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竭盡全力仍難挽狂瀾,實力差距懸殊。
另一邊,王賁與李信領十萬精騎趕來,必須趕至趙遲被困之地。
“趙遲將軍被困八日,每延一刻,險增一分。”
郭開急報,“函谷大營需他助力,失他則局勢危矣。”
趙偃聞言大驚︰“速召趙勇五千禁衛軍北撤代地,求李牧支援。
秦軍合圍,局勢失控。”
郭開連連稱是︰“大王英明,此乃唯一生機。”
趙偃面色蒼白。
五千禁衛軍護送下,他北逃。
潰軍之事,已顧不得,保命為先。
趙遲轉身回顧,見五萬秦軍鐵騎正迅猛追擊潰敗的趙軍。
面對秦軍的強大攻勢,趙軍幾近無力招架。
此時,趙遲揮舞霸王戟,釋放震天真氣,凝視倉皇奔逃的趙軍,厲聲疾呼︰“你們效忠的君主已逃,你們已被趙偃拋棄。”
“吾乃秦帝國大將趙遲,趙軍將士听令!秦人趙人同宗同源,本是一族。
念在血脈相連之情,速速歸降!我以大將之名起誓,凡投降者必保性命,絕非長平之戰中背信棄義之輩。
若有違諾,甘墮地獄!”
借助真氣之力,他的聲音響徹整個戰場。
看著趙遲穩坐血虎上的威嚴模樣,以及秦軍那近乎狂熱的沖鋒場面,許多趙軍將士心中滿是懼意。
畢竟,他們並非聖賢,亦懼死亡。
听到趙遲的話後,趙軍內部開始有人動搖︰“大王難道真的棄我們而去?”
“當年大王連都城和太子都能舍棄,我們不過是被他遺棄的棋子,又怎會在乎我們的生死?”
“廉頗上將軍,恐怕我們不能再追隨您了。”
“求您饒命!”
“我願意投降!”
“懇請您留我一條生路!”
“請將軍務必遵守承諾!”
趙遲的一句話瓦解了趙軍殘存的意志——既然大王都逃了,他們這些普通士兵為何還要拼命抵抗?畢竟,他們也是普通人,有家人需要守護。
這場戰爭代價太過沉重。
轉瞬間,大量趙軍放下武器,伏地求降。
“大王已逃,趙國危矣。”
“投降者免死,抗拒或逃者,格殺勿論。”
趙遲高舉霸王戟,語調冰冷。
殺伐之氣從他身上洶涌而出,身披血甲、駕馭血虎的他顯得格外凶悍。
"趙國已亡,難以維系。”
"上將軍有令!"
"投降者得活,違抗或逃逸者,殺無赦!"
"上將軍有令……"
大秦鐵騎挺矛齊吼,戰場彌漫著令人窒息的壓迫氣息。
在如此氣勢下,無數趙軍徹底失去斗志,紛紛交出兵器投降。
邯鄲城外,盡是俯首稱臣的趙軍將士。
局勢已明。
然而,仍有人妄圖僥幸脫逃,最終皆被埋伏的弓箭手精準擊殺。
“屠睢!”
“我撥四萬精騎助你清降卒。”
“章邯,率萬騎隨我追擊!”
“此人絕不可逃!”
趙遲一聲令下,兩將即刻行動。
經此一役,趙國的命運愈加清晰。
廉頗既逝,趙偃自難幸免。
今日,趙遲發誓必擒趙氏一族,尤其對那者,定親手取其首級。
系統賦予的副職任務便是誅殺、覆滅趙國,此為關鍵之舉。
“遵命。”
听罷趙遲之言,屠睢與章邯即刻分兵追擊。
“出發!”
趙遲揚鞭催馬,血虎疾馳,直赴北方;章邯則率萬騎緊跟其後,奔向北境,全力追剿及其隨行官員。
縱使趙偃快馬加鞭,卻終究難敵趙遲所率輕騎兵。
邯鄲以北,趙偃的禁衛軍護送鑾駕,加速北撤。
這支隊伍並非全由騎兵構成,步兵佔多數。
許多文官武將既無坐騎,亦無馬車,只能徒步跟隨鑾駕倉皇北逃。
身為趙國貴族,他們何曾遭遇這般窘境?短短數百里,便有人力竭倒下,掉隊失散。
即便呼喊求救,也無人願施以援手。
“趙勇,離邯鄲還有多遠?”
鑾駕內,趙偃焦慮詢問。
鑾駕外,一名騎馬護送的趙國將領高聲回應︰“大王,還需二十里方能徹底遠離邯鄲。”
“加快行軍。”
趙偃下令,“若秦軍追至,後果不堪設想。”
“抵達代地便無憂矣,有李牧坐鎮,寡人自是安全。”
趙偃語氣篤定。
“大王勿憂,邯鄲尚有十萬大軍,秦軍不敢貿然進犯。”
趙勇試圖安慰。
話音未落,遠方傳來急促馬蹄聲。
“不好!秦軍追上來了!”
趙勇轉身驚呼。
趙偃聞聲色變。
“放箭!沖鋒!”
章邯一聲令下。
大秦鐵騎四散展開,拉弓搭箭,箭矢如驟雨般襲向逃竄的趙軍。
箭雨無情,奪走無數趙軍性命,連文武官員亦未能幸免。
“胡服騎射?怎會如此?”
趙勇震驚凝視眼前景象。
中原大地雖諸侯紛爭,然唯有趙國精通胡服騎射之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今,秦軍騎兵竟也習得此技,身為開創者的趙人怎能不心生震撼?
