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民見敵軍如蟻附羶,愈圍愈眾,且那袁公路亦學得乖覺起來。非但不肯出陣單挑,更暗藏數支伏兵,時如毒蛇吐信,突襲我軍陣腳。
正躊躇間,李嚴策馬近前,拱手道︰“主公明鑒,袁術伏兵已盡現形跡,當速發雷霆之擊。”
“正方此言甚善!”劉民聞言精神陡振,撫掌道,“公路徒有烏合之眾,卻無統兵之將,不過土雞瓦狗耳!”遂喝令變陣,親率胡響、胡亮、劉磐、黃敘諸將擺開犁庭掃穴之陣。但見五騎如流星趕月,沖破敵軍重重阻隔,直取袁術中軍。
那廂典韋早如猛虎出柙,雙戟翻飛似車輪,王禮、李嚴各持兵刃左右策應。三千鐵騎竟將紀靈主力沖得七零八落。紀靈見中軍危急,急調兵堵截,卻見劉民等人來勢洶洶,恍若利刃剖瓜,不由得面如土色。
袁術卻早有防備,冷笑連連,令士卒推出丈余高的鐵藜拒馬,恰似銅牆鐵壁橫亙在前。劉民等人沖鋒之勢頓挫,而紀靈亦不戀戰,且戰且走,箭如飛蝗阻住追兵。
正當劉民欲收兵再圖良策時,忽聞三面殺聲震天——原來袁胤、袁耀並閻象各引精兵三千掩殺而來。李嚴見狀驚呼︰“吾等中彼誘敵深入之計矣!”
然劉民帳下雖兵微將寡,卻皆是虎狼之師。但見眾將士面無懼色,刀槍並舉,竟在萬軍叢中殺出一條血路。此情此景,恰似當年項羽破釜沉舟,端的令人膽寒。
典韋怒目圓睜,厲聲喝道︰“豎子敢爾!今日當與之決死!”
李嚴捻須進言︰“主公明鑒,不若據河岸天險而守,待興霸水師來援,可保萬全。”
那袁耀年少氣盛,急欲建功,竟欲親率大軍強攻劉民五百鐵騎。閻象見狀,慌忙阻攔︰“殿下不可輕舉妄動!”袁耀卻充耳不聞,執意揮軍進擊。
劉民立于陣前,見敵來勢洶洶,唇角微揚,沉聲令道︰“放箭!”原來其早已在此設下埋伏,暗藏弓矢無數。霎時間箭如飛蝗,袁軍前鋒紛紛中箭倒地。袁耀此時方知中計,然已進退維谷。
忽見遠處江面波瀾驟起,甘寧率水師乘風破浪而來。戰船之上,水軍弓弩齊發,箭雨蔽空。劉民見狀,振臂高呼︰“兒郎們!援軍已至,隨我殺敵!”三軍士氣大振,喊殺聲震天動地。
袁胤、袁耀等人不料援軍如此神速,頓時陣腳大亂。劉民身先士卒,直取袁耀。典韋、李嚴等亦奮勇當先。閻象見大勢已去,急令鳴金收兵。
劉民駐馬遙望敗退之敵,未令追擊。甘寧將劉民部眾接應上船,華佗早已率醫士等候多時,蔡琰、龐月等女眷亦上前慰問,關切之情溢于言表。
既登戰船,劉民即召眾將議事,正色道︰“今日雖小勝一陣,然袁公路勢大,必不甘休。”甘寧拱手進言︰“主公勿憂,末將願率水師巡弋江上,以防不測。陸上諸將亦當整軍經武,以備再戰。”眾將皆稱善。
不數日,探馬飛報,袁公路連結諸侯,聚十萬之眾洶洶而來。劉民撫劍沉吟,遂令李正方率偏師佯攻側翼,以分其勢,自引中軍精銳,偕典韋等虎賁之士正面迎敵。
兩軍對壘,李嚴依計而行,敵軍果中其彀。劉民窺見戰機,親率鐵騎直搗中軍。典韋雙戟翻飛,如蛟龍出海,敵兵觸之即潰。然諸侯聯軍畢竟勢大,稍頃便重整陣腳,反撲甚急。
正當危急之際,忽聞敵後殺聲震天。王禮登高而望,但見兩面大 迎風獵獵,一書“常山趙”,一書“涿郡劉”,不由振臂高呼︰“子龍、元凡至矣!”原來趙雲、劉晟奉徐元直之命,引六千精騎星夜來援。
劉民見天賜良機,將九天龍鏜凌空一揮,喝道︰“破敵在此一舉!”三軍會師,乘勢掩殺,斬首五千余級,生擒三千之眾。更俘得袁術胞弟袁胤、嫡子袁耀並其謀主閻象。
及至帳中,袁胤、袁耀面如土色,獨閻象昂然挺立,厲聲道︰“豎子僥幸得勝,豈不知吾主根基深厚?不過偶失地利耳!”
