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三炮順著本源珠指引的方向往藥道傳習所走時,驗藥箱里的《藥道傳習要義》正隨著步伐輕晃。封面是用桑皮紙裝訂的,上面用墨筆寫著 “循序漸進” 四字,內頁記錄著系統的教學體系︰三年識藥、五年學制、十年出師的階段要求,師徒 “一對一” 帶教的具體方法,“理論 + 實踐” 的考核標準…… 每個體系旁都標注著 “經典教材”“實操項目”“品德要求”,最珍貴的是夾在書中的 “傳習守則”,上面用毛筆寫著 “學貴有恆,教貴有法,徒重傳承,師重育人,非三年不得小成,非十年不得精通”,字跡是清代藥道學堂山長手書,帶著書卷的厚重感,此刻在傳習所的墨香里泛著沉靜的光。
孫子的酸枝木藥箱里,本源珠正與一套民國的藥道課本共鳴,課本扉頁寫著 “手不釋卷,心不離藥”,紙頁邊緣已被翻得起毛,箱側老鱉把背甲貼在箱壁,甲上的水脈紋漫出青綠色的霧,混著遠處傳來的 “速成通關” 口號 —— 那是培訓班的宣傳聲。兩人剛推開刻著 “尊師重道” 的木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得眉頭緊鎖︰原本設有 “識藥園”“炮制坊”“問診模擬室” 的傳習所,如今被隔成 “三天取證班”“七天速成班” 的教室,牆上貼滿 “押題秘籍”,而角落里的 “師徒堂”供奉 “藥聖” 像、舉行拜師禮的地方)被改成了 “報名繳費處”,堂內的 “拜師帖” 模板被換成了 “課程價目表”,案上的 “束修禮” 清單“藥材若干,誠心一片”)堆著 “vip 學員證”,旁邊的 “傳習日志”記著 “1962 年,李藥師帶徒,每日晨讀《本草》,暮練炮制”)被咖啡杯壓出褶皺,紙頁上還能看到 “十年滿師方可獨立行醫” 的字樣。
“爺爺你看,他們把學藥的地方變成賣證的鋪子了!” 小家伙指著最扎眼的 “三天拿證” 廣告牌,上面寫著 “包教包會包通過,無需基礎,直拿藥師證”,一個戴眼鏡的 “講師” 舉著 ppt 喊︰“家人們記好這幾道題,考試就考這些,不用學那些沒用的理論!” 傳習所中央的 “識藥圃” 被鋪上塑膠地板,改成 “理論教室”,圃里的藥草被換成 “仿真藥材模型”,旁邊的 “炮制實操台”學員練習炒藥、炙藥的地方)擺著 “速成炮制法” 宣傳單,上面寫著 “用微波爐代替砂炒,省時 90”,地上散落著被丟棄的《本草綱目》,書脊上還能看到 “精讀三十遍” 的批注。更刺眼的是教室門口的標語︰“效率為王,取證至上 —— 不用十年磨一劍,三天就能當藥師,證書比本事重要”。
黃三炮走到被遺棄的師徒傳承台前,伸手撫摸台面上的刻痕 —— 那是歷代師徒刻下的名字,台側石碑刻著 “光緒年間,張山長在此執教,收徒嚴苛,十年僅出七人,皆成良醫”,字跡被歲月磨得有些淺淡。他從驗藥箱取出些傳習信物︰一本 1950 年的學徒筆記記著 “今日識藥三種︰黃 、當歸、甘草,師傅考校性味歸經,錯一處罰抄百遍”)、一套教學工具銅制藥秤、木制藥臼,秤桿刻著 “輕重分明”)、一份滿師證書1980 年頒發,蓋著 “藥道傳習所” 朱印,附 “十年考核記錄”),往傳承台上一擺︰“這叫‘傳習本心’,” 他翻開學徒筆記,“老祖宗傳習藥道,講究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半點虛假半點害人’,哪能靠死記硬背糊弄?” 說話間他已指著筆記里的錯題︰“你看這批注,‘藥性記錯會害命’,那些連藥材都認不全的哪懂這責任?”
傳習所所長習伯穿著西裝走來,手里拿著份 “招生報表”,上面 “三天班” 的報名人數佔比 80。他敲了敲旁邊的《本草綱目》︰“黃師傅別抱著本破書裝學究了,現在誰還能耐著性子學十年?我這應試教育,能讓傳習所‘盈利翻番’,你看這淨利潤,夠你請十個老藥師教一年,這才懂傳習!” 他指了指電子屏上的 “證書通過率”,“看見沒?95 的學員順利拿證,夠你培養十個真才實學的,這才叫會辦學!”
孫子突然把老鱉從藥箱上抱下來,往 “速成教材” 前一放。老鱉對著教材噴出股清水,書頁上的 “押題” 字樣立刻暈開,露出下面的 “刪減版” 標記,某頁 “炮制火候” 的講解被改成 “隨便炒炒即可”,“這是誤人子弟!” 小家伙舉著攝像機繞場一周,鏡頭里拍到學員死記硬背考題,連實物藥材都認不出,“爺爺說真傳習得循序漸進、真學真練,像這樣 ——” 他拿起黃三炮的學徒筆記,展示著 “‘每日識藥、每周實操、每月考核’的扎實”,引來幾個老藥師的搖頭。
新出現的老藥師師伯背著個藥簍走來,簍里裝著他的教學用具︰一套 “識藥卡片”正面畫藥材,背面寫性味)、一本《師徒問答錄》記著 “徒問︰為何麻黃要去節?師答︰節性澀,不去則止汗,與麻黃發汗功反”)、一把戒尺竹制,刻著 “嚴師出高徒”)。老人從簍底摸出塊 “執教令牌”,是塊檀木牌,刻著 “教書育人”︰“這是我師傅給的,” 他指著牌上的包漿,“1973 年帶徒,戒尺從沒離過手,錯認一味藥就打手心,哪像現在這樣,連藥材都不認識也能拿證?” 他當場考校一個 “速成班” 學員︰“這味是啥藥?” 對方支支吾吾,他嘆口氣︰“這是柴胡啊,治感冒的常用藥,連這都不認識,拿證有啥用?”
