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迎戰!”
王賁與李信警覺起來,十萬秦軍迅速列陣。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走出營門的並非敵軍,而是同樣身著黑甲的秦軍精銳。
看到函谷大軍到達,他們神情欣喜。
“吳達,快去通報屠將軍,援軍到了!”
“我去迎接援軍!”
一位千夫長對副手說後,帶著幾名精銳騎往王賁和李信的方向疾馳。
靠近時,千夫長拱手施禮道︰“末將乃趙遲部下王五,第∞軍營千夫長,請問二位將軍貴姓?”
“吾乃王賁。”
“吾乃李信。”
“受王翦上將軍差遣前來增援。”
王賁與李信未擺架子,立即抱拳行禮並自報姓名。
“兩位將軍辛苦了。”
“邯鄲之戰已然結束。”
王五憨厚一笑對二人說道。
“結束了?”
王賁與李信神色驚異。
再看趙遲的屬下,兩人更加疑惑。
廉頗真的撤軍了嗎?
否則為何城中友軍要出城?
“兩位將軍有所不知。”
“今日是我家上將軍駐守邯鄲的第八日,久攻不下,廉頗親自領軍攻城,卻被我們上將軍一箭射殺。”
“廉頗一倒,許多趙國將領亦被我家上將軍神箭所傷,隨即下令撤軍,十幾萬趙軍瞬間潰散。”
“如今趙軍余部皆成我軍俘虜,在邯鄲城外。”
王五眼中滿是敬仰地說著。
他對這位上將軍既敬畏又崇敬。
不僅是他,趙遲手下所有精銳戰士都對他充滿敬意與忠誠。
“廉頗是死在趙遲手中?”
“十幾萬趙軍全被擊潰,淪為俘虜?”
听到這話,王賁與李信對視一眼,滿臉不信。
這是怎麼回事?
他們本想快速出擊,內外夾攻,速戰速決趙軍。
但如今連出手的機會都沒有,趙遲就解決了趙軍,並親手除掉了趙國最強悍的廉頗。
這實在難以置信。
“趙遲真是上將的克星?”
“自他入伍以來,凡是與他為敵的上將,無一幸免,全部被他擊敗。”
“韓將暴鳶、魏帥魏泰、趙將龐�,再加上廉頗。”
“趙遲親手擊殺了四位上將。”
“上將克星,也許名副其實。”
天下無人能比趙遲的戰績,短短兩年取得如此輝煌成就,如此年紀就有此成就,令人欽佩。
稍作平復,王賁詢問趙遲的所在。
王五回答,只有屠將軍知曉趙遲行蹤,他已派人通知屠將軍,相信屠將軍不久便會到達。
提及屠睢,王賁與李信相視一笑。
趙遲的手下將領各具風采,尤其屠睢與章邯,皆由趙遲提拔,自五千人起步,逐漸登臨高位。
毋庸置疑,若無趙遲,便無今日的屠睢與章邯。
王賁笑問,趙遲晉升後,屠睢等人是否亦有升遷?
王五坦然作答,如今趙遲麾下多員主將,各自統率大軍,包括屠睢、章邯以及新加入的任囂。
王賁與李信沉思,屠睢和章邯能隨趙遲建功立業實屬有幸,其功成名就全賴趙遲麾下顯赫戰績。
近兩年,秦軍之中戰績最顯赫、升遷最快、傷兵存活率最高的,必然是趙遲所率之部。
李信忽憶起曾在某處听聞過任囂的名字。
“那位任囂可是咸陽王宮的禁衛副統領?”
李信問王賁。
王賁點頭稱是。
隨後他注視王五,目光帶著幾分探究。
“兩位將軍或許未知,”
王五開口,“那日任囂將軍前來傳達大王旨意,本擬授予上將軍之職,但因趙軍逼近城下,任囂將軍無法脫身,故上將軍邀其留下。
自此,任囂將軍成為我方主將。”
“上將軍慧眼獨具,任囂將軍才智出眾,邯鄲防務井然有序。”
王五盛贊。
“不僅井然有序,任囂更是大王心腹,才智卓絕,深受倚重。”
“趙遲上將軍英明,招攬任囂入麾下,既增一員猛將,又令大王放心,畢竟任囂對大王赤膽忠心。”
“唯智勇雙全是堪當此任之人,僅有武勇遠不足矣,還需膽略與謀略兼具。”
“趙遲上將軍雖年輕,但其謀略與膽識,非尋常可比。”
王賁與李信默念此刻,對即將會面的上將軍心生敬意。
一番對話後,他們領悟到身為上將軍的趙遲卓爾不群,膽識與手段均遠超他們。
此時,一名將領騎快馬從趙軍營地疾馳而至,見王賁、李信及身後騎兵隊伍,心中一驚。
“敢問二位將軍是誰?”
