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八年五月,劉徹一邊繼續整合河北勢力,一邊配合孫策匯獵荊州。
同時也按照徐庶信中的請求,派遣曹丕、李典率領一千虎豹騎趕往上庸和劉備會合。
曹丕等人剛走,荊州方面就有了動靜。
這天,劉徹閑來無事,叫上郭嘉、夏侯淵,準備去河北降卒聚集的兵營看看。
想要加速收編這些跟隨袁紹一起投降過來的士兵。
快些把他們打亂混編進原有的部隊里。
剛出丞相府,就被一個文士打扮的人攔了下來。
那人一臉風塵僕僕,從一輛顛簸的快散架的馬車上下來。
身邊除了馬夫之外沒有其他隨從。
“敢問尊駕可是當今丞相曹孟德?”
那人一見到正要上馬的劉徹,就小跑著迎了上來。
臉上止不住的欣喜。
“退後!丞相尊駕豈是隨意能接近的?”
不等劉徹反應,身旁的夏侯淵就先一步拔劍在手,擋住了那人。
“哦,是是是。
在下荊州傅巽,有要事求見丞相。
剛才過于激動,這才冒犯了丞相尊駕,還望恕罪。”
傅巽自覺失態,趕忙後退。
“傅巽?當年的義陽侯傅介子的後人?”
劉徹一听姓傅,在看那人士族的打扮,第一反應就是問他的出身。
“丞相果然見多識廣,在下正是義陽侯後代。”
傅巽沒想到丞相居然對先前的人物如此了解,還能第一時間和自己對上號。
本來還有些忐忑的心情,也逐漸放松下來。
夏侯淵看這架勢,也很識趣地站到了劉徹身後。
“早先朝廷征闢你為尚書郎,這麼好的位置不做,為什麼要去荊州客居?”
劉徹一邊詢問傅巽,一邊轉身向府里走去。
心里對傅巽的到來多少也有了點猜測。
多半是荊州士族那邊嗅到了危機,這是要提前為自己找後路了。
別的不說,單憑蔡瑁早年和曹操的交情,荊州士族也不可能不來自己這邊攀攀關系。
傅巽見對方問話之後並沒有等著自己回答的意思。
加上中間的過程太過復雜,也就沒有繼續糾結那個問題。
“今日我到此,是代表荊州士族,來和丞相匯報荊州情況的。
您看是不是……”
傅巽拿不準對方的態度,不敢越過夏侯淵直接跟劉徹進府。
只能在原地言語試探。
劉徹這會心思已經跑了,听到傅巽的話,他下意識地答道︰
“哦,請進府里詳談。”
說完就沉思這直徑進了府。
傅巽得到允許,連忙道謝,同時還不忘給夏侯淵、郭嘉比出一個“請”的手勢。
等兩人回應後,他才低著頭跟著一起進了府。
“說說吧,這次你來是奉劉表的命還是替別人來的?”
書房之內,劉徹已經從沉思中回過神來。
想好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和應對的辦法後,他才開口詢問傅巽。
“回丞相,這事不關荊州政務,在下只是代表底下的聲音。”
“那就是劉表不知道咯?”
“可以這麼說吧……”
見傅巽承認劉表不知道他來,劉徹不由一陣心驚。
因為之前徐庶的信里著重提過這一點。
不但如此,徐庶猜測可能來許都求見的人里,就有傅巽。
能把一件事算計到這麼準確的,普天之下恐怕也就寥寥數人。
包括兩世為人,經驗老到的劉徹,都不敢說自己事事都能算得這麼準。
“這徐庶到底是個什麼神仙?那天自己拒絕用他母親逼他投誠,是不是有點托大了?”
進一步感受到徐庶的恐怖後,劉徹心里不禁有些後悔當時裝13了。
“荊州現在不是還在劉表手里嗎?
你們這就打算放棄劉表了?”
