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世雄圖

第1299章 窯制驗藥,證藥古窯坊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孤獨的疏星 本章︰第1299章 窯制驗藥,證藥古窯坊

    黃三炮順著本源珠指引的方向往藥道古窯坊走時,驗藥箱里的《藥器窯制圖譜》正隨著步伐輕晃。封面是用陶土混合麻布壓制而成,上面燒印著 “窯火傳薪” 四字,內頁手繪著傳統藥器的制作流程藥壺的拉坯弧度、藥碾的釉料配比、藥罐的燒制火候…… 每幅圖譜旁都標注著 “材質特性”“藥用功效”“技藝傳承”,最珍貴的是夾在書中的 “窯制守則”,上面用窯工專用的鐵筆寫著 “土有靈性,火有分寸,器有藥魂”,字跡因沾過窯灰已泛出青黑色,此刻在古窯坊的煙火氣里泛著厚重的光。

    孫子的酸枝木藥箱里,本源珠正與一塊宋代藥壺的殘片共鳴,陶片上還留著當年的藥汁痕跡,箱側老鱉把背甲貼在箱壁,甲上的水脈紋漫出赭紅色的霧,混著遠處傳來的機械轟鳴聲 —— 那是流水線制坯的噪音。兩人剛推開刻著 “藥器同源” 的窯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得心頭震顫原本依山而建的龍窯被鋼架廠房包圍,手工拉坯的轉盤積著灰塵,取而代之的是全自動制坯機,產出的 “仿古藥壺” 釉色光亮卻薄如紙片,而角落里的 “泥料坊”(按比例調配陶土的地方)被改成了 “顏料車間”,牆上掛著的 “藥器泥料秘方”(“高嶺土三成,紫砂泥五成,耐火土二成”)被換成了 “快速上釉指南”,坊前的老石碾(研磨陶土用的)被當作 “網紅打卡道具”,碾槽里塞滿了游客丟棄的塑料瓶。

    “爺爺你看,他們把燒藥器的窯變成玩具廠了!” 小家伙指著最顯眼的 “工藝品展區”,玻璃櫃里的 “復古藥罐” 底部印著 “裝飾品勿用”,卻被商家說成 “宋代官窯同款,煎藥更佳”,一個主播舉著機器壓制的藥碾對著鏡頭喊“家人們看這包漿,老物件才有的質感,999 元包郵!” 古窯坊中央的 “龍窯遺址”(宋代傳承的柴燒窯)被圈上護欄,游客需付費才能參觀,窯口的 “火候觀測孔” 被堵死,旁邊的 “窯工手記”(記著 “寅時添柴,卯時看火,辰時出窯”)被換成了 “參觀須知”,窯前的空地上堆著剛出窯的次品,上面貼著 “處理價 30 元  個”,碎片里還能看到未燒透的陶土。更刺眼的是廠房牆上的標語“量產仿古,利潤翻倍 —— 不求實用,但求形似,收藏送禮兩相宜”。

    黃三炮走到被遺棄的手工拉坯台前,伸手撫摸台面上的指痕 —— 深淺不一的凹痕記錄著老窯工的手法,台側刻著 “宣和年間,李窯主為太醫院制藥壺百件”,字跡被窯火燻得發黑。他從驗藥箱取出些藥器信物一把祖傳的制坯竹刀(刀刃弧度貼合藥壺內壁)、一塊明代的藥器陶土(按古方調配,捏之成團,觸之即散)、一本《窯火記》(記著 “桑柴燒三日,釉色如蜜蠟,煎藥無異味”),往拉坯台上一擺“這叫‘窯制本心’,” 他拿起竹刀演示拉坯,手腕轉動間坯體逐漸顯出藥壺特有的弧度,“老祖宗燒藥器,講究的是‘土能載藥,火能助效’,哪能只圖好看不實用?” 說話間他已點燃一小撮桑柴“你看這柴燒的溫度,能讓陶土毛孔張開,煎藥時能吸附雜質,那些煤氣窯燒的哪有這功效?”

    古窯坊老板窯伯穿著防燙服走來,手里拿著份 “工藝品訂單”,上面寫著 “仿古藥罐十萬個,要求外觀仿古,成本越低越好”。他踢了踢旁邊的老石碾“黃師傅別抱著破石頭當寶貝了,現在誰還在乎能不能煎藥?我這量產工藝品,能讓古窯坊‘活下來’,你看這訂單量,夠你燒十年柴窯!” 他指了指電子屏上的 “月銷售額”,“看見沒?這月賣了五百萬,夠你買百噸紫砂泥,這才是會做生意!”

    孫子突然把老鱉從藥箱上抱下來,往 “工藝品展區” 的藥壺前一放。老鱉對著機器制的藥壺噴出股清水,釉面立刻出現裂紋,露出下面的劣質陶土,旁邊的 “仿古藥碾” 被水淋濕,木質把手竟掉了下來,露出里面的膠水痕跡,“這是假貨!” 小家伙舉著攝像機繞場一周,鏡頭里拍到工人往陶土里摻水泥增加重量,“爺爺說真藥器得能經得起火燒水燙,像這樣 ——” 他拿起黃三炮的明代藥器陶土,展示著遇水不散的韌性,引來幾個老窯工的嘆息。

    新出現的老窯工陶伯推著輛裝滿泥料的獨輪車走來,車上的陶土按比例分成三堆,插著 “高嶺土”“紫砂泥”“耐火土” 的木牌。老人從懷里掏出塊 “窯工令牌”,是塊燒制藥壺時自然形成的窯變瓷片,上面隱約顯出 “藥” 字“這是我爹傳的,” 他指著令牌上的紋路,“燒藥器得憑手感,泥料干濕差一分,燒出的壺就差三成藥效,現在的機器哪懂這分寸?” 他當場和泥,手指插入泥團的深度恰好三寸“看見沒?這濕度才能拉出讓藥汁循環的弧度,機器設定的參數做不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窯伯被說急了,從倉庫調來 “全自動釉料噴涂機”,能在十分鐘內完成百件 “仿古藥器” 的上釉“看好了!這機器調的釉色比你柴燒的均勻百倍,成本只要十分之一,專家都分不出真假,比你守著老窯強多了!” 他按下啟動鍵,機器立刻噴出帶金屬光澤的釉料,“等會兒對比下,看你土法燒窯和我這‘科技量產’有啥不一樣!”

