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嘉胤撤離河曲的四月份,秦義軍也在準備撤離寧夏的事情。
秦義軍是去年十二月底進入寧夏鎮的,當時繳獲了十九萬多石糧草。
原本只夠支撐三個月,但在三月底時,秦義軍對黃河北岸的、寧夏中衛的衛城、鎮虜堡、石窯寺堡等邊堡邊墩發起了進攻,得到了一些繳獲。
又從草原人手中換取了大量的牛羊,這才稍微緩解了糧草危機。
不過,糧草也最多只能到四月下旬左右,因此秦義軍必須在四月下旬前撤離寧夏,否則將陷入斷糧之危。
經過嬴慶與各部首領商議後,決定四月上旬開始撤離寧夏,將傷殘將士帶回黃龍山的同時,沿途一並展開借糧行動。
從寧夏鎮撤離的第一道難關,便是黃河。
僅寧夏地區的黃河段,明軍在河對岸布置了三萬多兵分關把守,還在沿岸準備了大量火船與巡哨船,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秦義軍渡河。
而面對這種情況,秦義軍自然不會選擇正面強渡,大自然的力量還是要敬畏的。
當下雖然是四月,但黃河水依舊冰冷,偶爾還能看到浮冰,一旦落水也是九死一生局面。
因此,嬴慶派遣騎營萬余騎和夜不收營兩個游將隊伍,從寧夏鎮最北面的鎮北關而出,繞道至後套地區渡河。
然後迂回繞道至都思圖河,伏馬強渡該河,對沿河設防的明軍展開襲擾進攻,使得明軍躲在堡內或營寨不敢出。
如此,秦義軍火器營,便可從都思圖河與黃河交匯處渡河,抵達黃河對岸。
緊接著,火器營與騎營、夜不收營隊伍會合一處,對明軍沿河防線發起進攻。
在火器營的三百多門火炮之下,再堅固的堡寨,也難以堅守。
再加上秦義軍先前連破延綏、寧夏邊堡的威名,明軍一看到秦義軍的旗號,就紛紛撤逃,防線迅速崩潰。
騎營、火器營、夜不收營三部合力推進,僅五天時間,便打到了橫城堡、紅山堡、夏家堡。
三堡的明軍幾乎沒有做什麼抵抗,便棄堡而逃。
將三堡明軍驅離後,秦義軍迅速在橫城堡段黃河搭建浮橋,然後主力渡河。
前軍渡過黃河後,騎營和夜不收營沿黃河繼續向西,攻克靈州堡,控制了六七十里的黃河段,確保了秦義軍大部渡河的安全。
得知秦義軍將離開寧夏鎮,黃河以北的寧夏鎮百姓,自發前來送行,幾乎人人眼中含淚。
秦義軍在的三個月,不僅對百姓秋毫無犯,還施粥賑濟,修繕房屋,幫助春耕等等。
無論是當地的漢民,還是當地的回回人,亦或是生活在此蒙古人,無不受過秦義軍的幫助。
百姓們看著越來越多的秦義軍將士列隊南渡,眼中淚水終于奪眶而出,有人跪地叩首,請求秦義軍留下。
雖然秦義軍焚毀所有的田畝冊、魚鱗冊,但他們知道,再也難遇如此仁義之師。
秦義軍這一走,他們很可能將再次陷入苛捐雜稅、軍戶豪強欺凌的境地。
盡管秦義軍早已告知會有回來的一天,但誰也不知道秦義軍何時重返,也許……也許再也不會再回來了。
戰爭的殘酷,他們這些邊民早已刻骨銘心!
如今四月,黃河以北的寧夏鎮田地,已然冒出新綠。
水車在黃河水的力量推動之下,不斷將黃河水引入溝渠,然後流入田間地頭。
在連年災荒的背景下,田地間冒出的嫩芽,那是生的希望。
百姓們望著遠去的秦義軍背影,默默祈禱。
希望支仁義之師,有朝一日能夠奪得天下,給寧夏真正帶來如這三個月的安寧與祥和。
秦義軍渡過黃河後,嬴慶與那些從寧夏鎮招募的新兵站在黃河邊,對著河對岸的百姓揮手告別,淚水在風中無聲滑落。
黃沙卷著春寒,掠過將士的衣甲戰袍,卻帶不走心中那份沉甸甸的情感。
旌旗獵獵,戰旗翻卷,秦義軍將士們默默轉身,踏上了新的征程。
秦義軍沿洛浦河向南,一路向平涼府挺進。
楊鶴得知秦義軍已渡河南下,面色驟變,急召官員將領、幕僚軍師商議對策。
但面對秦義軍十二萬兵馬,所有官員將領都束手無策,只得讓杜文煥率軍抵抗一二。
杜文煥率軍兩萬北上下馬關,試圖以關隘阻截秦義軍。
然而,明軍士卒听聞要與秦義軍交戰,都是不情不願,害怕與秦義軍交戰。
無奈的杜文煥,只得讓楊鶴調撥銀錢,先行厚賞將士,提振士氣。
楊鶴撥銀五萬兩,杜文煥悉數分發給士卒。
明軍的各級軍官,罕見的沒有進行克扣,這才讓將士有了些許戰意。
在下馬關,秦義軍與杜文煥兩萬明軍對戰。
可面對秦義軍上下八百余門火炮,明軍靠賞銀提振起來的戰意,很快就在炮火的轟擊下崩塌。
火炮在發生四五輪後,明軍將士完全不顧杜文煥及諸將的喝止,紛紛四散奔逃。
秦義軍乘勢搶奪下馬關,杜文煥率殘部勉強抵抗一陣後,倉皇南撤。
嬴慶沒有讓隊伍追擊,而是派遣騎營從鎮戎堡和平虜堡中間穿過,在前方開路。
在固原的楊鶴等人,得知秦義軍有八百多門火炮,頓時面若死灰。
他們萬萬沒想到,秦義軍在寧夏鎮短短三個月,竟然就有了如此驚人的火炮數量。
楊鶴等人猶豫著,是誓死守固原城,還是撤退到平涼府城,收攏潰兵死守。
固原城的城牆雖然堅固,但在如此多火炮的面前,城破只是時間問題。
畢竟,兵力基本都抽調給杜文煥,固原就是一座“空城”。
經過一番權衡之後,楊鶴抱了死志。
他以求援為由,安排城中主要的官員將領離開,去收各堡軍屯整頓兵馬。
而他自己,決定率領僅剩的兵馬,死守固原城,誓與城池共存亡。
自他總督三邊,陝西局勢日益糜爛,秦義軍更是在他的縱容之下,一步步壯大至今,以至于一兩鎮的兵馬,都無法與之抗衡。
他三月接到了陝西參政林延祿的密信,言錦衣已經將陝西實情周報給了皇帝。
雖林延祿極力在皇帝面前遮掩,但要不了多久皇帝,終將得知真相。
因為,崇禎皇帝,派遣了御史吳牲前來陝西!
喜歡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