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

第30章 這也成為新秦帝國的獨特風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小妹仔哈 本章︰第30章 這也成為新秦帝國的獨特風貌

    "找您?"

    韓非略感驚異︰"他找您有何事?是來救我嗎?"

    "並非如此。”趙遲搖頭。

    "莫非是來讓我幫你除掉我?"韓非臉色驟變,難以置信地道。

    "正是。”

    趙遲點頭︰"他派來的管家明確要求取你性命。”

    韓非震驚地注視著趙遲,目光中仍有不信。

    他知道趙遲不會傷害自己,毫無必要。

    一直以來,韓非視李思為知己摯友,甚至與他約定,在各自效力的國度里憑實力證明自己。

    "他為何要殺我?"韓非聲音愈加沉重。

    "他擔憂你入秦後會威脅他的地位,害怕你在秦王面前取代他。”

    “昔日舊識深知你的才智,也承認自己遠不及你。

    一旦你入秦施展抱負,必將超越他。”

    “因此,他必須除掉你。

    唯有如此,他才能成為法家翹楚。

    而有你在,他絕無可能達成心願。”

    趙遲坦率道出李思對韓非起殺意的根源。

    “好一個生死之交!”

    “好一個同窗好友!”

    “原來一切不過是我的一廂情願罷了。”

    韓非苦笑。

    李思的行為給了他沉重打擊。

    “今日所說,皆為提醒。”

    趙遲語氣平靜卻充滿警示,“世間最可怕者,非權勢或兵刃,而是人心。”

    雖在治國理政上不及韓非睿智,但趙遲歷經兩世,更懂人性。

    “人心最是可怕。”

    韓非听完,眉頭微皺,最終未作聲。

    “屬下明白。”

    韓非咬牙低聲答,“今後,我必與那‘摯友同窗’劃清界限。”

    “你怨恨他?”

    趙遲問。

    “或許有些許不滿,但此刻已不重要。

    他從未將我視為友人,只當我為敵。

    他所謂的友誼,不過是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對手罷了。”

    韓非冷聲道,“從今往後,再無瓜葛。”

    趙遲並非虛偽之人。

    韓非決心與李思斷交,但趙遲期望看到的是韓非的雄心壯志。

    李思害怕韓非爭權,趙遲卻執意促成此事。

    據史記載,韓非因李思背叛而亡,但因趙遲介入,諸多變數將被改寫。

    也許未來,韓非真能超越李思,取代他的位置。

    “屬下遵命。”

    韓非說,“正如大人所言,他懼我奪權,甚至想置我于死地,那我定要與他斗個徹底。”

    “之前我和他有過約定,比試高低,如今同為秦臣,共處一國,定要與他拼到最後。”

    韓非目光如炬。

    顯然,李思的卑劣行徑激怒了他。

    “很好。”

    趙遲點頭。

    他渴望的正是這樣堅毅的韓非,而非默默無聞的韓非。

    “大人。”

    “你說人心險惡,為何不怕我?”

    韓非直視趙遲,突然發問。

    此話讓趙遲輕笑。

    若無忠誠系統,用人需格外謹慎。

    但有了它,一切變得簡單。

    忠誠系統讓趙遲能掌控下屬心境。

    一旦忠誠值達到危險線,系統會立即報警。

    那時,叛徒將難逃一死——死狀極其可怕。

    “若我說,我能看透人心,你會信嗎?”

    趙遲似笑非笑,話語平淡。

    此言掀起了韓非心中的巨浪。

    “洞察人心。”

    "凡人難以企及,縱天賦超群者亦難掌控,然大人有武道修為,或許當真可行。”韓非心中默想。

    隨即堅定答道︰"屬下相信。”

    "嗯。”趙遲輕哼一聲,不再多言。

    此刻,他對韓非的忠誠已達到生死相托的地步。

    此言對韓非的震懾力不言而喻。

    "稟報!"

