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內,檀香裊裊,氣氛莊重。
皇帝的目光,落在了那些由太監們小心翼翼呈上來的、充滿了新奇意味的模型和樣品之上。
“好了。”
皇帝的聲音,帶著一絲期待。
“閑話,就不多說了。”
“讓朕看看,你們張家,究竟是如何,能做出那些‘改天換地’的神物的。”
張大山對著皇帝,再次躬身一禮。
然後,他退後半步,對著身後的鐵牛,微微點了點頭。
“鐵牛,先從咱們的根基,鋼鐵說起。”
“是,爹。”
鐵牛沉聲應道。
他從一個鋪著黑色天鵝絨的木盤中,取出了兩塊大小相仿的鐵條。
一塊,是工部官辦鐵廠出品的、最好的“熟鐵”。
另一塊,則是青石村用新法煉出的“百煉精鋼”。
“啟稟陛下。”
鐵牛的聲音,質樸而又充滿了力量。
“這是咱們大寧朝,市面上最好的熟鐵。”
他又拿起另一塊。
“這是咱們青石村,煉出的‘精鋼’。”
他示意一名殿前的御前侍衛上前。
“還請侍衛大哥,用同樣的力氣,將這兩塊鐵條,折彎試試。”
那名侍衛接過鐵條,先是拿起那塊熟鐵。
他只用了五六分的力氣,那鐵條,便被輕而易舉地,彎成了一個難看的弧度。
然後,他又拿起那塊精鋼條。
這一次,他用上了十成的力氣,憋得是滿臉通紅。
可那根看起來並不粗壯的鋼條,卻只是微微有些變形,充滿了驚人的韌性。
“好,好剛猛的鐵。”皇帝眼中露出了贊許之色。
鐵牛繼續說道︰“陛下,好鋼,源于好鐵。”
“好鐵,源于旺火。”
“臣在煉鐵時,並未用尋常木炭,而是用家父之法,將煤炭煉為焦炭。”
“此物,火力更猛,熱度更高,能將那礦石里的雜質,都給它燒得干干淨淨。”
“煉出的生鐵,純淨,堅固。”
他又從另一個盤子里,拿起一塊閃爍著不同金屬光澤的鋼條。
“陛下,此乃‘合金鋼’。”
“臣在煉鋼時,加入了這種黑色的石頭粉末錳礦)。”
“煉出的鋼,不僅堅硬,而且柔韌,不易斷裂。”
他將這根細長的合金鋼條,在手中,緩緩地彎成了一個近乎圓形的弧度。
鋼條,發出了令人牙酸的“咯吱”聲,卻並未斷裂。
當他松開手,那鋼條又“嗖”的一聲,彈回了原狀。
這驚人的一幕,讓皇帝和在場的幾位大臣,都看得是嘖嘖稱奇。
“此鋼,若用于兵甲,比之我朝現有之物,如何?”皇帝問道。
鐵牛自信地回答︰“回陛下,若用此鋼打造鎧甲,可輕三成,而堅固倍之。尋常刀箭,難傷分毫。”
“若用此鋼打造刀劍,則鋒利無比,削鐵如泥。”
鐵牛的匯報,結束了。
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最直觀的展示和最樸實的數據。
接著,是柱子。
他走上前,來到了那台小巧的、由黃銅和鋼鐵組成的蒸汽機模型前。
他先是恭敬地行禮。
然後,便如同一個在學院里授課的先生一般,開始了他有條不紊的講解和演示。
“陛下,各位大人,請看。”
“此物,名為‘蒸汽機’。”
他點燃了模型下方的小小酒精燈。
“其理,在于水化為氣,其力萬鈞。”
很快,模型那小小的鍋爐里,水便開始沸騰。
“陛下請看,此為鍋爐,水在此化為蒸汽。”
“此為氣缸,蒸汽之力,在此推動活塞,進行往復運動。”
“此為飛輪,可將活塞的往負之力,轉化為平穩的旋轉之力。”
“而此物,”他指著那根小小的杠桿和重錘,“乃是家父所言的、此物之魂——安全閥。”
“氣若過甚,則從此而出,以保萬全。”
在他的講解中,那台精巧的模型,開始發出了“噗嗤、噗嗤”的輕響。
活塞,真的動了。
飛輪,也真的,開始一圈又一圈地,穩定地旋轉起來。
這幅將抽象的原理,變成眼前現實的景象,讓皇帝和幾位大學士,都看得是目不轉楮,大感新奇。
柱子又用一根小小的皮帶,將蒸汽機的飛輪,與旁邊那艘“龍舟”模型的明輪,連接在了一起。
