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公約
消毒水的氣味像一層無形的薄膜,裹著陳硯的白大褂下擺。他盯著培養皿里那抹淡藍色的液體,指尖在操作台邊緣輕輕敲擊。三個月零七天,當v7型毒株的復制鏈在電子顯微鏡下徹底斷裂時,實驗室的應急燈恰好閃爍了三下——像是某種來自命運的暗號。
“陳博士,冷凍庫溫度穩定在86c。”助手小林的聲音帶著哭腔,護目鏡後的眼楮紅得像熟透的櫻桃,“第一批成品,夠三千人份。”
陳硯摘下手套,指腹在培養皿邊緣摩挲。玻璃的冰涼透過指尖蔓延上來,讓他想起三年前在剛果盆地看到的那些孩子。他們的手掌像脫水的樹葉,攥著聯合國分發的消毒棉片,眼楮卻亮得驚人,像浸在水里的黑曜石。那時他就知道,病毒從不在乎國界,可疫苗會。
走廊里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安全門的氣壓閥發出嘶鳴,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艾倫•貝克的身影出現在緩沖區,他的定制西裝皺得像團揉過的紙,領帶歪斜地掛在脖子上。
“三十七個國家的總理聯名發了照會。”貝克把平板電腦拍在消毒台上,屏幕上跳動的紅色數字刺得人眼楮疼,“北美聯盟要求優先供應,理由是‘研發投入佔比38’。”
陳硯的目光落在屏幕角落的新聞推送巴西雨林區的原住民部落已出現群體性感染,死亡率高達71。他想起部落里那個叫卡瓦的薩滿,曾用沾著樹脂的手指在他手背上畫過防疫符號,那時他們還不知道,真正的護身符需要冷鏈運輸和雙盲試驗。
“召集倫理委員會。”陳硯按下操作台側面的紅色按鈕,實驗室的通風系統瞬間提速,“現在。”
圓形會議桌旁的十二把椅子很快坐滿了人。來自印度的公共衛生專家瑪麗卡博士把紗麗下擺掖進椅墊,她帶來的資料袋上還沾著德里街頭的黃土;俄羅斯免疫學家伊萬諾夫的保溫杯里飄出伏特加的味道,他說這樣能保持頭腦清醒;還有尼日利亞的法學教授奧巴桑喬,他的筆記本封面上用燙金字體印著《世界人權宣言》第25條。
“北美聯盟的律師團隊提出‘專利追溯權’。”奧巴桑喬推了推玳瑁眼鏡,鏡片反射著投影儀的藍光,“他們認為每支疫苗應提取12的專利費,否則拒絕技術共享。”
瑪麗卡突然拍了桌子,銀鐲子在桌面上撞出刺耳的聲響“上周新德里的貧民窟,有母親用母乳喂養已經出現癥狀的孩子——她們別無選擇。這時候談專利費?”
陳硯打開筆記本電腦,調出全球疫情熱力圖。紅色的疫區像不斷擴散的墨漬,在非洲大陸連成一片。他想起在拉各斯醫院看到的場景醫生們用垃圾袋當防護服,呼吸機的警報聲像永不停歇的喪鐘。
“我有個方案。”他把一份文件推到桌子中央,標題用加粗字體寫著《疫苗倫理分配模型》,“第一階段,按高風險人群密度分配。醫護人員、65歲以上老人、基礎病患者,這些群體的優先級不受國家經濟水平影響。”
伊萬諾夫的手指在“30捐贈條款”上敲了敲“北美和歐盟絕不會同意。他們的制藥巨頭去年在研發上投入了87億美元。”
“那就告訴他們,剛果盆地的病毒變異株已經出現抗藥性。”陳硯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病毒不會因為他們付了研發費就繞道走。上周在休斯頓機場,已經檢測到三例輸入性變異病例。”
會議室的空調突然發出一陣怪響,像是某種不祥的預兆。奧巴桑喬翻到文件最後一頁,指著“專利共享條款”說“這里可能需要更嚴謹的表述。‘禁止以專利保護為由限制生產’,這會觸踫制藥業的核心利益。”
瑪麗卡從資料袋里抽出一沓照片,上面是印度鄉村的自制疫苗冷藏箱——用泡沫箱和冰袋拼湊而成,外面裹著幾層塑料布。“這些地方連穩定的電力都沒有,卻要為專利費買單?”她的聲音開始發顫,“上個月,有個村醫為了給孕婦搶疫苗,在州政府門口跪了三天三夜。”
