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馬超于長山國羈留兩月有余,便欲西歸涼州。其妻劉氏身懷六甲,不堪跋涉,只得滯留此地。臨行之際,馬超口吐蓮花,誓言旦旦,謂必當遣人相迎。劉氏聞言,泫然泣下,執手相送,直至十里長亭猶不忍歸。
時孫策偕周瑜攜二喬返柴桑,吳夫人設宴慶賀。兩對新人燕爾新婚方畢,即率江東子弟揮師東進,勢如破竹,直逼會稽郡境。
忽有許劭自會稽馳書告急,言劉繇處境危如累卵。劉民帳下二將劉晟、太史慈聞訊,如坐針氈。劉晟念及叔佷之情,太史慈感其昔日周濟老母之恩,皆叩首請戰。
劉民躊躇不已,暗忖此去必與孫策交鋒,二將若往,恐如彗星襲月,必生大變。
正值此時,徐庶羽扇輕搖,進言道︰“主公何妨令二人同往?”劉民蹙眉道︰“此非火上澆油乎?”徐庶笑道︰“該去者終須去,該來者終會來。”遂取紅藍錦囊各一,分授太史慈與劉晟。“二位將軍至曲阿方可啟視,自有趨吉避凶之策。”
二將拜謝而去,皆未攜家眷。
恰在此時,忽有劉磐飛馬來報︰黃忠夫人病逝,其子黃敘已星夜馳歸荊州,為母守制。
這時,崔琰從倭奴國返回,帶來了女王卑彌呼的信件,大意是瀛洲內亂難以平定,需請須佐小男、建御無方,建御小雷回去平叛。
徐庶捋須沉吟道︰“那卑彌呼倒是個識大體的,未曾點破小碓王子之事。”
劉民頷首道︰“既如此,便準其所請,將女眷暫留長山國罷。”轉而對崔琰道︰“季 遠來辛苦,且先調養旬日,待精神復振,便赴東萊郡守之任。”崔琰聞言,當即整衣冠行大禮謝恩。
待陳到、太史慈等諸將魚貫退出,劉民忽覺心中空落,不禁問道︰“軍師,我等下一步當作何打算?”
徐庶不慌不忙,將案上輿圖徐徐展開,指點道︰“曹操狼子野心,必犯徐州,青州孔北海亦難幸免。當早作綢繆才是。”
劉民正色道︰“願聞軍師調度。”
只見徐庶運籌帷幄︰令管亥率兩千精兵鎮守都昌,華雄引兩千鐵騎駐防平壽, 義帶兩千甲士屯兵劇縣,三地互為犄角之勢。又遣閻行、韓湘領兩千輕騎前出朱虛,柯比能率兩千胡騎坐鎮安丘以為後援。更命趙雲、馬琳統五千大軍駐守營陵。另調魏延率一千水師扼守黔陬,以備接應徐州陳登、劉曄北歸。
劉民聞言急道︰“軍師此計雖妙,然平原、濟南諸郡國豈非拱手讓人?”
徐庶神色凝重,嘆道︰“主公明鑒。吾輩行精兵之道,今長山國兵不滿兩萬,突擊一地尚可,若要全據青州......”言及此處,不由搖頭,“實非易事啊。”
劉民聞言,不禁搖頭苦笑,嘆道︰“既如此,我等便在長山國靜觀其變罷。”
徐庶輕搖羽扇,嘴角含笑︰“主公明鑒。那孫伯符與劉正禮積怨已久,縱使太史子義與劉季玉前去斡旋,亦不過解燃眉之急。若要揚州長治久安,非主公親臨不可。”
“軍師不與孤同行?”劉民略顯詫異。
徐庶拱手道︰“青州局勢詭譎,猶如棋局,臣當為主公守住根本。揚州諸雄雖各懷鬼胎,然皆如土雞瓦犬,不及幽州十之一二。待主公旌旗所指,彼輩必當望風歸附,屆時或有意料之外之喜也。”
龐月適時進言︰“可令胡氏兄弟提親事畢後,速至東舟島與主公會合。如此,則後顧無憂矣。”
劉民頷首道︰“善!便依軍師之策。”復又轉向魏延,取出一封錦書︰“瑯琊臧宣高與孤有舊,此間書信可招其歸附于汝。”
“末將遵命!”魏延肅然應諾。
且說劉民攜王禮、華佗、蔡琰、呂雯、龐月、藍月等一眾登舟,在甘寧水師護衛下揚帆南下。但見千帆競發,旌旗蔽空,端的是威風凜凜。首站便至東舟島,早有哨船飛報。
那東舟縣令、驅虜將軍朱桓早已率領屬官胥吏在碼頭恭候多時。見劉民船隊靠岸,朱桓整肅衣冠,趨步上前,躬身稟道︰“啟稟主公,周公瑾隨孫伯符轉戰廬江、九江等地。末將奉主公鈞命,統領江東水師一部駐守此地,日夜稽查往來舟楫商旅,不敢有絲毫懈怠。”
劉民環視港口,見商船雲集,市井繁華,忽而問道︰“東舟縣屬地屬廣陵郡,那張子布可曾為難于汝?”
