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初春的上海,黃浦江上彌漫著的潮濕霧氣,猶如一張巨大且朦朧的網,籠罩著這座繁華卻又充滿苦難的城市。那霧氣看似輕柔,仿佛給城市蒙上了一層薄紗,可卻怎麼也遮掩不住背後涌動著的諸多暗潮,恰似平靜海面下潛藏的洶涌暗流,隨時都可能掀起驚濤駭浪。
十八歲的杜志遠,身材雖還算結實,但長期的勞作與營養不良,讓他顯得有些清瘦。此刻,他正扛著沉重的麻袋,那麻袋壓得他的肩膀生疼,每走一步,腳下潮濕的木板便發出“嘎吱”的聲響,仿佛在痛苦地呻吟,又好似不堪重負,下一秒就要斷裂開來。汗水早已如細密的雨絲,浸透了他那補丁摞補丁的粗布衣衫,在後背形成了一片片深色的汗漬,那汗漬混著灰塵,在衣衫上繪出了一幅生活艱辛的畫卷。
碼頭工頭王胖子,腆著個圓滾滾的肚子,手里揮舞著皮鞭,那皮鞭在空中劃過一道道凌厲的弧線,時不時甩出“啪”的一聲脆響,驚得人心猛地一顫。他嘴里不干不淨地罵著︰“快點!你們這些懶骨頭!洋人的貨船等著卸貨呢!”那粗俗的叫罵聲在嘈雜的碼頭回蕩,如同刺耳的噪音,讓本就壓抑的氛圍更添了幾分煩躁。
“志遠,小心點。”父親杜老根壓低聲音提醒著,他那本就佝僂的背上此刻壓著兩個麻袋,瘦弱的身軀在重物之下顯得更加搖搖欲墜,仿佛一陣稍大些的風就能將他吹倒。他臉色蠟黃,毫無血色,歲月和繁重的勞作在他臉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溝壑,每一道都寫滿了生活的不易。“听說今天稽查的洋人特別凶。”他的聲音帶著一絲擔憂,又透著些許無奈,在這洋人的碼頭討生活,他們這些窮苦工人,就如同螻蟻一般,只能小心翼翼地活著。
話音未落,一陣刺耳的汽笛聲劃破天際,那尖銳的聲音猶如一把利刃,直直地插入人們的耳膜。英國怡和洋行的貨輪“維多利亞號”緩緩靠岸,龐大的船身帶起層層水波,一波又一波地拍打著碼頭,發出沉悶的撞擊聲。甲板上站著幾個西裝革履的洋人,他們身姿筆挺,頭戴禮帽,手里拿著望遠鏡,正用那傲慢與不屑的眼神審視著碼頭,仿佛在打量著一群低等的生物,那眼神里沒有絲毫的憐憫與尊重,有的只是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爹,我去那邊卸棉花,您年紀大了,搬輕些的茶葉。”杜志遠抹了把臉上的汗水,年輕的眼楮里閃爍著不甘的光芒。他望著那些趾高氣揚的洋人,心中涌起一股無名的怒火,拳頭不自覺地攥緊,手背上青筋暴起,像是一條條憤怒的小蛇,隨時準備擇人而噬。他深知,這些洋人憑借著堅船利炮和不平等條約,在這片土地上作威作福,肆意踐踏中國人的尊嚴,而他們這些窮苦百姓,卻只能默默忍受。
然而,命運卻在此刻露出了它猙獰的一面,毫無預兆地給這個苦難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一擊。突然,一聲巨響,年久失修的貨架轟然倒塌,揚起了一片塵土,那塵土彌漫開來,瞬間模糊了眾人的視線。杜老根被埋在了成堆的茶葉箱下,只露出了半截身子,周圍的工友們發出一陣驚呼,紛紛圍了過去。
“爹!”杜志遠丟下麻袋,瘋了一般沖過去,全然不顧那揚起的塵土嗆得他咳嗽不止。他徒手扒開木箱,尖銳的木刺扎破了他的手掌,鮮血直流,可他卻渾然不覺,仿佛那手上的疼痛根本不存在一般。此刻,他的眼中只有被埋在木箱下的父親,滿心的焦急與恐懼讓他的動作越發慌亂卻又無比急切。當他終于抱起父親時,老人已經氣若游絲,肋骨刺穿了肺部,鮮血不斷從嘴角涌出,那刺目的紅色,一點點染紅了胸前的衣衫,也刺痛了杜志遠的心。
“孩子...記住...”杜老根沾血的手緊緊抓住兒子的衣襟,那手微微顫抖著,卻使出了全身的力氣,眼神中透著一股決絕與堅毅,仿佛要用這最後的力氣將自己的信念傳遞給兒子,“咱們中國人...不能一輩子...當狗...”他的聲音微弱卻又無比清晰,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重地敲在杜志遠的心上,燃起了他內心深處那團抗爭的火焰。
