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世雄圖

第1302章 研學驗藥,證藥研學館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孤獨的疏星 本章︰第1302章 研學驗藥,證藥研學館

    黃三炮順著本源珠指引的方向往藥道研學館走時,驗藥箱里的《藥道研學要覽》正隨著步伐輕晃。封面是用宣紙裝訂的,上面蓋著 “知行合一” 的朱印,內頁記錄著藥道研學的傳統方法上山辨識藥材的實地筆記、炮制工藝的分步實操圖解、醫患溝通的案例分析…… 每部分內容旁都標注著 “研學目標”“實踐要點”“認知誤區”,最珍貴的是夾在書中的 “研學守則”,上面用蠅頭小楷寫著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辨百種藥,治十種病”,字跡是歷代研學導師集體謄寫的,筆鋒里透著嚴謹,此刻在研學館的墨香里泛著沉靜的光。

    孫子的酸枝木藥箱里,本源珠正與一本清代研學日記的殘頁共鳴,紙頁上還留著藥汁浸染的痕跡,箱側老鱉把背甲貼在箱壁,甲上的水脈紋漫出淡墨色的霧,混著遠處傳來的背誦聲 —— 那是學員死記硬背藥材知識點的機械聲。兩人剛推開刻著 “格物致知” 的木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得眉頭緊鎖原本擺放藥草標本、懸掛實踐圖譜的研學館,如今被隔成 “理論速成班”“考證沖刺班”,學員們埋首于 “藥材知識點速記手冊”,嘴里念叨著 “當歸補血、黃 補氣” 卻認不出實物,而角落里的 “實踐基地”(種植藥草、練習炮制的小園地)被改成了 “證書展示牆”,牆上掛滿 “藥道大師速成證”“炮制專家資格證”(實為花錢購買的假證),旁邊的 “研學宗旨” 石碑(刻著 “親知親聞親見,方得藥道真意”)被涂改成 “7 天拿證,月薪過萬”,碑腳堆著被撕碎的實地考察報告,碎紙上還能看到 “太行山辨識柴胡” 的字樣。

    “爺爺你看,他們把研學變成背題拿證了!” 小家伙指著最顯眼的 “考證通過率” 榜單,上面寫著 “本期學員 98 拿到證書”,旁邊的 “教學大綱” 標注著 “每日背誦 500 個藥材知識點,3 天完成炮制理論考試”,一個戴眼鏡的學員捧著手冊問老師“這‘道地藥材’到底是啥意思?” 老師不耐煩地揮手“別管啥意思,背會定義就行,考試不考實物!” 研學館中央的 “導師答疑台”(老導師解答實踐困惑的地方)被改成了 “證書售賣處”,台上的《藥草圖譜》被換成了 “辦證價目表”,“高級藥工證8000 元;特級研學導師證 元”,桌下的垃圾桶里扔著學員的實踐作業,上面的批注寫著 “浪費時間,不如多背題”。更刺眼的是招生海報上的字“速成考證,一步登天 —— 不用上山采藥,不必動手炮制,拿證即當大師”。

    黃三炮走到被遺棄的實踐操作台前,伸手撫摸台面上的藥渣痕跡 —— 那是歷年學員練習炮制留下的,台側刻著 “光緒年間,研學館組織學員踏遍五岳,辨識藥材兩千種”,字跡被墨水漬浸染得有些模糊。他從驗藥箱取出些研學信物一本 1950 年的研學日記(記著 “泰山采何首烏,其藤夜交晝解,與古籍記載吻合”)、一套實地考察工具(放大鏡、標本夾、繪圖本,上面畫著帶根須的柴胡素描)、一塊學員炮制的合格藥材(當歸切片薄如蟬翼,標注著 “第三次練習成果”),往操作台上一擺“這叫‘研學本心’,” 他舉起那片當歸,對著光展示切片的均勻度,“老祖宗搞研學,講究的是‘眼觀其形、鼻聞其氣、手觸其質’,哪能靠死記硬背拿證?” 說話間他已翻開研學日記“你看這記錄,學員為弄清‘蒼術與白術的區別’,在茅山住了半個月,那些只背定義的哪懂這實地求證的分量?”

    研學館老板研伯穿著西裝走來,手里拿著份 “學員就業報告”(實為偽造,宣稱 “持證學員就業率 100”)。他敲了敲操作台“黃師傅別抱著些破本子裝學問了,現在誰還在乎會不會認藥?我這考證班能讓學員‘快速入行’,你看這報名人數,比你守著塊破地強百倍!” 他指了指電子屏上的 “招生數據”,“看見沒?這期招了兩百人,每人收費兩萬,夠你買十車藥材標本,這才是懂教育!”

    孫子突然把老鱉從藥箱上抱下來,往 “證書展示牆” 的假證前一放。老鱉對著 “特級研學導師證” 噴出股清水,證書上的鋼印立刻暈開,露出下面的 “電腦合成” 字樣,旁邊的 “速記手冊” 被水浸濕,里面的 “藥材特征” 描述與配圖完全不符(把黃 寫成 “斷面白色”),“這是騙人的!” 小家伙舉著攝像機繞場一周,鏡頭里拍到老師在考前給學員發答案,“爺爺說真研學得認藥、會炮制藥,像這樣 ——” 他拿起黃三炮的柴胡素描,展示著 “根頭部有多數細毛狀枯葉縴維” 的細節,引來幾個學員的驚訝。

