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國聞言點了點頭,語氣卻沉了下去“這法子是可行,可你也知道,海軍雖說現在有五萬人的規模,但一大半都是新招募的兵,還在江南那邊整編訓練,短時間內根本調不過來”。
“而且海軍還從原水軍里抽調了大批骨干,現在海軍的一些小戰船還要承擔起水軍的任務,直到水軍重新建立起來為止”。
夏國的水軍以前都是王府直轄,自從海軍建立後,夏王就把水軍的指揮權交給了軍部,同樣的,水軍的裝備、糧餉也都不再由王府負責。
這是夏王在進一步交權,也是早就定好的規劃,以後王府麾下只會有王家海軍和禁衛軍,當然,以後甲種軍大部分都會編入禁衛軍,人數至少十萬以上。
一旁的李謙也跟著補充“不止如此,我瞧那荷蘭總督的神色,他恐怕很快就會派使者去南京”。
“這可不是咱們和地方勢力的沖突,是國與國的交涉,咱們還是先把這邊的情況詳細稟報給大王,等大王定了主意,再做打算也不遲”。
吳忠國听著兩人的話,抬頭望了望天色,海面上的雲漸漸沉了下來,他輕輕頷首“你們說得對,此事非同小可,確實該先稟報大王,再做下一步計劃”。
“只是可惜我海軍的第一次對外作戰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了,還真是有點不甘心!”。
其實還是夏軍軍規的緣故,要是夏軍舍得傷亡,就他們八千人是肯定能夠拿下熱蘭遮城的。
在真實歷史上根據現有資料,鄭成功攻打熱蘭遮城時,率領的船只數量約為三百艘,士兵總數為兩萬五千人。
雖然拿下了熱蘭遮城,但是士兵傷亡達到了五千人左右,還有很多人在攻城戰時潰散,著實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李謙安慰道,“吳將軍不用這樣,海軍以後肯定是要出海的,會和很多國家打交道,其中規則還要慢慢摸索”。
向仁這時道,“雖然我們不能現在拿下熱蘭遮城,但是海軍可以配合禁衛軍拿下台灣,把兩國的城池孤立起來,為後面的戰事做準備”。
吳忠國欣然答應,“可以,兩位也把想法寫出來,匯合本將軍的戰報一起送去南京,等待大王的命令!”。
于是,這份承載著重要信息的戰報,歷經了漫長的半個月時間,終于輾轉抵達了南京城的王府。
然而,此時的王府卻早已不再是往日的寧靜景象。
這里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不僅有軍政兩界的眾多首腦人物齊聚一堂,還有二十幾位來自軍部和王府的作戰參謀們也都悉數到場。
整個王府的作戰室更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本放置在四周的其他沙盤都被統統移走,騰出了寬敞的空間。
而在房間的正中央,擺放著一個規模巨大的沙盤,它宛如一座微縮的戰場,展現著大明北方疆域以及塞外蒙古、韃子佔領區的地形地貌。
作戰室里燭火通明,二十幾根牛油燭的光焰映得沙盤上的山川河流明暗交錯,三位作戰參謀身著黑色軍服,人手一根指揮棍,圍著沙盤站定。
為首的參謀周瑾率先上前,指揮棍重重點在沙盤西側的“宣府鎮”標記上,聲音里帶著壓不住的憤怒“諸位請看!韃子多爾袞親率三萬騎兵,會同蒙古察哈爾部兩萬鐵騎,于上月二十三沖破宣府鎮的西洋河堡”。
“這西洋河堡是宣府西路的門戶,城高兩丈,原該守上十日半月,可守軍糧餉欠了半年,士兵們連甲冑都湊不齊,韃子騎兵一沖,堡內千余守軍當場潰散,守將自殺殉國,西洋河堡一日便破!”。
他手腕一轉,指揮棍順著沙盤上的驛道向北劃去,在“萬全右衛”處頓住,燭火下臉色凝重“韃子破堡後分兵兩路,一路直撲萬全右衛,另一路繞襲張家口”。
“萬全右衛的守兵倒是死戰,可手里的火銃十桿有三桿打不響,弓箭更是缺了箭簇,只能用削尖的木棍當武器”。
“蒙古騎兵仗著馬快,日夜不停地攻城,城破那日,韃子在城里燒殺三日,尸首都堆到了城牆根,三萬百姓活下來的不足三千!”。
第二位參謀趙垣緊接著上前,指揮棍指向沙盤東側的“薊州鎮”,指節因用力而發白“薊州這邊更糟!韃子岳托部兩萬騎兵,趁著連日大雨沖毀邊牆,從青山口突入”。
“薊遼總督汪喬年急調山海關的援兵,可援兵走了五日才到一半——不是士兵不想快,是朝廷連糧車都派不出,士兵們靠啃樹皮趕路,到了薊州城下,連舉刀的力氣都快沒了!”。
他又指著沙盤上的“玉田縣”,聲音陡然拔高“韃子拿下青山口後,直取玉田,玉田知縣帶著百姓上城死守,可城里只有兩百衙役,連一門像樣的火炮都沒有”。
“韃子用盾牌擋著箭雨,架起雲梯往上沖,知縣親手斬殺三個韃子,最後被亂箭射穿胸膛,玉田半日即陷”。
“現在韃子已經過了通州,離北京只有一百里,京營的五萬‘援兵’,竟是些剛抓來的流民,連馬都不會騎,派上去就是白白送死!”。
第三位參謀沈越最後上前,指揮棍落在沙盤中央的“保定府”“最要命的是保定!保定是畿南重鎮,原該是北京的屏障,可現在府庫里只剩三天的糧,守軍不足五千,還多是老弱”。
“韃子和蒙古人合兵一處,共五萬鐵騎圍了保定,日夜用撞車撞城門,用火炮轟城牆——那火炮還是早年從葡萄牙人手里買的,現在大明自己造不出,保定城里只有兩門,炮彈早就打光了!”。
他猛地抬起指揮棍,指向沙盤上“北京”周圍稀疏的紅點——那是大明僅存的兵力部署“朝廷急召陝各地所部回援,可各地大明軍將手里的兵也是新募的,糧草全靠自己劫掠,根本抽不出人”。
“又召山東的兵馬,可山東巡撫曾櫻說,境內的盜匪比韃子還多,兵馬一動,山東就該反了!”。
“現在北京城里,崇禎皇帝下了三道罪己詔,可罪己詔換不來糧草,換不來兵甲,京營的士兵在城頭哭著喊‘餓’,連韃子的影子還沒見著,就有士兵偷偷跳城逃跑,這仗已經沒法打了?”。
喜歡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