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三炮順著藥苗指引的方向往藥道總壇走時,驗藥箱里的《藥道本源要論》正隨著步伐輕晃。封面是用千年樺樹皮壓制而成,邊角瓖嵌著北斗七星狀的青銅扣,內頁用朱砂與墨筆交替書寫著藥道核心要義“藥者,療人疾苦也”“道者,天地人相合也”“醫者,仁心仁術也”…… 每句要義旁都標注著 “歷代闡釋”“實踐案例”“精神內核”,最珍貴的是夾在書中的 “歸一金鼎”,鼎身刻著 “大道歸一” 四字,鼎足因常年供奉已沁入藥香,此刻在總壇的檀香里泛著厚重的光。
孫子的酸枝木藥箱里,本源珠正與一塊刻著 “藥道同源” 的先秦玉璋共鳴,箱側老鱉把背甲貼在箱壁,甲上的水脈紋漫出乳白色的霧,混著遠處傳來的導游講解聲 —— 那是博物館的介紹聲。兩人剛推開刻著 “藥道祖庭” 的青銅巨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得心神俱震原本供奉藥道先賢、傳承核心精神的聖殿,如今被拉上隔離繩,分成 “文物展區”“拍照區”“文創區”,游客舉著自拍桿在華佗雕像前擺姿勢,有人摸了摸孫思邈的石刻手像就轉身去買 “藥神盲盒”,而正中央的 “傳習大殿”(歷代藥道傳人交流悟道的場所)被改成了 “3d 影院”,循環播放著特效制作的 “藥神大戰瘟疫” 動畫,旁邊的 “總壇訓言” 玉碑(刻著 “藥道以仁為根,以術為用,以承為脈”)被圍上 “請勿觸摸” 的欄桿,碑前的蒲團被換成掃碼付費的按摩椅,椅墊上還沾著薯片碎屑。
“爺爺你看,他們把藥道的根變成拍照背景了!” 小家伙指著最顯眼的 “互動體驗區”,游客戴著 vr 眼鏡 “體驗” 虛擬診脈,機器隨便報個 “氣血兩虛” 就彈出購買 “補虛套餐” 的窗口,一個穿漢服的姑娘對著《本草綱目》的仿制品直播“家人們看這古老的藥書,里面的字都認不全,還是現代保健品方便!” 總壇東側的 “歷代傳人牆”(懸掛各代藥道傳人的畫像與事跡)被改成了 “網紅打卡牆”,畫像被換成流量明星的 “藥神 s 照”,牆下的 “傳承誓言碑”(新傳人宣誓的石碑)被刻上 “到此一游” 的涂鴉,碑縫里卡著幾張被丟棄的門票。更刺眼的是電子屏上的游覽須知“觀賞為主,請勿深究 —— 拍照打卡滿 9 張可換文創盲盒,了解藥道精神請購買付費課程”。
黃三炮走到被冷落的神農嘗百草雕像前,伸手拂去雕像底座的灰塵 —— 青石雕琢的神農手持藥草,表情堅毅,底座刻著 “一日而遇七十毒,終得百草療疾方”,旁邊的說明牌被改成了 “神農上古網紅,冒險博主,嘗百草只為流量”。他從驗藥箱取出些承載藥道精神的物件一個老藥工臨終前捐的銅藥鈴(鈴身刻著 “救死扶傷”)、一本記著 “深夜救診” 故事的出診日記(里面夾著患者送的干艾草)、一塊新傳人宣誓時用的拜師帖(紅紙上的墨跡還帶著溫度),在雕像前擺成小小的祭壇“這叫‘精神傳承’,” 他搖響銅藥鈴,清脆的聲音穿透喧囂,“神農嘗百草不是為了當網紅,是為了找到治病的藥,哪能靠虛擬體驗褻瀆?” 說話間他已翻開出診日記“你看這記錄‘光緒二十三年冬夜,冒雪去十里外診病,分文未取’,老祖宗的仁心才是藥道的根,那些只圖熱鬧的哪懂這分量?”
總壇負責人壇伯穿著繡著 “藥道總壇” 的唐裝走來,手里拿著本 “文創產品銷售報表”,上面的 “藥神盲盒” 銷量佔比 60。他踢了踢旁邊的青銅藥爐(明代傳下來的煉丹爐,實則用于炮制丹藥)“黃師傅別抱著老古董講大道理了,現在誰還信這些精神啊?我這博物館讓總壇火出圈,一天的收入夠你收十年藥材!” 他指了指電子屏上的 “文旅評分”,“看見沒?游客滿意度 98,全靠這些拍照點和文創,夠你修十座誓言碑!”
孫子突然把老鱉從藥箱上抱下來,往 “vr 診脈儀” 前一放。老鱉似乎嫌機器的電子味刺鼻,猛地對著儀器噴出股清水,屏幕立刻黑屏,露出里面簡陋的電路板,旁邊的 “虛擬藥書” 投影也被沖散,顯露出後台的廣告代碼,“這是騙人的!” 小家伙舉著攝像機繞場一周,鏡頭里拍到工作人員偷偷調整 vr 設備的診斷結果,“爺爺說真藥道得親自踐行,像這樣 ——” 他拿起黃三炮的出診日記,展示著 “冒雪救診” 的記錄,引來幾個白發老者的共鳴。
新出現的老傳人宗伯背著個藤編行囊走來,行囊里裝著總壇的信物師父傳給他的 “傳承令牌”(象牙雕刻,刻著傳承譜系)、各代傳人合編的《藥道心法》(書頁邊緣寫滿批注)、自己整理的 “總壇大事紀”(記錄著 “某年救饑荒瘟疫”“某年培育新藥材” 等事跡),還有一本泛黃的《藥道總壇史》。老人翻開史書,里面貼著 1943 年總壇傳人集體為災民義診的照片“這是真正的總壇精神,” 他指著照片上寒風中搭起的義診棚,“當時的傳人把藥材全拿出來,自己餓著肚子也要救病人,哪像現在這樣只認錢?” 他從行囊底摸出塊 “守道獎章”,“這是傳給‘十年義診不輟’的傳人的,比任何網紅頭餃都金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壇伯被說急了,從倉庫推來台 “精神體驗機”,游客戴上頭盔就能 “感受” 藥道精神,其實就是播放些煽情音樂和畫面“看好了!這機器能讓游客‘秒懂’藥道精神,比你講幾天幾夜的故事高效多了!” 他按下啟動鍵,屏幕上立刻出現神農流淚的特效畫面,配著 “藥道精神就是感動” 的解說,“等會兒對比下,看你土法傳精神和我這‘科技體驗’有啥不一樣!”
