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梅也開始籌備在鎮上開個烤鴨店,有了在鎮上開烤鴨店的打算,王秀梅越發覺得買車勢在必行。王秀梅坐車來到市里車行,她看著琳瑯滿目的汽車,一時有些眼花繚亂。她在一輛外觀簡約大氣的轎車前停了下來,圍著車仔細打量著。這時,一位熱情的銷售員走了過來,笑容滿面地介紹道︰“女士,您真有眼光,這款車性價比很高,空間也寬敞,很適合家用和日常出行。”王秀梅點了點頭,打開車門坐了進去感受了一番。銷售員接著說︰“而且它的油耗也比較低,能為您節省不少開支。”王秀梅心里有些心動,但還是有些猶豫。就在這時,她突然想到以後開著車往返于家和市里的烤鴨店,既方便又有面子,還能隨時運送食材。想到這里,她果斷地說︰“行,就它了,我買了!”辦理完購車手續後,王秀梅開著新車,滿懷憧憬地駛回家。
王秀梅開著車剛駛進村子,村里的人就被吸引了過來。大家紛紛圍在車旁,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秀梅啊,這是你買的車?可太氣派了!”一位大媽滿臉羨慕地說道。
“是啊,秀梅現在可真是出息了,都開上轎車了。”另一位大爺也跟著贊嘆。
王秀梅笑著下了車,心里別提多得意了。“大家都別圍著啦,進屋里坐坐,嘗嘗我從城里帶回來的點心。”
村民們跟著進了屋,一邊吃著點心,一邊听王秀梅講在市里開烤鴨店的計劃。大家都對她豎起了大拇指,還紛紛表示以後一定會去店里捧場。
王秀梅更加堅定了信心,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王秀梅和王建國先殺了五只鴨子,按照童年時記憶,他們開始調制腌制鴨子的佐料。王秀梅回憶著細節,將八角、桂皮、香葉等香料還有幾味中草藥按比例放入鍋中,加水熬煮。濃郁的香料味在空氣中彌漫開來,王建國在一旁幫忙攪拌著,確保每一種香料都充分融合。待佐料熬好放涼後,他們把殺好洗淨的鴨子放進大盆里,將佐料均勻地涂抹在鴨子的內外,每一處都不放過,仿佛在雕琢一件藝術品。涂抹完畢,他們把鴨子碼放在缸里,用蓋子封好。王秀梅看了看時間,說道︰“這鴨子得用佐料腌制三個小時,等時間到了,味道才能完全進去。”王建國點點頭,兩人便開始準備其他開店要用的東西。在等待的這三個小時里,他們規劃著店面的裝修、人員的招聘,還討論了烤鴨的定價。三個小時終于過去了,王秀梅打開缸蓋,一股醇厚的香味撲鼻而來,腌制好的鴨子色澤誘人,他們相視一笑,仿佛看到了烤鴨店生意火爆的場景。
王秀梅把鴨子放進烤爐里熟練地調節著火候。王建國在一旁緊張地盯著,生怕出什麼差錯。隨著時間的推移,烤爐里傳出陣陣誘人的香氣,那香味越來越濃郁,仿佛有一只無形的手,勾著人的味蕾。王秀梅時不時打開爐門查看鴨子的情況,只見鴨子的表皮漸漸變得金黃酥脆,油脂順著鴨身滴落在炭火上,發出滋滋的聲響。
終于,烤鴨烤好了。王秀梅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將鴨子從烤爐中取出,放在案板上。她拿起鋒利的刀具,熟練地將烤鴨切成薄片,每一片都帶著均勻的色澤和恰到好處的肥瘦比例。王建國迫不及待地夾起一片,蘸上醬料,放入口中。“嗯,太好吃了,這味道和小時候吃的一模一樣!”他豎起大拇指贊道。王秀梅也嘗了一口,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們知道,有了這美味的烤鴨,市里的烤鴨店一定能成功。接下來,他們要加快籌備的步伐,爭取早日讓這美味的烤鴨香飄滿整個市區。