習伯被說急了,從倉庫調來 “智能刷題機”,能自動生成模擬題,強化記憶考點,完全不涉實操︰“看好了!這機器比你那套手把手教高效,一周能刷五千題,專家都說‘科學備考’,你懂個屁的‘傳習’!” 他按下啟動鍵,機器立刻吐出張 “90 分試卷”,學員連蒙帶猜全選 c,“等會兒讓你們看看,是你老辦法出人才,還是我證書班賺錢多!”
黃三炮沒接話,從《藥道傳習要義》里翻出張 “傳習三則”,上面用朱砂寫著 “初學識藥形,再學制藥法,終學治人病”。他拿起 “傳習守則”,往師徒傳承台前一立,守則竟透出綠光︰“這叫‘傳習之魂’,” 他指著守則上的 “非十年不得精通”,“老藥師說‘藥道如大海,淺嘗輒止要人命’,機器哪懂這性命攸關的嚴謹?” 說話間個拿著速成證書的年輕人紅著眼湊過來說︰“我拿證半年了,連個感冒都不敢治……” 黃三炮立刻拉他到師伯面前︰“來,讓老藥師從頭教你,比刷題強。”
師伯突然往 “育人石”檢驗傳習質量的奇石)上放了本速成教材,石頭立刻蒙上層黑霧;再放上黃三炮的學徒筆記,石面竟透出溫潤的金光,還隱隱浮出 “真才” 二字。“瞧見沒?” 老人指著筆記里的 “炮制失敗記錄”,“這錯了就記下來,下次才不會再犯,那些只刷題的哪有這成長?這可不是機器能糊弄的!”
習伯臉色鐵青,突然下令銷毀所有傳統教材︰“給你們看點厲害的!” 他指著剛開發的 “ai 藥師證”,“網上就能考,手機就能答,不用來傳習所,保證全國通用,看你們還拿十年當回事,老古董!”
黃三炮將 “傳習守則” 往傳習所的梁上一掛,守則的綠光與梁上的 “尊師重道” 匾額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古法傳習圖》—— 畫面里的老藥師在識藥圃教認藥材,學徒在炮制坊練習炒藥,兩人在燈下研讀醫書,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專注的神情。“這才是傳習所該有的樣子,” 黃三炮對圍觀的人說,“藥道傳習得‘循序漸進,真教實學’,既要傳技藝,更要傳醫德,哪能靠速成、賣證誤人子弟?”
孫子突然想起什麼,從藥箱里掏出本源珠往育人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順著石縫蔓延,那些速成教材突然變成空白紙,刷題機顯示 “請先識藥” 的提示,而被改成繳費處的師徒堂竟自己擺上拜師帖和束修禮清單,理論教室變回識藥圃,仿真藥材換成真藥草,電子屏播放起 “老藥師帶徒” 的紀錄片。幾個學員忍不住放下刷題機,跟著師伯認藥材,臉上露出求知的神色。
師伯趁機往眾人手里發了《藥道入門階梯》︰“來,拿著學,這里面講‘先認葉,再認根,後認藥性’,那些圖快的哪懂這些?” 他自己先拿起一株薄荷︰“這叫‘回歸根本’,學藥就得一步一個腳印。”
習伯見勢不妙,想趁亂卷走學費逃跑,卻被黃三炮用 “傳習守則” 攔住去路。“傳習所不是斂財地,” 黃三炮的聲音透過刷題聲格外清晰,“藥道傳習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是為了培養能治病救人的真藥師,不是為了賺黑心錢,這是老祖宗傳下的教育道,不是功利化速成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飛向傳習所最高處的 “教化旗”,旗面無風自動,顯出八個古字︰“學無止境,業精于勤”。隨著旗幟展開,所有速成證書自動失效,而傳習所里響起朗朗的《本草》誦讀聲,圃里的藥草旁立起 “性味歸經” 的木牌。黃三炮往識藥圃撒了把 “啟蒙藥材” 種子甘草、薄荷、金銀花等),瞬間長出供初學者辨識的藥草,葉片上的露珠滾落,在地面匯成 “傳習” 二字。
孫子舉著攝像機跟拍,鏡頭里的本源珠正往西南方向飛去,那里隱約可見一片藥道交流壇的輪廓。“爺爺,珠子往‘藥道論道台’去了!”
黃三炮望著那片藥界交流論道的場所,突然想起師伯的話︰“傳習就像熬膏方,得慢火久熬才出藥效,急火快炒只會糊,丟了耐心,再多人拿證也出不了真才,守不住這份實,藥道的未來就斷了。” 他扛起驗藥箱,老鱉慢悠悠爬回藥箱,一行人順著藥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後傳來師徒問答的聲音 —— 那是傳習所久違的、屬于求知的韻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