那艘停在水盆里的小船,兩側的明輪,立刻便開始轉動起來,攪動著清水,緩緩地,向前航行。
“好,好一個‘水火相濟’。”皇帝撫掌大笑。
演示完畢,柱子也退到了一旁。
最後,是張大山。
他走上前,將兩個兒子所展示的“技術”,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戰略”高度。
“啟稟陛下。”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
“鋼鐵,乃國之筋骨。”
“蒸汽,乃國之血脈。”
“有了堅實的筋骨,有了奔流不息的血脈,我大寧這頭雄獅,才能真正地,醒過來,吼一聲,威震四海。”
他指著那些鋼材樣品。
“以此‘合金鋼’,為我大寧將士,打造更輕、更堅之鎧甲,鍛造更利、更韌之兵器。”
“則我大寧軍士,在戰場之上,便能以一當十,無往不利。”
他又指向那台正在運轉的蒸汽機。
“以此‘蒸汽力’,為我大寧水師,打造不憑風帆之戰船。”
“則我大寧之疆域,將不再局限于陸地,而是可以延伸至那四海八荒。”
“以此‘蒸汽力’,為我大寧,打造日行千里之鐵車。”
“則我大寧之物產,可朝發江南,夕至京城,天下財富,盡歸其內。”
“軍事、工業、農業、商業……”
“陛下,只要善用此二物,我大寧,必將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萬國來朝的……千古盛世。”
他這番話,擲地有聲,充滿了無窮的想象力和……一種足以改變世界的巨大力量。
御書房內,一片死寂。
皇帝,從龍椅上站了起來。
他緩緩地,走下御階。
他走到那台還在“噗嗤、噗嗤”運轉的蒸汽機模型前,靜靜地看了許久。
他又拿起那根彈性十足的合金鋼條,用手,親自感受著其中所蘊含的、那股強大的力量。
最後,他抬起頭,看著眼前這父子三人。
他的眼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震撼和……狂喜。
“張大山,張鐵牛,張柱子。”
“你們父子三人,今日為朕,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朕,若只賞你們金銀,那便是怠慢了功臣,更是小看了你們這份功績的價值。”
他轉頭,看向內閣首輔。
“首輔,依你看,該如何賞賜?”
內閣首輔躬身道︰“陛下,張氏之功,已非金銀可量。臣以為,當晉其爵,以彰其功,以安其心。”
“好。”皇帝當即拍板,“朕幾年前因曲轅犁之功,賜他‘天工巧匠’之名,今日看來,此名副其實,甚至……尚不足以彰其功績。”
“此等國之能臣,豈可久為布衣?”
他回到龍椅之上,聲音變得威嚴而洪亮。
“傳朕旨意。”
內侍總管那尖利的聲音,響徹御書房。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南陽府青石鄉男張大山,屢獻祥瑞,利國利民,功在社稷。”
“特晉封其為‘青石縣伯’,食邑五百戶,世襲罔替。”
“其長子張鐵牛、五子張柱子,技藝超群,輔父有功,特授工部員外郎之職,享六品俸。”
“其家族之‘青石遠洋商號’,為國開拓商路,特賜‘皇家特許’旗號,往來四海,官府軍府,皆不得任意刁難。”
“欽此。”
這番破格的封賞,讓張家父子三人,都驚得是再次跪倒在地,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臣……謝主隆恩。”
當他們領旨謝恩,跟隨著太監,走出御書房時。
所有等候在外的官員,看著他們父子三人的眼神,都徹底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