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部義軍大有動作之時,秦義軍于十一月中旬,順利攻破了靖邊堡。
當杜文煥率軍折返延綏東路後,秦義軍便沒有急迫的繼續西進,而是就地休整了五天。
秦義軍各部接連在邊鎮攻城拔寨,屢破官軍營壘,已屬于疲憊之師。
如今正是寒冬之時,天地完全被厚厚的白雪覆蓋,寒風刺骨,行軍都極為艱難,何況還要攻城。
這也就是秦義軍,若換做其他義軍,哪能承受如此高強度的連續作戰?
哪怕是王嘉胤部,也絕對不可能做到這般的地步。
因為秦義軍的五軍及各部,是按照精銳之師的標準嚴格訓練而成,除女營、少年營、工匠營及新兵營外,其余都是真正的戰兵。
五軍各部可替作戰攻城,也讓五軍各部有輪換休整的余地,所以才能在嚴寒中保持戰力,接連進攻一路上的邊堡邊墩。
再就是物資保障,秦義軍本就有五萬多石糧草從府谷帶出,加之沿途攻城拔寨繳獲了四萬多石糧草,及大量牛羊牲畜,足以支撐今年所需。
而布料棉花及棉衣等御寒物資,秦義軍本就有大量的儲備,加之繳獲明軍邊鎮庫藏,更是充盈。
傷兵、女營、少年營、工匠營等體弱之人,能夠配備兩件棉衣,御寒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再強的士兵,也是血肉之軀,連番作戰之下,終究是有疲憊之時。
所以,嬴慶得知杜文煥部動作後,立即明白楊鶴手上的兵力,對他們沒有太大的威脅,便下令讓大軍在靖邊堡一帶休整。
與此同時,嬴慶派出大量的夜不收向西探查,摸清前路的敵情與地形等。
在夜不收帶回前路狀況的信息後,嬴慶召集諸將議事,決定下一步的動向。
待人員到齊,嬴慶開口說道“根據夜不收的消息,寧塞、柳樹澗、新邊營三堡被神一元攻破,錢糧物資盡數掠走,我們是繼續向西,還是轉道向南,大家說說自己的看法!”
帳中諸將低聲議論片刻,陳達起身抱拳道“大帥,我以為向南折返黃龍山較為合適,黃龍山我們較為熟悉,出山借糧也比較方便,還有商人彌補我們的後勤,以我們的物資,足以換得來年開春所需的糧草!”
黎熵起身拱手“大帥,如今新兵營中的士兵,已有一萬六千余人,需要尋地安穩訓練一段時間,讓新兵盡快完成訓練,補充各軍兵額編制與戰損,所以,我也建議轉道向南,回到黃龍山!”
坐在嬴慶身邊的、管著傷兵營的江瑤,也開口說道“大軍接連作戰,傷兵營的重傷員也有兩千多人,他們需要靜養與安置!”
雖說重傷員有板車或運糧車承載,但顛簸行軍與天寒地凍的環境,終究不利恢復。
接著,種光道、章騰、梁瑞等人也發表意見,都認為轉道向南回黃龍山合適。
嬴慶沒有直接表態,環視一圈後問道“大家可還有不同的意見?”
軍師宋獻策出列拱手“大帥,我以為當繼續西進!”
嬴慶听到不同的意見,連忙開口詢問“宋軍師,你說說看!”
宋獻策連忙講述自己的理由“大帥,我們索性是要練兵的,不如繼續西進,一路打到寧夏前衛去,途中多募士兵降卒,然後在寧夏前衛練兵,其有黃河為屏障,易守難攻!”
他略微思量,繼續開口“寧夏前衛,有充足的鐵料,可助我們大量打造兵器鎧甲,修繕軍械,在打過去的途中,還能收攏更多的工匠,大帥非常看重的火器,亦可借機打造出一批來!”
略微停頓,他繼續說道“另外,寧夏前衛之地,西套平原所在,在開春後可以放牧,給戰馬養膘,且與後套來往也較為容易,換取戰馬、牛羊也方便。”
最後,他還補充一句“只要大帥想,將寧夏前衛當成屯田養兵之所,然後逐步外擴,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嬴慶听罷,目光微凝,手指輕叩案幾,靜心沉思。
其余眾人听完,面面相覷,倒也覺得西進確有可行之處,尤其兵器打造與戰馬補充,對當下的秦義軍非常重要。
“屯田養兵就算了,現在還不是時候!”嬴慶開口,做出定性。
將西套平原作為大本營,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以秦義軍現在的情況,很容易被明軍鎖死在西套之內。
明軍只需將延綏、固原、甘肅三鎮聯防,沿黃河設重兵防守,秦義軍便難以外擴。
黃河雖可為寧夏前衛屏障,亦可成外擴的阻礙。
至少兩年之內,秦義軍會難以突破明軍在黃河設置的封鎖線。
黃河可不像其他小型河流,即使結冰,一般也就是冰凌浮涌,難以承重通過兵馬。
被困幾年還不是嬴慶最為擔心的,他最擔心的是眾人失去進取之心。
安逸,是華夏人最喜歡的,也習慣于安逸,而安逸一旦滋生,便如蔓草難除,消磨銳氣、懈怠斗志。
所以,嬴慶還是要讓秦義軍在戰場磨煉,鑄就軍魂軍心,堅定信仰信念,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軍,無堅不摧的強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這,是為了軍隊的長久計,只要軍魂軍心、信仰信念能夠堅定長存,軍隊戰斗力就不會弱!
略微停頓,嬴慶繼續說道“不過,西進寧夏前衛,確實比回黃龍山有更多的優勢,大家以為呢?”
眾人聞言,皆是點頭。
他們這段時間,雖然獲得了不少工匠和鐵料等物,但要讓全軍披堅執銳,仍有不足。
秦義軍的五軍戰兵,還有半數沒能配備鐵甲,且鐵甲樣式不一,如布面甲、魚鱗甲、扎甲等,又因質量不同而防御力參差不齊。
而且,騎營的戰馬,也是需要補充的,目前只一人一馬。
明軍精銳騎兵,一般都是一人雙馬,遼東女真騎兵更是一人三馬,乃至更多。
所以,騎營要成為精銳騎兵,戰馬數量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就是,他們這段時間見識到了火器對戰場的重要性,尤其是火炮的威懾力,讓得遼東精騎都是不敢輕易冒進。
不過,他們如今戰兵有七萬多人,但他們所擁有的火炮數量才兩百三十幾門,目前只能裝備給火器使用。
這也導致火器營,每次都要分派人手隨同各軍作戰,難有休息時間。
所以,秦義軍還需大量補充火炮數量,讓各部都能有火炮可用,以便于各部分散作戰。
而秦義軍中的火器工匠,數量也不是很多,目前才四百來人,懂火炮鑄造的就更少了,才三十幾人而已。
所以,繼續西進的話,他們能從邊鎮邊堡中招募更多的工匠。
見眾人對西進沒有意見,嬴慶當即下令“眾將听令!”
喜歡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