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場充滿政治智慧與家族羈絆的最後陽謀,如一道最溫暖的陽光,徹底驅散籠罩在大寧帝國權力交接上的最後一絲陰霾。
當太子趙乾親手將父皇彌留之際親筆書寫的聯姻遺詔在早已嚇破膽的保守派群臣前緩緩展開時,
所有本還對新君心存輕視與僥幸的老狐狸們徹底絕望!
他們知道,從這一刻起,
那看似軟弱的皇太子身後站著的不再僅是一個權臣張小山,
而是一整個與趙氏皇族骨血相連、利益與共的龐然大物——安國公府!
任何膽敢再挑戰新政的愚蠢行徑都不再是簡單的政見之爭,
而是對趙、張兩大帝國最高統治集團的共同宣戰!
其最終下場,唯有粉身碎骨!
……
朝局已定,國本已穩。
而那位為這一切鋪平最後道路的偉大帝王寧宣宗,
他那油盡燈枯的生命,也終于在听聞太子與元聖共同稟報這最後陽謀圓滿成功後,緩緩走到終點。
……
大寧“格物”二年,冬月十五,子時,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
乾清宮寢殿內,早已沒有多余的宮女與太監,
只剩三位將共同執掌這龐大帝國最高權力的男人——
元聖張大山,皇太子趙乾,內閣首輔張小山。
他們靜靜圍坐在氣息奄奄的龍榻旁,
陪伴這位即將遠行的一代雄主走完他波瀾壯闊的最後一程。
……
“元聖……”
出乎所有人意料,昏迷數個時辰的皇帝寧宣宗竟奇跡般緩緩睜開那渾濁不堪的眼楮。
他的臉上泛起一層不祥的回光返照紅暈。
他的聲音雖虛弱如游絲,思路卻前所未有地清晰。
他未去看早已哭成淚人的兒子,
也未去看即將成為帝國攝政王的女婿,
只是將充滿不舍與期盼的最後目光投向與他相交一輩子的老朋友。
“朕要走了。”
“陛下……”張大山緩緩握住他那早已冰冷的枯手。
“莫怕。”
“呵……呵呵……”皇帝自嘲一笑,聲音沙啞如破舊的風箱。
“死,朕何懼之有?”
“朕這一生,平北蠻,定南疆,開新政,興格物,”
“其功績足以光耀千古、名垂青史!”
“朕就算是到了九泉之下,去見列祖列宗,亦可抬頭挺胸,毫無愧色!”
“朕唯一放心不下的,是乾兒。”
……
“父皇……”
太子趙乾聞言再也抑制不住,“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父皇,兒臣不孝啊……”
“兒臣定當繼承您的遺志,將我大寧治理得更加繁榮昌盛,絕不辜負您的期望!”
“住口!”
皇帝卻用盡最後氣力發出一聲充滿帝王威嚴的斷喝!
他死死盯著自己的兒子,那渾濁老眼中迸發出一股前所未有的銳利與清醒!
“乾兒!你給朕記住!”
“你之所以能坐穩這萬里江山,”
“靠的從來不是你自己的本事!”
“而是因為有你身旁的元聖與他的安國公府!”
“是他們為你平定了北蠻!”
“是他們為你喂飽了萬民!”
“更是他們為你鍛造出那足以讓天下所有宵小不敢異動的國之重器!”
“所以!”他的聲音陡然拔高,充滿臨終托孤的巨大決絕!
“朕今日要你當著朕與元聖之面,立下你作為新君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祖宗誓言!”
“那便是——”
“趙張兩姓,世世代代永為君臣!永為兄弟!”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但凡趙氏後人有敢生出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不臣之心者,”
“必將天理不容,人神共憤!”
“死後亦不得入我趙氏太廟!”
……
這充滿政治智慧與無盡真誠的最後遺詔,如一道最神聖、最沉重的緊箍咒!
狠狠套在太子趙乾的頭上!
也同樣狠狠烙印在一旁听得心神劇震的張小山心上!
他們徹底明白,這位偉大帝王在生命最後一刻為他們這兩位未來帝國最高統治者所鋪設的最後一條、最堅固的同舟共濟軌道!
……
“兒臣趙乾……”
太子早已淚流滿面。
他對著父親,對著神情肅穆的元聖張大山重重叩首!
聲音沙啞,卻充滿一諾千金的巨大堅定!
“謹遵父皇遺命!”
……
“好……好……”
在得到兒子這最後承諾後,皇帝寧宣宗那緊繃數月的最後一根心弦終于徹底松開。
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大困倦如潮水般向他襲來。
他知道,自己可以安心地走了。
他緩緩閉上那雙疲憊的眼楮,嘴角卻帶一絲欣慰的微笑。
他的腦海中最後浮現的是他與那充滿傳奇色彩的布衣元聖第一次在青石村相見的場景,
是他與他聯手將一個積貧積弱的王朝一步步推向那前所未有之巔峰的波瀾壯闊。
“元聖……”他緩緩伸出那干枯的手,仿佛想抓住那即將逝去的光陰。
“朕這一生……值了……”
……
當那最後一個充滿滿足與驕傲的音節緩緩消散在空氣中時,
那緩緩抬起的手也終于無力滑落。
……
大寧“格物”二年,冬月十五。
那位一手開啟大寧盛世、充滿傳奇與爭議的一代雄主寧宣宗,
于乾清宮內,在他最信賴的戰友與最期盼的繼承者共同陪伴下,
溘然長逝。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