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輛東方紅拖拉機突突作響,裹著一路塵埃,終于在蒙鎮集市口的大榕樹旁停下。熟悉的位置,大榕樹虯結的枝干被冬日陽光曬得發白,濃密的葉子篩下細碎的光斑,在拖拉機斑駁的紅漆上跳躍。塵土在熾熱的空氣中緩緩沉降,覆蓋了一切。
江奔宇第一個跳下車斗,動作利落干脆。他眯眼掃過眼前這片熟悉的喧騰與嘈雜——集市早已甦醒沸騰。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討價還價聲、孩子的嬉鬧聲糅合成一股渾濁而滾燙的聲浪,不斷沖刷著空氣。“抓緊裝貨!”江奔宇嗓音洪亮有力。孫濤麻利地爬上拖拉機後斗,那里早已塞得滿滿當當。他動作生猛地拖拽著一個沉甸甸、釘結實的木板車。車身滑到邊緣,覃龍在下面穩穩地接住車把,兩人默契十足,一個猛推一個穩拉。汗水迅速浸透了覃龍洗得發白、早已看不清顏色的領口,黏膩的布料緊貼著他寬厚的背脊。
他們這塊小小的“營盤”迅速搭起。孫濤把拖拉機靠邊停當,緊挨著那株巨大的大榕樹,儼然一個堅實的後背。車身側面那面飽經風吹日曬、邊緣略有磨損但仍異常醒目耀眼的紅旗招牌被端端正正掛了起來——紅底襯出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光耀東方”。它靜靜懸垂著,在這集市的一隅散發出某種無聲的吸引力。
覃龍和江奔宇則將沉甸甸的板車支在拖拉機前方幾步開外,穩穩地成了流動陣地的前哨。江奔宇小心翼翼地從板車側旁一個特制的支架里,拔出那另一桿同樣的“光耀東方”紅旗招牌,高高插在木板車的一角。紅布在微風中輕輕舒卷著,仿佛一個無聲的召喚,在集市蒸騰的熱氣與喧囂中,劈開一個獨特的空間。
貨物在簡易的木條架上迅速鋪陳開。今天依舊是那些用匠心拼成的活色生香︰用零散布料仔細拼接出的短褂、襯衫;邊角碎料巧妙結合而成的手工挎包。色彩是精心搭配過的,藍底襯著碎白花、褐色布塊瓖上橙紅的邊……每一樣都帶著一種樸實無華而鮮亮奪目的美感,如同開在這塵土飛揚的集市角落里倔強卻悅目的野花。
“看看啊——光耀東方的招牌貨!一家人碎布頭縫得好衣料,結實好看還便宜咧!”
覃龍的吆喝立刻在聲浪中激起漣漪。老主顧們像被某種無形的線牽引著,腳步自然而然地轉向這個小攤。
王大娘——那位頭發一絲不苟挽在腦後,眼神精明到骨縫里的大娘——幾乎不用低頭細看,手指已精準地捻起一件碎花藍拼接的短衫︰“還跟上回一樣?三天有問題真給換?”
江奔宇朗聲回應︰“大娘放心!紅招牌底下不作假!但凡有一點開線走樣,您隨時來蒙鎮集市這大榕樹下,隨時找這紅牌子!”
