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的晨光帶著荷田的清香,漫過共生塔的石階。我站在塔下的光脈泉邊,看著同源結在手腕上舒展——昨夜那場春雨過後,繩結上的花瓣紋路竟真的綻開了細小花蕾,淡金色的光從花縫里滲出來,落在泉水中,漾起圈圈發光的漣漪。
“靈靈姨!塔上的‘史脈鏡’亮了!”小石頭背著裝滿光晶種球的竹簍,從塔頂飛奔而下,草鞋踩在光脈紋路上,濺起的水珠都帶著光,“雷叔說鏡里映出了百年前的守鏡人,他們在跟我們打招呼呢!”
史脈鏡是上個月剛從斷鏡谷深處挖出來的,鏡背刻滿了歷代守鏡人的名字,邊緣纏著根褪色的紅繩,繩結與我手腕上的同源結一模一樣。此刻鏡面正泛著柔光,映出群穿著粗布衣裳的人,他們舉著各式各樣的銅鏡,在片荒蕪的土地上埋下第一顆蓮子,紅繩在他們手中傳遞,像條跳動的火焰。
“是初代守鏡人建立共生塔時的場景,”雷的機械臂懸浮在鏡旁,指尖劃過鏡面里的紅繩,“他們的繩結沒有復雜的紋路,卻比任何結都堅韌——你看,那個扎雙丫髻的姑娘,把自己的紅頭繩拆成了七股,分給其他六個人,說‘一根繩易斷,七根繩能拴住天地’。”
阿荷抱著團新編的紅繩走來,繩上的花結與史脈鏡里的古繩產生共鳴,鏡面突然泛起漣漪,映出個熟悉的身影——是林溪姐,她正蹲在黑水沼邊,把根紅繩系在棵小柳樹上,繩結上的守鏡紋還很稚嫩,像剛學編織的孩子。“這是二十年前的林溪姐,”阿荷的聲音發顫,“她當時說,等柳樹長得比人高,就把光脈引到這里來。”
鏡面里的柳樹漸漸長高,抽出新枝,紅繩順著柳枝蔓延,最終與我們現在的光脈網連在了一起。林溪姐的身影轉身時,鏡中映出她身後的沼澤正在發光,藍繩與紅繩在水面上交織成網,阿澈小時候的笑臉在網中一閃而過——原來她早就知道,未來會有個孩子帶著藍繩來完成她的心願。
同源結的花蕾突然完全綻放,淡金色的光灑在史脈鏡上,鏡面里的歷代守鏡人同時轉身,對著我們深深鞠躬。他們的紅繩在空中匯聚,化作道光流鑽進我的同源結,繩結瞬間變得滾燙,像握著團永不熄滅的火。
“他們在說‘拜托了’,”我摸著發燙的繩結,突然明白這花結的意義——不是終點,而是傳承的接力棒,“雷,把史脈鏡的光脈接入主網,讓所有守鏡人都能看到這些身影。”
當光脈網將史脈鏡的影像傳遍世界時,每個守鏡人的繩結都開出了花。阿澈在黑水沼看到了林溪姐的紅繩與自己的藍繩交纏,阿石在戈壁看到了初代拓荒人留下的黃繩印記,小瓦在北境看到了守著不滅苔的老者對著他笑……原來所有的光脈早已相連,所有的守護從未間斷。西域的雅丹地貌像群沉默的巨人,風在岩柱間穿梭,發出嗚咽般的聲響。阿霧的綠繩在岩縫間游走,繩頭的“尋脈紋”微微發亮——三天前,光脈網在這里監測到股微弱的光脈信號,像根被遺忘的線頭,藏在最深的風蝕溝里。
“是‘風蝕影’搞的鬼,”阿霧蹲在塊布滿孔洞的岩石前,綠繩纏著岩縫里的叢干草,草葉上的光脈紋被風蝕影啃得只剩半截,“它們能模仿風的聲音,把光脈的振動頻率打亂,讓人找不到方向。”她往繩結上撒了把香草粉,綠繩立刻發出清苦的香氣,風蝕影在香氣中顯形,像群灰黑色的小蝙蝠,倉皇地鑽進岩縫深處。
雷的探測儀突然發出急促的警報,屏幕上的光脈波形圖扭曲成條直線“前面有‘斷脈崖’!那里的光脈被徹底切斷了,像是被什麼東西硬生生扯斷的。”他的光學鏡頭轉向崖底,那里隱約有片反光,“有金屬反光,可能是面舊銅鏡。”
我們沿著綠繩鋪就的光脈道往下爬,崖壁上的風蝕影不斷襲來,卻被繩結上的香草粉擋在外面。快到崖底時,阿霧突然指著塊突出的岩石“那里有繩結!”