    李青在外高呼。

    "進來。”

    趙遲回過神來,吩咐道。

    "啟稟將軍,朝廷派往韓國的政務長官馮去疾大人已到,此刻正在前殿等候。”

    李青恭敬稟報。

    "來得如此迅速。”趙遲略感驚訝。

    但這正體現了秦始皇對韓國事務的重視。

    "將此軍務文書交給屠睢與章邯,讓他們立刻處理。”

    趙遲從案邊拿起一支竹簡遞給李青。

    "遵命。”

    李青雙手接過,快步離去。

    "屬下先行告退。”

    韓非向趙遲說道。

    "且慢,你隨我一起拜見馮大人。”趙遲說道。

    "他是大王派來的主理韓國政務的官員,若你能在他麾下效力,共同治理這片土地,必能成就一番事業,得到大王重用。”趙遲對韓非說道。

    韓非稍作思考,點頭答應︰"一切听從大人安排。”

    "此外,在他人面前切勿提及此事,此事絕不可讓外人知曉。”趙遲叮囑道。

    韓非明白,這是趙遲布下的重要一步棋,必須嚴守秘密。

    ……

    府邸正廳中。

    馮去疾身穿官袍,負手而立。

    趙遲帶著韓非走進大廳。

    "馮大人,聞名已久,今日一見,榮幸之至。”

    見到馮去疾,趙遲立即拱手行禮。

    "見過趙將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馮去疾听見聲音站起身來,見是趙遲,不敢怠慢,也拱手回禮,毫無九卿應有的傲氣。

    此時,趙遲也在仔細打量這位深受秦始皇信任的大臣。

    馮去疾身著官服,散發著獨特的官威,面容雖不算出眾,卻帶有幾分文人的儒雅氣質,年約三十有余,正值壯年。

    自祖龍掌權以來,秦帝國不拘一格選拔人才,重用年輕俊杰,這種魄力在秦朝得以體現,朝堂上多為青年才俊,少見老者。

    這也成為新秦帝國的獨特風貌。

    馮去疾便是其中佼佼者,在秦始皇心目中的地位甚至高于李思。

    史載,秦始皇設立左右丞相,李思為左丞相,馮去疾為右丞相,其地位竟在李思之上。

    由此可見馮去疾的才華非凡。

    否則秦始皇也不會派他來韓國處理政務。

    "馮大人不必多禮。”趙遲含笑說道。

    趙遲威名遠播,少年得志,屢立戰功。

    其精通醫術,引入軍中後,傷兵存活率提升八成,功不可沒。

    滅韓一役,更親斬韓王,穩固國安基礎。

    馮去疾欽佩不已,坦言有幸共事,實為榮幸,期待趙遲指導。

    馮去疾言辭巧妙,既表贊賞,又顯敬意,讓人倍感愉悅。

    身為九卿之一的治粟內史,執掌國庫,足見祖龍對其信任。

    目光觸及韓非時,馮去疾頓感此人與眾不同。

    趙遲連忙介紹︰“韓非,荀子高徒,現為秦王效力,願助大王實現統一。”

    馮去疾雖感意外,仍恭敬行禮,韓非則謙遜回應,稱自己僅為秦臣。

    馮去疾對韓非入秦感到欣喜,認為是秦帝國之幸。

    趙遲則保持微笑,看似平靜,實則胸有成竹。

    馮去疾察覺韓非歸秦或與趙遲有關,心中暗喜。

    他堅信韓非的到來將助力穩定韓國局勢,成為秦帝國重要助力。

    “韓非入秦,必能獨當一面。”

    趙遲含笑開口,試探性提議,“馮大人可願听我一言?”

