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聰明人交談不必兜圈子。
“此話怎講?”
頓弱臉色微變,故作不解地看著趙遲。
“你有這樣的能力,就此隕落豈不可惜?”
“投奔于我,為我效力,我將助你走向更輝煌的未來,同時讓你更加出色。”
趙遲語氣堅定。
“我只是小人物,已落在將軍手中,若將軍要殺我,盡管動手,何必留我一命?”
頓弱鎮定回答。
“我很欣賞你的才能,自古賢良之士皆追隨明主。”
“你不過是刺客,死後不留姓名,即使活著也是藏于暗處之人。
而我能給予你的,是世間無人能提供的東西。”
“你有能力變得更強大,不僅可成為天下首屈一指的刺客,,還能成為天下首屈一指刺客的締造者與掌控者。”
“只要你願意歸順于我。”
趙遲的話充滿力量,每一句都深深印刻在頓弱心中。
听到這些承諾——提升實力、成為天下第一刺客、掌控者,頓弱逐漸被吸引。
特別回憶起剛剛刺殺趙遲的情景︰本以為勝券在握,卻被他輕松化解,那支致命的箭和那一劍,竟然被他徒手接下。
這讓頓弱難以理解。
“為何要信任你?”
頓弱低聲質問,目光如利刃般直視趙遲。
“只因我的名聲。”
“只因我能掌控你的生死。”
“還有……”
趙遲慢慢站起來,向頓弱靠近,指尖微點。
一股力量瞬間爆發,封住了頓弱的穴道。
“你……”
頓弱震驚失色,身體僵硬,無法言語。
這樣的武功修為,未親眼目睹或親身感受,實在難以想象。
正如當年制服韓非一樣,只有親身體驗,才能領悟其精妙之處。
趙遲確定,這份實力堪稱無雙,鮮有人能抵抗。
“我的身體無法動彈,嘴巴也張不開。”
“他到底用了什麼方法?”
頓弱內心震撼,雙眼緊盯著趙遲。
片刻之後,確認效果顯現,趙遲便解開了頓弱的穴道。
“砰”
的一聲,頓弱恢復自由,卻因過度消耗而癱坐在地。
趙遲在內力使用上比對付韓非時更加精進,意在讓頓弱留下深刻印象。
“你是怎麼做到的?”
頓弱勉強站起,滿是不信。
“想知道嗎?”
趙遲平靜一笑,知道頓弱已被吸引。
“當然。”
頓弱毫不猶豫。
“這是點穴術,借助非凡之力封閉穴位,可以產生多種效果。”
“可用于懲罰、審訊甚至培養刺客,效果顯著。”
“只要你對我效忠並證明忠誠,我會教你這門技藝。”
趙遲語氣柔和。
“點穴術。”
頓弱眼中燃起強烈的渴望。
身為刺客,他深知失去行動自由的恐懼。
“願意效忠將軍。”
話音落下,頓弱單膝跪地,向趙遲行禮。
見頓弱歸順,趙遲滿意地笑了。
暗影衛的組建指日可待。
“測試頓弱的忠誠度。”
趙遲下令。
結果顯示,頓弱的忠誠度一般,雖然不會背叛,但離死忠尚有差距。
然而,趙遲只選擇死忠的人傳授技藝。
“從今以後,你是我的人。”
“對外不可提及與我的關系,或許將來會讓你身居高位。”
趙遲嚴肅叮囑。
若歷史不變,頓弱將成為黑冰台的首領,直接听命于秦始皇。
有了這條隱秘線,趙遲家族無憂。
“屬下領命。”
李青入殿,奉命帶頓弱離去休息。
李青疑惑地瞥了頓弱一眼,完全不清楚殿內剛才發生的事情。
對于下屬來說,這些問題無需多問。
當晚,馮去疾與韓非趁著夜色潛入大殿。
“趙將軍,刺客已被全部清除,接下來有何計劃?”
馮去疾向趙遲問道。
自趙遲赴韓履職,馮去疾察覺其對趙魏策略及刺客案的判斷逐一實現,愈發欽佩。
“順流而行。”
趙遲淡然一笑。
“此話怎講?”
“萬事齊備,馮公只需靜候結果。
若有所行動,糧草輜重之事還望馮公協助。”
馮去疾明白趙遲意圖,確信他已有針對敵國的計劃。
新鄭城外,敵國探子持續關注局勢。
數日後,新鄭閉門不出,一片寂靜。
第七日,幾騎快馬沖出,似有大事發生。
城外軍營加強警戒,新鄭依舊閉門,令人憂心忡忡。
咸陽章台宮內,急報送達。
秦王政隨即召集重臣商議。
此刻,祖龍神色凝重,眾人亦默然無聲。
李思鼓足勇氣問道︰“大王,何事發生?韓境出狀況了嗎?”
“韓境出了變故。
趙遲、馮去疾、韓非均遇刺。”
“損失嚴重,生死未知,具體情況需待新鄭消息。”
祖龍臉色陰沉,聲音冷冽。
此言一出,滿朝皆變色。
“大王,趙遲和馮去疾乃韓國重臣,若有所失,敵國必趁機侵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王綰大驚,急諫道︰“臣以為應速遣蒙武將軍增援韓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韓非、趙遲恐難幸免。”
李思心中竊喜,但面無表情,隨後出列附和︰“臣贊同相邦之言,應立即調雍城大營支援韓國。”
“好,寡人即刻密令蒙武,準備調兵增援韓國。”
祖龍點頭同意。
此時,御醫夏無且到來。
“大王,不知召臣來有何要事?”
