊的指揮權交予軍部,不再由王室直接統管,那麼這支龐大軍隊的糧餉供給,便必須由政務院全權負責撥付。
喜歡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