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

第405章 心中踏實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小妹仔哈 本章︰第405章 心中踏實

    次日清晨,晴月換上綠裙,為韓楓整理好衣裳,韓楓握住晴月小巧的雙手,望著這位傾國傾城的新婦,輕輕撫過晴月額前的發絲。

    “心怡在家靜候佳音,莫要太過憂慮。”

    楊楓面帶柔情地說道。

    “夫君,你安心出征,我定每日為你祈福!”

    新婚燕爾,楊楓便不得不與心怡作別,離開將軍府。陳靖與馬浩已在門外等候多時,三人一同入宮覲見皇上。

    “大將軍,有我在朝中,前線之事你可無憂。前幾日傳來消息,邯城已被敵軍攻破,陳勝與張角擁立李辰為王,宣告趙國復國。照此趨勢,巨鹿郡恐也難逃其手。”

    “李辰不足為慮。”

    楊楓淡然回應,事實確實如此。自李辰復國以來,楊楓率軍連連擊敗趙軍,最終將李辰圍困于巨鹿城中。

    馬浩接著說道︰“李辰我倒不擔心,眼下有一事需留意。皇上新登大寶,誅殺趙高逆黨,而趙高弒君篡位之事,遠在邊疆的長城軍團尚未得知。”

    “駐守北郡的王雷,乃王翦之孫,王賁之子,三代忠良,皆為帝國棟梁。我擔心,若朝中無人前去告知此事並加以安撫,王雷可能會心生異念,這對朝局不利啊!”

    楊楓這才想起王雷。自蒙毅被冤殺後,王雷便接管了蒙毅麾下的長城軍團,這是一個常年駐守北部邊疆,時刻防備外敵的軍團。

    楊楓思索片刻,覺得確有必要派人前去通知。盡管王雷一家三代皆對大秦忠心耿耿,但突然換主,難免會讓王雷對楊楓產生別樣看法。

    咸陽宮內,

    “皇上,前線戰事緊急,楊楓特來辭行。”

    楊楓向子軒躬身行禮,子軒也深知當前局勢。各國紛紛復國,天下一統不過數年,這些六國的遺老遺少,趁著大秦風雨飄搖之際紛紛揭竿而起。

    “老師辛苦了。朕本想老師新婚燕爾,應在咸陽多留幾日,但如今局勢危急,前線戰事,一切就拜托老師了。”

    “為皇上和大秦盡忠,乃楊楓分內之事,不敢言苦。”

    御史大夫馬浩隨即奏道︰

    “皇上,微臣有一事稟報。如今朝廷初定,趙高逆賊已除,但倉促之間,朝廷格局大變,蒙毅遭趙高陷害,微臣擔心駐守北郡的王雷軍團不明真相,對朝廷產生誤解。

    王雷三代為將,為大秦立下汗馬功勞,忠誠毋庸置疑。但如今朝廷初立,如此大事,微臣認為應派遣使者,代表皇上前去撫慰,表彰王雷將軍及將士們戍邊的辛勞。”

    嬰兒王點頭應允,確實,幾乎遺忘了此事。長城守衛軍在邊疆駐守,抵御匈奴,功績顯赫。麾下三十萬勇士,自隴西起,歷經北地、上郡、雲州、九原、雁門、上谷,守護著帝國的北境。

    自春秋戰國起,北方的趙、燕兩國便直面匈奴。歷經數百年,匈奴雖未正式建國,內部無統一政權,但這些游牧民族天生驍勇善戰,騎術精湛,一旦集結,短時間內便能號令數十萬大軍,其勢不可小覷。

    一統天下後,始皇命李將軍率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擊退七百里,令胡人不敢南牧,士不敢彎弓。後又命其修築萬里長城,築起永久性軍事防線,將匈奴阻于長城之外。

    嬰兒王深知李將軍鎮守邊疆責任重大,當即贊同李謀士的提議。

    “李將軍鎮守邊疆,責任重大。朕初登大寶,理應前去慰問。何人可擔此任?”

    張將軍望向一旁的趙謀士,決定先派自己的心腹趙謀士前去接觸這位將門之後,這對日後聯合行動大有裨益。在張將軍看來,李將軍自出現至被項將軍擊敗,似乎並未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

    但轉念一想,李將軍面對的是破釜沉舟的項將軍。

    巨鹿之戰,李將軍的二十萬長城守衛軍作為主力圍攻巨鹿,張將軍則率二十萬刑徒軍駐守棘原。張將軍原計劃吸引各國兵力攻打李將軍,自己則率主力突襲聯軍,與李將軍里應外合,掃平聯軍。

    未曾想,項將軍僅率三萬楚軍精銳,破釜沉舟,竟將李將軍二十萬大軍擊潰。不僅如此,張將軍派去救援的兩員大將也被楚軍所殺,李將軍本人亦被項將軍活捉。此乃張將軍判斷失誤,否則,四十萬大軍,怎會落敗?

