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

第173章 他們目光中滿是對嬴遲的崇敬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小妹仔哈 本章︰第173章 他們目光中滿是對嬴遲的崇敬

    ‘嬴遲兄才是父王最合宜的繼承人。

    我不如兄長勇敢,不如兄長果斷,更無兄長的眼界。

    若我是太子,能如兄長般鎮定自若嗎?’

    扶甦凝視嬴遲霸氣質感,心中感慨。

    無對比,難知差距。

    然扶甦心懷謙遜,心境開闊。

    他被祖龍厭棄,實因宗室誤擇教導者。

    但他尚年輕,若真欲效忠秦帝國,嬴遲同樣能引他步入正軌。

    然胡亥死盯著嬴遲,眼中妒火與不甘交織。

    ‘可惡的嬴遲,本該屬于我的。

    ’

    ‘受百官敬仰、世人尊崇之人本應是我。

    ’

    ‘這一切都被你搶走。

    ’

    ‘且看吧。

    ’

    ‘絕不善罷甘休。

    ’

    胡亥滿眼怨毒。

    此時。

    ‘大王臨朝!’

    後殿內侍高聲傳喚,聲震朝廷。

    文武百官愈加恭敬,整理衣冠。

    祖龍冕服加身,氣度非凡,眾人俯身行禮。

    “臣等拜見大王。”

    “願大王萬壽無疆,大秦永固千秋。”

    齊聲高呼。

    嬴遲轉身行禮。

    祖龍登基,氣勢恢宏。

    見嬴遲身著太子服,祖龍微笑。

    “諸位愛卿,平身。”

    祖龍揮袖,威嚴宣布。

    “謝大王。”

    百官分列落座。

    扶甦與胡亥位列文官前,雖無實職,卻以旁听身份參與。

    昔日支持他們的大臣,現因嬴遲為太子而多生疏離。

    “有事即報,無事退朝。”

    內侍高聲宣告。

    “兒臣啟奏,請父王聖斷。”

    嬴遲行禮。

    “遲兒,何事奏報?”

    祖龍語氣溫和,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兒臣與眾臣商議,關于郡縣制。”

    “呈上。”

    祖龍見嬴遲自信滿滿,深感期待,郡縣制關乎國策效率。

    內侍迅速遞奏章,祖龍閱畢,大驚。

    “遲兒,此計出你手?”

    “稟父王,確由兒臣擬定。”

    嬴遲回答︰“雖由兒臣提議,四臣亦貢獻良多。”

    “哈哈,遲兒果然不負我嬴家英杰之名。”

    祖龍大笑,對郡縣制甚是滿意。

    “四位愛卿功不可沒。”

    祖龍笑言,眾人感知其認可。

    “大王過譽。”

    “全賴太子殿下之力。”

    “郡縣劃分至整體章程,均由太子殿下提出,臣等僅為輔助。”

    韓非附和。

    “臣同意。”

    “郡縣制皆由太子殿下創立。”

    蒙毅、馮去疾亦隨聲附和。

    他們目光中滿是對嬴遲的崇敬。

    “遲兒,”

    祖龍稱贊,“從未讓你失望。

    未料你能如此出色推行郡縣制。”

    “父王過獎。”

    “為大秦盡力,是兒臣本分。”

    嬴遲謙遜答道。

    “陛下,太子殿下所提郡縣制具體構想如何?”

