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君之語即聖言。”
“帝君所指之處,吾等秦人必生死相隨。”
學子們滿腔熱血,對大秦無比忠誠,慷慨激昂。
提及帝君之名,他們無不心生崇敬與赤誠。
“很好。”
“從今日起,”
“各赴崗位,”
“不論職位高低,皆為大秦、為帝君效力,助我大秦拓土強邦。”
“相信你們定不會讓帝君失望。”
鬼谷子對全體學子說道。
“院長訓導,學生銘記于心。”
學子們齊聲回應。
“好了。”
“諸位大人,”
“這些學子便交予您了。”
鬼谷子說完,目光轉向身旁身著官袍的官員。
他們將引導學子前往朝廷任職。
“多謝鬼谷院長。”
官吏們俯身行禮,隨後帶著事先安排好的學子離去。
昔日喧囂之地復歸寧靜,唯余師者靜立。
“唉。”
“縱經多次別離,仍難舍心頭牽掛。”
“然則,”
“這些年來,終不負帝君期許。”
鬼谷子凝眸學宮,唇角輕揚。
自無到有,大秦各地學宮皆由他親手締造,此成就令他倍感驕傲。
他以實際行動回饋帝君恩德,無論是傳授武藝還是賜予延壽之物。
……
咸陽中心,天宮巍峨。
秦王殿內,百官齊聚。
“臣等拜見帝君。”
“祈願帝皇福澤綿長,江山穩固。”
群臣齊聲高呼,聲震內外,連天穹也為之共鳴,那莊重之聲久久回蕩。
“平身。”
嬴遲舉手示意。
“謝帝皇。”
眾人落座。
十八載時光流轉,大秦步入新紀元,人口日漸繁盛。
嬴遲穩坐高位,雖雙鬢微霜,容顏依舊,其超凡氣度讓整個殿堂仿佛凝滯。
對于壽齡悠長的嬴遲而言,十八年不過彈指一揮間。
“有事奏報,無事退朝。”
趙成高聲宣告。
“啟稟帝皇,咸陽學宮畢業生已悉數安排至各部門,赴朝廷任職。”
鬼谷子起身稟報。
“甚好。”
嬴遲微微點頭,贊譽道︰“多年以來,愛卿辛勞,大秦帝國學宮由你創立,培育諸多賢才,朕實賴你助力。”
聞言,鬼谷子激動不已,拱手道︰“若非帝皇栽培,臣早已消散,所做皆分內之事。”
“朕賞罰分明。”
嬴遲含笑,衣袖輕拂,一瓶丹藥浮現,飛向鬼谷子。
“此為長生丹,可增壽千年。”
嬴遲語氣溫和。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皆顯驚色。
長生丹,堪稱仙品,即使修為未得提升,百年之內亦能見效。
“臣叩謝帝皇厚恩。”
鬼谷子鄭重接下,深深一拜。
“繼續奏事。”
嬴遲頷首,目光掃過群臣。
“啟稟帝皇,”
“多年修煉,軍中將士修為大進。”
“如今我大秦軍中,主戰將士無一低于先天五重,天賦出眾者已達宗師境界。”
白起起身奏報。
“武安君治軍,不負朕望。”
嬴遲淺笑,抬手賜下一枚長生丹。
“此丹亦贈予你,以表彰功績。”
嬴遲說道。
“臣叩謝帝皇厚恩。”
白起恭敬接過,深拜一禮。
對白起而言,此丹延壽價值有限,但對後輩來說卻是無價珍寶。
“啟稟帝皇,”
“十八年間,我大秦人口增長……”
“啟稟帝皇,”
“天下宗門皆歸我大秦,設貢獻點制度,惠及宗門,使其全為我大秦所用。”
“啟稟帝皇……”
群臣依次奏報。
凡對大秦有卓越貢獻者,嬴遲均賜予長生丹以示嘉獎。
這些年來,大秦不僅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其輔助體系也愈發健全。
徐福已是四階巔峰煉丹師,歐雄達四階巔峰鍛造師,而嬴遲又培養出一位精通陣法的頂級強者。
現今的大秦,亦擁有一位頂級陣法大師。
丹殿的煉丹師人數超五萬,層次分明;鍛殿的鍛造師更多,達十幾萬,因入門門檻低,吸納了大量人才;而陣法師不足萬人,雖經嬴遲大力培養,但大多尚未達到頂尖水平。
大秦現有的輔助力量,使其國力得以全面展示。
靈獸方面,嬴遲經營著一座靈獸苑,既能訓練靈獸,也能提升其血脈進化的可能性。
十余年間,帝國捕獲眾多靈獸,甚至亡靈界的巨龍也被成功繁衍,數量從最初的十頭增至五十多頭,增長顯著。
這一時期,國家實力大幅提升,成果豐碩。
……
自十八年前起,朝廷不再每周召開會議,改為每年一次,遇緊急情況則以奏折形式上報給嬴遲。
即便如此,秦帝國在此期間依舊穩步發展,屢創佳績。
朝議結束後,章台宮內,嬴遲正專注處理奏折和政務。
多年來,秦帝國得以休養生息,嬴遲的日常便是上午批閱奏折,其余時間或在後宮,或用于修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般生活持續十八年,讓他盡享太平歲月。
期間,秦帝國整體實力大幅提升,嬴遲亦有所成就。
十八年間,他全力修煉,如今已達破碎第九重境界,成為頂尖高手。
僅用十八年便連破兩境,足見嬴遲驚人的修煉速度。
在諸天萬界中,能如他這般毫無阻礙、僅憑積累晉升的存在寥寥無幾。
“啟稟帝君。”
“長公子攜家人求見。”
李青在外稟報。
嬴遲放下奏折,面露笑意,對殿外說道︰“宣。”
隨即,嬴熙領頭入內,身旁是他的正妻及五個子女,男女各半。
剛踏入殿門,嬴熙便率全家行禮︰“兒臣拜見父皇。”
“兒媳參見父皇。”
同時,幾個孩子歡笑著奔向嬴遲。
走在前頭的小女孩率先喊道︰“皇爺爺!”
