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

第1073章 處置宗教人士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第八海 本章︰第1073章 處置宗教人士

    傅淑訓這時站起,“回大王,佛家以《百丈清規》為基礎,強調不蓄財、不婚娶,僧尼需持戒、如五戒、八戒,禁殺生、偷盜、邪淫等”。

    “日常需早晚課誦、過午不食,注重禪修與勞作結合,寺院內部有嚴格的等級禮儀,如對住持的敬奉、僧眾的起居規範”。

    “道家分全真、正一兩大派,全真派效仿佛家,主張出家清修,禁婚娶、茹素,恪守“三皈五戒”,強調清靜無為,日常需誦經、煉丹、坐功,服飾住行簡樸”。

    “正一派可娶妻生子,側重符齋醮,戒律相對寬松,但也禁殺生、妄語,注重與信眾交往中的道德約束,如不得借法術謀私利”。

    “兩者均以“向善去惡”為核心,既規範修行者行為,也規勸世人向善”。

    秦思源看了他一眼,“那就按照這些戒律來辦,凡是破戒了的直接服勞役,最低三年起”。

    甦明哲幾人互相對視一眼,如果按照這個來辦,那些和尚可就慘了,基本一半以上的人都要去服勞役。

    實在是因為寺廟雖為方外之地,卻漸染世俗齷齪,不少寺院廣佔田產,勾結豪強兼並土地,甚至放高利貸盤剝百姓,背離“慈悲”本旨。

    部分僧人破戒成風,酗酒食肉、私納妻妾者屢見不鮮,更有甚者與地方官吏勾結,充當耳目,干預俗事。

    一些寺廟淪為藏污納垢之所,容留逃犯、盜匪,或借“祈福”“超度”之名騙取信眾錢財,偽造符、佛骨欺世斂財。

    此外,寺廟內部權力爭斗激烈,為爭奪住持之位、寺產資源,不惜相互傾軋,甚至訴諸官府,全無清修氣象。

    這些寺廟與其說是超脫塵俗的方外之地,不如說就是盤踞一方的豪強勢力,更有甚者,某些寺廟干脆成了打家劫舍的窩點,藏污納垢,與匪類無異。

    不過此刻議事的皆是大夏朝的最高層,他們立于權力之巔,看問題向來從全局考量,對這些寺廟的行徑早已了然,自然不會有半分憐憫,反倒樂見其被整治——這既是掃清積弊,也是充實國力的良機。

    秦思源指尖在案幾上輕輕摩挲著,沉吟片刻後抬眼問道“江南各地需服勞役的人數,都理清了?”。

    張倫當即出列回話,語氣沉穩“回大王,臣等已反復甄別三遍,眼下羈押的人犯約五十萬,其中多是青壯年”。

    他頓了頓,繼續稟道,“這些人已開始參與新江南的建設,以此贖罪。按律,他們最少需勞作三年,其中約十萬人罪行較重,需服勞役十年”。

    秦思源捻了捻手指,目光掃過眾人,忽然問道“你們估計,這次清查出來的和尚里,會有多少人被罰服勞役?”。

    他刻意沒提道士,這其中自有緣由,道士與和尚不同,道士大多身懷技藝——他們懂些醫理,能為百姓瞧病,還通曉些煉丹之術,也就是現在的化學科。

    如今科學院里,便有一部分研究人員是從前的道士,他們在熱武器研制中貢獻不小,在天文、地理等領域也頗有建樹。

    唯有那些和尚,多是佔據良田、勾結豪強之輩,多數寺廟早已成了藏污納垢之所。

    縱觀史冊,朝廷滅佛之舉屢見不鮮,並非沒有緣由。

    甦明哲略一思索,拱手回道“臣估計,至少有十萬人”。

    “既如此,這些人便不必遷往雲貴了”,秦思源語氣平淡,仿佛在說一件尋常事,“直接交給王府的礦產管事處置吧”。

    眾人聞言,皆無異議,所謂礦產管事,便是專司打理王府礦山的主官。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說一下,夏國的礦山已經全部被封存,暫時能夠開采的只有王府,算是一種壟斷,不過這種情況肯定不會持續多久,以後還是會放開。

    這些和尚一旦被送去礦山,基本便再無出來的可能,不過,他們倒也能為大夏的國防建設添些磚瓦。

    而且眼下政務院下屬的“建設人員”並不短缺,他們自然也不好意思與王府爭奪這批人手。

    不過,誰都沒有猜到秦思源真正的想法。在他看來,這些和尚擅長蠱惑人心,與其日後滋生事端,不如趁此時機一舉解決,以絕後患。

    而且江南地區邪教眾多,這次空閑下來可以和宗教人士一起一次性清理干淨,徹底解決所有禍端。

    這件事便如此輕描淡寫地定了下來。幾十萬宗教人士的命運,竟只在眾人三言兩語之間便被決定。朝堂之上,話題迅速轉向下一項議程。

    這次站起身來的仍是傅淑訓,他略整衣袍,恭聲道“大王,江南一帶文風鼎盛,讀書人眾多,前朝給予他們的優免待遇也頗為豐厚”。

    “如今我大夏廢除舊制,不再沿用前明優待之策,這批人該如何安置,還請示下”。

    秦思源聞言微微蹙眉“各村正缺教書先生,難道他們不願赴任?”。

    傅淑訓一時語塞,這些讀書人素來自視甚高,大多不願屈尊前往鄉間教書。在前明時,即便生活清貧,好歹尚有祿米可領,溫飽無虞。

    但大夏新政之下,優免盡除、祿米取消,他們又大多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如今許多人連生計都成了問題。

    而且這些讀書人數量龐大,即使安置去各村教學也安置不下,算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說實話,在這識字率極低的時代,這些人確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若任其困頓流離,不僅于國是損失,也有損大夏惜才愛賢之聲譽。

    “童生、秀才、舉人……罷了,舉人暫且不論”,秦思源略作停頓,指尖在案幾上輕輕一叩,“單說童生與秀才,總計有多少人?”。

    傅淑訓立即躬身回應“粗略估算,約有十萬之眾,政務院目前已招募三萬人進行集中培訓,尚余七萬余人……實在難以安置”。

    秦思源微微頷首,他心中清楚,大明到了這個時期,在冊的生員總數約有五十萬,而江南一地便佔了近四分之一,可謂文脈深厚、冠蓋雲集。

    這片土地歷來才俊輩出,如今卻成了新朝亟待化解的負擔,不過在他這里倒不是很復雜,轉化一下就是。

    喜歡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方便以後閱讀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第1073章 處置宗教人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第1073章 處置宗教人士並對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