王大娘仔細翻看著內里的針腳,手指的力道謹慎中透著內行人的掂量。她微微點頭,這動作看似尋常,卻如同一聲無聲的號角。附近那些拎著籃子、挎著竹筐的身影,頓時如同匯流的小溪,朝這塊鮮艷的紅旗招牌涌來。
信任的建立絕非一朝一夕。最初的日子,那些探詢的眼神里寫滿狐疑,挑剔的手指捏著布料的邊角反復揉搓。江奔宇能清晰地回憶起那個寒冷的初冬清晨,他和覃龍守著這滿滿一板車無人問津的碎布頭貨品,凍得手腳麻木,那紅招牌在刺骨寒風里淒楚地抖動。第一次賣出那件磨破了邊角後仍被大娘執著地換來換去的新衣裳時,他鄭重其事地將承諾寫在一塊撕開的煙盒背面交給大娘,上面歪歪扭扭幾個字︰“三日內包換——光耀東方”,王大娘拿著紙條沉默的端詳中,他才終于感到腳底的土地在微微發熱。
時間是最好的背書。拖拉機突突而來,本就是那個時代鄉村集市上一種引人注目的資源象征——普通人能有幾個開得動這鐵家伙?更何況“光耀東方”那從不落空的、實實在在的三天免費更換承諾,如同滴落的泉水,一點一滴滲透進趕集人的心底。紅字招牌在集市的口口相傳中,漸漸浸染上了一層可靠的光暈。
“大……大嫂,您可瞧仔細了,喜歡再買!”孫濤招呼一位衣著樸素、臉上略帶怯意的年輕媳婦,耳根都悄悄紅了,聲音局促地卡在喉嚨里。那媳婦看中的是一個靛藍碎花布的挎包,樣式新奇別致,在她手里翻來覆去,手指摩挲著拼接處細密整齊的針腳,眼神猶豫。在集市嘈雜擁擠的氛圍里,她似乎擔心動作慢了耽擱了別人,又實在放不下這挎包。
江奔宇瞧在眼里,直接上手拿起挎包,手法熟練地給那年輕媳婦斜挎上,邊調整邊說︰“瞧這大小,裝個針線笸籮,裝兩個菜油瓶都夠用!背上走兩步,嫂子覺得舒坦不舒坦?”
那靛藍碎花布斜挎在肩上,瞬間襯得臉上多了點顏色。媳婦在眾人目光下走了幾步,終于低低地“哎”了一聲,紅著臉笑了︰“那就……要這個吧。”她付錢的動作幾乎帶著點隱秘的快樂。
時間在討價還價、翻檢貨物的指縫里悄然流逝。日頭偏西時,車斗里、板車上的存貨被徹底掃空,只剩下一些零碎角落的布頭。孫濤興奮地抖著空得只剩一層薄灰的布口袋︰“宇哥,真光了!一點不剩!”
三人臉上身上都糊著一層混雜了汗水、塵土的油光。覃龍把“光耀東方”的紅旗招牌仔細卸下,那鮮艷的紅色在落日的余暉里更加厚重。孫濤扯下拖拉機旁邊掛著的那面大旗招牌,胡亂擦拭拖拉機油污斑駁的搖把和綠漆剝落的車門框。江奔宇把幾個剩布頭團一團,塞進板車角落的小鐵桶,轉身拍打覃龍肩頭散落的浮塵,又將板車推上拖拉機後斗。每一次搭扣扣緊時那干脆的聲響,都帶著一天辛勞結束的塵埃落定之感。
拖拉機再次吼叫起來,這次是朝著歸途的方向。輪子碾過凸起的鵝卵石,車身一陣猛烈搖晃,駛離了喧囂中心的集市場地,穿過鎮外小石橋下那渾濁而安靜的溪流,投入兩側田野開闊溫順的懷抱。收割後的稻茬在暮色中顯出柔和的淺金色,遠處村莊瓦房屋頂上的炊煙在暗藍的天空下扭出灰白的幾縷。
拖拉機在土路上顛簸的韻律像一首昏昏欲睡的歌謠。車斗里,孫濤靠著冰冷的鐵皮擋板,那數十張大團結和零散票子捏在手里早就被汗水洇得微濕。他興奮地揚著手里這沓沉甸甸的硬通貨︰“宇哥,這錢……怎麼這麼好賺!早上我一人就塞出去兩百多塊啊!抵得上小半年在站里的工錢。”
江奔宇穩穩握著被摸得油亮的轉向盤,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淺紋,眼神卻如潭水般深靜。他側過頭,朝旁邊坐得筆直如鐵鑄般的覃龍揚了揚下巴︰“龍哥,你那兜呢?今天數震得手疼沒?”
覃龍聞言,習慣性地伸出粗壯的手指在洗得發白的軍裝兜外劃拉了一下,這才開口,語調平直得像在報數,卻驚得孫濤險些站起來︰“四百出頭。” 頓了頓,他低聲補充道︰“老大這邊,怕是壓秤砣的吧?”
