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慶收到王自用送來的送信,立即召集軍師與將領前來議事。
待人員到齊,嬴慶開門見山地說道“王嘉胤死了!”
話音落下,帳內眾人一愣,隨即面面相覷,眼中皆是震驚與難以置信。
嬴慶將書信遞給種光道,讓其念與眾人听。
書信中,寫明了王嘉胤死亡的過程與原因,並替王嘉胤排擠秦義軍之事道歉,態度誠懇,用詞謙恭。
王自用在書信中,說明了義軍盟現在的處境,最後請求嬴慶率軍回到義軍盟,共抗明軍。
待種光道念完書信,帳中陷入短暫沉默,臉上的震驚更甚。
那王嘉胤死于親信與妻舅之手,頭顱都被摘了去,令人唏噓不已。
當時,陽城南山的義軍大營,被人趁亂縱火,而明軍隨後發起突襲。
得知王嘉胤被殺的各部義軍首領,竟沒有絲毫要抵抗明軍的意思,各自營地帶著隊伍就匆匆而逃。
王自用和張登喜兩人,見局勢不容樂觀,只好果斷帶著橫營隊伍突圍。
那王嘉胤新娶之妻張氏,得知王嘉胤死于自己親弟之手,痛哭大罵,最終選擇上吊自盡。
張登喜所部在突圍的過程中,遇上了曹變蛟率領的遼東兵,突圍無果後,張登喜向明軍投降。
突圍成功的王自用,收攏了三萬橫營潰兵,與各部義軍會合一處,藏進了山中。
而王嘉胤的死亡,不僅讓各部義軍群龍無首,更是讓各部義軍相互猜忌,擔心還有明軍細作混入各部義軍之中。
整個義軍盟上下,人心惶惶,軍心浮動,士氣跌至谷底。
若非曹文詔部明軍的威脅還在,各部義軍恐怕要分崩離析了。
所以,王自用認為只有嬴慶坐上盟主之位,才能重新凝聚義軍盟人心,並帶領義軍盟走得更遠。
眾人沉默不語,消化著王自用這封書信中的內容。
嬴慶端坐主位,指尖輕叩案幾,對于王自用的請求,他並不是很在意。
因為他知道,即使沒有秦義軍,王自用最終也會被各部義軍推舉為新的盟主,並以各部義軍建立“三十六營”的新聯盟。
而且,王自用接手後的新聯盟,鬧出的動靜一點也不比王嘉胤時期小。
若非王自用在一次作戰中重傷,不久便離世,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人的出頭之日,只怕還要晚上許久。
見眾人沉默了一會兒,嬴慶開口說道“王自用要我們回義軍盟,與各部義軍共同對抗明軍,諸位兄弟以為如何?”
後軍參將陳達很干脆地站起身來“大帥,我看還是不要理會,那王自用與王嘉胤就是同一座山的貉子……”
“一丘之貉!”白汝學在旁邊提醒。
“一個意思!一個意思!”陳達尬笑幾聲,接著說道“他們都不安好心,現在讓我們回義軍盟,還不是要拿我們當擋箭牌!”
章騰也開口說道“大帥,不如我們自己號召會盟,讓高闖王、八大王等人率部前來!”
種光道反對道“章將軍,我們自己號召會盟,那可要管各部的吃喝,軍械補充各部損耗,這可不太劃算!”
“也是!”章騰點頭,他們在府谷之時,可沒少被會盟之事煩心。
而且,他們秦義軍也有十二萬多人馬,糧草軍需尚且供給吃力,哪有余力接濟他部?
何況,一旦號召會盟,明軍的矛頭必然全部對向他們,秦義軍可未必扛得住明軍的全力圍剿。
宋獻策起身開口“大帥,我以為可以應邀前往,但不必當盟主!”
種光道也附和著開口“大帥,我們下一步的計劃,是進一步的疲明,所以聯合其他義軍,當更好!”
軍師韓紀也起身道“盟可不結,然勢不可孤,我軍雖多精兵強將,但畢竟勢單力薄,若能借會盟之名,行聯合抗明之實,則進退皆有余地。”
在他加入秦義軍後,也了解到了秦義軍的初步規劃,目前是避實擊虛階段,以疲敵擾敵為主,牽動明廷整體局勢,使明廷進一步的孱弱。
這個階段,僅靠秦義軍現在的力量,還難以達成全局牽制的結果。
所以,借助其他義軍之力,能讓秦義軍有更多的回旋余地與戰略主動權。
嬴慶聞言,點了點頭,隨即說道“我們下一步的行動,還需更加詳細些!”
韓紀出列對嬴慶拱手,然後來到輿圖邊上,指著山、陝邊鎮“目前,所有義軍只牽動了兩省的部分邊軍,明軍的補給並不緊張,也沒有大規模調動的跡象。所以……”
他轉身面向眾人“所以,我們要進一步的牽動兩省邊軍,使其更加耗費錢糧兵力,從而牽動整體局勢!”
說完,他對著嬴慶拱手行禮,然後退回座位。
種光道也拱手出列,來到輿圖邊上“大帥,先前各部義軍的活動範圍雖然很廣闊,但也只是襲擾各縣,所克城池較少,且基本是縣城,對明廷的觸動不大!”
他略微停頓後道“所以,我與各部義軍聯合後,可進攻山西各地城池,山西離京師近,官員未必能像陝西官員那般瞞住朝廷!”
之前他們襲擾延綏、寧夏兩鎮,也有著牽動整體局勢的意圖,只可惜陝西官員上下瞞著朝廷,沒能讓朝廷大規模調兵。
但山西不一樣,毗鄰京師,一旦有警,必然被明廷察覺。
明廷一旦知道各部義軍的情況,勢必會讓朝廷重視。
種光道對嬴慶拱手,也回到座位。
宋獻策也起身來到輿圖前,指著輿圖說道“大帥,山、陝兩省兵力牽動之後,我們就要小心應對了,若是不敵,當南下河南湖廣等地,河南在去年發生大旱,可為兵源補充之地;而湖廣等地……”
他略微轉身面向眾人“一直以來,湖廣、江西等地,乃是南糧漕運的主要供給地,干擾到這些地方,明廷的氣數將更受影響!”
嬴慶點頭,在山、陝兩省之中,明軍都算不得真正的客兵。
但將戰場轉移到河南、湖廣、江西等地,為客軍的明軍,危害一點也不比義軍小。
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軍紀敗壞的軍隊,破壞力遠勝于流民,因為他們手中握有武器。
他目光掃過眾人,開口問道“諸位兄弟,可還有不同意見的?”
眾人相互對視一眼,隨即起身拱手齊聲應道“遵從大帥號令!”
嬴慶從主位站起身來,朗聲道“諸將听令,大軍于六月十五日啟程,東渡入晉!”
喜歡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