    鑒于此,張將軍意識到必須提前了解李將軍,而趙謀士正是最佳人選。

    “陛下,臣以為,趙謀士可擔此重任。他口才出眾,定能將咸陽城近況向李將軍解釋清楚。陛下登基,正值撥亂反正之時,李將軍定會忠心擁戴陛下。”

    嬰兒王望著趙謀士,心中踏實。

    “好,就派趙長史前去。朕特賜你節鉞,見節鉞如朕親臨。順便視察邊疆郡縣,代朕慰問戍邊將士。”

    趙謀士拱手道︰“臣遵旨。”

    城池終于重現繁華盛景,李赫率領三萬鐵騎踏上征途,而趙謀則朝著城池西北,沿著大道疾馳向北。

    沿大道北上,快馬加鞭不過旬日即可抵達北地郡。

    ……

    北地郡,群山連綿,峰巒疊嶂,一座座堡壘依山而建,蜿蜒曲折,綿延不絕,此乃動用數十萬民夫,歷經十數載修築的雄偉長城。

    每一座堡壘之上,均有全副武裝的秦軍士兵屹立,他們目光堅定,望向長城之外,一旦有外敵入侵的跡象,各堡壘便會相繼點燃烽火,不出十日,敵情便會傳遞至皇上面前。

    山腳下,地勢稍顯平緩,一座城池坐落其間,正是李勇駐守之地。

    趙謀一路北上,馬不停蹄,終于風塵僕僕地抵達李勇駐地。

    趙謀躍下馬來,手持符節,秦軍衛士見狀紛紛跪拜相迎。

    城內,李勇正在府邸研讀兵書,此時的他已過不惑之年,比李赫稍長幾歲。

    其父李靖,在平定南方大國後退隱,國家一統次年,李靖仙逝,始皇帝在位十年後,李勇之父李績亦離世,未料兩年後,始皇帝崩逝,二世皇帝即位,隨即賜死大將軍蒙恬,李勇承襲李績爵位,因其家族兩代名將,被二世皇帝啟用,接替蒙恬統率長城軍團。

    “報,將軍,城外有都城使者到來,手持符節,請將軍迎駕。”

    李勇一臉虯髯,面容粗獷,身材魁梧,雙手如鐵,腰間懸掛一柄秦劍。

    “有使者到來,速去迎接!”

    李勇大步流星至城門口,望見使者車隊,又見趙謀身著文士衣裳,符節在風中搖曳作響,連忙抬手示意。

    “有失遠迎,李勇拜見使者大人。”

    李勇躬身,單膝跪地,身體微向符節傾斜。

    “李勇將軍請起。”

    李勇起身,引趙謀入城。

    “使者大人一路辛勞,請入府敘話。”

    將軍府邸,大堂之中。

    李勇猛然抽出腰間寶劍,臉色驟變,怒不可遏。

    “奸賊高檜,竟敢弒君篡位,吾誓要親手誅殺此賊!”

    趙謀似乎早已料到此景,起身輕聲對李勇言道。

    “李勇將軍息怒,高檜奸賊已在都城被五馬分尸,全城百姓皆目睹此景。”

    李勇驟然變色,未曾想就這麼悄無聲息間,自己的上司已更迭,一時之間,他難以接受這個事實。畢竟,身為鎮守邊疆、統領三十萬大軍的主帥,李勇對于這等突如其來的上司變動,自是滿心詫異。

    張謀仔細觀察著李勇的神色,心中暗自思量,這位帝國名門之後,顯然繼承了其父輩的忠誠。

    “李勇將軍不必如此動容,如今趙賊已除,丞相趙明大人與上將軍韓風聯手擁立新君即位。新君乃子楚公子之後,仁德兼備,深受大秦百姓擁戴,皆盼新君登基後,能一掃前朝積弊!”

    聞听此言,李勇這才漸漸冷靜下來,一番沉思後,他也明白,大局已定。趙明此人威望素著,身為帝國丞相,昔日更是得到先皇的極度信任,實在沒有必要去懷疑他。

    至于新即位的君主,對于李勇而言,他效忠的是大秦,至于誰來當這個皇帝,他作為一個軍人,無權置喙。更何況,這位新君,也是先皇的嫡系子孫,從即位的正統性來看,胡亥本就名不正言不順,如今死在趙賊手中,也算是罪有應得,誰讓他將大秦搞得四分五裂呢?

    但李勇注意到韓風,這個僅僅崛起于朝堂之上不到一年的年輕人,便從平叛的將領一路晉升為上將軍,如今統領三十萬大軍征討四方逆賊,短短時間內,便接連擊敗楚王劉勝,又連克魏、齊兩國,立下赫赫戰功,如同繁星般閃耀在李勇的眼前。說實話,李勇心中難免有些嫉妒,他家三代為將,祖父李靖更是大秦一統天下的首功之臣,李勇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沖動。

    “既然陛下已經順利登基,又有趙明丞相輔佐,本將不敢多言。只是如今我大秦外有匈奴虎視眈眈,內有各國逆賊蠢蠢欲動,形勢日益嚴峻。想我祖父一生征戰,為大秦立下汗馬功勞,而我如今只能鎮守邊疆,實在是慚愧不已。”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方便以後閱讀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第405章 心中踏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第405章 心中踏實並對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