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三炮順著藥苗指引的方向往藥道功德林走時,驗藥箱里的《藥道先賢傳》正隨著步伐輕晃。封面是用楸木夾板裝裱的,邊角包著銅皮,內頁用朱砂拓印著歷代藥道先賢的畫像嘗百草的神農氏、著《本草》的李時珍、創麻沸散的華佗,每位先賢旁都附著手書小傳,最末頁貼著張泛黃的拜祭清單,上面記著 “清明供甘草一束,重陽獻菊花一籃”。最珍貴的是夾在書中的 “追思銅牌”,牌面刻著 “不忘來路” 四字,邊緣因常年摩挲已泛出柔光,牌後還刻著各代守護者的名字,此刻在功德林的樹影里閃著沉郁的光。
孫子的酸枝木藥箱里,本源珠正與半塊漢代藥臼殘片共鳴,箱側老鱉把背甲貼在箱壁,甲上的水脈紋漫出淡灰色的霧,混著遠處傳來的剪彩聲 —— 那是新商業碑的揭幕儀式。兩人剛穿過石拱門,就被眼前的景象刺得心口發悶原本林立著先賢碑的功德林,如今被劃分成 “鉑金區”“鑽石區”,商人的名字用鎏金大字刻在漢白玉碑上,碑座還嵌著電子屏播放企業廣告,而李時珍的石碑被推倒在泥地里,碑面被踩出數個腳印,上面的 “本草綱目” 四字已模糊不清。
“爺爺你看,他們把老祖宗的碑扔了!” 小家伙指著廢料堆里的殘碑,孫思邈碑的一角斷了,華佗碑的頭像被換成了某企業家的照片,旁邊的告示牌寫著 “認養石碑價格表a 級碑位 188 萬 年,b 級碑位 88 萬 年”。功德林中央的 “追思台”(歷代拜祭先賢的石台)被改成了 “商業洽談區”,穿西裝的人正圍著茶桌舉杯,台邊的香爐里插著假香,飄出的 “檀香” 其實是空氣清新劑的味道。更刺眼的是圍欄上的標語“功德可量化,名望能購買 —— 用捐款銘刻你的名字,與先賢‘並列’青史”。
黃三炮走到泥地里的李時珍碑前,蹲下身用袖子擦拭碑面的泥漬 —— 碑上的刻痕很深,是民國藥工用鏨子一點一點鑿出來的,每個筆畫都藏著敬畏。他從驗藥箱取出個布包,里面是曬干的紫甦、薄荷、金銀花,都是《本草綱目》里記載過的藥材“這是給李先生的供品,” 他把藥材擺成小堆,“當年他為了寫《本草》,踏遍千山萬水,親嘗百草,哪能讓商人的名字壓在他頭上?” 說話間他已找來幾塊碎石,小心地把石碑扶起來,“你看這碑座上的青苔,長了幾十年,是多少藥人拜祭時灑的清水養出來的,那些鍍金碑哪有這股子歷史的厚重?”
功德林老板林伯戴著瓖鑽腕表走過來,皮鞋底沾著新碑的石粉。他踢了踢旁邊的殘碑“黃師傅別犯傻了,現在誰還在乎這些古人?我這每塊商業碑都捐了善款,既能幫景區創收,又能給企業家留名,比讓破石頭爛在地里強多了。” 他指了指電子屏上的捐款數額,“看見沒?這月的認養費,夠你修十塊老碑!”
孫子突然把老鱉從藥箱上抱下來,往某企業家的石碑前一放。老鱉似乎嫌電子屏晃眼,猛地對著碑座噴出股清水,屏幕瞬間黑屏,鎏金大字竟開始褪色,露出下面普通石材的底色。“大家快看!” 小家伙舉著攝像機繞場一周,“這些都是假碑!爺爺說真功德刻在心里,像這樣 ——” 他撿起塊碎石,在泥地上寫下 “李時珍” 三個字,雖寫得歪歪扭扭,卻引來幾個游客的駐足。
新出現的老守林人念伯背著個竹簍走來,簍里裝著修復石碑的工具鏨子、錘子、石灰漿,還有塊從自家祖墳取的老土。老人看見被破壞的先賢碑,手抖得厲害“當年我師父守這林子時,每天都要給老碑描紅,他說‘忘了這些人,就忘了藥道是怎麼來的’。” 他從懷里掏出張泛黃的拜祭詞,上面寫著 “敬謝先賢,賜我藥道,護佑生民,永志不忘”,“這詞我背了三十年,哪有把商業廣告貼在碑上的道理?”