“抱抱!”
緊接著,另外四個孩子也紛紛撲進嬴遲懷中。
三男兩女,皆為嬴熙的子女,嬴遲的孫輩。
不知不覺間,時光悄然流逝……
嬴遲年近古稀,卻因修為深厚,壽逾萬載,短短幾十年對他來說只是瞬間。
在這世間久居,他已有妻兒相伴,如今更添孫輩,實為莫大福分。
嬴遲對孫子們的喜愛絲毫不減當年對子女的情誼,隔代間的溫情格外深厚。
五個小家伙簇擁在他身旁,仿佛想把他拆成五份般親密。
“都回去!”
嬴熙見狀厲聲喝止,“章台宮豈容這般無禮?”
“皇爺爺,爹爹責備我們。”
五個小家伙噘著嘴,委屈地望著嬴遲,眼眶微紅。
“閉嘴!”
嬴遲呵斥道,“你幼時在章台宮,可懂規矩?听聞你十歲時還在那隨意解手,這就是你的規矩?”
嬴熙老臉漲紅,瞥了一眼幾位妻子,她們皆忍俊不禁。
“父王,往事何必重提。”
嬴熙略顯尷尬。
“說規矩,你這做父親的也該教導一番。”
嬴遲輕笑。
“你十歲還撒嬌,我孫子可比你懂事。”
嬴遲打趣道。
此言令嬴熙更為窘迫,想起舊事,臉頰滾燙。
他與姐姐自幼受祖父嚴厲管束,居于章台宮,留下不少趣事。
“父王真令人欽佩,日後怕是管不了這些孩子了。”
嬴熙苦笑道。
“你小時不也被你祖父寵過,沒見你惹事生非。”
嬴遲回道。
“唔……”
嬴熙一時語塞。
隔代親情,難以言喻。
“琪兒呢?”
嬴遲問嬴熙。
子女中,多數已成家立業。
他從不過問女兒婚事,尊重她們選擇,認為兒孫自有福氣。
唯獨長女嬴鈺琪性格開朗,常四處游歷。
“听說去了綜武世界歷練。”
嬴熙答道。
“這丫頭。”
嬴遲搖頭輕笑。
“父王,明日弟妹們將入宮,母後欲設宴款待。”
嬴熙說道。
“好啊。”
嬴遲笑著點頭,“我也許久未與你們暢敘天倫。
或許這是出征前最後相聚。”
听罷,嬴熙驚訝張口︰“父王,又要出征了嗎?”
十八年來,帝國實力日盛,仍有人覬覦異界征服。
這一切,盡在嬴遲掌控之中。
多年以來,嬴遲決意前往綜武世界後,少提出征,大臣亦不敢妄加詢問或揣測。
"歷經十八年休養生息,帝國已愈發強盛。”嬴遲輕笑。
多年來,秦帝國未曾主動開戰。
不少大臣已適應和平,甚至覺得嬴遲也沉醉于此,對戰事興趣寥寥。
然而,嬴遲的心志豈會輕易改變?
他清楚知道,在未掌控諸天之前,絕不會沉溺安逸。
這些年來,嬴遲並非為享樂,而是為增強秦的實力。
"父王,我能隨您一同出征嗎?"嬴熙滿心期待地問。
"此次出征,由太子監國。”嬴遲笑著回應,"這個道理你應該明白。”
"可是皇祖父呢?"嬴熙無奈道。
"你祖父一心修行,對朝政已然無心。
否則當年怎會讓你處理政務?他早有意退隱。”嬴遲繼續說道。
"原來如此。”嬴熙睜大眼楮。
"罷了,就這樣安排吧。”嬴遲擺手,不再多言。
次日,章台宮設宴,無外臣參與,是嬴遲家族的私人聚會。
高座上,嬴遲與祖龍並肩而坐,李煙言和嬴遲之母分坐兩邊。
兩代共處高位,兩位皇後分列左右。
殿內,諸公子、公主攜家眷入內,依次站定。
先是他自己的兒女們,約二十多人,有成年也有少年。
他們面向高座,齊齊跪拜︰"參見皇爺爺。”"參見父皇。”
"哈哈哈!"祖龍看著這些孫輩,笑容滿面。
"免禮。”嬴遲笑著揚袖。
"謝皇爺爺。”"謝父皇。”眾人齊聲答道。
隨後退至兩側。
接著,更大的隊伍進入,五十名孩童整齊排列,齊齊跪下,向祖龍與嬴遲叩拜︰"拜見皇曾祖爺爺。”"拜見皇爺爺。”
童音在殿中回響。
"好,好。”祖龍點頭微笑,眼神慈祥。
對嬴遲而言,看到家族人丁興旺,心中十分欣慰。
"孩子們都起來吧。”
他語氣柔和,對晚輩說話時沒有一絲威嚴,只有長輩的慈愛。
照顧眾多後裔對嬴遲來說並不容易,但他必定確保他們得到應有的尊重與關愛,這是一位長者的職責。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