尚未回神,一道血紅身影已從鑾駕旁急速掠過。
駕馭血虎的身影隨即攔在趙偃鑾駕之前。
血虎怒吼一聲,聲震如雷,攪動天地。
虎嘯之下,趙國禁衛軍戰馬狂亂暴躁,有些甚至因懼而墜落騎士。
虎嘯驚天,地動山搖。
趙國禁衛軍騎兵瞬間失去戰力,上千名騎兵被戰馬掀翻。
鑾駕的九匹拉車戰馬亦受驚狂奔,導致鑾駕傾覆。”轟”
地一聲,整個鑾駕完全崩塌。
趙偃在其中掙扎,驚恐大叫︰“快來救我!”
趙遲騎乘血虎現身,趙勇雖倒地卻站起,眼中滿是對趙遲的忌憚。
章邯率軍趕到,包圍了趙偃的鑾駕。
趙偃及趙國文武官員盡入趙遲掌控,無路可逃。
“都城淪陷,快逃!”
“逃得倒是迅速,我很欣賞你的反應。”
趙遲冷笑著,目光鎖定從鑾駕爬出的趙偃。
“趙遲,莫要猖狂!”
趙偃怒指趙遲,但滿臉懼色。
身後,趙國文武官員皆驚恐地注視著趙遲。
“降或不降?”
趙遲直截了當地舉戟質問。
“我是趙國之君,絕不投降!”
趙偃語氣堅定,但眼中的懼意無法掩飾。
他知道投降也難活命,當年在邯鄲的屈辱全因他承受,如今若被祖龍見到他淪為階下囚,必遭大禍。
“趙遲,給我一次機會,放過我,我願滿足你一切要求。”
“祖龍封你為上將軍,我能授你全國兵權,甚至讓你掌管趙國政務,位極人臣。
只要你肯放我一條生路。”
趙偃驚恐地看著趙遲,此刻他已亂了方寸。
即便未遭遇秦軍精銳或見識過趙遲,但此刻身處重圍,無路可退。
指望李牧救援幾近妄想,十日之內他無法到達邯鄲。
“你在戲弄我?”
“你配嗎?”
趙遲冷笑,躍下馬背走向趙偃。
“不得傷吾王!”
“護駕!”
趙勇高喊,擋在趙遲身前,禁衛軍迅速圍護趙偃。
然而,趙遲的步伐未停。
“動手!”
章邯下令。
箭雨襲來,趙勇中箭身亡,趙偃身邊的侍衛盡數戰死。
趙遲毫無阻攔地來到趙偃面前,俯視這位惶恐的君主。
趙遲已成為趙國的新主宰。
他們皆如此,貪生怕死,毫無氣節。
畢竟,他們能登基並非因實力,而是因血脈,順理成章,從未遇挑戰。
“還有何話說?”
“若無言,那便去死吧。”
趙遲凝視著趙偃,眼底涌動著濃烈殺意。
“趙遲……切勿……”
趙偃驚恐地後退,張口欲言,卻被畏懼吞沒了話語。
嚓!
趙遲尚未回過神,手中霸王戟已揮起,鋒利戟刃劃過趙偃脖頸,頭顱落地,尸體頹然倒地,雙目圓睜,未能瞑目。
仿佛他從未料到趙遲會如此決絕,竟無視他的君王身份,直接斬首。
于任何將領,俘獲敵國君主,特別是生擒,都是至高的榮耀。
對君王而言更是如此,生擒意味著豐厚獎賞。
然而,趙遲對此毫不在意。
取君王首級不僅能得秦始皇嘉獎,還可獲系統獎勵,這才是他的追求。
秦始皇授予的權勢與賞賜。
王權之下,一語可定生死。
系統給予趙遲的力量皆轉化為自身實力,他深信唯有掌控的才屬真正擁有。
趙遲冷哼一聲,提著趙偃頭顱,目光死寂。
又有敵酋喪命他手,換作其他秦將,此刻必狂喜不已,他卻平靜如水。
但對大秦而言,趙遲已立下大功。
滅趙之後,他的地位只會更穩固,威名也會傳遍九州。
隨後,趙遲掃視那些因懼怕而顫抖、甚至跌坐地上的趙國文武官員︰“降或不降,速做選擇!”
……
趙遲嚴厲質問下,趙國文武官員與宗室成員齊齊伏地哀求︰
“將軍饒命!”
“臣願歸順秦帝國,為秦效力!”
“懇請將軍寬恕!”
趙遲話音剛落,數百趙國官員齊齊下跪,爭相表忠心。
當年從邯鄲出逃時還保留幾分骨氣之人,如今面對趙遲攻陷邯鄲時的選擇,暴露了他們的軟弱本性。
“一群廢物。”
趙遲輕蔑揮手,懶得多說。
“唯命是從!”
銳士整齊回應,隨即行動拘捕。
此役與上次邯鄲之戰截然不同,那時有城池作屏障,趙偃得以脫身,如今卻已無退路。
趙國邯鄲權貴幾乎被一網打盡,僅少數僥幸逃脫。
趙軍營前,王賁與李信率十萬精騎逼近,卻發現營內毫無防備,也無人迎戰。
“大軍暫止!”
王賁高聲下令,十萬鐵騎瞬間停駐,軍紀森嚴。
“廉頗是否已撤退?”
王賁問李信。
“或許吧。
他在邊疆雖有部署,但面對我軍攻勢,應該有所警覺,斥候也應探知我軍動向。”
李信答道。
“遺憾啊,若廉頗真逃走,與李牧會合,對我們秦帝國可不算好事。”
他們本欲急速增援邯鄲,協助趙遲同時擊敗廉頗,以成滅趙之功。
然而,眼下看來,這個目標恐怕難以實現。
此刻,趙軍營內傳來馬蹄聲。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