    黃三炮沒接話,從《藥器窯制圖譜》里翻出張 “窯制三則”,上面用朱砂寫著 “泥料要純,火候要準,器形要合藥理”。他拿起 “窯制守則”,往龍窯的窯門前一立,守則竟透出紅光“這叫‘藥器之魂’,” 他指著守則上的 “器有藥魂”,“藥壺的弧度要讓藥材翻滾充分,藥碾的紋路得留住藥香,機器哪懂這與藥材相生的道理?” 說話間個穿藍布衫的藥農湊過來說“我買的機器藥罐煎藥總發苦,還是老窯燒的壺好用……” 黃三炮拉著他到拉坯台“來,咱今天就燒個小藥罐,讓你知道啥叫好窯貨。”

    陶伯突然往 “窯魂石”(檢驗藥器品質的奇石)上放了個機器藥壺,石頭立刻蒙上層黑霧;再放上黃三炮的《窯火記》,石面竟透出溫潤的金光,還隱隱浮出 “合用” 二字。“瞧見沒?” 老人指著記里的 “煎藥百次,壺底生香”,“真藥器越用越有靈性,假的只會越用越糟,這可不是機器能糊弄的!”

    窯伯臉色鐵青,突然下令拆除龍窯遺址“給你們看點厲害的!” 他指著剛獲批的 “文旅項目”,“下個月建玻璃觀景窯,讓游客看著機器燒‘古藥器’,門票兩百一張,保證比你這破窯賺錢,不服氣?”

    黃三炮將 “窯制守則” 往龍窯的窯壁上一掛,守則的紅光與窯磚的赭色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古窯制器圖》—— 畫面里的窯工凌晨添柴,匠人拉坯時盯著藥材形狀調整弧度,孩童在旁撿拾窯火燼里的藥渣,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對藥器的虔誠。“這才是古窯坊該有的樣子,” 黃三炮對圍觀的人說,“藥道窯制得‘土火相生,器藥相融’,既要燒出能用的器具,更要守住助藥療疾的本分,哪能靠仿冒外形賺錢?”

    孫子突然想起什麼,從藥箱里掏出本源珠往窯魂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順著石縫蔓延,那些機器藥器突然碎裂,露出里面的劣質材料,而被廢棄的手工轉盤自動轉動,顏料車間變回泥料坊,老石碾旁堆起待研磨的陶土,龍窯的觀測孔重新通暢,透出溫暖的火光。幾個工人忍不住放下手中的機械臂,圍過來看陶伯演示手工拉坯,臉上露出向往的神色。

    陶伯趁機往眾人手里發了《藥器辨識手冊》“來,拿著學,這里面講咋看藥器好壞,比如藥壺內壁要粗糙些,能掛住藥汁,那些光溜溜的機器貨哪懂這些?” 他自己先往龍窯里添了一捆桑柴“這叫‘重拾匠心’,燒窯和做人一樣,得實打實,不能偷工減料。”

    窯伯見勢不妙,想趁亂賣掉龍窯的老磚,卻被黃三炮用 “窯制守則” 攔住去路。“古窯坊不是工藝品廠,” 黃三炮的聲音透過機械轟鳴格外清晰,“藥道窯制得‘守土法,傳火魂,造良器’,是為了讓藥器助藥材發揮功效,不是為了做擺設,這是老祖宗傳下的器物道,不是商業化量產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飛向古窯坊最高處的 “窯火旗”,旗面無風自動,顯出八個古字“一窯烈火,萬載藥魂”。隨著旗幟展開,所有機器突然停轉,而龍窯里的火越燒越旺,窯口飄出混合著藥材與陶土的清香,坊里響起窯工們 “添柴”“看火” 的吆喝聲。黃三炮往泥料坊的空地上撒了把按古方調配的陶土種子(可自行改良土壤的特殊菌群),瞬間長出片能用于制坯的優質陶土,土塊上的露珠滾落,在地面匯成 “窯制” 二字。

    孫子舉著攝像機跟拍,鏡頭里的本源珠正往東北方向飛去,那里隱約可見一片藥道藥膳坊的輪廓。“爺爺,珠子往‘藥道膳房’去了!”

    黃三炮望著那片將藥材融入飲食的場所,突然想起陶伯的話“藥器就像藥的衣裳,料子不好、做工差,藥的靈性就跑了,圖省事用機器,燒出的只能是裝樣子的空殼,守不住這份實,藥道的器物根基就塌了。” 他扛起驗藥箱,老鱉慢悠悠爬回藥箱,一行人順著藥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後傳來龍窯出窯時的清脆碎裂聲(那是不合格藥器被淘汰的聲音)—— 那是古窯坊久違的、屬于嚴謹的韻律。

    喜歡逆世雄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逆世雄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逆世雄圖》,方便以後閱讀逆世雄圖第1299章 窯制驗藥,證藥古窯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逆世雄圖第1299章 窯制驗藥,證藥古窯坊並對逆世雄圖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