王秀梅把烤鴨分給家人品嘗,家人們吃得贊不絕口,紛紛夸王秀梅手藝精湛。這時,陳江托人給王秀梅捎來口信。陳江告訴她,有個位置絕佳的店鋪正在轉讓,就在商業中心附近,人流量極大。王秀梅一听,心里頓時激動起來,她和王建國簡單商量了一下,便決定立刻去看看。到了店鋪,王秀梅仔細打量著,店鋪面積適中,格局方正,裝修雖然陳舊,但稍加改造就能煥然一新。而且地理位置確實非常優越,周邊有商場、寫字樓和居民區。王秀梅當機立斷,和轉讓方談好了價格,簽了合同。接下來的日子,王秀梅和王建國馬不停蹄地開始裝修店鋪、招聘員工。他們還設計了獨特的招牌,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終于,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王秀梅的烤鴨店正式開業了。店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那股熟悉的烤鴨香味,也開始在市區里飄散開來。
王秀梅憑著用祖傳下來腌制烤鴨佐料,先把鴨子用佐料腌制三個小時,讓鴨肉入味,在放進烤爐里烤。這樣烤出來的烤鴨比用傳統方法烤出來的烤鴨口感更加鮮嫩緊實,縴維間飽含著佐料和中草藥獨特的風味。肉質的鮮嫩與表皮的酥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口感層次豐富。每咀嚼一下,烤鴨的酥脆,鴨肉的鮮嫩,油脂的香醇,在舌尖上慢慢地綻放,越嚼越香,讓人陶醉不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烤鴨店開業後生意異常火爆,王秀梅忙得不可開交。這天,店里來了一位神秘客人,他戴著墨鏡,穿著考究。他點了一只烤鴨,品嘗後,眼楮一亮。隨後他找到王秀梅,表示自己是市里一家大酒店老板,想和她合作,將烤鴨納入酒店的菜譜。王秀梅又驚又喜,就和這位酒店老板達成協議︰以每只烤鴨二十五元的價格,每天為酒店提供三十只烤鴨。有了固定的客源,王秀梅就把烤鴨店的一切事務交給哥嫂打理。並讓哥哥抽空也去考個駕照。
王秀梅擔心家里那正在孵化六千個鴨蛋的鴨苗,就開著車往家里趕去。
再說李陽把獅頭鵝裝在新買的貨車上去市里的水產公司去賣。
李陽,趙艷,王素芳坐著李家哥仨開的貨車,一路上心里美滋滋的,想著這鵝肯定能賣個好價錢。到了水產公司,他把車停好,就開始招呼工人幫忙把鵝卸下來。水產公司的老板親自出來查看這批獅頭鵝,他圍著鵝群轉了幾圈,眼楮里滿是滿意。經過一番仔細的檢驗和商討,最終以一個讓李陽驚喜的高價成交了。李陽看著手中厚厚的幾沓錢,笑得合不攏嘴。
更讓李陽興奮的是旮旯隻果的商標注冊也順利通過。
李陽看到鎮里做買賣的卻安了電話,就想自己也應該安個電話。
‘’趙艷,王素芳,你倆去郵電局去申請安三部電話,果園一部。村委會一部,王秀梅家里一部。‘’
李陽這些日子太忙,根本沒時間去看王秀梅,他心里惦記王秀梅,有了電話可以經常在電話里問候一下。自己都安了電話,村委會也應該給安個電話。彭岩把一千多畝地都免費承包給自己。自己不能忘了這份情。
‘’陽哥,這三部電話可得花不少錢呢!‘’
趙艷說。
‘’多少錢都應該花。有了電話就方便多了。我得在賣隻果之前把駕駛證考下來。‘’
李陽說。
趙艷和王素芳坐著李樹文開的貨車去鎮里郵電局申請安電話,李樹發和李樹良開著貨車回果園了。李陽則去駕校繼續練車。
王秀梅回到鴨廠,第一批孵化的鴨苗都已經蹬殼,這批鴨蛋在胡艷和楊霞的精心照料下孵化率出奇的高,竟然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兩千個鴨蛋孵化出一千八百多只鴨苗。
‘’劉嬸,阿霞嫂子,能孵化出這麼多鴨苗,你倆功不可沒,這是你倆這個月的工錢。‘’
王秀梅每人給了六百塊錢,
‘’秀梅,怎麼這麼多,不是每個月兩百四十塊錢嗎?‘’
胡艷數完錢有些驚訝。
‘’劉嬸,從兩千個鴨蛋能孵化出一千八百多個鴨苗,就知道這一個月你倆沒少吃辛苦,所以多給了一些也是應該的。要是每月我還給你倆開兩百四十塊錢的工資,就顯得我太財黑了,沒有人情味。你倆會心寒的。‘’
王秀梅說出了掏心窩子的話。
‘’秀梅,我和劉嬸沒看錯你,我倆早就私下議論過你,只要我倆把活干好,你不會虧待我倆的。你放心,以後孵化鴨苗的活就交給我倆。不會讓你操一下心的。‘’
楊霞有些激動,因為她知道,每個月六百塊錢,一年就掙七千多塊錢,那可比種地掙錢多啊,而且是旱澇保收,不想種地,那是靠天吃飯,老天爺讓你得就得。讓你扔就扔。
三個人正有說有笑地嘮著鴨廠以後的發展。
‘’秀梅,你啥時候從市里回來的?‘’
