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信剛鑽進那道泛著銅臭的漩渦,就被一摞道德講義和利潤報表砸中腦袋。左手攥著的《中式記賬法》正和某老板的 “良心賬本” 纏成死結,掙扎時從書里掉出來的 “第五章第三節” 飄到腳邊 —— 紙上 “見利思義” 四個字被人用綠筆涂改成 “利字當頭”,旁邊還畫著個吐著銅錢的笑臉。
“這地方的義利熵比菜市場的價格戰還熱鬧!” 亂信扒開粘在衣領上的宣傳單,指著前方混戰的人群直咋舌,“你看那穿長袍的,舉著‘君子不言利’的木牌追著小販打;隔壁保健品店更絕,把‘假一賠十’的標語刻在棺材板上,嘴里喊著‘賺錢就是積德’!”
話音未落,商業街中央那台 “功德箱” 與 “收銀台” 的融合裝置突然爆出火花,利損絞纏鏈殘留的能量裹著慈善證書和偷稅賬單,在空中擰成道 “德財絞纏帶”︰左邊飄著金光閃閃的 “義” 字令牌,右邊懸著沉甸甸的 “利” 字元寶,帶起的氣流把利損架起的盈虧相抵橋吹得像條被雨水泡爛的道德倡議書。
“快把那台老式天平拖過來!” 盈虧的青銅盈虧秤突然發出金屬扭曲的脆響,秤盤上的錦旗和鈔票開始互相撕咬,“這絞纏帶在篡改價值邏輯 —— 你看橋欄桿上的對聯,上聯還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下聯已經改成‘只要賺錢哪管良心’!”
話沒說完,裂開的地磚縫里冒出串帶著檀香的氣泡,泡里鑽出來個拎著 “義利權衡儀” 的老先生。他穿件漿洗筆挺的馬褂,左胸別著枚 “德財兼修” 徽章,一半是捧著經書的夫子,一半是打算盤的掌櫃,中間用根紅繩拴著枚 “商道” 印章。最醒目的是他手里的儀器,左邊顯示屏滾著密密麻麻的道德評分,右邊跳著花花綠綠的利潤數據,中間的 “義利平衡點” 正像個蹺蹺板似的上下搖晃。
“你們踩碎的是 2015 年那家老字號的家訓碑。” 老先生突然按住亂信揮舞的胳膊,拐杖敲了敲地面 —— 原本平整的石板竟浮現出淡青色的商道古訓,“瞧見沒?這地磚上的字在互相打架,說明有人把‘見利忘義’和‘守義棄利’攪成了漿糊,就像給算盤珠刻上道德經,怎麼算都透著別扭。”
亂信突然指著絞纏帶中心︰“那團白霧里有個會自己蓋章的賬本!” 果然,霧中懸著本線裝賬冊,封面上 “誠信為本” 四個字被蟲蛀得只剩個 “錢” 字,里面的賬目更離譜 ——“賑災捐款” 欄記著 “抵稅三倍”,“假冒偽劣” 項標著 “成本降低五成”,最後還蓋著個 “天道酬勤” 的假印章。
“典型的商道走火入魔。” 權衡師從馬褂口袋掏出副水晶眼鏡,往鼻梁上一架,點開權衡儀的投影功能 —— 左邊畫面里,某饅頭店主把發霉面粉做成 “愛心饅頭” 捐給災區,對著鏡頭抹眼淚說 “虧本也要行善”;右邊畫面中,某企業家給貧困生捐了十本書,卻在年報里寫成 “慈善支出一百萬”,正拿著證書和官員合影。黑色能量從兩個畫面里滲出來,在盈虧相抵橋上凝成層黏糊糊的東西,湊近一看竟是融化的金箔和香灰的混合物。
“給你瞅個新鮮的。” 權衡師突然調出組數據,左邊餅圖顯示某企業慈善捐款佔利潤的三成,卻用過期原料生產食品;右邊柱狀圖里,某面館老板堅持不用地溝油,利潤雖薄卻把 “回頭客” 做成了金字招牌,“這叫‘義利兩張皮’,就像給毒蛇戴佛珠,看著慈悲,咬起人來更狠。” 他突然把權衡儀往地上一頓,周圍亂飛的賬本頓時落了地,“解決這問題得用‘商道平衡術’,老祖宗早就懂 —— 子貢經商致富仍存仁心,陶朱公三聚三散終成商聖,別總想著走極端。”
這時,個穿中山裝的教授抱著本《論語》沖過來,書頁上的 “君子喻于義” 被紅筆圈得發亮︰“我弟子開公司三年,一分錢沒賺全靠借錢行善,這算不算聖人?” 話音剛落,個戴金鏈的老板舉著瓖鑽算盤擠進來,算珠上刻著 “利潤至上” 四個大字︰“我給員工開最低工資,卻捐了棟樓給寺廟,菩薩不也給我開光了?”