    新出現的老研學導師研伯背著個藤編背簍走來,背簍里裝著他的研學工具一把銅制藥鏟(鏟頭刻著 “辨藥如辨人”)、一本《實地辨識錯題集》(記錄著 “誤將獨活當當歸” 等典型錯誤及原因)、一疊學員的優秀觀察日記(上面貼著壓制的藥材標本)。老人從背簍底摸出塊 “研學傳承牌”,是塊木質牌匾,刻著 “行勝于言”“這是我師父傳的,” 他指著牌上的字,“研學是讓學員真懂藥,不是讓他們裝懂,現在的速成班,教出的都是‘紙上郎中’!” 他當場拿出兩株相似藥材“你們看,這是前胡,這是柴胡,光背文字分不出,得看斷面 —— 柴胡斷面有朱砂點,前胡沒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研伯被說急了,從倉庫推來台 “智能答題機”,能自動生成 “藥道考試題庫”,學員刷題三天就能通過 “國家級考試”(實為機構自設)“看好了!這機器教出的學員,證書比你那些會認藥的還硬,企業只看證不看人,你懂個屁的‘就業’!” 他按下啟動鍵,機器立刻彈出 “甘草的性味是?a 甘溫 b 苦寒” 的題目,“等會兒對比下,看你土法研學和我這‘科技考證’有啥不一樣!”

    黃三炮沒接話,從《藥道研學要覽》里翻出張 “研學三則”,上面用朱砂寫著 “識藥先識生境,炮制先明原理,研學先重實踐”。他拿起 “研學守則”,往實踐操作台的中央一立,守則竟透出柔光“這叫‘研學之魂’,” 他指著守則上的 “行萬里路”,“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機器哪懂這腳踩泥土的認知?” 說話間個年輕學員紅著臉湊過來說“我拿了證,可連薄荷和紫甦都分不清,能跟著您學嗎?” 黃三炮立刻拉他到背簍前“來,先從認這筐藥材開始,比刷題有用。”

    老導師突然往 “真知石”(檢驗研學真偽的奇石)上放了本速成手冊,石頭立刻蒙上層黑霧;再放上黃三炮的研學日記,石面竟透出溫潤的金光,還隱隱浮出 “實證” 二字。“瞧見沒?” 老人用手指點著日記里的 “海拔 800 米處采得的黃芩,有效成分更高”,“真研學的字里有數據,假考證的紙頁只有空談,這可不是機器能糊弄的!”

    研伯臉色鐵青,突然下令撕掉所有實踐圖譜“給你們看點厲害的!” 他指著剛簽下的 “企業合作協議”,“只要是我這的證,連鎖藥店都錄用,你們那些會認藥的沒證,照樣沒人要,不服氣?”

    黃三炮將 “研學守則” 往研學館的梁上一掛,守則的柔光與梁上的 “格物致知” 匾額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研學實踐圖》—— 畫面里的導師帶學員在山間采藥,學員在溪邊清洗標本,老藥農在旁講解生長習性,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發現的喜悅。“這才是研學館該有的樣子,” 黃三炮對圍觀的人說,“藥道研學得‘腳踩實地,手觸真藥’,既要讀典籍,更要親實踐,哪能靠買證、刷題走捷徑?”

    孫子突然想起什麼,從藥箱里掏出本源珠往真知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順著石縫蔓延,那些假證突然化作紙灰,速成手冊上的文字自動更正(“黃 斷面為菊花心”),而被改成展示牆的實踐基地竟自己長出藥苗,證書售賣處變回答疑台,老導師的錯題集擺在台上,旁邊放著放大鏡和標本夾。幾個學員忍不住放下手冊,圍過來看老導師辨識藥材,臉上露出求知的神色。

    老導師趁機往學員手里發了《野外識藥入門》“來,拿著學,這里面講咋結合環境認藥材,比如陰坡多生黃連,陽坡常見黃 ,那些搞速成的哪懂這些?” 他自己先背起背簍“這叫‘回歸本源’,研學就是要走出屋子,到山里、到田里學藥道。”

    研伯見勢不妙,想趁亂卷走學費逃跑,卻被黃三炮用 “研學守則” 攔住去路。“研學館不是賣證窩,” 黃三炮的聲音透過背誦聲格外清晰,“藥道研學得‘求真知,練真技,做真人’,是為了培養懂藥、愛藥的傳人,不是為了批量生產假專家,這是老祖宗傳下的求知道,不是功利化教學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飛向研學館最高處的 “格物旗”,旗面無風自動,顯出八個古字“知行合一,藥道可傳”。隨著旗幟展開,所有答題機突然顯示 “實踐出真知” 的字樣,而被撕碎的考察報告自動拼合,館里響起學員們辨認藥材的討論聲(“這是不是丹參?”“你看它的根皮是紅色的……”)。黃三炮往實踐基地撒了把不同科屬的藥材種子,瞬間長出片可供辨識的幼苗,葉片上的露珠滾落,在地面匯成 “研學” 二字。

    孫子舉著攝像機跟拍,鏡頭里的本源珠正往西南方向飛去,那里隱約可見一片藥道傳承大典的廣場輪廓。“爺爺,珠子往‘藥道傳承壇’去了!”

    黃三炮望著那片舉行傳承儀式的廣場,突然想起老導師的話“研學就像熬膏,得慢慢浸潤、反復提煉,急火熬不出真東西,丟了實踐,再厚的證書也是廢紙,守不住這份實,藥道的認知根基就虛了。” 他扛起驗藥箱,老鱉慢悠悠爬回藥箱,一行人順著藥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後傳來學員們跟著老導師辨認藥材的歡笑聲 —— 那是研學館久違的、屬于探索的韻律。

    喜歡逆世雄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逆世雄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逆世雄圖》,方便以後閱讀逆世雄圖第1302章 研學驗藥,證藥研學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逆世雄圖第1302章 研學驗藥,證藥研學館並對逆世雄圖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