王秀梅回頭一看,李成山站在後面微笑地看著她。
‘’爸,我剛回來就到廠房看看鴨苗的孵化情況。‘’
王秀梅說。
‘’秀梅,你和我回家一趟,我有事和你商量。‘’
李成山低著頭,手擺弄著衣角有些不好意思。
‘’爸,你到底有什麼事,還要回家去說。‘’
王秀梅和李成山往家里走去。王秀梅忍不住地問李成山。
‘’秀梅,你養鴨子還缺人不?‘’
李成山停下了腳步,看著王秀梅,臉上帶著一絲不安。
王秀梅感覺到自從丈夫李樹財去世後,公公頭一次這麼看自己,于是她也停下了腳步,轉身打量著公公李成山,這也是從暴風雨夜以後第一次正眼看李成山,自見公公身形單薄佝僂,脊背彎成了一張古老們弓,仿佛承載著歲月所有的滄桑。頭發稀稀疏疏,恰似冬日原野上幾縷枯草。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每一根都被時光染成銀白,臉上的皮膚,仿佛是被反復揉搓的舊布,滿是褶皺,深陷的眼窩,一雙眼楮渾濁無神。像是被迷霧籠罩,再也映不出曾經的光芒。瘦骨嶙峋的雙手,青筋根根暴起,宛如枯枝樹丫,自然地下垂身體兩側。
王秀梅看著李成山的樣子呆住了,這才幾年,他怎麼蒼老了這麼多。
‘’秀梅,你怎麼用這樣的眼神看我?‘’
李成山說。
‘’爸,這幾年你怎麼老了這麼多?‘’
王秀梅有些疑惑。
‘’秀梅,人老是自然規律。你養鴨子還缺人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成山知道,兒子的死和他有直接關系,所以這些年他都活在自責當中,他覺得對不起兒子,更對不起王秀梅。一直生活在自責當中,他要用有限的能力幫助王秀梅,來彌補以前對王秀梅的傷害。
‘’爸,現在鴨子也不下蛋,也不用腌鴨蛋了,根本就不缺人了。誰要來了呀?‘’
王秀梅說。
‘’秀梅,今天在鎮上住的你大姐和你大姐夫兩口子來了,听說你養鴨掙了錢,用不少人,就想來你這干點活,補貼家用。‘’
李成山說。
‘’我大姐家過得不挺好的嗎?樹財生病的時候還借給咱家兩千塊錢呢!我二姐大軍借給咱家一萬元呢。‘’
王秀梅想起過去自己家有困難時,兩個大姑姐都借給自己過錢。
原來自從李樹財去世後,彭剛看岳父岳母年齡也大了,和王秀梅領著三個孩子艱難度日,以前殷實的家底也為小舅子的病花光了,還拉了不少饑荒,怕受到岳父家的拖累,慢慢地,逐漸地疏遠岳父一家人,就是每年過年都不去看望岳父岳母。李艷春對丈夫彭剛的做法十分不滿,雖然惦記著父母,但自己根本說了不算,也不敢反駁。誰知,這幾年彭剛家里過得一年不如一年,鄰居都出去打工,而他整天就伺弄家里那點地。彭剛看著鄰居家的小日子都過起來了,也想出去找個工作,可自己除了種地,別的啥也不會。正犯著愁呢,鄰居告訴他的小舅子媳婦王秀梅養鴨發財了,而且雇了不少人。所以就硬�著妻子李艷春和他一起來,找老丈人李成山,讓李成山和王秀梅說說,給自己找個活干,剛開始李艷春根本不來,但經不住彭剛的軟磨硬泡,才和丈夫彭剛厚著臉皮來了。
王秀梅沉默片刻,心里有些猶豫。她知道大姐一家以前幫過自己,但如今鴨廠確實不缺人手。“爸,我這現在真不缺人,而且鴨廠的活也不輕松,大姐他們怕是干不來。”王秀梅輕聲說道。李成山嘆了口氣,“秀梅,你大姐夫現在工作不好找,家里日子也不好過,你就當幫幫他們。”王秀梅看著公公那滿是期待的眼神,想起大姐曾經的恩情,心軟了下來。“行吧,爸,那明天讓大姐和大姐夫來試試。不過先說好,要是干不了,也別強求。”李成山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秀梅,你真是個好孩子,你放心,他們肯定會好好干的。‘’”爸,我哥這次落戶的事還是你去辦吧!‘’王秀梅說。‘’行,秀梅,明天我就去辦你哥落戶的事。‘’李成山說。回到家,王秀梅見到了大姐和大姐夫,她熱情地招呼著他們,承諾會安排合適的工作。大姐眼里滿是感激,拉著王秀梅的手說︰“秀梅,多虧你了,我們一定會好好干。”王秀梅笑著點點頭,心里暗暗祈禱,希望大姐一家能在這里好好干下去。
喜歡旮旯村旮旯事請大家收藏︰()旮旯村旮旯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