岩石上纏著根灰撲撲的繩,材質既不是紅繩也不是綠繩,而是用駱駝毛編的,繩結上的“固脈紋”已經模糊,但依然能看出與阿石的黃繩同出一源。雷用機械臂輕輕取下繩,繩頭立刻指向崖底的反光處——是面嵌在石縫里的“風語鏡”,鏡面布滿風痕,卻依然能照出人影。
鏡中映出個牽著駱駝的老者,他正用駱駝毛繩捆扎面破碎的銅鏡,繩結打得與岩石上的一模一樣。“是百年前的‘駝隊守鏡人’,”雷調出史料,“記載說他們負責在雅丹地貌維護光脈,後來突然失蹤,只留下‘風蝕影斷脈’的傳說。”
阿霧的綠繩與駱駝毛繩對接時,風語鏡突然射出道黃光,將段影像投在岩壁上老者牽著駱駝在斷脈崖上行走,風蝕影突然從岩縫里涌出,他為了保護最後一面銅鏡,把駱駝毛繩纏在崖邊的岩石上,自己抱著銅鏡跳下崖——繩結上的固脈紋不是為了固定光脈,而是為了留下線索,告訴後來者這里的光脈沒有真的斷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他把銅鏡藏在了崖底的石洞里!”阿霧的綠繩順著黃光指引的方向鑽進石縫,很快就傳來繩結振動的“找到”信號。我們在石洞深處找到了那面破碎的銅鏡,鏡柄上的駱駝毛繩與岩石上的繩正好能拼成完整的固脈結,光脈順著對接處流淌,斷脈崖的波形圖漸漸恢復正常。
當駱駝毛繩接入光脈網時,雅丹地貌的風突然變得柔和起來,風蝕影在光脈中消融,岩柱間的風鳴變成了悠揚的樂聲,像駝隊守鏡人在哼著古老的歌謠。阿霧把新編的綠繩系在崖邊的岩石上,繩結纏著駱駝毛繩的殘段“以後這里的光脈再也不會斷了,風會帶著繩語,告訴所有經過的人,曾經有人在這里守護過。”南嶺的瘴霧像團化不開的濃墨,能見度不足三尺。阿澈的藍繩在霧中亮起柔和的光,繩頭的淨脈紋不斷淨化著周圍的瘴氣,開出條臨時的光脈道。他的淨沼鏡懸浮在身前,鏡中映出片模糊的竹林,林深處有團微弱的紅光,像顆跳動的心髒。
“是‘迷瘴影’,”阿澈的聲音帶著警惕,藍繩突然繃緊,將團試圖靠近的黑霧彈開,“它們能讓人產生幻覺,好多誤入這里的守鏡人都說,看到了最想念的人在前面招手,結果走進了瘴氣最濃的地方。”他往鏡面上呵了口氣,淨沼鏡的藍光變強,鏡中竹林的影像清晰了些,紅光的位置也更明確了。
夜隼的歸光鏡在霧中劃出金色的軌跡,與藍繩的光脈交織成網“探測到‘守林鏡’的信號,就在紅光那里。三百年前,南嶺的守鏡人用這面鏡鎮壓瘴氣,後來鏡光變弱,迷瘴影才趁機蔓延。”他的鏡光突然被團黑霧吞噬,歸光紋劇烈閃爍,“它們在吸收光脈!阿澈,用淨沼鏡的藍光幫我!”