劉民撫掌而笑︰“先生既為謀士,當明順逆。袁術僭越稱帝,天人共憤,何不棄暗投明?”閻象聞言冷笑,閉目不語,大有“鼎鑊甘如飴”之態。
袁耀聞言,勃然作色,戟指怒目道︰“豎子敢爾!若傷吾身,家父必提虎狼之師,踏平汝之彈丸之地!”
劉民目光如霜刃,厲聲喝道︰“公路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公子若執迷不悟,唯有引頸就戮耳。”
袁胤長嘆一聲,俯首道︰“王爺明鑒,某願降,但求保全袁氏血脈。”其聲淒然,狀甚卑屈。實則劉民心中,最欲招攬者乃閻象,次則袁耀。至于袁胤此等搖尾乞憐之徒,殊不足觀。
然權衡再三,劉民終是頷首︰“袁將軍可速往告公路,若能遣使來降,孤必不傷公子分毫。”
忽聞閻象厲聲喝道︰“袁胤!不可!”其聲如霹靂,震得帳中燭火搖曳。
袁胤瞠目反問︰“先生豈不知耀兒乃主公獨苗?”
閻象須發皆張,怒斥道︰“公路剛愎自用,拒納忠言,僭號稱帝,方有今日之禍。將軍復要以公子為質,陷主公于死地耶?”言罷,以手捶地,青磚為之震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袁胤面現躊躇,終是咬牙道︰“先生,大廈將傾,非一木可支......”語未竟,已是汗透重衣。閻象聞言,渾身戰栗,竟不能言。
劉民見狀,溫言道︰“閻先生大才,孤素所知。公路不听良諫,自取滅亡。先生若能歸順,必當委以重任。”
閻象默然良久,忽仰天長嘆,徐徐跪拜︰“願王爺言出必踐,善待黎民。”其聲哽咽,似有萬鈞之重。劉民大喜,急趨前攙扶。
袁耀見此情狀,知大勢已去,頹然垂首,不復言語。劉民遂令左右引眾人暫歇。帳外暮色四合,唯聞刁斗聲聲,催人腸斷。
趙雲進言曰︰“主公,袁術雖敗,然虎死余威在,恐有反噬之患。”
劉民頷首道︰“子龍之言甚善。當速固藩籬,更宜廣布其敗績及吾等優待降卒之事,以隳其軍心。”
眾將皆領命而去。
越數日,袁術果按捺不住,遣長史楊弘為使前來議和。那楊弘趨步入帳,躬身道︰“王爺明鑒,吾主願與王爺結盟,故遣下官謁見。”
劉民聞言冷笑︰“結盟?公路何來這般底氣!”
楊弘只得俯首低眉,諾諾連聲︰“王爺容稟,公路願割梁國之地,並獻糧餉十萬石,以求和睦。”
劉民暗自盤算,心道此議尚可,遂道︰“也罷,念在公路昔日曾列討董同盟,此番便饒他一回。著他速退守壽春便是。”
楊弘見事有轉圜,竟腆顏進言︰“還望王爺開恩,釋還袁公子耀......”
“釋還袁耀?”劉民登時沉下臉來,拂袖道︰“若要贖人,須再加譙郡之地,另備糧餉十萬石!”
楊弘聞言,面如土色,支吾道︰“這......這......下官這就回稟公路定奪。”說罷倉皇告退。
喜歡穿越︰我成了三國廢材王子請大家收藏︰()穿越︰我成了三國廢材王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