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城內,劉徹還在擔心曹仁的去向。
徐晃雖然已經逃了回來,但他確實是中了諸葛亮的計,連新野城長啥樣都沒來得及看,就被伏擊大敗。
“主公,以末將觀察,劉備軍似乎早就把新野拿下,附近也做足了防御咱們的準備。
曹仁將軍也是不久前去的新野,想必應該和末將的遭遇差不多。
只是撤退的時候,可能遇到了什麼阻礙,因此沒有往咱們這邊退。
還望主公不要過于擔心。”
徐晃把自己親身經歷、感受到的告訴了劉徹,以便能讓主公安心。
曹仁畢竟是主公宗室大將,可不能就這麼不明不白地消失。
郭嘉見眾人臉色都不太好,可能是都在擔心曹仁的生死。
他自己也是一聲嘆息,但這正是一挑四大戰剛開始,形勢還不明朗。
郭嘉不希望大家為了這事一蹶不振。
“主公,我倒是覺著,曹仁將軍應該是安全的。
不但安全,他手下的兵馬應該也沒損失多少。”
劉徹搖搖頭,苦笑道︰
“奉孝不必安慰我,子孝能否渡過難關,全憑他的造化。
我不過是有點想不通,為什麼新野丟得這麼快,為什麼一點消息都傳不回來。
幾萬兵馬,總得有個僥幸逃脫的敗兵回來送信吧?”
“主公,對面的軍師可是諸葛亮、徐庶等人。
他們要想設計對付一個擅于帶兵的大將,肯定有的是辦法。
比如騙開城門、假傳軍令這些,只要他們想做,一般人很難識破。
現在我擔心的是,咱們想錯了劉備真正在意的方向。
假如他們的目的是在荊州跟咱們火拼,那新野就不應該是第一目標。
守著襄陽,等孫策兩面夾擊,從新野繞後截斷咱們的後路,這才是取勝之道。
現在他急著把新野先佔了,雖然能延緩咱們進攻的速度,但同時也失去了可以引誘咱們大軍攻襄陽,然後繞後的機會。
我想這里邊可能有什麼貓膩。”
郭嘉話音未落,身邊的眾人都是眼前一亮。
“對啊,就算諸葛亮他們智謀高深,有奇招。
但最簡單有效的戰術,還真是把咱們大軍拖在襄陽城外,然後奇襲咱們後路。
他這麼急著攻下新野,還切斷曹仁將軍和咱們之間的聯系,到底是為了什麼?”
“不僅如此,就徐晃將軍帶回來的消息看,孫策在之前新野爭奪戰的時候,似乎沒露面。
他不露面,最少證明敵人還沒出全力。
更像是對咱們的一種威懾?”
“威懾?這個說法好。
大張旗鼓地聯合孫策在荊州跟咱們對峙,卻不讓孫策露面,也不按套路出牌。
就是以為的裝神弄鬼嚇唬咱們。
好像只要咱們不出宛城,他們就很滿意的樣子。
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有了郭嘉的啟發,眾人的思維也開始活躍起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分析著劉備的目的。
結合眾人的分析,劉徹忽然想到一種對自己來說很危險的可能。
“表面要聯合孫策跟咱們決戰荊州,但又不主動尋求和咱們決戰的機會。
只是一味的威懾,逼著咱們疑神疑鬼不敢輕舉妄動。
這麼做我看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們重點不在荊州。”
說罷,劉徹連忙來到地圖前,指向了漢中、巴郡、梓潼一帶。
“他奶奶的,諸葛亮、劉備果然陰險!
這是拿新野當幌子,拖住咱們的大軍,實際上是要暗度陳倉,攻打漢中啊!”
眾人跟著劉徹所指的地方看去。
發現確實是這樣。
劉備想從荊州去益州,只需要西出江陵,沿著白帝城那條路,水陸並進,很快就能到達益州。
而自己這邊如果等益州那邊傳來消息,再繞道潼關南下漢中,那一來一回可不少耽誤時間。
有這麼充足的時間,別說放于禁他們在那守著,就是主力大軍全在,也不一定能守住漢昌、宣漢、葭萌關等地。
一旦有一處失守,劉備隨時可以通過金牛道或者米倉山,反向攻略漢中。
漢中一丟,以後在想南下攻劉備,那就難上加難了!
更難受的是,潼關以西也不太平,馬騰大軍還在那虎視眈眈呢!
現在可以說,漢中是自己地盤里最危險的那個。
“不行,不能再這麼推測、猜想了!
必須得親自試試劉備的意圖。
這新野不能讓劉備就這麼佔著。
咱們一定要想辦法攻下新野。
不論他目的在哪,攻下新野都是咱們唯一的出路!”
“主公說得對,掌握了新野,咱們就能分兵從上庸支援漢中。
到那時,劉備不管打哪,咱們就都不怕了!”
郭嘉接過劉徹的話頭,擔心道︰
“話雖如此,但新野附近一定是伏兵重重,諸葛亮也不會只做震懾咱們的準備。
他一定也料到咱們會去試探他們,確定他們的目的。
這樣一來,攻打新野等同于自己送肉到人家嘴邊。
凶險無比啊!”
劉徹起身來到郭嘉面前,拍了下郭嘉的胳膊,笑道︰
“奉孝,你和文和他們不都也是當世頂尖謀士嗎?
諸葛亮能想到的,我相信你們也能想到。
現在不是畏懼風險的時候,新野這一關必須去闖!
我相信你們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郭嘉認真地點點頭,然後手摸著下巴思考起對策來。
片刻之後,郭嘉眼前一亮,興奮道︰
“原來是這樣!
主公,我想明白了!”
快速來到地圖前,郭嘉指著房陵、上庸一線道︰
“曹仁將軍應該就在這里。
諸葛亮他們是有意逼著曹仁將軍往這個方向撤退。
好讓咱們首尾不能相連,宛城大軍害怕再中埋伏不敢輕舉妄動。
曹仁將軍不知道咱們這邊什麼情況,又辦法及時傳遞消息,也不敢過于激進。
實際上想破局很簡單,不過要看曹仁將軍和主公的默契程度了!”
說罷,郭嘉把自己的想法詳細地告訴了眾人。
簡單來說,就是宛城的主力要主動大張旗鼓地發動新野之戰。
不求快速攻下新野,但必須讓動靜鬧大。
鬧到連被阻隔在上庸一代的曹仁都知道。
知道以後,就看曹仁對主公的了解和默契程度了。
按理來說,曹仁應該能看明白。
只要看明白,曹仁必定大軍出擊,配合宛城大軍從側翼夾攻新野。
做到這一步,基本就算破局了。
劉備目的既然在漢中,那他留在荊州的兵力必然會越來越少。
威懾不住又不能集中精力埋伏一方面的敵人時,諸葛亮的作風,很可能放棄新野。
放棄新野之後,大概率會在新野留下一個大陷阱,在消耗、拖延一番。
剩下的,應該就是孫策負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