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

第447集︰《森林旅游的倫理開發規則》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竹晴園 本章︰第447集︰《森林旅游的倫理開發規則》

    青嵐公約

    林深的登山靴踩碎了最後一片凝結著晨露的腐葉,對講機里傳來向導小陳帶著喘息的聲音“林教授,前面就是去年新建的觀景台,您看那片油松林——”

    話音未落,林深已經撥開叢叢榛子灌木,眼前的景象讓他攥緊了手里的測樹尺。原本該是青嵐山核心區外圍最茂密的油松林,此刻竟被生生開闢出一條寬約五米的土路,黃褐色的裸露地面像一道傷疤,從觀景台一直延伸到遠處的山脊。更刺目的是,幾棵胸徑超過三十厘米的成年油松歪倒在路邊,樹皮上還留著挖掘機履帶的劃痕,樹洞里幾只羽翼未豐的灰椋鳥驚恐地撲騰著,卻找不到可以落腳的枝丫。

    “這是違反《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辦法》的。”林深蹲下身,指尖拂過地面被壓實的土壤,土壤顆粒間幾乎沒有空隙,“這麼硬的路,雨水根本滲不下去,會順著路面沖毀下面的灌木根系。”他抬頭看向不遠處的觀景台,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平台邊緣,幾株原本該在春季開花的迎紅杜鵑已經枯萎,根系裸露在碎石堆里。

    小陳遞過來一瓶水,臉上滿是無奈“上個月旅游公司還加了夜班施工,說是五一要開新的‘森林探險線’。您看那邊——”他指向觀景台下方,隱約能看到幾頂藍色的施工帳篷,“他們還想建索道站,說要讓游客直接從山底坐到山頂看日出。”

    林深打開背包里的平板電腦,調出三年前青嵐山的衛星影像圖。那時的核心區外圍還是一片連綿的深綠色,油松林與山楊、白樺交錯生長,林下的忍冬和繡線菊形成了完整的灌木層。而最新的影像圖上,已經出現了三處明顯的淺色斑塊,除了眼前的觀景台,還有兩處分別是山腰的游客中心和山腳下的停車場。他放大影像,發現游客中心旁邊的溪流里,漂浮著幾個塑料瓶,溪邊的濕地上,原本該有大量青蛙和蟾蜍活動的痕跡,此刻卻只剩下幾處干涸的泥坑。

    “上周我帶學生來做昆蟲調查,”林深的聲音有些發沉,“往常這個時候,這片油松林里至少能捕捉到二十種甲蟲,今年只找到八種,其中三種還是從山下遷移過來的。還有紅腹角雉,去年冬天我們還拍到過三只,現在連它們的覓食痕跡都找不到了。”

    正說著,一陣嘈雜的人聲從土路盡頭傳來。十幾名穿著統一紅色運動服的游客舉著自拍桿,在導游的帶領下朝觀景台走來,有人隨手將喝完的飲料罐扔在路邊,還有孩子拿著樹枝抽打路邊的灌木。林深下意識地想上前制止,卻被小陳拉住“林教授,別去了,上次有個老教授說他們亂扔垃圾,還被游客罵多管閑事。”

    林深看著那名扔飲料罐的游客,對方正對著手機直播,嘴里說著“家人們看這原始森林,純天然無污染”,鏡頭掃過那片被破壞的油松林時,他還特意調整角度,只拍向遠處的樹冠。這種“選擇性展示”讓林深心里發堵,他拿出手機,撥通了市林業局生態保護科的電話。

    電話那頭的張科長听完他的描述,沉默了片刻才開口“林教授,我們上周已經收到了四起投訴。但旅游公司拿著縣里的‘鄉村振興項目’批文,說這條線路能帶動周邊三個村子的收入,縣里一直催著我們‘靈活處理’。”

    “靈活處理就是讓他們破壞生態?”林深的聲音提高了幾分,“青嵐山是省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外圍的生態系統本來就脆弱。去年夏天的暴雨已經沖毀了兩處山坡,再這麼開發下去,明年雨季可能會引發泥石流!”

    掛了電話,林深沿著土路往山下走。路過一處被踩踏的蕨類植物叢時,他停下來數了數,至少有二十株莢果蕨的葉片被踩斷,這種喜歡陰濕環境的植物,一旦葉片受損,很難在短期內恢復。他想起去年秋天,自己還在這片蕨類叢里發現過一只成年的豹貓,當時豹貓正叼著一只竹鼠,警惕地打量著他,如今卻連豹貓的糞便都找不到了。

    回到市區時,已是傍晚。林深沒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市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的辦公室。推開門,協會的老周正對著一堆文件發愁,看到林深進來,連忙起身“你來得正好,我們剛收到青嵐山周邊村民的聯名信,說最近上山的游客多了,村里的井水都變渾濁了。”

    林深接過聯名信,上面密密麻麻簽著幾十個名字。村民在信里說,自從旅游公司開了新線路,每天都有幾十輛旅游大巴從村里經過,路面的塵土被風吹到田里,導致玉米苗葉子上蒙了一層灰;更嚴重的是,游客隨意丟棄的垃圾順著雨水流進溝渠,污染了村里的飲用水源。

