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604章 環保新政,定為國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604章 環保新政,定為國策

    太和殿上,皇帝寧宣宗那聲威嚴無比的“國策”宣告,如同春雷滾滾,不僅徹底震懾了朝堂之上所有心懷異議的聲音,更以前所未有的力量,為大寧帝國未來的發展道路,指明了一個全新的、充滿了遠見卓識的綠色方向。

    然而,皇帝的金口玉言,固然能一錘定音。

    但如何將這份高瞻遠矚的“帝王意志”,轉化為一套行之有效的、可以覆蓋全國、並足以傳承百代的具體“政令”與“法度”,卻是一項更為艱巨,也更為復雜的系統工程。

    這個重任,毫無疑問,再次落到了安國公張大山,以及他那位如今已是帝國政務中樞核心的內閣首輔,張小山的肩上。

    ……

    朝會散後,錢益謙等一眾在“兩鎮之約”中慘敗的“唯利派”官員,被皇帝下旨申斥,降級罰俸,暫時投閑散置,已是掀不起任何波瀾。

    而安國公府的書房內,卻再次燈火通明,進入了新一輪的不眠不休。

    張大山父子知道,他們必須趁熱打鐵。

    趁著皇帝的決心最大,朝野的震撼最深,將“清溪城模式”的成功經驗,迅速地、系統地,固化為國家層面的法律和制度。

    否則,一旦時過境遷,利益的博弈再次抬頭,今日這來之不易的“環保共識”,便很可能再次被人遺忘或陽奉陰違。

    “小山,”張大山指著那張巨大的、鋪滿了整個書桌的清溪城營造總圖,神情凝重地說道,“陛下今日之決斷,乃是萬世之幸。但,光有‘國策’二字,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必須,為這份‘國策’,配上一套完整、細致、且不容任何人鑽空子的‘枷鎖’。”

    “否則,再好的理念,到了下面,也可能變成一紙空文。”

    張小山深以為然地點頭“父親所言極是。孩兒以為,當務之急,是需盡快擬定一份《大寧帝國營造及百工環保章程》,以聖旨之名,頒行天下,作為未來所有相關工程的最高準則。”

    “好。”張大山贊許道,“那這份章程,你認為,該從何處著手?”

    “依孩兒之見,”張小山早已成竹在胸,侃侃而談,“當以‘清溪城’為藍本,立足于‘防’,輔之于‘罰’,獎懲並舉,方為長久之道。”

    于是,在接下來的十天半月里。

    一場圍繞著帝國未來環保法案的“頂層設計”,便在安國公父子的主導下,緊鑼密鼓地展開了。

    他們將清溪城那套經過了兩年實踐檢驗的“格物風水”營造理念,進行了全面的、系統化的梳理與總結。

    並將其,一條條地,轉化為清晰、具體、可操作的法律條文。

    其一,是“規劃先行,一票否決”。

    章程草案的第一條,便以不容置疑的強硬姿態,規定

    “凡,帝國境內,所有新建之城鎮、工坊、礦山、水利等重大工程。動工之前,必須,先由‘皇家營造司’與‘格物學院’共同派出之勘探隊,對其選址進行為期不少于半年的水文、地質、風向及生態環境評估。”

    “凡,評估認定,該工程可能對周邊重要水源、良田、山林造成不可逆轉之重大破壞者。無論其能帶來多大的經濟之利,一律……不予批復!”

    這條“環保一票否決制”,無疑是從源頭上,杜絕了類似黑水鎮那樣,為了短期利益而犧牲長遠環境的愚蠢行為。

    其二,是“標準明確,責任到人”。

    章程草案中,詳細地,將清溪城模式中的各項環保措施,都制定成了可以量化的、必須嚴格遵守的“硬性指標”。

    比如,高爐煙囪的高度,必須達到多少丈以上。

    “水幕除塵”裝置的規格,以及每日的運行時間,都有明確規定。

    排入河流的廢水,其清澈度、酸堿度、甚至“毒性”(用清水養魚法測試),都必須達到某個具體的“甲等”或“乙等”標準。

    固體廢棄物的分類、回收與填埋,也都有了一整套細致的操作流程。

    並且,每一項指標,都明確了相應的“責任人”。

    從工坊的坊主,到地方的工部官員,再到巡查的御史。

    層層監督,環環相扣。

    一旦發現有違規排放、偷工減料之行為,不僅要對工坊處以巨額罰款,甚至勒令停產。

    相關的監管官員,亦將受到“失察”之罪的嚴厲問責。

    其三,是“稅賦調節,獎懲分明”。

    為了鼓勵各地推行環保新政的積極性。

    張小山,還在父親的授意下,設計了一套全新的、與環保績效直接掛鉤的“稅賦調節”機制。

    “凡,能嚴格遵守環保章程,甚至在節能減排、循環利用等方面有突出創新之工坊。經‘質檢司’評定之後,可享受為期三年的‘環保稅賦減免’。”

    “而那些,屢教不改,污染嚴重之企業。則將面臨逐年遞增的‘懲罰性排污重稅’!”

    “如此,以稅賦為杠桿。則守法者,利上加利;違法者,寸步難行。長此以往,則優勝劣汰,青山綠水,自然可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

    當這份厚達數十頁,內容詳盡、邏輯嚴密、幾乎將所有可能出現的漏洞都考慮在內的《大寧帝國營造及百工環保章程(草案)》,最終呈遞到皇帝寧宣宗的御案之上時。

    即便是早已對張家父子之才華有所預料的皇帝,也不禁再次為之深深震撼。

    這份章程,已經遠遠超出了普通法令的範疇。

    它,簡直就是一部,關于如何治理工業時代環境問題的……百科全書!

    它里面,不僅有宏觀的理念,更有微觀的標準。

    不僅有嚴厲的懲罰,更有巧妙的引導。

    其遠見,其周密,其可行性,都足以讓任何一個有識之士,都為之嘆服。

    “好!好!好啊!”

    皇帝寧宣宗龍顏大悅,連說三個“好”字,撫掌贊嘆。

    “有此章程在,朕,再無後顧之憂矣!”

    他當即便召集內閣六部,對這份章程草案,進行了最後的審議。

    雖然,依舊有那麼幾個代表著舊有利益集團的官員,試圖在某些條款上討價還價。

    但在皇帝那不容置疑的意志,和安國公父子那無可辯駁的“清溪城”實證面前。

    所有的反對,都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

    最終,這份章程,以極高的效率,被全票通過。

    並由皇帝,親自加蓋傳國玉璽,以“最高等級”的帝國法令形式,昭告天下!

    從此,環境保護,不再僅僅是安國公張大山個人的“理想化”堅持。

    它,被正式地,寫入了帝國的法典。

    成為了,每一個大寧子民,都必須一體遵行的……神聖國策!

    這份“環保新政”的頒布,其意義,絲毫不亞于之前的“北伐大捷”和“鐵路興建”。

    它或許在短期內,會適當減緩帝國工業化狂飆突進的速度。

    但從長遠來看,它卻為這頭剛剛甦醒的東方巨龍,套上了一個最重要、也最理性的“韁繩”。

    讓它在奔向富國強兵的道路上,能夠走得更穩,更遠,也……更健康。

    安國公張大山的聲望,也因為這份澤被子孫、功在千秋的“遠見之明”,再次達到了一個新的、近乎于“聖人”的高度。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604章 環保新政,定為國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604章 環保新政,定為國策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