    “趙將軍請講。”

    馮去疾迅速回應。

    趙遲對馮去疾說道︰“韓非身為韓國重臣,深受民眾擁戴。

    若他助你治理韓國,不僅提升效率,更彰顯他對秦的忠誠。”

    馮去疾聞言展顏笑道︰“趙將軍所言正合我意。

    韓非才智超群,其影響力遠勝常人,得他相助,事半功倍。”

    趙遲點頭微笑︰“韓非兄,從今起你便是我的副手,共治韓國。

    局勢平穩後,我會向君主推薦你的功績,必有厚報。”

    韓非欣然應允︰“多謝馮大人信任。”

    趙遲滿意而笑,韓非歸秦的重要一步就此完成。

    日後,無論韓非地位如何變化,他與趙遲的關系始終深藏不露。

    數月前陽城之戰的硝煙雖已散去,但城內外仍留有戰爭痕跡,斑駁血跡仿佛融入城池,空氣中彌漫著一絲血腥氣息,這是歷史的印記。

    然而此時,陽城未能恢復昔日寧靜。

    城外十余萬韓軍降卒聚集,低頭坐地,眼中充滿恐懼,似在等待命運判決。

    四周五萬秦軍嚴陣以待,披甲持刃,刀劍出鞘,城牆上亦滿是萬名弓箭手警戒,整個場面如箭在弦上。

    此部署旨在防備降卒突然反抗。

    若有意外,秦軍必將果斷行動,不留余地。

    回望此次滅韓之戰,秦軍出動二十萬兵力,傷亡僅萬余,重傷者較多。

    自趙遲加入後,傷亡明顯減少,否則損失恐更慘重。

    如今,分散各地的降卒集中于此,皆因趙遲一令。

    如何安置這些降卒,成為緊迫問題。

    大秦以往處理降卒有兩種方式︰一是貶為奴隸修路或流放邊疆勞作;二是編入刑徒軍,即所謂炮灰部隊,逼迫其為秦效力以減損精銳。

    然而,這些方法雖降低秦軍損失,卻潛藏隱患——降卒若拿起武器,易反戈相向。

    正因兩種方式均存缺陷,趙遲召集降卒至陽城,力求根本解決問題。

    “趙將軍到!”

    話音剛落,趙遲在屠睢、章邯兩位將領及李青統領的親衛營護送下,鎮定步入城樓。

    城下降卒皆神情驚懼,對趙遲心生畏懼。

    他們早聞其名,稱他為“小殺神”

    ,因其行事果決,與昔日白起齊名。

    長平之戰,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舉世震驚。

    如今趙遲聚集降卒于此,眾人心中忐忑,唯恐難逃一死。

    “恭迎將軍!”

    大秦銳士見趙遲登城,紛紛行禮。

    趙遲擺手制止眾人,緩步至城垣邊,俯視腳下韓軍士卒,“何至于如此畏縮?難道真以為我要取你們性命?”

    他以內力傳聲,語氣溫和卻震撼全場。

    降卒愈發恐慌,認定自身難逃厄運。

    趙遲接著說道︰“今日召集諸位,非為殺戮,而是給你們重生機會。

    若遵大秦律法,即可保命。”

    此言讓降卒心中稍定,明白順從便有一線生機。

    一年前,趙遲還是凡人。

    如今,他之聲響徹陽城,蘊含不容抗拒之威嚴。

    融合將心後,他自然展現出統帥氣質,麾下無不敬重。

    即便年輕,也無人敢輕視。

    亂世中,欲成獨當一面之將,不僅需要謀略,還需實力。

    文臣靠才智獲君信任,武將則需顯赫戰績立身。

    否則,縱有百萬秦軍,亦難以效忠。

    听聞趙遲之言,十余萬降卒眼中絕望漸消希望。

    誰能拒絕脫離奴役或炮灰命運?

    趙遲繼續道︰“今日特來為諸位指明唯一出路。”

    ……

    “在本將為諸位做出選擇之前。”

    “本將有一問。”

    “過去為韓王效力時,可曾拿到足額薪餉?可有公平晉升之路?韓廷是否善待汝等家人?”

    趙遲審視全體降卒,嚴厲質問。

    此時,

    趙遲前來解決投降士卒問題。

    秦廷慣用處理降兵之法多有隱患,需耗費大量國力維持。

    因此,趙遲決定另尋途徑,以攻心為主,收服降卒。

    在此韓國疆域內,

    趙遲欲打造一支百戰精銳,一支對他絕對忠誠的雄師。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方便以後閱讀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第30章 這也成為新秦帝國的獨特風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第30章 這也成為新秦帝國的獨特風貌並對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