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

第1080章 邊境對峙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第八海 本章︰第1080章 邊境對峙上

    從江縣,這里原隸屬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黎平府,地處黔桂兩省交界的苗嶺山脈南麓,乃西南邊疆一處偏僻的土司轄地。

    此地聚居著苗、侗、瑤等多個異族族群,大明王朝統治期間,“改土歸流”政策未能在此完全推行,長期由當地土司世襲掌權,朝廷的行政與軍事控制力薄弱,僅能維持表面上的臣服關系。

    當地族群多沿都柳江沿岸及山間河谷定居,每個村寨皆有獨立的寨老管理體系與自保傳統——平日耕獵為生,遇外敵侵擾則聚寨固守,對外部勢力始終保持警惕。

    即便是大明官軍,除非面臨共同的生存威脅,族群也極少主動合作,僅在利益完全契合時,才會短暫出兵協助,合作結束後便迅速回歸自治狀態。

    從江的地理環境更加劇了其閉塞性境內遍布高山峽谷與原始森林,唯一的水路都柳江雖穿境而過,但僅中下游部分平緩河段可通行載量極小的獨木舟或小貨船。

    陸路則全為崎嶇山道,無一條官方修築的驛道貫通,物資運輸與人員往來全靠人力肩扛馬馱,往返一次黔桂腹地往往需耗時月余。

    然而,自夏軍進駐後,從江的格局徹底改變,夏軍采取強硬政策,對境內不願歸順的異族族群進行大規模清理。

    青壯男性中,一部分被編入屯田營,在都柳江沿岸開墾荒地,種植水稻、玉米以供應軍糧。

    其余大部分則被征調至勞役營,或參與官道修建,或深入山間開采銅、鐵礦藏。

    同時,夏軍將此前在四川等地招募的漢族“團練”遷徙至此定居,填補族群清理後的人口空缺,使從江逐漸轉變為以漢族為主體的聚居地。

    更具標志性的是,一條橫穿貴州腹地、最終延伸至從江縣的官道已正式完工。

    受限于復雜地形與人力短缺,這條官道大部分路段寬度僅六米,且需繞開懸崖峭壁與湍急河流,蜿蜒曲折如長蛇。

    為修建此路,累計有十萬余名異族男女勞役因勞累、疾病或事故倒在道路兩旁,尸骨甚至被直接填埋在路基之下,成為夏軍“拓土開疆”的殘酷注腳。

    與從江縣隔江相望的,是廣西承宣布政使司下轄的懷遠縣、融縣及思恩府屬地,三地雖同屬大明疆域,卻也各有其治理特點

    懷遠縣隸屬于柳州府,明萬歷十九年,為加強對黔桂水路的控制,縣治遷至丹洲島——該島扼守都柳江與融江交匯處,是黔桂水路運輸的關鍵節點。

    融縣同樣隸屬柳州府,境內多山地丘陵,是苗族、壯族的主要聚居區,“改土歸流”僅在縣城及周邊平原地帶推行,偏遠山區仍由土司與村寨自治。

    思恩府屬地此地推行“毛南甲”制度,由毛南族土目世襲管理,受思恩府土司直接節制。

    因與從江同處偏僻邊疆,族群構成、生活習俗相近,兩地往來多為民間層面的物資交換與文化互動,官方層面的往來極少。

    近一年來,這片原本相對平靜的邊疆地帶,卻陷入了劍拔弩張的對峙局面。

    夏軍方面,周浩親自率領兩萬主力大軍進駐從江,在都柳江東岸構築大營。

    已升級為山地師的師長周重德,亦帶領半個師五千兵力抵達,駐扎于大營側翼的高地,形成犄角之勢。

    夏軍重兵雲集的原因,是對岸集結了一支由異族與明軍組成的三萬聯軍。

    其中包括明末頗有名氣的廣西狼兵五千人、大明官軍五千人,其余兩萬余人則是廣西各地土司征召的異族聯軍。

    統領這支聯軍的,是時任廣西總兵黃鉞。

    黃鉞初名黃應兆,字伯度,又字賡材,號鐘山,晚號長白,出身行伍世家,世襲祖父黃卷的錦衣衛從軍職位。

    他自幼習武,通曉刀槍劍戟,且略通文墨,並非純粹的武夫。

    明神宗萬歷四十一年,黃鉞因戰功被誥授昭勇將軍,後逐步晉升為廣西總兵,掛平蠻將軍印,最終擢授鎮國將軍、南京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在大明西南軍界聲名遠播。

    此次大明王朝面臨夏軍南下的危急局勢,黃鉞被委以重任,統領聯軍駐守黔桂邊境,阻擊夏軍進一步進犯廣西。

    明眼人皆能看出,夏軍在貴州的動作就是為了南下奪取廣西,由不得廣西的一些有智之士不擔憂。

    此時夏軍已佔領江南、湖廣、福建、雲貴等南方精華地區,兵強馬壯、糧草充足,進攻廣西只是時間問題。

    夏軍大營深處,周浩與周重德正圍著一座巨大的沙盤商議軍情,四名作戰參謀手持木桿,在沙盤上標注著最新的敵軍動向。

    這座沙盤制作得惟妙惟肖,不僅還原了廣西北部的山川河流、森林峽谷,還以不同顏色的小旗標注出聯軍各支部隊的駐地與兵力紅色小旗代表明軍,黑色小旗代表狼兵,彩色小旗則代表不同族群的異族聯軍。

    周浩盯著沙盤上密集分布在西岸山地的小旗,眉頭緊鎖“老周,這對面的敵人不好打啊”。

    “要是在平原地帶,咱們的隊伍一個沖鋒就能沖垮他們,可這全是崇山峻嶺,騎兵用不上,軍隊也展不開陣型”。

    周重德也嘆了口氣,用木桿指著沙盤上的幾處高地“確實,這些家伙吸取了之前在雲貴平原戰敗的教訓”。

    “現在全躲在山上,要麼據守險要關隘,要麼藏在密林中打游擊,根本不跟咱們正面交鋒,只能一點點派兵清剿,太消耗時間和兵力了”。

    “我擔心的還不是眼前這三萬人”,周浩話鋒一轉,語氣凝重,“不管怎麼磨,三萬人總有被咱們啃下來的時候”。

    “可拿下這里之後呢?廣西全省大約有兩百萬人,按照‘民四蠻六’的說法,異族就有一百二十多萬,而且廣西山高林密,土司據點星羅棋布,後續的清繳工作才是真的難”。

    他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明末的廣西,除桂林、柳州、南寧等少數城池及周邊平原地區漢族人口較多外,大部分山區都由異族居住。

    喜歡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方便以後閱讀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第1080章 邊境對峙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第1080章 邊境對峙上並對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