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總督府,坐在主位的楊鶴,滿臉暮氣,兩眼無神。
他頭發已然花白,時不時咳嗽兩聲,看上去比兩個月前要蒼老了許多。
屋內眾官諸將,人人垂目,空氣凝滯如鉛,連呼吸都壓抑得不敢稍重。
短短兩個月時間,自延綏中路到寧夏數衛之地,邊堡相繼被慶賊大軍攻破。
整條防線,守邊將士或降或逃,潰不成軍,兩鎮邊防已然名存實亡。
沉默持續了半個時辰,楊鶴終于開口,聲音沙啞如枯葉摩擦“諸位同僚,今局勢糜爛至此,皆本官主張招撫之過……然,當如何匯報朝廷,還需拿個章程出來!”
堂下眾人聞言,都是抬起頭來,然後面面相覷,卻無人敢應。
良久,陝西巡撫劉廣生開口“楊督臣,若如實上報朝廷,恐即刻問罪陝西上下官員,我等想要彌補過錯,也將再無機會!”
眾人聞言,皆是點頭,他們也是這個心思。
這要如實匯報上去,陝西官場必然天翻地覆,無人可以幸免。
輕則罷官去職,重則下獄問斬,誅家滅族。
他們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好不容易才有了今日之位,豈肯因一紙奏報而盡數斷送?
陝西參政林延祿,也開口說道“楊督臣,不如先簡單匯報,遮掩一二,待我等挽回頹勢,再分多次奏報聖上,罪責自可輕些!”
若官位都保不住,那他們就真沒有翻身的可能了,要永遠釘在恥辱柱上。
與其如此,不如暫且隱瞞軍情,調集殘部收攏潰兵,重鑄延綏、寧夏兩鎮防線,伺機剿滅慶賊以掩過失。
這也是為陝西上下同僚考慮!
眾人再度點頭,只要他們能夠找補回來,便可將功折罪。
縱然不能功過相抵,也不至于到下獄問斬、誅家滅族的地步。
楊鶴閉目良久,隨即開口“話雖如此,但能瞞住一時,如何瞞的長久?賊勢如此,我等如何找補?若隱瞞事發,我等豈不是罪加一等?”
陝西巡按御史李應期起身說道“楊督臣不必灰心!我等先將各堡收拾妥當,募兵填補,重構防線,以免蒙古人趁機寇邊,導致局勢更加敗壞!”
楊鶴皺著眉頭“慶賊所部還佔著寧夏諸多邊堡,如何重構防線?”
陝西參政林延祿接了話“楊督臣,不是慶賊佔著寧夏諸堡,而是被楊督臣和諸位將軍率領大軍將慶賊圍困于寧夏黃河以北,楊督臣正在想辦法招撫賊寇!”
聞言,楊鶴眉頭一皺,隨即反應過來,這林延祿是在提醒他這樣向朝廷奏報。
細想一下,楊鶴覺得這個說法不錯,即便今後不能剿滅慶賊所部,但只要將慶賊困在寧夏黃河以北,那他們的說法就不會露餡。
想到這里,楊鶴點了點頭,隨即又問道“募兵填補防線,所需錢糧缺口巨大,從何找補?”
林延祿再度出主意“楊督臣帶兵剿賊,為的就是保護那些地主士紳,讓他們出錢出糧填補錢糧缺口,理所應當!”
“就怕某些人在朝中有門路!”楊鶴說出自己的擔憂。
林延祿連忙說道“那些人要想往上遞折子,還需當地官員出面,如今這種情況,上下官員一體,誰會不顧及自己的烏紗帽?”
楊鶴點了點頭,但還是面有擔憂“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如今反賊鬧的這麼厲害……在朝中有門路的也就那麼幾家……”林延祿小心著、沒頭沒尾的說了這麼一句。
然而,但在場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若有人不識抬舉,自有反賊破其家的時候。
至于是真反賊還是假反賊……到時人都死光了,又有誰去出頭深究呢?誰又敢呢?
眾人听完林延祿的話,心下都是生出了一種對其敬而遠之的想法。
如此陰狠手段,從林延祿的口中說出,卻是這般的輕描淡寫。
不過,林延祿的辦法雖然不光彩,但卻能防微杜漸。
楊鶴沒有直接表態,先將目光看向了在座的眾人,問道“諸位同僚以為呢?”
眾人不敢與楊鶴的眼楮對視,皆是默默低著頭,都是不敢率先表態。
陝西巡撫劉廣生見眾人沉默,在微遲疑後開口“如今局面,陝西官員上下一體,若不想罷官問斬,唯有如此行事才能豁免,你們別以為不說話就沒事了,要不要李巡按先參你們一本啊?”
聞言,眾人目光都看向了陝西巡按御史李應期。
李應期神色冷峻,緩緩站起身來,目光如刀掃過眾人“本官奉旨巡按陝西,卻遇如此禍事,本官不想丟官!”
他先是隱晦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然後話鋒一轉“但若爾等不想保全自家性命與前程,自可大行其是,本官也自當如實上彈章,即便你們攀咬到本官身上,也最多丟了這頂官帽而已!”
說著,他還抬手指了指頭上的官帽。
一時間,堂內鴉雀無聲,眾人渾身滲出冷汗。
在略微沉默之後,眾人這才紛紛開口,表示同意依計行事,願共擔責任。
楊鶴見狀,終于松了一口氣,官位算是暫時保住了。
于是,他當著眾人的面,提筆寫起了奏疏,洋洋灑灑上千言。
寫奏疏的文采頗為華麗,但對陝西的事跡情況卻多有粉飾,將民間饑荒輕描淡寫為“小民偶失生計”,將流寇作亂歸咎于“數股凶寇乘隙而動”。
對延綏、寧夏之事,更是一筆帶過,只言“慶賊屢擾邊陲,諸將率軍擊退,困賊于寧夏黃河以北,賊勢已衰,正招撫勸降,不日可平!”
然後又寫了陝西各大地主士紳、富家豪商踴躍捐糧輸財,協濟軍需,共體時艱,彰顯忠義,言“軍民上下同心,匪患肅清可期”。
最後,楊鶴更是贊揚天子和表了一番忠心,如“聖君在朝,天下可安”,“誓死剿賊,以報聖恩”之類的。
寫完之後,楊鶴將奏疏緩緩吹干,然後遞給眾人傳閱。
眾人傳閱畢,皆默然點頭。
于是,楊鶴命人將奏疏火漆封印,遣心腹連夜快馬送往京師。
喜歡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