陳硯的手機在口袋里震動起來,是剛果雨林區的科考站發來的消息卡瓦薩滿去世了,部落里剩下的人正在用傳統草藥抵抗病毒。他想起那個老人曾說,大地會懲罰那些只想著自己的人。
“修改第三款。”他拿起筆,在文件上添了一行字,“建立全球疫苗生產網絡,由發展中國家自建工廠,技術方免費指導,產能優先滿足本地需求。”
伊萬諾夫突然笑了,把保溫杯重重放在桌上“我在西伯利亞的凍土帶待過十年,那里的人相信,分享食物才能在暴風雪中活下來。這個道理,總比專利法簡單。”
會議持續了七個小時,當最終版本的《疫苗倫理分配模型》被打印出來時,窗外的天已經亮了。十二個人的簽名擠在末尾,不同的筆跡像十二股溪流匯入同一片海洋。
陳硯走出會議室時,貝克正在走廊里打電話,語氣激烈得像在吵架。掛了電話,他把一份傳真摔給陳硯“北美聯盟威脅要退出ho,他們說這是‘技術掠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傳真紙上的公司lo刺眼——正是那家去年花了87億美元研發費的制藥巨頭。陳硯想起在實驗室里看到的景象v7毒株在電子顯微鏡下像朵邪惡的花,而能殺死它的抗體,最初來自一位尼日利亞母親的血液樣本。
“告訴他們,”陳硯把《疫苗倫理分配模型》塞進貝克手里,“明天召開緊急視頻會議,我會親自解釋。另外,準備好運輸機,第一批疫苗優先發往剛果雨林。”
貝克看著他,突然嘆了口氣“你知道他們會怎麼做,輿論攻擊、貿易制裁……甚至可能起訴我們。”
“我在拉各斯的醫院見過一個男孩,”陳硯望著窗外初升的太陽,“他的右臂上用炭筆寫著自己的名字,怕萬一去世了沒人認識。我們做這些,不是為了應付訴訟,是為了讓那些名字能被更多人記住。”
視頻會議那天,全球有173個國家的代表在線。陳硯展示模型時,北美聯盟的代表三次打斷他,每次都提到“知識產權”和“經濟損失”。輪到奧巴桑喬發言時,他播放了一段視頻尼日利亞的鄉村,人們舉著“我們要疫苗”的牌子跪在塵土里,遠處的清真寺傳來祈禱聲。
“《世界人權宣言》說,健康權是基本人權。”奧巴桑喬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遍世界,“當有些孩子因為買不起專利費而死去時,我們所有人都在犯罪。”
會議進行到第五個小時,巴西代表突然站起來,身後的大屏幕切換成亞馬遜雨林的畫面 dino people(原住民)正在用傳統儀式祈禱,他們的臉上畫著保護符號,和卡瓦薩滿畫過的很像。
“我們願意接受《疫苗倫理分配模型》,”巴西代表的聲音帶著哭腔,“就算要和北美斷交,我們也要保護自己的人民。”
像是推倒了多米諾骨牌,緊接著,印度、南非、肯尼亞……一個個國家的代表舉起了手。當貝克宣布通過模型時,陳硯看到瑪麗卡在抹眼淚,伊萬諾夫正和旁邊的人踫杯,杯子里的伏特加晃出了金色的光。
三個月後,剛果雨林區的科考站發來新照片部落里的孩子們在新建的醫療站外排隊,每個人的胳膊上都貼著疫苗接種的標簽。照片的背景里,有座用原木搭的紀念亭,里面放著卡瓦薩滿的遺物——那根畫滿符號的權杖。
陳硯把照片貼在實驗室的牆上,旁邊是《疫苗倫理分配模型》的最終版。消毒水的氣味依然彌漫,但他覺得,空氣里似乎多了些別的東西——像是遠方雨林的風,帶著樹脂和希望的味道。
那天晚上,他收到一封郵件,來自尼日利亞的村醫。信里說,那個曾在州政府門口下跪的醫生,現在正在培訓村民使用新疫苗。附件是張照片一群穿著白大褂的人站在茅草屋前,身後的木牌上寫著“健康沒有國界”。
陳硯關掉電腦時,窗外的星星正亮得耀眼。他想起卡瓦薩滿說過的話大地會記住那些分享的人。而他知道,有些記憶,比專利證書更長久。
喜歡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