朱桓聞言,肅然答道︰“子布為官清正,明鏡高懸,對本縣多有照拂,真乃朝廷柱石,社稷之臣也!”
劉民微微頷首,復又問道︰“東舟以西,長江以南便是丹陽郡,如今太守是何人?”
朱桓略一沉吟,答道︰“主公明鑒,那里已是袁公路的勢力範圍。先前太守周昕,因不齒袁術為人,拒不通好,致令袁術餃恨在心。近日袁術已改任吳景為丹陽太守。”
劉民聞言,若有所思道︰“吳景?莫不是孫文台的那位妻弟?”
朱桓點頭稱是︰“正是此人。孫伯符表面仍對袁術執禮甚恭,實則已另立門戶,自行任命官吏。凡不從者,必興兵討伐。吳景既是其舅父,自然唯伯符馬首是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民眉頭微蹙,追問道︰“那周昕如今安在?”
那廂劉民正自沉吟,忽聞朱桓道︰“主公明鑒,那孫伯符確是虎踞江東。方才探子來報,此人已回會稽故里,暫且依附于王朗帳下。”
劉民負手而立,望著浩浩蕩蕩的江水東流,忽問道︰“休穆,眼前這江南之地,可就是吳郡所在?”
朱桓聞言,面露欽佩之色︰“主公博聞強識,竟連這地理形勢也了然于胸,實在令屬下嘆服。”復又指點江山道︰“現今吳郡太守乃是許貢,與那許靖素有交情。說來可笑,揚州州治本在九江郡壽春城,奈何那袁公路鳩佔鵲巢,逼得新任州牧劉繇不得已,只得將州治暫設于曲阿。”說著以手指向江南一處,“主公請看,便是那江畔之地。”
“听聞汝南名士許子將,如今也在劉繇帳下?”劉民若有所思地問道。
“正是。”朱桓點頭道,“許劭與許靖本是同宗,有此淵源,劉繇雖為州牧,卻也只能號令吳郡一地罷了。”繼而細細分說揚州局勢︰“廬江、九江二郡北部諸縣,皆听命于袁術;而南部皖縣、居巢等處,則已盡歸孫策所有。更兼豫章、丹陽二郡太守,俱是孫策心腹之人。”
劉民故作訝異,捋須嘆道︰“如此說來,孫伯符在揚州竟已成氣候!休穆以為,此事當如何應對?”
朱桓捋須沉吟道,“孫伯符此子,驍勇絕倫,頗有項籍之概。然其基業未固,且結怨甚廣。莫說劉揚州非易與之輩,吳郡許貢門下死士如雲,會稽王朗名望素著,便是丹陽南境那些山越蠻夷,亦非旦夕可平。”
劉民復問︰“若伯符據有揚州,豈非可弭江南兵戈,還百姓以清平世界?”
“主公心懷黎民,仁德廣被。然某聞孫郎專尚武力,不結納江南士族。縱使得地,恐難久安。”朱桓搖首嘆道,“譬如築室沙上,雖華而不固也。”
喜歡穿越︰我成了三國廢材王子請大家收藏︰()穿越︰我成了三國廢材王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