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190章 院試開考,命運一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190章 院試開考,命運一戰

    院試的考場,比府試時更加巨大,也更加令人壓抑。

    數千個用蘆席和木板臨時搭建起來的號舍,如同蜂巢一般,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巨大的院場之內。

    每一個號舍,都只有一人多高,三尺來寬,僅僅能容納一人一桌一凳。

    一旦進入,便要在這狹小封閉的空間里,獨自面對長達數個時辰、甚至數日的艱苦考驗。

    這不僅僅是對學問的檢驗,更是對體力、毅力和心性的極致磨礪。

    小山按照考牌上的指引,在那些如同迷宮般錯綜復雜的甬道中,穿梭了許久。

    終于,在一個偏僻的、靠近茅廁的角落里,找到了那個屬于自己的、編號為“玄字柒拾貳號”的號舍。

    他深吸一口氣,掀開那扇用破舊布簾充當的“門”,彎腰鑽了進去。

    號舍內,光線昏暗,空氣渾濁,彌漫著一股淡淡的霉味和難以言喻的臭氣。

    一張用粗糙木板釘成的、高低不平的考桌,佔據了大部分空間。

    旁邊,是一條同樣是用木板拼成的、狹窄而堅硬的條凳。

    頭頂,是稀疏的蘆席,隱約能看到幾縷慘淡的天光。

    這就是他接下來數日,要為之奮斗、也可能決定他一生榮辱的“戰場”。

    小山沒有絲毫的抱怨和嫌棄。

    他默默地將考籃放在桌下,取出筆墨紙硯,仔細地擺放好。

    又將帶來的水囊和幾個麥面餅子,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

    他閉上眼楮,努力地調整著自己的呼吸,試圖將自己那顆依舊在狂跳的心,徹底平復下來。

    他想起了恩師周先生的教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

    他想起了父親張大山那充滿期盼的眼神和臨行前的囑托。

    他想起了全家人為他付出的那些無私的愛與犧牲。

    他的心中,漸漸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豪情和一種破釜沉舟般的決絕。

    不知過了多久,當考場內那因為考生陸續入座而產生的些許騷動,漸漸平息下來之時。

    只听“ —— —— ——”三聲清脆的雲板敲擊聲,從貢院中央那座高高的望樓之上傳來。

    緊接著,一個身穿緋紅色官袍、頭戴烏紗帽、面容威嚴的中年官員,在數十名手持儀仗和回避牌的衙役簇擁下,緩緩登上了望樓。

    他,便是此次南陽府院試的主考官——本省提督學政,李大人。

    李學政在高台上站定,目光如電般掃過下方那黑壓壓一片的數千名考生。

    整個考場,瞬間變得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一種無形的、令人窒息的威壓感,籠罩在每一個人的心頭。

    “諸生听著。”

    李學政開口了,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了考場的每一個角落,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院試乃國家掄才大典,朝廷選賢任能之要途。”

    “爾等皆是各府縣童生中的佼佼者,今日齊聚于此,當恪守考場規矩,潛心答卷,以展平生所學。”

    “若有舞弊夾帶、喧嘩滋事者,一經查實,不僅革除功名,永不錄用,更要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望諸生自重。”

    一番簡短卻又擲地有聲的訓示之後。

    李學政便示意身旁的執事官,開始宣讀考場紀律和注意事項。

    隨後,在數十名衙役的監督和分發下。

    一份份印著朱紅格子的、散發著油墨清香的院試試卷,開始傳遞到每一個考生的手中。

    小山的心,也隨著那越來越近的腳步聲和紙張的摩擦聲,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他接過那份沉甸甸的試卷,深吸一口氣,目光迅速地在上面掃過。

    院試的題目,果然比府試時更加刁鑽,也更加考驗真才實學。

    第一道,依舊是四書義。

    題目出自《孟子•盡心上》︰“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這一題,看似平和,實則暗藏玄機。

    不僅要求考生對孟子的心性之學有深刻的理解,更要能闡發出“盡心、知性、知天”這三者之間的層層遞進關系,以及其在個人修養和為政之道上的實踐意義。

    第二道,則是五經義。

    題目出自《禮記•大學》的開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這與府試時的題目有所重合,但顯然,院試的要求會更高。

    不僅僅是解釋字面含義,更要能結合歷代大儒的注疏,以及自己的理解,闡發“三綱領”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現實指導意義。

    第三道,也是分量最重的一道,則是策論。

    題目是︰“論我朝北境邊防之策,及屯田戍邊之利弊。”

    這道題目,直接觸及了當今大寧朝最敏感、也最棘手的軍事和民生問題。

    要求考生不僅要有扎實的史學功底,了解歷代邊防政策的得失。

    更要有敏銳的現實洞察力,能夠針對當前北境的實際情況,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具體的應對策略。

    並且,還要對“屯田戍邊”這一歷代常用的邊防措施,進行利弊分析和權衡。

    其難度之大,對考生綜合能力要求之高,遠非之前的縣試府試可比。

    小山看著這三道題目,只覺得額頭上瞬間就滲出了一層細密的冷汗。

    每一道題,都像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橫亙在他的面前。

    但他沒有慌亂。

    他想起了恩師周先生的教誨︰“審題務求精準,立意務求高遠,下筆務求沉穩。”

    他閉上眼楮,強迫自己那顆因為緊張而狂跳的心,漸漸平復下來。

    他開始在腦海中,仔細地回憶著相關的經文和史料。

    回憶著恩師平日里的講解和點撥。

    回憶著自己這三年多來,日夜苦讀所積累的每一個知識點。

    漸漸地,他的思路,開始變得清晰起來。

    他決定,先從那道他相對更有把握的《孟子》經義題入手。

    他提起周先生所贈的那支狼毫筆,飽蘸濃墨。

    在那張足以決定他命運的試卷上,鄭重地,寫下了第一個字。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190章 院試開考,命運一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190章 院試開考,命運一戰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