    “我們得做點什麼。”林深把平板電腦放在桌上,調出今天拍的照片和衛星影像,“不能再讓旅游公司這麼亂來了。”

    老周點點頭,從抽屜里拿出一份草擬的文件“我這幾天一直在寫《森林旅游倫理開發規範》,你看看能不能用。”

    林深接過文件,標題下方的條款讓他眼前一亮“線路避開核心生態區”“游客密度每公頃不超過5人”“禁止建設大型旅游設施”——這些正是他想提出的建議。他指著“收益5用于生態修復”的條款,抬頭看向老周“這條很關鍵,旅游公司不能只賺錢不負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還有游客參與生態活動,”老周補充道,“讓游客親手植樹、清理垃圾,他們才會真正意識到保護的重要性。”

    接下來的一周,林深和老周帶著這份草案,走訪了市林業局、環保局、旅游局,還有青嵐山周邊的村子。起初,旅游局的王局長還擔心規範會影響旅游收入,但當林深拿出油松林受損的照片,以及村民聯名信時,王局長沉默了。他想起去年五一,青嵐山因為游客過多導致交通擁堵,還發生了一起游客迷路被困的事故,當時動用了十幾名消防員才把人救出來。

    “其實我們也收到過不少投訴,”王局長嘆了口氣,“有游客說觀景台太擁擠,根本看不到風景;還有人反映看到野生動物被驚擾,覺得‘森林探險’變成了‘動物驚嚇’。”

    在村民的支持下,各部門最終達成了共識。三周後,《森林旅游倫理開發規範》正式發布,青嵐山旅游公司被要求在一個月內整改拆除正在建設的索道站,將已有的觀景台縮小一半,重新規劃線路,避開古樹群和動物棲息地;同時,旅游公司每季度要組織游客參與植樹和垃圾清理活動,收益的5存入專門的生態修復基金。

    整改開始那天,林深再次來到青嵐山。旅游公司的工人正在拆除觀景台的部分結構,幾名穿著藍色工裝的員工拿著垃圾袋,沿著之前開闢的土路清理垃圾。小陳帶著幾名游客,在油松林邊緣的空地上植樹,游客們小心翼翼地扶著樹苗,小陳則在一旁講解如何正確培土、澆水。

    “林教授,您看那片蕨類叢!”小陳突然指著不遠處,林深順著他的手指看去,幾株新的莢果蕨嫩芽正從土壤里鑽出來,嫩綠的葉片在陽光下泛著光澤。更讓他驚喜的是,在一棵老油松的樹洞里,幾只灰椋鳥正探出腦袋,嘰嘰喳喳地叫著,似乎在歡迎這片重新恢復寧靜的森林。

    半年後,林深帶著學生來青嵐山做生態監測。他們沿著重新規劃的線路行走,路面鋪上了可降解的木屑,既不會阻礙雨水滲透,又能保護地下的根系。每走一段路,就會看到一塊指示牌,上面標注著“此處為紅腹角雉棲息地,請勿喧嘩”“前方50米有古樹群,禁止使用閃光燈拍照”。

    在之前的觀景台舊址,如今種滿了油松樹苗,每棵樹苗上都掛著一個小木牌,寫著“101novel.com24年五一游客種植”。學生們用測樹尺測量樹苗的高度,發現最高的已經長到了一米多。林深打開紅外相機,屏幕上出現了一只豹貓的身影,它正悠閑地在林間散步,嘴里叼著一只松鼠,身後還跟著兩只毛茸茸的幼崽。

    “林教授,您看!”一名學生指著溪流邊,幾只青蛙正蹲在石頭上,鼓著氣囊鳴叫,溪水里還有幾條小魚游過。小陳走過來,手里拿著一份生態修復基金的使用報告“這半年我們用基金種了兩千多棵樹,清理了三噸垃圾,現在山腳下的井水已經變清了,村民還說看到了多年沒見的白鷺。”

    林深抬頭望向青嵐山,夕陽的余暉灑在層層疊疊的樹冠上,泛起金色的光芒。風吹過樹林,傳來陣陣松濤聲,夾雜著鳥鳴和蟲叫,那是屬于森林的、最動听的聲音。他想起制定規範時遇到的種種困難,想起那些被破壞的植被和受驚的動物,如今終于看到了“開發與保護共生”的希望。

    “明年春天,我們可以開一條‘生態研學線’,”林深對小陳說,“讓更多人來了解森林生態,知道如何與自然相處。”

    小陳點點頭,目光里滿是期待。遠處的山脊線上,最後一縷陽光消失在地平線,森林漸漸被暮色籠罩,但那些新種的樹苗、恢復的植被,還有重新回到這里的野生動物,都在夜色中孕育著新的生機。林深知道,青嵐山的故事還在繼續,而《森林旅游倫理開發規範》,只是這個故事里最溫暖的一章。

    喜歡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方便以後閱讀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第447集︰《森林旅游的倫理開發規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第447集︰《森林旅游的倫理開發規則》並對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