    王綰起身詢問,滿朝文武皆屏息靜氣。

    “郡縣制關乎大秦根基,能除內患。”

    祖龍答道,“按常理施行此制需兩年成形,而遲兒之法,一實施即見成效。”

    話畢,他將奏章交予近侍︰“宣讀。”

    “遵旨。”

    近侍展開奏章高聲誦讀︰“郡縣制乃天下根本,大秦治世之基。”

    “兒臣嬴遲擬定章程︰將大秦疆域分作數郡……”

    殿堂內誦讀聲起,文官面露驚愕,武將則難以盡解,畢竟領域各異。

    奏章讀畢,群臣多以敬仰眼神望向嬴遲。

    “太子所提郡縣制堪稱精妙。”

    王綰不禁稱贊。

    此刻,王綰心中豁然開朗︰“原以為太子擅軍事,不曾想治理亦精通。

    大秦有太子實為幸事,扶甦柔弱,胡亥無為,唯有太子可助大秦興盛。”

    “太子所議國策值得欽佩。”

    群臣隨聲附和。

    祖龍听後嘴角微揚︰“朝堂決策鮮獲百官一致認可。

    遲兒所提郡縣制果然非凡。”

    “父王,兒臣舉薦太傅呂不韋主持此事。”

    嬴遲直言,“其曾為相邦,才智出眾,再為秦效力必能讓郡縣制遍行全國。”

    “甚好。”

    祖龍當即應允,“擬旨︰命太子太傅呂不韋為負責人,依章程推行郡縣制。”

    “為保施行順暢,遲兒你向各地駐軍下令,若遇阻礙,授太傅處置權。”

    祖龍嚴肅叮囑。

    “兒臣領命。”

    嬴遲恭敬受命。

    此時,系統提示音響起︰“恭喜宿主推動郡縣制,完成隱藏任務,獎勵《活字印刷術》。”

    “原來車同軌、書同文也是隱藏任務?”

    嬴遲驚喜揣測,信心倍增,笑意浮現。

    “懇請陛下遵循禮制,效仿先祖規制。”

    “否則,秦帝國恐陷混亂,江山社稷危如累卵,天下分崩,大秦基業難存。”

    “懇請陛下遵循禮制……”

    整齊聲響從殿外傳來,傳至殿內。

    聞此言,祖龍因即將推行郡縣制而蹙眉,此刻更鎖雙眉,目光直指殿外︰“何人喧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辛勝聞聲急入跪拜︰“啟稟陛下,公子少傅淳于越率數千儒生集于宮門,稱陛下應恢復舊制,重行禮法。”

    所謂祖制,不過是舊時的分封制罷了。

    當時多數大臣支持分封制,但祖龍內心抗拒復舊之念,不願重蹈覆轍。

    因此,在朝會上,他嚴詞批評群臣,果斷否定分封制。

    誰料今日竟有人舊事重提!

    淳于越,扶甦的導師,聯合數千儒生,借輿論之力,意圖恢復分封制。

    “父王。”

    “這是何意?”

    扶甦神色驚懼交加。

    他對儲君之位雖無意爭奪,卻未料到導師竟有此舉動。

    “兒臣不知。”

    “願親往規勸。”

    “定是誤判,兒臣即刻前往。”

    扶甦語帶惶恐。

    “賜你一炷香時間遣散眾人。”

    祖龍冷言。

    “遵旨。”

    扶甦疾步而出,深知若事態延續,後果不堪設想。

    “辛勝。”

    嬴遲發話。

    “在。”

    辛勝立即應答。

    “調禁衛軍。”

    嬴遲語氣沉穩。

    “是。”

    辛勝對嬴遲的命令極為鄭重。

    “殿下,如此大動干戈是否必要?”

    “扶甦已在勸說,當無大礙。”

    王綰嚴肅直言。

    “看來,淳于越之舉非扶甦授意。”

    “數千儒生豈能輕易罷休?”

    “無視律法,挑戰王權。”

    “此人布局甚深。”

    嬴遲冷言。

    “若退離宮門,尚可容其改過。”

    “否則,休怪手段無情。”

    “王權不可冒犯。”

    嬴遲宣告,威嚴彌漫。

    此刻眾臣方知嬴遲能力不在祖龍之下。

    “遲兒言之有理。”

    “以民脅王,膽大妄為。”