“趙遲與馮去疾重傷,寡人命你速赴韓國診治,此事不可拖延。”
祖龍語氣嚴肅。
“可是那位推動軍中醫改的趙遲?”
“正是。
他被敵國人刺殺,傷勢嚴重。”
“趙遲年少有為,是我大秦支柱,絕不可失。
老臣即刻出發。”
夏無且神情焦慮,隨即離開。
“諸位愛卿各司其職,此事不得泄露。”
祖龍叮囑群臣。
“臣等明白。”
群臣點頭答應。
待群臣離去,祖龍展開竹簡,記錄韓境危急情況。
竹簡中另有一條小布條。
“臣趙遲與馮大人平安,請大王配合演戲,誘敵出動,臣必一舉殲滅。”
這短短幾字,意義重大。
祖龍何等睿智,豈能不懂其中深意。
于是,方才有了那番對話。
“趙遲。”
“膽量不小,竟敢以己為餌,布局韓境。”
“寡人今日與君同演一局好戲,盼君莫讓寡人失望。”
“終究是你為我大秦建下豐功偉績,而我至今未能與你一晤。”
“待趙國覆滅,我定召你至咸陽詳談,讓你與家人重聚。”
祖龍凝視手中的布條,嘴角浮現出一抹笑意。
歲月流轉,軍營如舊。
趙遲于帳中細研軍務。
馮去疾、韓非亦在此駐守。
傳聞中,趙遲與馮去疾、韓非在趙魏刺殺之役身負重傷,如今居于府邸休養,生死未卜。
此消息早已傳開。
“未曾想到大王如此傾力相助。”
馮去疾感慨于趙遲。
“大王胸懷寬廣。”
“趙將軍布局,使趙魏誤以為將軍與馮大人已喪命,生死不明。
若僅憑新鄭傳訊,趙魏難免起疑,但大王此舉仿佛有雍城大軍增援韓境之勢,又遣近侍夏無且暗中傳遞情報給潛伏于我大秦的……”
“此計一出,趙魏乃至敵國必深信無疑。”
韓非贊嘆。
趙遲以虛代實,引敵入局。
此計風險極大,成功則可出奇制勝,失敗則剛得之韓地或將動蕩。
然而秦王祖龍全力配合。
這份膽識讓韓非更加堅信,大秦終將一統天下,開創太平盛世。
“此次刺殺,除了趙魏兩路,還有一路幕後主使,二位可知是誰?”
趙遲冷靜問道。
刺客皆為死士,落網後即服毒自盡,自然查不出主使。”
馮去疾答道。
韓非陷入沉思。
那群刺客顯然針對他而來。
對趙魏而言,韓非不可或缺,因其在韓聲望頗高,若欲抗秦,必需倚仗韓非。
故只剩一種可能。
“是李思所為。”
趙遲斷言。
聞言,馮去疾眉梢微顫。
“趙將軍,此話可是玩笑?”
馮去疾質問,“我與李思交情甚淺,他身為秦重臣,怎會與敵國聯手謀害我們?”
“他並非針對你,而是韓非。”
趙遲答道。
馮去疾與趙遲共事多時,深知其胸懷廣闊,絕非狹隘之人。
此事讓馮去疾看清了李思的真實面目,也算一件幸事。
“馮大人有所不知。”
“我歸降秦前,李思已派人告知趙將軍,囑其在獄中除去韓某。”
“幸得趙將軍庇護,李思的計謀才未能得逞。”
韓非補充。
听完後,馮去疾驚訝不已︰“李思與你是同窗,同門而出,為何要加害于你?”
趙遲反問馮大人︰“近來與韓非共事,您覺得他的能力如何?”
馮去疾看向韓非,坦率回答︰“韓大人是法家奇才,政壇中流砥柱,實非我所能企及。”
“正是如此。”
趙遲點頭。
“李思出身法家,天下能超越他的人寥寥無幾,而韓非正是其中之一。
他因韓非的才華心生嫉妒,擔心韓非入秦後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于是欲除之而後快。”
“當日我在軍中修訂降卒政策,李思在大王面前構陷于我,意圖置我于死地,實則是因為我保護了韓非。”
“刺客此行並非針對您,而是沖著韓非而來。”
“馮大人難道尚未察覺?”
趙遲緩緩開口,聲音漸低。
馮去疾陷入沉思。
片刻後,他意識到事態嚴重。
盡管與李思交往不多,但他深知對方對權力的執著,且絕非寬容大度之人。
“沒想到李思這般人物,為滿足私欲竟對韓大人痛下殺手,還派遣刺客擾亂我大秦根基。”
馮去疾語氣憤慨,“待我返回咸陽,必定稟明王上。”
“恐怕難以奏效。”
韓非搖頭嘆息,“李思行事縝密,所遣皆死士。
若你告發他,反而可能被他反咬一口。”
“若非趙將軍今日點撥,我還渾然不知,實在是錯估了此人。”
馮去疾感慨道。
“知曉他的為人即可,日後多加提防。”
趙遲說,“李思對權位極為看重,視你為眼中釘,未必不會對你下手。
畢竟你也覬覦相邦之位。”
馮去疾點頭領會。
他明白趙遲話中的深意——王綰年邁,卸任後相邦之位空缺,必將引來眾臣爭奪。
朝堂之中,有資格競爭此位者屈指可數,馮去疾與李思便是其中兩人,韓非若建功亦能加入角逐。
“罷了。”
趙遲轉移話題,“眼下無需糾結于李思,當務之急是“應對趙魏之患。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