工頭王胖子這時擠進人群,不耐煩地踢了踢杜老根的腿,嘴里嘟囔著︰“晦氣!死也別死在這兒啊!”那冷漠的樣子,仿佛眼前倒下的不是一個與他共事多年的工友,而是一件礙事的垃圾。他轉頭對趕來的洋人經理哈德森點頭哈腰,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用討好的語氣說道︰“意外,純屬意外,馬上處理干淨!”那副卑躬屈膝的模樣,讓人看了既覺得可悲又覺得憤怒。
杜志遠猛地站起來,眼中燃著怒火,那目光似要將眼前這些冷漠無情的人都焚燒殆盡。他的胸膛劇烈地起伏著,像是一頭被激怒的獅子,沖著哈德森怒吼道︰“我爹為你們干了二十年!現在他快死了,你們連個醫生都不叫?”他的聲音帶著悲憤,在碼頭上空回蕩,周圍的工友們也都紛紛投來憤怒的目光,可那些洋人卻依舊無動于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哈德森輕蔑地瞥了一眼杜志遠,用蹩腳的中文說︰“合同寫明,工傷自負。把他抬走,別耽誤卸貨。”說完,便掏出手帕捂住鼻子,仿佛地上的鮮血是什麼骯髒的東西,讓他覺得無比厭惡,轉身就要走,那傲慢的背影,盡顯其冷血與無情。
當天夜里,在閘北那陰暗潮濕的貧民窟里,杜老根咽下了最後一口氣。那小小的破屋里,只有一盞昏黃的油燈在風中搖曳,勉強照亮著這滿是悲傷的角落。杜志遠跪在父親的遺體前,淚水混著臉上的塵土,在臉頰上沖出了一道道痕跡,那痕跡就像他此刻心中的傷痛,縱橫交錯,難以撫平。他緊咬著嘴唇,直到嘴唇被咬破,鮮血滲了出來,和著淚水一同滑落。他在心中狠狠地發誓︰“爹,我會讓那些洋人付出代價。”那誓言,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驚雷,雖然此刻還顯得有些單薄,但卻蘊含著無盡的力量與決心。
七日後,杜志遠做出了一件震驚整個碼頭的事。他像一個不知疲倦的行者,奔走于各個工棚之間,眼中滿是堅定與決絕。他挨個兒勸說工友們,訴說著父親的遭遇,控訴著洋行的不公。在他的鼓動下,三百多名工人紛紛響應,大家手挽著手,站在碼頭入口,形成了一道堅實的人牆。他們齊聲高呼要求洋行給個說法,那聲音匯聚在一起,如同滾滾雷聲,在碼頭上空回響,彰顯著工人們的憤怒與不屈。
同時,杜志遠還找到了《申報》的記者,將怡和洋行罔顧人命的行徑一一曝光。那一篇篇報道,猶如一枚枚重磅炸彈,投進了上海這座看似平靜的城市,瞬間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時間,輿論嘩然,各界人士紛紛譴責洋行的冷血與殘忍,迫于這強大的輿論壓力,洋行最終不得不賠償了五十塊大洋。
這筆“巨款”,對于杜志遠來說,不僅僅是一筆錢,更是他踏入商海的第一桶金,是他向那些洋人抗爭的勝利果實,更是開啟他傳奇人生的序章。它承載著父親的期望,凝聚著工友們的團結與力量,也點燃了杜志遠心中那想要改變命運、讓中國人挺直腰桿的熊熊火焰。
杜志遠拿著那沉甸甸的五十塊大洋,站在碼頭邊,望著那依舊繁忙卻又充滿不公的景象,心中暗暗發誓,這只是個開始,他要用這筆錢,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讓那些曾經看不起中國人的洋人,都對他刮目相看,讓他們知道,中國人絕不是任人欺凌的弱者,總有一天,他會改變這一切。
從此,杜志遠告別了碼頭工人的生活,懷揣著夢想與仇恨,踏上了一條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商海之路。他知道,前方等待他的或許是荊棘密布,或許是艱難險阻,但他毫不畏懼,因為他的身後,有著父親的囑托,有著工友們的支持,更有著那股不服輸的民族氣節在支撐著他,讓他勇往直前,去書寫屬于自己的傳奇故事。
喜歡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請大家收藏︰()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