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文詔率軍接管榆林衛城後,見城中只有洋僧教堂被毀壞,其余建築皆完好,他不免暗暗慶幸。
這可給他們省下重建城防的大量人力物力,即使朝廷怪罪,他們也只需將罪責推給吳自勉和慶賊所部即可。
而且,慶賊大軍在城中兩日,只是斬了一些軍頭、地主一類的人及其家眷,對于普通軍民卻是秋毫無犯,還頓頓施粥賑濟。
不僅如此,慶賊手下士兵還給百姓挑水、砍柴、修繕房屋等,對那些非常貧苦的軍民,給予錢糧度日。
細想之下,曹文詔心中的慶幸,很快化為了深深的忌憚與擔憂。
慶賊大軍的紀律嚴明高過官軍,比之當年的戚家軍的軍紀,也不遑多讓了。
要買人心的手段,遠非尋常流寇可比。
更令曹文詔不安的是,榆林衛城中的軍民百姓,對慶賊竟無半分仇怨,反有私下稱頌之聲。
就連那些沒有加入慶賊的官兵,也對慶賊大軍沒有多少敵意。
若慶賊所部每至一地,皆如此收買民心,那還得了?
等慶賊大軍坐大,再回返攻打過的城池,只怕軍民百姓非但不會拼死抵抗,反而可能開城相迎。
此等攻心之術,比刀兵更利!
說不得哪一天,大明官軍反而會被百姓視作仇寇,拒于城門之外。
如此天地倒懸,朝廷豈不危哉?
曹文詔派人向城中的軍民,了解關于城陷的細節後,他立即將城破過程,以及慶賊所部在城中的所作所為,以及保寧堡被破的消息,一並詳情稟報給三邊總督楊鶴。
楊鶴得知導致榆林衛城快速陷落原因,是因為總兵吳自勉棄城而逃,。
身居高位他,也顧不得形象維持,當著眾人的面大罵吳自勉祖宗十八代,含媽量極高,如敦倫汝母、彼其娘之等等。
也就是吳自勉被殺了,否則楊鶴絕對快馬加鞭趕到榆林衛城,親自手刃此獠以謝天下。
事已至此,楊鶴只能上疏請罪,但言詞間,將失陷城池之責盡歸于吳自勉棄城而逃,並稱其“畏寇如虎,誤國誤民,罪不容誅”雲雲。
至于秦義軍的所作所為,楊鶴在奏疏中卻說的極其隱晦,言“賊勢尚微,不足為患,天兵一至,寇散如崩”。
實則,楊鶴對于曹文詔的匯報內容,暗藏深深憂懼。
唯恐朝廷驟加責罰,至此丟官罷職,故而不敢給崇禎皇帝透露半分。
在看到曹文詔在文書中的提議後,楊鶴果斷同意。
首先,他第一時間從大軍中,再抽調出兩千騎兵,歸于曹文詔節制。
其次,他立即書信于固原、寧夏、甘肅三鎮,令幾鎮各自盡快湊出精兵兩千,以阻慶賊大軍西掠。
與此同時,楊鶴下令加快行軍,以圖早日將慶賊大軍圍剿。
然而,楊鶴率軍剛剛抵達榆林衛城,神木方向便傳來告急文書。
高迎祥、張獻忠等部,攻破鎮羌、永興二堡,六萬賊軍挺進神木堡。
前有慶賊所部西掠,後有高迎祥、張獻忠等部六萬賊軍進逼神木,腹背受敵,形勢危如累卵。
楊鶴更加憂懼,只得先讓曹文詔遣騎兵馳援神木,自率主力徐徐西進。
曹文詔得到命令後,讓曹變蛟率騎兵兩千,星夜兼程救援神木。
高迎祥幾部義軍,與曹變蛟部和神木、大柏白、柏林三堡明軍,在窟野河岸小戰幾場。
雖互有勝負,但義軍傷亡三四倍于明軍。
不過,明軍兵力只有四千來人,想要取得更大的戰果,卻是難以實現。
而讓曹變蛟吃驚的是,高迎祥部賊軍,竟有慶賊所部的影子。
闖營的陣列嚴整,進退有度,明顯強于張獻忠、張存孟、馬守應三部賊軍。
所以,幾部義軍與明軍,對峙于窟野河兩岸。
高迎祥幾部因糧草不濟,難以久持。
與明軍在窟野河對峙八日後,高迎祥等人率軍撤離,東渡入晉與王嘉胤會合。
而這段時間中,秦義軍先後攻破保寧、波羅、響水、懷遠、威武、清平、鎮靖、龍州等邊堡邊墩,向靖邊營方向逼去。
多座邊堡被攻陷,已是讓楊鶴等人焦頭爛額。
更令他心驚的是,王嘉胤、羅汝才等部渡過黃河入晉,大敗總兵王國梁,佔據河曲。
陝西和山西的大小各部義軍,對河曲蜂擁而往,聚眾二十余萬。
還先後攻陷岢嵐、興縣等城池,以及擊潰鎮西衛等明軍,讓京師震動。
如今又有高迎祥、張獻忠等部東渡入晉,與王嘉胤合勢,兵力達到二十七八萬,聲勢愈發浩大。
而且,王嘉胤在河曲設官置署,建立橫天王政權,以王自用、張登喜為左右丞相兼軍師,封其他各部義軍首領為將帥。
于十一月下旬,朝廷著令杜文煥提督山、陝大軍圍剿兩省反賊。
杜文煥與楊鶴、尤世祿、曹文詔等人商議過後,認為慶賊大軍不斷向西,難以合圍。
而王嘉胤設官置署,藐視朝廷,當為首要之患。
于是,杜文煥決定先聯合山西兵馬,圍剿王嘉胤,以扼其政權發展,免賊勢蔓延。
杜文煥率領延綏東路總兵尤世祿、副總兵曹文詔,領延綏、固原兩鎮兵馬,趕往山西。
計劃與山西鎮總兵魏雲申部,三路進剿河曲王嘉胤。
十二月中旬,杜文煥領軍至河曲,令曹文詔斷絕王嘉胤部糧道,圍困王嘉胤等部于府谷。
少了固原、延綏兩鎮兵馬,楊鶴手中的兵力更顯單薄,連追擊秦義軍都不敢了。
他只能等到秦義軍遠離,才敢收復各邊堡,留兵重整邊防。
然而,起義之勢還不至于此!
于十一月中旬,延綏西路寧塞營堡邊軍神一元,率邊軍三千起義,攻破新安邊堡。
又在十二月攻破寧塞營堡,屠殺杜文煥族人,擊殺駐守在寧塞營堡的大明參將陳三槐。
隨後,神一元又攻破柳樹澗堡,轉攻保安縣城(今志丹),並佔城盤踞。
前後不到一個月,神一元所部人馬,便有萬余人,且半數為邊軍逃卒。
朝廷得知杜文煥家破,大量家人被殺,便令杜文煥回返陝西,圍剿神一元、嬴慶等部。
杜文煥令曹文詔部繼續在山西剿賊,他自己領固原兵馬回返陝西。
喜歡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