權衡師突然笑了,從布包里倒出堆銅錢和竹簡,在地上擺出個天平︰“教授您那弟子叫‘偽善’,就像把棉襖賣了換饅頭喂流浪狗,自己凍得直哆嗦還說‘我樂意’;金鏈老板這叫‘贖買良心’,給菩薩捐樓就像給法官塞紅包,以為能抵消罪孽?” 他用拐杖敲了敲兩人的寶貝,“這倆加起來,就是絞纏帶的能量源。”
亂信突然被腳邊的東西絆了個趔趄,低頭發現是本《商道厚黑學》,扉頁上用燙金大字寫著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夾著的某上市公司高管筆記里還寫著 “捐款一百萬,股價漲三億,血賺”。權衡師踢了踢那本書︰“這叫‘道德生意經’,把慈悲當促銷手段,用良心換股票漲停,最後連閻王爺都得給他們算糊涂賬。”
正說著,德財絞纏帶突然甩出道金光,把權衡儀的屏幕砸出蛛網紋。眾人只見屏幕上的義利曲線突然打成死結,現實中某奶粉廠老板正往牛奶里摻三聚氰胺,轉頭就給希望工程捐了輛豪車;隔壁包子鋪老板娘用變質肉餡包包子,卻每天給乞丐送兩個熱饅頭,對著鏡頭說 “積德行善”。
“該亮真家伙了。” 權衡師突然扯開馬褂扣子,露出里面印著 “商道酬信” 的汗衫,從懷里掏出個黃銅算珠串成的算盤, 里啪啦打得震天響,“胡慶余堂‘戒欺’匾額掛了百年,照樣成藥界巨頭;某互聯網公司利潤千億,卻把‘員工猝死賠償’算成‘運營成本’—— 看見沒?這才叫算賬,不是給良心標價格。”
他把算珠往空中一拋,珠子化作無數塊牌匾,有的刻著 “童叟無欺”,有的寫著 “仗義疏財”,在空中連成道彩虹橋。奇妙的是,絞纏帶里的 “義” 字令牌和 “利” 字元寶踫到彩虹橋,突然變得溫順起來,像兩個被先生訓服的頑童,乖乖地圍著義利平衡點轉圈。
“記住嘍,” 權衡師把權衡儀塞進亂信手里,“賺錢別丟了良心,行善別餓著肚子。就像老當鋪的掌櫃,收東西既看成色也講情義,從沒听說過靠坑蒙拐騙能傳三代的。”
亂信剛接過儀器,就听見遠處傳來砸東西的聲音。扭頭一看,個穿袈裟的和尚正把功德箱里的錢往袖口里塞,嘴里念著 “酒肉穿腸過”;旁邊教書先生則把學生家長送的雞蛋扔到地上,喊著 “寧死不沾銅臭氣”。
“那是‘奢儉’遺址的方向。” 權衡師眯起眼楮,指了指天邊的漩渦,“听說那兒的人,要麼把揮霍當大方,要麼把摳門當美德,比認錢不認人的還擰巴。” 他突然從懷里掏出本《商道倫理》扔給亂信,“拿著,下次遇到把‘摳門’和‘浪費’當能耐的,翻第六章第二節。”
亂信接住書時,發現扉頁夾著張泛黃的紙條,上面寫著︰“銅錢有眼辨善惡,良心無形量高低。” 正想問問啥意思,權衡師已經背著算盤鑽進了人群,背影很快消失在恢復秩序的商業街里 —— 此刻某老字號老板正把 “誠信經營” 的牌匾重新掛上,旁邊的電子屏滾動播放著 “義利並舉方為正道” 的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