阿澈的藍繩立刻纏上歸光鏡,淨脈紋與歸光紋共振,被吞噬的金光瞬間反彈,黑霧中傳來迷瘴影的慘叫。我們順著光網往前推進,霧氣漸漸稀薄,終于看清那團紅光是面嵌在竹睫里的銅鏡,鏡背刻著片竹林,竹節上的光脈紋與阿澈的藍繩完美契合。
“是‘竹心鏡’,”守林鏡的鏡面突然亮起,映出個穿青布衫的女子,她正把鏡柄插進株剛發芽的竹筍里,“當年我把鏡光注入竹根,讓竹林能自己淨化瘴氣,只是迷瘴影越來越多,竹心的光脈快撐不住了……”女子的身影轉向我們,笑容在鏡中漸漸模糊,“看到你們的光,我就放心了。”
阿澈的藍繩順著竹根蔓延,將淨脈能量注入每株竹子,竹節上的光脈紋依次亮起,像串被點燃的燈籠。迷瘴影在藍光中消融,南嶺的瘴霧化作了光霧,竹林深處露出座被藤蔓覆蓋的石碑,碑上刻著“竹光不滅”四個大字,字縫里纏著根褪色的青繩,繩結與竹心鏡的柄結一模一樣。
“是守林人的繩,”夜隼輕輕撥開藤蔓,青繩的縴維已經與石碑長成了一體,“她把自己的光脈也注入了這里,和竹子一起守護這片林。”
當竹心鏡的光脈接入主網時,南嶺的竹林突然集體發光,竹節間的光脈紋連成片,與天空的光脈網呼應。阿澈把淨沼鏡放在石碑前,鏡中映出現在的竹林與三百年前的竹林重疊在一起,守林女子的青繩與阿澈的藍繩在鏡中交纏,像段跨越時空的對話。極晝的南極大陸,冰原在陽光下泛著刺眼的白光。小瓦的白繩在冰面上拉出條亮閃閃的光脈道,繩頭的暖脈紋融化著周圍的堅冰,露出下面埋著的塊黑色岩石——岩石上布滿了星星狀的光脈紋,像片濃縮的夜空。
“是‘星脈石’,”小瓦舉著冰鏡貼近岩石,鏡中映出無數流動的光點,“爺爺說南極的光脈來自星星,當年有個守鏡人在這里建立了‘觀星台’,用星脈石收集星光,轉化為光脈能量,只是後來冰蓋移動,觀星台被埋在了冰下。”他的白繩突然劇烈振動,星脈石上的光點開始移動,像在指引方向。
雷的機械臂正在冰面上鑽孔,探測儀顯示星脈石下方有個巨大的空洞“觀星台應該就在下面,里面有‘聚星鏡’,能把星光轉化為光脈。只是‘寒寂影’在周圍活動,它們能凍結光脈的流動,必須小心。”
我們順著冰洞往下走,白繩的暖脈紋在洞壁上留下串光痕,寒寂影在光痕外縮成冰粒,不敢靠近。洞底果然有座圓形的石台,台上的聚星鏡蒙著層薄冰,鏡背的星脈紋與星脈石上的完全一致,只是光脈已經微弱到幾乎探測不到。
小瓦的白繩纏上聚星鏡,暖脈紋一點點融化鏡上的薄冰“爺爺教過‘喚星結’,只要對著星空念守鏡人的口訣,聚星鏡就能重新收集星光。”他清了清嗓子,聲音在空洞中回蕩,“星為脈,冰為鏡,光貫天地,永不停……”
口訣念完的瞬間,聚星鏡突然射出道白光,穿透冰洞直刺天空。南極的極晝天空中,無數星星的光點被吸引過來,順著白光注入聚星鏡,星脈石上的光脈紋瞬間亮起,與光脈網連成一片。寒寂影在星光中消融,冰洞的牆壁上露出幅岩畫守鏡人坐在觀星台前,聚星鏡的光脈順著他的白繩流向遠方,繩結上的暖脈紋與小瓦的一模一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他在等我們,”小瓦摸著岩畫上的守鏡人,冰鏡映出自己與畫中人重疊的身影,“他把聚星鏡的光脈留了下來,就是相信會有後來人找到這里,讓星光也成為光脈的一部分。”