林伯被說急了,從倉庫拖出塊 “定制石碑”,往空地上一立“看好了!這是‘智能功德碑’,能顯示捐款人簡歷、企業業績,還能掃碼獻花,比你這破石頭先進多了!” 他按下碑上的按鈕,電子屏立刻亮起,播放著某公司的宣傳片,“等會兒對比下,看你老石碑和我這‘智能碑’有啥不一樣!”
黃三炮沒接話,從《藥道先賢傳》里翻出張 “先賢功績圖”,上面用朱砂標著 “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孫思邈著《千金方》,主張大醫精誠”。他往追思台上擺了三本書線裝版《本草綱目》、手抄本《千金要方》、油印的《歷代藥家故事》,“這是給後人看的,” 他指著書里的插畫,“先知道先賢做了啥,再談怎麼學他們,那些商業碑連他們的事跡都沒提,算哪門子‘並列’?” 說話間個戴眼鏡的姑娘蹲下身,幫著擦拭孫思邈碑上的污漬“我小時候學過《千金方》里的故事,他給窮人看病分文不取,這些商人哪能比?” 黃三炮贊許點頭,遞給她塊抹布,“這才是該做的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念伯突然往 “試心石”(歷代檢驗拜祭者誠心的奇石)上放了塊商業碑的碎石,石頭立刻變黑;再放上老碑的石粉,石面竟透出溫潤的黃光,還隱隱浮出 “醫者仁心” 四字。“瞧見沒?” 老人用錘子敲了敲老碑,“真功德碑的石頭能吸藥香,假碑只會吸銅臭,這可不是捐款能糊弄的!”
林伯臉色鐵青,突然按下總控台的紅色按鈕,所有電子屏同時亮起強光“給你們看點厲害的!” 屏幕上開始播放 “破壞商業碑的後果”—— 某游客因推倒廣告牌被罰款,“這是‘維護秩序’,不尊重商業文明的就得受罰,不服氣?”
黃三炮將 “追思銅牌” 往追思台的石座上一插,銅牌的青光與石座的紋路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先賢行跡圖》—— 畫面里的李時珍在山間采藥,筆記本上畫著草藥的細節;孫思邈在茅屋里給病人診脈,藥童正往藥罐里添柴;華佗在燈下研究醫書,旁邊擺著他發明的 “麻沸散” 藥材。“這才是功德林該有的樣子,” 黃三炮對圍觀的游客說,“先賢的功績是救人無數,不是賺了多少錢,哪能讓銅臭玷污了這片林子?”
孫子突然想起什麼,從藥箱里掏出本源珠往試心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順著石縫蔓延,那些商業碑的鎏金層開始剝落,露出下面粗糙的石料,而被推倒的老碑竟自己震動起來,斷成兩半的地方慢慢合攏。幾個游客忍不住加入修復隊伍,有人找木板墊碑座,有人用清水洗碑面,臉上露出羞愧的神色。
念伯趁機往眾人手里塞了本《藥道先賢小故事》“來,看看這個,知道他們為啥該被記住。” 他自己先翻開一頁,指著李時珍冒死嘗毒草的插畫,“這才是真功德,得刻在心里,不是刻在碑上就能冒充的,你說是不是?”
林伯見勢不妙,想趁亂啟動石碑銷毀裝置,卻被黃三炮用追思銅牌攔住手腕。“功德林不是名利場,” 黃三炮的聲音透過廣告聲格外清晰,“先賢的碑該立在高處,讓後人抬頭就能看見;他們的故事該代代相傳,讓藥道的根扎得更深,這不是錢能買到的。”
本源珠突然飛向功德林最高處的 “銘記旗”,旗面無風自動,顯出八個古字“不忘先賢,方得始終”。隨著旗幟展開,所有商業碑的電子屏同時爆鳴,而老碑上的刻字竟透出金光。黃三炮往李時珍碑前撒了把藥種,瞬間長出片翠綠的藥苗,葉片上的露珠滾落,在地面匯成 “銘記” 二字。
孫子舉著攝像機跟拍,鏡頭里的本源珠正往西北方向飛去,那里隱約可見一片藥庫的輪廓。“爺爺,珠子往‘藥道典藏庫’去了!”
黃三炮望著那片厚重的屋頂,突然想起念伯的話“忘了來路的人,走不遠;丟了根的道,傳不長。” 他扛起鋤頭,老鱉慢悠悠爬回藥箱,一行人順著藥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後傳來游客們修復石碑的聲響 —— 那是功德林久違的、屬于追思的虔誠。
喜歡逆世雄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逆世雄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