黃三炮沒接話,從《藥道本源要論》里翻出張 “歸一三則”,上面用朱砂寫著 “心承其仁,手習其術,口傳其道”。他拿起歸一金鼎,往總壇訓言玉碑前一放,金鼎竟透出金光“這叫‘道在日用’,” 他指著碑上的 “以仁為根”,“藥道精神不在雕像里,在給窮人送藥的手心里,在深夜出診的腳印里,機器哪懂這知行合一的道理?” 說話間個穿白大褂的醫生湊過來說“我祖上是總壇傳人,爺爺說‘藥道不是說的,是做的’,看著這些真難受。” 黃三炮遞給他一本《歷代傳人善舉錄》“來,幫著給游客講講真正的藥道故事,比虛擬體驗實在。”
宗伯突然往 “本源石”(檢驗藥道精神真偽的奇石)上放了個 “藥神盲盒”,石頭立刻蒙上層黑霧;再放上黃三炮的銅藥鈴,石面竟透出溫潤的金光,還隱隱浮出 “仁心” 二字。“瞧見沒?” 老人用手指點著鈴身的凹痕,“真精神的物件有歲月打磨的溫度,假體驗的東西只有冰冷的商業味,這可不是機器能糊弄的!”
壇伯臉色鐵青,突然下令將所有老物件搬到倉庫鎖起來“給你們看點厲害的!” 他指著剛簽約的 “流量明星代言合同”,“下個月讓明星來 s 神農直播帶貨,保證總壇成為頂流,不服氣?”
黃三炮將 “歸一金鼎” 往傳習大殿的穹頂一掛,金鼎的金光與殿頂的星辰圖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藥道精神圖》—— 畫面里的藥農冒雨采藥,醫生為貧困患者診脈,傳人在燈下抄寫醫書,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刻意的表情,卻透著自然的仁善。“這才是總壇該有的樣子,” 黃三炮對圍觀的人說,“藥道總壇得‘精神為魂,實踐為體’,既要供奉先賢銘記初心,更要讓傳人們在這里踐行救死扶傷的本分,哪能靠打卡拍照裝樣子?”
孫子突然想起什麼,從藥箱里掏出本源珠往本源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順著石縫蔓延,那些網紅畫像突然變回歷代傳人真容,而被改成影院的傳習大殿竟自己擺上診桌與藥碾,虛擬設備的屏幕也切換回《藥道心法》的原文。幾個游客忍不住摘下 vr 眼鏡,圍過來看宗伯演示如何辨認藥材,臉上露出虔誠的神色。
宗伯趁機往眾人手里塞了本《藥道精神小故事》“來,拿著看,這里面講傳人們如何踐行仁心,比如李時珍為了寫《本草綱目》親自試藥,那些搞形式主義的哪懂這些?” 他自己先在誓言碑前擺上蒲團,對著玉碑深深鞠躬“這叫‘回歸本心’,總壇是用來傳承精神的,不是用來賺錢的。”
壇伯見勢不妙,想趁亂運走那塊刻著總壇訓言的玉碑,卻被黃三炮用歸一金鼎擋住去路。“總壇不是網紅地,” 黃三炮的聲音透過喧囂格外清晰,“藥道傳承得‘大道歸一,知行合一’,是為了讓仁心仁術代代相傳,不是為了搞形式主義,這是老祖宗傳下的根本道,不是商業化展示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飛向總壇最高處的 “歸一旗”,旗面無風自動,顯出八個古字“仁心不泯,薪火不滅”。隨著旗幟展開,所有文創攤位突然變成免費診桌,而被冷落的神農雕像前竟跪滿了反思的傳人,總壇里響起齊聲誦讀《大醫精誠》的聲音。黃三炮往傳習大殿的天井里撒了把混合著各地道地藥材的種子,瞬間長出片交織的藥苗,葉片上的露珠滾落,在地面匯成 “歸一” 二字。
孫子舉著攝像機跟拍,鏡頭里的本源珠突然懸停在總壇中央,化作一道貫通天地的光柱,將之前走過的創新坊、保護區、風情村、惠民堂、傳習所、祭天壇、文明館、萬國館、前瞻院的景象一一映在光柱里,最後凝結成 “藥道九境歸一圖”。“爺爺,珠子在召集所有地方的藥道精神!”
黃三炮望著那幅匯聚藥道全脈絡的圖景,突然想起宗伯的話“藥道像棵大樹,創新坊是枝葉,保護區是根須,總壇是主干,只裝飾主干不養根須,樹早晚得枯,守不住這份一,藥道的傳承就成了散落的碎片。” 他扛起驗藥箱,老鱉慢悠悠爬回藥箱,一行人朝著光柱中心走去,身後傳來各代傳人宣誓的聲音 —— 那是總壇久違的、屬于本源的韻律。
喜歡逆世雄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逆世雄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