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港最大的船塢里,熱火朝天的景象,已經持續了整整三個月。
那艘擁有著鋼鐵脊梁的巨大海船,在柱子和鐵牛的日夜監造之下,已經初具雛形。
堅固的船體,已經完全合攏。
那流暢而又充滿了力量感的線條,讓所有看慣了方頭方腦福船的泉州老師傅們,都嘖嘖稱奇。
接下來的日子,便是更精細的上層建築和內部總裝。
柱子帶著他手下最得力的木匠,開始在巨大的甲板上,搭建起高大的船樓和船艙。
每一個房間的布局,都經過了精心的設計,不僅要考慮居住的舒適性,更要考慮戰斗時的防御和了望。
鐵牛則帶著他的學徒們,負責安裝各種至關重要的金屬部件。
有重達千斤的、用整塊精鋼鍛造的巨大船錨。
有連接著帆布和桅桿的、數不清的鋼制滑輪和絞盤。
甚至,在船只的兩側,還預留出了十幾個黑洞洞的炮口。
並安裝上了幾門從青石村運來的、小口徑的“防衛用”青銅短炮。
這讓整艘船,看起來更像是一座移動的海上堡壘。
終于,在所有工匠的翹首以盼中,這艘集結了張家最高技藝的巨艦,宣告完工。
下水的日子,定在了一個風和日麗的黃道吉日。
這一天,整個泉州港,萬人空巷。
無數的百姓和商人,都涌到了船塢的周圍,想要親眼看一看,這艘早已傳得神乎其神的“青石神舟”,究竟是何模樣。
趙四海更是廣發請柬,將泉州港有頭有臉的官員、富商,甚至是那些高鼻深目的番商代表,都請到了觀禮台上。
吉時已到。
柱子和鐵牛,這兩位年輕的“總工程師”,親自檢查了船台上的所有枕木和滑道。
確認無誤後,對著高台上的張大山和趙四海,重重地點了點頭。
趙四海站起身,走到台前,聲音洪亮。
“今日,我‘青石遠洋商號’第一艘千料大船,即將出塢。”
“此船,匯集了青石張家之神工,趙氏船廠之巧匠,乃我南陽商會,乃至我大寧朝造船技藝之結晶。”
“我為其命名——‘青石號’!”
“願其此後,不畏風浪,劈波斬浪,為我等,開闢出一條通達四海的黃金航路。”
“吉時已到,出塢!”
隨著他一聲令下。
早已準備好的數十名壯漢,揮舞起巨大的鐵錘,狠狠地砸向支撐著船體的最後一根枕木。
“轟——”
一聲巨響。
那如同小山般的巨大船體,猛地一震。
隨即,便順著那涂滿了油脂的滑道,以一種不可阻擋的、越來越快的速度,向著大海,俯沖而去。
“下水了!下水了!”
人群中爆發出震天的歡呼。
“轟隆——”
巨大的船艉,率先撞入海面,激起了數丈高的、如同小山般的巨浪。
整個船塢,都仿佛為之震顫。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那艘巨大的“青石號”,在經歷了最初的巨大震動和搖晃之後。
並沒有像他們想象中那樣,因為頭重腳輕而側翻。
也沒有因為鐵木結合而立刻沉沒。
它只是在海面上,優雅地、輕微地搖晃了幾下。
便如同不倒翁一般,迅速地,找到了平衡,穩穩地,高昂著船首,漂浮在了碧波萬頃的海面之上。
它那尖銳的船底和流暢的船身,讓它吃水極深,也因此獲得了無與倫比的穩定性。
它浮在水中,像一頭優雅而又充滿了力量的巨大海獸,靜靜地審視著自己的新領地。
“這……這船,入水如此之穩,簡直不可思議。”
觀禮台上一位白發蒼蒼的競爭對手,喃喃自語,眼中充滿了震驚。
“是啊,尋常福船下水,哪次不得像喝醉了酒一樣,晃上小半個時辰。”
“你看它那干舷,吃水這麼深,卻依舊高出水面那麼多,這抗風浪的本事,怕是……了不得啊。”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時。
船上,早已待命的總船長林千總,下達了新的指令。
“升帆,轉舵!”
巨大的、經過改良的硬帆,被迅速升起,在海風的吹拂下,瞬間便鼓滿了風。
只見那巨大的船身,幾乎沒有絲毫的延遲,便在水中,劃出了一道優美的、流暢的弧線。
其轉向之靈活,動作之迅捷,竟是比港口里那些小巧的舢板,還要更勝三分。
這一幕,徹底擊碎了所有在場老船匠們的認知。
他們知道,從這一刻起。
大寧朝的造船史,怕是真的……要翻開新的一頁了。
一位來自波斯的番商,更是激動地對著身邊的人,用生硬的漢語說道“快,快船,我要立刻,把這里的消息,告訴家里的主人。”
“這艘船,這艘船……比我們在大海上見過的任何船,都要好。”
“擁有它,就能擁有……整個東方的財富。”
鄭師傅站在人群中,看著那艘由自己親手參與建造、卻又完全超乎自己想象的巨艦,激動得是老淚縱橫。
“神舟,這才是真正的神舟啊。”
他喃喃自語。
“老朽此生,能參與建造此等神物,死而無憾,死而無憾了。”
“青石號”在港口內,靈巧地繞行了一圈,充分展示了它那無與倫t的卓越性能。
然後,在林千總的指揮下,它沒有片刻停留。
而是昂首向東,第一次,將它那尖銳的船頭,對準了那片一望無際的、充滿了未知與挑戰的……深藍大洋。
它的身後,是整個泉州港,那成千上萬道充滿了震驚、敬畏、羨慕與嫉妒的目光。
所有人都知道。
這艘船,這支船隊,這個名為“青石”的商號。
將要給這片沉寂了數百年的東方海疆,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巨大風暴。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