屠睢上前拱手行禮︰“王賁。”
“李信。”
二人亦拱手回禮。
“屠睢。”
屠睢還禮。
如今同級間不可再自稱“本將”
。
“兩位將軍遠來增援,我代上將軍謝過二位,亦謝過王翦上將軍。”
屠睢誠摯致謝。
“身為秦軍將士,報國乃分內之事。”
王賁肅然答道。
“確是如此。”
“同為秦軍將士,理應如此。”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屠睢點頭贊同。
“最終還是要感激趙遲上將軍及眾位將軍的努力。”
“或許你們不清楚,大王本有伐趙之意,已調集大軍籌備滅趙行動。
此番進攻晉陽、攻克邯鄲,實屬孤軍深入。
若非大王發出王詔,你們的大軍恐早被趙軍圍堵,全軍覆沒。”
王賁感嘆道。
“攻趙、破邯鄲,每一步決策均由上將軍決定。”
“論膽識,無人能及上將軍。
我和章邯自嘆弗如。”
屠睢語氣中滿是敬意。
“趙遲上將軍的果敢令人欽佩。”
王賁與李信異口同聲附和。
“當初上將軍下令攻趙,我和章邯曾持異議。
畢竟我們不了解大王的戰略,也無法確信能否滅趙。
不過,你們知道上將軍當時說了什麼嗎?”
屠睢目光微閃,似在回憶。
“他怎麼說?”
王賁與李信屏息聆听。
“上將直言他對大王了如指掌,而大王亦對他深信不疑。”
屠睢眼中盡是敬仰。
此言一出,王賁與李信面露驚訝之色。
說出如此話,需要何等決心,以及何等深厚的信任。
趙遲率十余萬精兵主動出擊趙國,直逼邯鄲,將所有命運交付于大王手中。
簡而言之,他信賴大王,大王亦信任他。
這是何等的信任與勇氣。
他篤信當今聖上志向遠大,絕不會錯失伐趙良機;他也明白大王認可他的謀略,相信他不會錯過時機。
兩人間的默契,展現出無形的信任。
“當年大王在秦王殿商議滅趙時,尉繚建議派使者送詔書給趙遲上將軍,助其把握戰機,北伐趙國。
但大王拒絕了。”
“難道大王也像趙遲上將軍這般,深知彼此?正如上將軍所言,他懂大王,大王亦懂他。”
君臣雖未謀面,卻似心意相通,宛如知己,這種氣度令人欽佩。
王賁與李信深受觸動。
“趙遲上將軍果然名副其實。”
王賁看著屠睢,語氣充滿敬意。
“哈哈,待會兒見到上將軍,你們定會震驚。”
屠睢笑著回應。
上將軍所乘的那頭血紅猛獸,堪稱真正的凶悍坐騎。
天下間,能駕馭猛獸為坐騎者,唯他一人而已。
“上將軍現在何處?”
王賁與李信急切詢問。
“上將軍追捕某人去了。
當年破邯鄲時,某人逃得快,但上將軍當時未下令追擊,那是為了讓趙偃召回廉頗大軍。
如今廉頗已被上將軍剿滅,數十萬敵軍也被擊潰,上將軍豈會放過某人。”
屠睢得意一笑。
“當時趙遲上將軍即可擊殺某人,為何未曾下手?”
王賁與李信聞言,震驚追問。
“確實如此。
上將軍稱,為了大局考慮,秦帝國才能徹底滅趙。
趙偃尚存,能壓制廉頗與李牧,使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若趙偃遇害,廉頗與李牧失去制衡,一旦拒絕退兵,對秦帝國而言,便難以輕松奪取趙地。”
“因此,破城當日,上將軍並未命令我們先攻王宮,而是慢慢清剿邯鄲,故意放走某人。”
屠睢繼續說道。
“趙遲上將軍果真膽識過人。”
听完這些話,王賁與李信均心生欽佩。
攻破邯鄲堪稱曠世偉業,即便趙遲下令,也可直接取某人性命。
然而,為了秦帝國的戰略布局,為了迫使廉頗從邊境撤軍,進而拓展疆土、圍困趙國,趙遲毅然放棄了擊殺某人的機會。
他堅守邯鄲,面對廉頗數十萬大軍的連續猛攻,為國家利益甘願冒險。
這種決斷力,讓兩人自愧不如。
此刻,他們才真正理解差距的意義。
“兩位將軍,請準許銳士稍作休息。”
“隨我前往邯鄲城,上將軍不久便至。”
屠睢說完,揚鞭策馬,領路前行。
“全軍听令!”
“原地休整,靜候號令。”
王賁轉身面對十萬鐵騎發布指令。
“遵命!”
全體騎兵齊聲響應,氣勢磅礡。
隨後,王賁與李信率領數百親兵跟隨屠睢奔向邯鄲城。
到達邯鄲城前時,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
“這八日的激戰到底有多慘烈?”
“城外堆積的趙軍……恐怕已超過八萬,甚至更多。”
“廉頗身為趙國首屈一指的名將,多年統領大軍,少逢敵手,今日卻敗得如此徹底。”
“趙遲憑借秦卒與韓降卒混編而成的精銳部隊,守城八日毫無失守,逼得廉頗親自出征,最終導致失敗。”
“趙遲的能力實在令人驚嘆。”
目睹戰場尸橫遍野、血流成河以及斷壁殘垣,王賁和李信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單看這一幕就能想象攻城戰的慘烈程度。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