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395章 御前獻寶,名動京華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395章 御前獻寶,名動京華

    大寧朝,京城,紫禁城,太和殿。

    清晨的陽光透過高大的窗欞,照在金碧輝煌的殿宇之內,給冰冷的金磚地面,染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暈。

    氣氛莊嚴肅穆。

    身著各色官袍的文武百官,如同沉默的雕像,按照品級,分列于丹陛兩側,鴉雀無聲。

    高踞于龍椅之上的,便是當今天子,寧宣宗。他已過不惑之年,眉宇間既有帝王的威嚴,也帶著一絲因常年操勞國事而留下的倦意。

    他正有些心不在焉地,听著下方各州府的官員,輪流呈報上來的年度事宜,大部分都是些風調雨順、歌功頌德的陳詞濫調,讓他提不起太多興趣。

    此時,輪到了南陽府。

    南陽知府孫敬明,手持笏板,姿態恭敬地從隊列中走出。

    “臣,南陽知府孫敬明,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皇帝的聲音,平淡而威嚴,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疏離。

    孫知府在不疾不徐地稟報完府內一年的錢糧稅收、民生狀況等一系列常規事務後,他沒有像其他官員那樣立刻退下,反而深吸一口氣,話鋒一轉,聲音也隨之提高了幾分,確保能清晰地傳入龍椅之上。

    “啟奏陛下,臣此番上京,除了常規的貢品之外,還有一件采自臣治下鄉野的祥瑞之物,欲獻于陛下,以彰我大寧之盛世氣象!”

    “哦?祥瑞?”

    這兩個字,終于讓皇帝那略顯倦怠的眼皮,微微抬了一下,露出了些許興趣。

    地方官進獻祥瑞,是常有之事,無非是些長出奇特形狀的靈芝,或是顏色罕見的玉石。他早已見怪不怪,但“祥瑞”二字,總歸是吉利的。

    “正是。”孫知府朗聲說道,聲音中充滿了自信,“此物,乃出自南陽府青石村,張氏一族之手。”

    “青石張家?”

    皇帝听到這個名字,原本有些渙散的眼神,瞬間就亮了起來。

    他身體微微前傾,一直靠在龍椅上的後背,也稍微挺直了一些,臉上那種疏離的倦意,被一種饒有興致的神情所取代。

    “朕記得。”

    皇帝的聲音里,帶上了一絲追憶的味道。

    “就是那個數年前,獻上‘曲轅犁’圖紙,被朕御筆親賜‘天工巧匠’金字匾額的農戶,張大山一家吧?”

    “朕還記得,今科的春闈,他家的三兒子張小山,考中了二甲進士。當初在殿試之上,此子對農桑水利之策,見解獨到,頗有實干之風,是朕親點的,外放清溪縣,任一縣之丞。”

    “怎麼,他們父子,時隔數年,又弄出了什麼讓愛卿你都覺得稱得上‘祥瑞’的好東西?”

    孫知府心中大喜,他知道,自己賭對了!他最擔心的,就是皇帝早已將張家這等“布衣小民”忘在了腦後。可沒想到,皇帝不僅記得,還記得如此清晰!連張小山殿試時的對答和官職都一清二楚!

    這說明,這張家,在聖上的心中,是掛了號的!

    “陛下聖明,正是此家。”他壓抑住內心的激動,恭敬地回道。

    “來人,”皇帝揮了揮手,“將張氏所獻祥瑞,呈上大殿,讓朕與眾卿,一同開開眼界。”

    隨著內侍太監一聲悠長的傳喚。

    兩名小太監,邁著小碎步,小心翼翼地,抬著一只用明黃色錦緞覆蓋著的、巨大的紫檀木箱,走上了大殿中央。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這只神秘的箱子吸引了過去。

    就連站在百官最前列的幾位王公和內閣大學士,也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他們想看看,到底是何等奇物,能讓一個農戶的名字,在時隔數年之後,依然被日理萬機的天子所銘記。

    站在武官隊列中的王通判,在听到皇帝親口提及張家父子,並言語間頗多贊許時,他的眼角不自覺地劇烈抽動了一下,後背瞬間便沁出了一層冷汗,心中升起一股極其不祥的預感。

    孫知府走上前,在萬眾矚目之下,親手將那黃色的錦緞,緩緩揭開。

    箱子里,靜靜地躺著一套用明黃色絲綢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器物。

    在內侍的幫助下,孫知府將器物一一取出,由宮女用托盤呈上,展示在眾人面前。

    一套十二只的琉璃酒杯。

    一只色彩斑斕、繪著鳳凰尾羽紋路的琉璃海碗。

    以及一面用厚厚的錦布包裹著、看不清具體樣貌的巨大物件。

    當那十二只晶瑩剔透、薄如蟬翼的酒杯被擺上托盤時,大殿之內,響起了一陣輕微的、壓抑不住的驚嘆聲。

    這些杯子,澄澈如冰,在殿內燭火的照耀下,幾乎是透明的,仿佛不存在一般。光線穿過杯壁,在托盤上灑下點點虹光,瑰麗無比。

    而當那只鳳凰尾羽碗被呈上時,就連龍椅上的皇帝,都微微坐直了身子。

    那碗上的色彩,並非畫上去的,而是與碗體本身渾然天成,流光溢彩,在光線下緩緩轉動,竟如同活物一般,栩栩如生。

    “不錯,不錯,真是巧奪天工。”皇帝滿意地點了點頭,語氣中,已經帶上了幾分顯而易見的贊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孫知府見狀,心中大定。他知道,好戲,才剛剛開始。

    他對著最後那件、也是最大的物件,恭敬地一躬身。

    “陛下,此二物,尚是陪襯,乃綠葉之功。”

    “張氏一族,真正要獻給陛下的祥瑞,乃此物是也!”