“六百多點。” 江奔宇的聲音順著風送過來,不疾不徐。夕陽的殘光落進他瞳孔,映出兩點穩定的亮。他沒有停頓,直接對著後斗︰“濤子,應下的事,今天結清。老規矩,你拿流水的一成。” 他頓了一下,“一百二,一分不少,整票零票龍哥點清給你。” 話音干脆得不容置疑。
覃龍立刻從板車角落扯過一個布包,抽出薄薄厚厚幾沓紙鈔,手指粗糙而快得像翻花。眨眼功夫,一疊十元大團結夾雜著兩元、一元和角票的鈔票已經理得整整齊齊,伸手就遞向車斗里的孫濤。
孫濤被夕陽勾勒出的輪廓猛地向後縮,聲音幾乎帶了點驚慌︰“哎宇哥!不行不行!我就搭把手盯攤吆喝幾句……這錢燙手,我拿不了這麼多!”
“拿著!” 江奔宇的聲音忽然沉了下去,如同磐石敲擊金屬,低沉而極具份量,壓過了發動機的喧囂,在田野寂靜的空氣里砸出一個清晰的凹痕。他從駕駛座微側過頭,眼光像冰錐子一樣射向車斗︰“今天我講清楚——這錢不是塞你兜里的情分,是你那份應得!濤子,要不是你爹在運輸站有那張臉,你說動了他點頭,我能隔三差五開著站里這鐵牛去縣制衣廠拉碎布頭?我能省下多少雇腳力的錢?這路子不通,光耀東方的招牌也亮不到今天!”
他頓了頓,每個字都吐得清晰沉穩,重若千鈞敲打在孫濤的心鼓上︰“你爹那張臉面,也是你孫濤拿本事換來的家底!沒有這份,這紅布就撐不起金字!今天這錢你退回來,下次拖拉機突突響,我這板車就換別人推了——光耀東方,容不得輕慢功勞的手!”
孫濤的手懸在半空,像是被那股無形卻堅硬的目光釘住。江奔宇那番關于“父親面子也是家底”的話,在他心里猛地豁開一道縫。他原本只是歡喜這錢,但此刻,一種帶著敬意和份量的滾燙東西壓上心頭。他喉嚨發緊,幾乎是帶著一股前所未有的莊嚴感,雙手接過了那一百二十塊。那疊雜色的紙鈔此刻燙得烙手︰“宇哥……龍哥……這錢,我拿了!” 他聲音有點抖,卻異常鄭重。
覃龍拍拍他後背,力道沉穩地點點頭。發動機兀自在他們腳下低吼著前行。
車輪卷著塵土,在收割後的田野土路上畫出長長的灰色軌跡。孫濤將那疊紙幣揣進貼身的布兜里,手指在粗糙的布料下來回摩挲,那薄薄硬物的輪廓無比清晰。他心里那股被江奔宇的言辭點著的熾熱火苗仍在翻騰,一個念頭隨之清晰升起︰回去得讓爹想想辦法,往後運輸站這條暗河,總要讓宇哥的拖拉機順順當當漂過去……讓江奔宇那輛沾著塵土卻光芒隱現的鐵牛,能順著這河駛得更遠。
拖拉機的喧囂在曠野里被風聲稀釋。江奔宇穩穩握著方向盤,目光投向路盡頭那片在暮色里變得深沉的村莊輪廓。車斗里,覃龍低頭檢查著固定板車的繩索,動作仔細。那桿卷束起來的“光耀東方”紅旗招牌斜倚在他腿旁,粗布旗面收攏,只隱約透出里面鮮艷的紅色,像一個沉靜的承諾,在歸途上隨著顛簸輕輕擺動——這塊紅布早已不再是簡單的標志,它仿佛融入了這三人的每一份汗水與執著,在每一次艱難地鋪開又小心收起的磨礪中,顏色愈加厚重堅韌。它不僅是集市上眾人熟悉的光亮,更成了這些奔波日子本身沉甸甸的底色,裹著汗水里的辛勞與堅持,還有車輪碾過土路時的塵土氣息。
前方村落的燈火稀疏亮起,如星子初綻于薄暮。江奔宇並未回頭,但那塊旗布的存在仿佛帶著溫度緊貼脊梁。路途依舊塵土飛揚,但他握緊方向盤的指關節凸起,迎著風眯起眼。他知道,這塊飽吸了日頭曬烤、雨水浸洗的紅布,必然會在無數趕集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不屈地展開。紅旗卷起又揚起,這沉默中翻飛的大旗,終將在一個又一個晨光熹微中,扎進蒙鎮集市沸騰的人海——每一次展開,都會比上一次插得更深,如同無聲的釘子,敲進這片喧囂而充滿可能性的天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