    祖龍對嬴遲之舉頗為贊賞。

    ……

    宮牆之外。

    數千儒生于宮門前齊聚,身著白衣,席地而坐,肅穆無聲,淳于越為首,神情凝重。

    此情此景引來無數百姓駐足觀望,眾人疑惑卻不得其解。

    守門侍衛雖面露冷漠,卻難掩內心的不安,顯然未料到會出現如此局面。

    因為首的正是扶甦的恩師,且儒生人數眾多,他們試圖驅散人群,卻被淳于越堅決攔阻,氣氛一度緊繃。

    淳于越一舉手,數千儒生齊聲高呼,聲音響徹王宮,吸引眾多咸陽居民前來觀看。

    扶甦匆匆趕來,見淳于越跪坐于地,忙問︰“先生,為何在此?”

    淳于越答︰“公子,雖太子之位與你無緣,但我定助你取回應得之物。

    你是儒家未來的支柱,我絕不會讓你無功而返。

    若恢復分封制,以你的身份或可稱霸一方。”

    實際上,淳于越召集數千儒生的真實意圖是恢復舊制,借助聲勢影響民心,迫使祖龍妥協。

    他宣稱是為了國家與禮法進諫,即使為此喪命,也能留下美名,為祖龍治國制造障礙。

    他對扶甦所說的話真偽摻雜。

    “先生,分封制已不可行,父王已做決斷,今日大哥亦提出實行郡縣制的國策,父王已批準。”

    扶甦說道。

    “嬴遲果然非凡,短短數日便制定出郡縣制為國策,實令人欽佩,他比父親更具才干。”

    淳于越听罷,臉上現出驚訝之色。

    但他迅速恢復平靜,“公子,只要郡縣制尚未正式推行,仍有改變的機會。

    唯有分封制,才能讓你踐行仁政理念,成為君主後方有可能實現。”

    “今日先生甘願冒險。”

    淳于越目光堅定。

    “先生,您快離開吧。

    父王已然震怒,他會處死您的,還會對付這些人……一個都不會放過。”

    扶甦焦急地說。

    “你說得對,分封制雖短期內能穩定局勢,但從長遠看,大秦恐將重蹈周朝覆轍,天下大亂,戰事頻仍。”

    扶甦語氣中透著懇切。

    “公子,或許父王和嬴遲說得對,但我深知你會反對,即便如此,為了儒學復興,還有什麼值得畏懼的?”

    淳于越微微一笑,最終選擇了支持扶甦,也許只是將他當作振興儒家禮法的工具,他更關注的是自己的學術理想而非扶甦個人。

    隨後,他閉口不言。

    衣袖揮動間,數千儒生齊聲吶喊。

    扶甦無奈,時光緩緩流逝。

    秦王殿內。

    “淳于越,宗室選出了一位叛逆之人。”

    祖龍冷冷地說,話語中透著威嚴與憤怒。

    “父王。”

    “此事交給我處理。”

    嬴遲上前,緩步下階,走出殿外。

    “大王。”

    “太子聰慧過人,然性情剛烈。

    淳于越召集儒生數千,借民聲施壓,實為以民意制約于你。

    若太子有所動作,恐引發民怨,反傷自身。”

    “懇請大王切勿令太子動武。”

    王綰聞言,臉色大變,鄭重進言。

    嬴遲早先已令禁軍待命,顯然意在武力應對儒生。

    此局面甚為不利。

    “臣等附議。”

    “若對儒生動武,恐天下非議大王與朝廷。”

    群臣紛紛出列,語氣嚴肅。

    “既由太子處理此事,便交付于他。”

    “無論他如何行事,吾定支持。”

    “罷了。”

    “繼續議事,諸位繼續論事。”

    祖龍泰然自若,向群臣道明立場。

    身為父親,他深知自己兒子的性格與能力。

    多年來,即使未公開父子關系,嬴遲從未讓他失望,此次亦不會例外。

    有這樣的兒子,身為父親只需全力支持,無需憂慮。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方便以後閱讀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第173章 他們目光中滿是對嬴遲的崇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第173章 他們目光中滿是對嬴遲的崇敬並對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