既然和徐庶的猜測都對上號了,接下來傅巽想說什麼,劉徹也都能猜到了。
為了盡量不破壞當前的平衡,劉徹不打算和傅巽廢話。
“這……”
傅巽沒想到對方竟然連寒暄都不寒暄,直接就開門見山。
本來想好的一大套虛與逶迤的話也用不上了。
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怎麼接話。
“這有什麼不能說的?
人嘛,都是趨利避害的。
荊州那些士族,他們可能不願意陪著劉表葬送自己的家業。
遇到危險時,想辦法自保是人之常情。”
劉徹也不知道怎麼回事,自從看了徐庶的信之後,好多關于荊州形勢的問題,他都懶得自己去想了。
完全就是照著徐庶的分析判斷去處理。
包括怎麼敷衍馬騰、什麼時候出兵新野、如何應對劉表和荊州士族……
也許是徐庶分析得太全面了,也許是劉徹很欣賞徐庶的智謀。
總之他下意識地認為只要按照徐庶的計劃來,荊州問題一定迎刃而解。
“既然丞相都想到了,那在下就斗膽求丞相指點迷津。”
傅巽也是始料未及。
來之前蔡瑁拍著胸脯告訴自己,曹操這人疑心重,凡事不要太過直接。
還有曹操表面上很愛面子,但實際上只要對自己有利,他什麼齷齪事都敢做。
但就現在看來,曹操這人疑心一點不重,不但不重似乎還挺坦誠。
至于行事作風,和唯利是圖、不擇手段好像並不沾邊。
根據自己的看法,傅巽這才敢直接求曹操表態。
“嗯,要我說啊,劉表雖說做人狂了點,但他畢竟是朝廷親封的荊州牧。
他治理荊州也有十幾年了,並沒犯什麼錯。
我覺得他這個荊州牧不會輕易被朝廷罷免。
只是如今天下大亂,他能守住荊州多少地盤就不一定了。
你們啊,還是得多為你們的州牧分憂啊!”
傅巽听完這番話,總感覺對方什麼都說了,但好像又什麼都沒說。
既然朝廷不會罷免荊州牧,那為什麼還要任由他人搶佔荊州領土?
讓我們多為州牧分憂,是怎麼個分法?
同時抵抗你曹丞相、孫策、士燮的進攻,還是干脆勸劉表投降你曹丞相保平安?
全是模稜兩可的答案,但似乎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那就是朝廷承認這個州牧,但不插手你們的一切問題。
見傅巽愣在原地,劉徹一臉戲謔地說道︰
“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嗎?”
傅巽摸不清對方脾氣,也不敢輕易去試探對方底線。
只能硬著頭皮表示都明白了。
“那就這樣?”
說著,劉徹直接起身想屋外走去。
傅巽還想提一提蔡瑁和曹操的交情,但看對方似乎並不太在意這些,也就沒敢多嘴。
反正自己已經得到了曹操的答復,至于那句話到底啥意思,就讓蔡瑁、蒯家兄弟他們自己去想吧。
念及此,傅巽趕忙轉身跟了上去。
“多謝丞相賜教,荊州那邊還有公務,那在下就不叨擾了。”
說罷,傅巽躬身施禮,告辭而去。
“主公,這人明顯是想要跟咱們談歸順的事。
您怎麼不順著他的意思多跟他聊兩句呢?”
傅巽走後,郭嘉一臉的不解,當即跟劉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咳!說來也奇怪,我自從看了徐庶的信之後,就很想知道假如一切按照他的計劃進行,到最後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反正咱們不管怎麼做,都不吃虧。”
郭嘉听了主公的話後,也是一陣無語。
“我看您就是害怕蔡瑁他們裹脅劉表投降以後,您沒地方練兵吧?”
“奉孝,針對這件事,難道你也是這麼認為的嗎?”
劉徹忽然變得嚴肅起來,定定地看著郭嘉。
“好吧,剛才只是一句戲言。”
郭嘉表情也變得鄭重。
“劉表一旦提前被裹脅著投降,孫策絕對是收益最大的,到時候就只能和他搶荊州。
您是寧願讓劉備順理成章接管部分荊州,也不願提前和孫策撕破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