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青石一號”馬車一造出來,可就在青石村掀起了不小的動靜。
頭幾天,光是拉著村里各家作坊的貨往“公倉”送,就顯出了它的大能耐。
以前石頭趕著那老破騾車,一趟撐死了也就拉個千把斤的糧食。
還得兩個人一前一後地看著,生怕路上顛簸給撒了漏了。
如今換上這“青石一號”,好家伙,一車裝上兩千斤的糧食,那都輕輕松松。
兩匹騾子拉著,跑在那新修的“三合土”大道上,又快又穩當。
車輪子轉得“骨碌碌”響,听著就讓人心里頭舒坦。
“爹,您這馬車可真是神了!”石頭趕著車,臉上樂開了花,對著坐在旁邊的張大山喊道。
“以前從各家作坊把貨拉到公倉,少說也得大半天。如今換上這新車,一個多時辰就全給它拾掇利索了!”
張大山坐在車轅上,瞅著那平穩的車廂,心里頭也是滿意。
“這路修好了,車也得跟上趟才成。”他淡淡地說道。
“光是這村里頭使喚,還是有些個大材小用了。”
柱子從車廂里卸下一袋糧食,也是滿臉興奮,對著他爹嚷嚷︰“爹,這車坐著也舒坦,一點都不顛!”
“以前坐那破車,顛得俺屁股都快開花了!”
鐵牛也扛著糧袋過來,憨厚地笑道︰“是啊爹,這車拉得多,跑得快,以後咱們往鎮上送鐵器,也能多送不少。”
就連在旁邊幫忙歸攏糧食的王氏和花兒她們,瞅見這新馬車的威風,也都忍不住嘖嘖稱贊。
“當家的,有了這好車,往後石頭他們出去跑買賣,也能少受不少罪了。”王氏欣慰地說道,眼神里滿是歡喜。
花兒也笑著說︰“是啊爹,這車又大又穩當,將來咱們布坊的彩布往外運,也不怕給顛壞了。”
張大山嗯了一聲,心里頭卻在盤算著更遠的事。
“等過幾日,讓石頭再拉著它去一趟臨水鎮,讓趙掌櫃也瞅瞅。”
沒過幾天,趙四海趙掌櫃還真就自個兒個兒尋上門來了。
他也是听說了青石村造出了新式馬車的風聲,特意從南陽府那邊趕過來的。
一進村,瞅見那輛停在張家大院場院里頭、比尋常馬車瞅著就要高大精巧不少的“青石一號”。
趙四海那雙精明的眼楮,就再也挪不開了。
他圍著馬車轉了好幾圈,摸摸這兒,敲敲那兒。
一會兒蹲下去瞅那車輪子和車軸的連接,一會兒又伸手去按那車廂底下的木質減震板簧。
還特意讓石頭把那剎車和駐車的機關給他演示了一遍,看得是連連點頭。
“嘖嘖,張老哥,你這……這真是你們青石村自個兒造出來的?”趙四海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他走南闖北這麼多年,什麼樣的車馬沒見過?
可像眼前這般,結構如此精巧,瞧著就透著一股子與眾不同的馬車,還真是頭一回見。
“趙大哥好眼力。”張大山笑著點頭,“正是。俺給它取了個名兒,叫‘青石一號’。”
“好!好一個‘青石一號’!”趙四海一拍大腿,滿臉的興奮。
“張老哥,不瞞您說,我老弟這商隊,南來北往的,最是曉得這好馬車對生意有多要緊。”
“您這馬車,瞅著就比鎮上那些車馬行里頭的,要強上不止一星半點啊!”
“特別是這個減震的板簧,還有這個軸承的設計,簡直是……巧奪天工!”
“能不能……也給我老弟造上那麼幾輛?價錢都好說!”
張大山瞅著他那副急切的模樣,心里頭早就有數了。
“趙大哥要是信得過俺們的手藝,那自然是沒問題。”
“只是這馬車,用料和做工都講究,這價錢嘛……”
“張老哥放心!”趙四海拍著胸脯,“只要東西好,價錢我老弟絕不含糊!”
“您給開個實誠價,只要能讓老弟我這商隊的運輸快起來,省下人力畜力,多出來的銀子,早晚都能掙回來!”
“頭一批,我老弟就要十輛!後續若是好用,訂單只會更多!”
十輛馬車,這可是一筆大買賣。
張大山跟趙四海當即便就這馬車的具體用料比如車軸用最好的熟鐵,車身用堅韌的榆木和青岡木)、尺寸規格根據趙四海商隊的運輸需求定制)、交貨日期和價錢,仔仔細細地商議了一番。
趙四海也是個爽快人,知道這等好東西,價錢自然不會便宜。
最後,雙方議定了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價錢。
趙四海當場就留下了一大筆定金,這才心滿意足地走了。
他心里頭盤算著,有了這“青石一號”馬車,他那商隊的運輸能力,怕是立刻就能翻上一番。
到時候,無論是運送青石村的特產,還是跑其他的長途買賣,那都能省下不少工夫和本錢。
這買賣,劃算!
趙四海這邊剛下了訂單,那消息就像是長了翅膀似的,很快就在臨水鎮和青陽縣城的商圈里傳開了。
誰都知道,趙四海的眼光毒辣,他能看上的東西,那指定是錯不了的好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時間,那些平日里跟趙四海有生意往來,或者也曾听說過青石村“奇人異事”的商隊掌櫃、大戶管事。
也都紛紛動了心思,派人前來青石村打探這“青石馬車”的虛實。
“听說了嗎?趙四海從青石村張大山那里訂了十輛新式馬車!”
“哦?就是那個兒子中了舉人解元的張家?”
“可不是咋地!听說那馬車神得很,能拉兩千斤貨,跑起來還又快又穩當,比官道上的驛車都厲害!”
“真有這麼玄乎?那張大山不是個泥腿子出身嗎?他哪來這等本事?”
“誰知道呢,人家兒子是解元公,說不定是得了什麼高人指點。”
想要訂購馬車的客商,一撥接著一撥。
張家大院的門檻,都快要被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們給踏平了。
就連村里那些作坊主,比如花兒、栓子他們,也都眼饞這新馬車的好處。
花兒如今管著布坊,每日里染好的布匹不少,都得靠著她二哥石頭他們的車往鎮上送。
她瞅著這新馬車,眼熱得很,也跑來跟張大山磨叨︰“爹,咱們布坊如今訂單也多,那染好的布匹往鎮上送,也得用車。您看能不能先給咱們也勻上一輛?”
栓子那酒坊里的酒壇子更是沉重,也湊過來說道︰“是啊,爹,俺們酒坊那酒壇子沉得很,也得要輛好車才拉得動。您可得先緊著咱們自家人。”
這“青石一號”馬車,儼然成了青石村繼曲轅犁和水碓磨坊之後的,又一件轟動四方的“神仙造物”。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