    說著,他親手,將那包裹著巨大物件的錦布,猛地一下,扯了下來!

    一瞬間。

    仿佛有一輪新的太陽,在太和殿內升起!

    一道璀璨奪目、無法直視的巨大光華,猛地爆開,將整個大殿都照得亮如白晝!

    所有人都下意識地眯起了眼楮,抬手遮擋。

    等到他們再次緩緩睜開眼時,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得倒吸了一口涼氣,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官員,甚至發出了壓抑的驚呼。

    只見那大殿中央,赫然立著一面足有半人多高,寬達三尺的巨大寶鏡!

    那鏡面,平滑如萬頃碧波,明亮如九天之月。

    它將這太和殿內金色的雕龍梁柱、華美的琉璃宮燈、以及文武百官那一張張錯愕震驚的臉龐,都分毫不差地、清清楚楚地,映照了出來!

    那清晰度,是那樣的真實,那樣的可怕!

    仿佛,在他們面前,憑空出現了另一個一模一樣的、倒轉的太和殿。

    “這……這是何物?”

    皇帝再也無法保持鎮定,他猛地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的震撼。

    “回稟陛下,此物,乃張氏耗盡心血,為陛下所造,名為‘無瑕明鏡’!”

    孫知府的聲音,在這一刻,充滿了無與倫比的自豪。

    “來人!將寶鏡抬至御前!”皇帝幾乎是迫不及待地大聲吩咐道。

    寶鏡被四名太監小心翼翼地抬到了御階之下。

    皇帝快步走下龍椅,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模樣。

    鏡中,他那身繡著九條金龍的龍袍,每一根絲線都清晰可見,仿佛觸手可及。

    他鬢角的幾縷花白,他眼中的威嚴與無法掩飾的疲憊,都真實得讓他感到了一陣心悸。

    “好!好!好!”

    皇帝一連說了三個“好”字,他伸出手,輕輕地觸摸著那冰冷光滑的鏡面,隨即,放聲大笑起來,笑聲中充滿了壓抑不住的喜悅與激動。

    “這張大山,果然是沒讓朕失望!果然是我大寧的福星啊!”

    孫知府立刻抓住機會,再次躬身,聲音洪亮地說道

    “陛下,張大山不僅有此等巧奪天工之能,其子張小山,亦不負聖上厚望!”

    “其在清溪縣任上,懲治劣紳,還地于民,推廣農技,興修水利,如今的清溪縣,已是路不拾遺,倉稟充實,百姓無不交口稱贊,視其為青天!”

    “此番,亦有清溪縣萬民書呈上,懇請陛下嘉獎此等能臣干吏!”

    他說著,從袖中取出了另一份早已準備好的、詳細記錄著張小山政績的奏章,以及那份沉甸甸的萬民書。

    站在隊列中的王通判,听到這里,臉色早已是一片慘白,冷汗如同瀑布一般,順著他的額角直流而下。

    他做夢也沒想到,那個他正想方設法、欲置之于死地的張小山,其父其兄,竟然能以這種通天徹地的方式,再一次,將他的功績,直接送達御前!

    他更沒想到,皇帝對這張家父子,竟然……早有印象,且印象極好!

    他此刻,只覺得手腳冰涼,天旋地轉,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生怕被龍椅上的天子注意到他這個跳梁小丑。

    “好!好一個‘能工’,好一個‘能臣’!”

    皇帝听完孫知府的奏報,又接過那份萬民書,粗略地掃了一眼,龍心更悅。

    “朕當初,果然沒有看錯人!”

    “朕幾年前因那曲轅犁之功,賜他‘天工巧匠’之名,今日看來,此名副其實,甚至……尚不足以彰其功績啊!”

    “此等國之棟梁,豈可久為布衣?”

    他回到龍椅之上,聲音變得威嚴而洪亮,響徹整個太和殿。

    “傳朕旨意!”

    內侍太監那尖利的聲音,隨之響起。

    “南陽府青石村張大山,屢獻祥瑞,利國利民,功在社稷!”

    “特晉封其為‘青石鄉男’,食邑三百戶,世襲罔替!其家原有之‘天工巧匠’金匾,著禮部用赤金重制,擇吉日,由欽差送達,以彰皇恩!”

    “另,清溪縣丞張小山,政績卓著,愛民如子,舉才有功,記大功一次,待其任滿,吏部當優先擢拔,不得有誤!”

    這番封賞,如同一道道驚雷,在百官耳邊炸響。

    封爵!還是世襲罔替的男爵!

    這對于一個布衣之家來說,是何等潑天的榮耀!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395章 御前獻寶,名動京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395章 御前獻寶,名動京華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