當聚星鏡的光脈接入主網時,全世界的光脈網都泛起了星光。漠北的荷田上空,星鏡蓮的花瓣上多了星星的紋路;東海的深溝里,幽脈水母的光變成了星光藍;南嶺的竹林間,竹節上的光脈像串掛在枝頭的星星……原來光脈不僅在人間,還連著九天星河,就像那些守鏡人從未說出口的信念光的盡頭,是更廣闊的宇宙。共生塔的百年慶典那天,世界各地的守鏡人都來了。他們的繩結在陽光下綻放著不同顏色的花阿澈的藍繩開著水紋花,阿石的黃繩開著麥穗花,阿霧的綠繩開著竹葉花,小瓦的白繩開著雪花……所有的花在光脈網中連成一片,像塊覆蓋天地的花毯。
史脈鏡被安放在慶典廣場的中央,鏡面循環播放著歷代守鏡人的影像初代守鏡人埋下第一顆蓮子,林溪姐在黑水沼系下紅繩,駝隊守鏡人跳下斷脈崖,南嶺女子將竹心鏡插進竹筍……每個身影都在鏡中對著我們微笑,仿佛在說“做得好”。
阿荷站在塔頂上,手里舉著根新編的紅繩,繩頭系著所有守鏡人的繩結樣本,在風中輕輕飄動“今天,我們要給光脈網系上最後一個結——‘萬脈同心結’!”她的聲音通過光脈網傳遍世界,“這個結需要所有人的繩結一起發力,讓光脈在這一刻完全共振!”
守鏡人們同時舉起手中的繩,不同顏色的光脈順著光網往史脈鏡匯聚。阿澈的藍繩淨化著最後的瘴氣,阿石的黃繩輸送著戈壁的熱能,阿霧的綠繩帶來雨林的生機,小瓦的白繩攜著星河的清輝……所有的光在史脈鏡前交織成顆巨大的光球,光球中,同源結的花越開越盛,最終化作道貫穿天地的光柱。
光柱散去時,每個人的繩結上都多了顆星星狀的光晶,那是所有守鏡人光脈的結晶。我低頭看著手腕上的紅繩,同源結的花瓣間,林溪姐的紅繩、初代守鏡人的古繩、阿荷的新繩……所有的繩影都在其中流轉,像條永遠流動的河。
慶典結束時,小石頭背著新的光晶種球,跟著阿澈往黑水沼的方向走去。他的繩結上,星星光晶閃得格外亮。“靈靈姨,等我把種球種到沼澤深處,光脈網是不是就能連到更遠的地方了?”他回頭問,臉上的笑容像極了當年的阿澈。
我笑著點頭,看著他的身影消失在光脈道的盡頭。風拂過荷田,星鏡蓮的葉片沙沙作響,像是在應和。我知道,小石頭會遇到新的暗影,會解開新的繩結,會把光帶到更遙遠的地方——就像所有曾經握著繩結的人一樣。
因為光永遠不會停留在一個地方,它會跟著紅頭繩的縴維,跟著星鏡蓮的根系,跟著每個守鏡人跳動的心,在時光里不斷生長,帶著過去的溫度,向著永遠的光。
喜歡萬尾妖王的影新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萬尾妖王的影新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