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175章 再慮風險,提前綢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175章 再慮風險,提前綢繆

    青石村的村民們,在張大山一家那日漸顯露的影響力下,漸漸習慣了將目光投向村西頭那座總是充滿著勃勃生機的新院落。

    他們羨慕張家的富足,敬佩張大山的本事,也隱隱將這個曾經的“破落戶”視為了村莊未來的希望。

    而張大山,在享受著家庭和睦、事業蒸蒸日上的安穩生活的同時,他那顆來自現代的、充滿了危機意識的頭腦,卻從未真正放松過警惕。

    他深知,眼前的這點成就,不過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

    想要在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真正立穩腳跟,想要讓這個家能夠長久地興旺下去,就必須時刻為可能到來的、更大的挑戰做好準備。

    這些挑戰,可能來自虎視眈眈的外部勢力。

    可能來自變幻莫測的市場風雲。

    也可能來自難以預測的天災人禍。

    他不能等到危機真正降臨的那一刻,才手忙腳亂地去應對。

    必須未雨綢繆,將一切可能的風險,都盡可能地扼殺在萌芽狀態,或者至少要為之準備好充足的應對預案和物質基礎。

    這天,在仔細盤點過家中各項產業的產出、庫存以及日益增長的資金儲備後,張大山將大家都叫到了新房的書房里。

    “咱們家現在,日子比以前是好過太多了。”張大山看著兒女們,開門見山地說道,語氣卻不似以往那般輕松。

    “糧倉里有糧,錢袋里有錢,作坊里的活計也都有條不紊。”

    “但是,”他話鋒一轉,表情變得嚴肅起來,“咱們家的攤子鋪得越大,家底越厚實,就越容易招人惦記,也越怕遇到突發狀況。”

    “就說咱們現在這些糧食、藥材、布匹、酒醬,還有那些好不容易才攢下來的銀錢。”

    “都只是簡單地堆放在屋里或者倉房里。萬一我是說萬一,遇到個火災、水患,或者有那不開眼的蟊賊起了歹心,那咱們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這一切,豈不是要毀于一旦?”

    他這話,讓在場的每一個人心里都咯 一下。

    是啊,他們只顧著高興日子越過越好,卻忽略了這些日益增長的財富背後,所潛藏的巨大風險。

    “爹,那那您的意思是?”鐵牛最先開口問道,黝黑的臉上也露出了幾分凝重。

    “俺的意思是,”張大山斬釘截鐵地說道,“咱們得給這些家當,給咱們這個家,再添一道最堅固的保障。”

    “俺琢磨著,咱們得在院子後方那塊空地上,挖一個大大的、結結實實的地窖。”

    “或者說,是一個半地下的倉儲兼避難所。”

    “地窖?”石頭有些不解,“咱們不是有糧倉和倉房了嗎?為啥還要挖地窖?”

    “尋常的糧倉和倉房,只能防潮防鼠,卻防不了大水大火,更防不了有心人的破壞。”張大山解釋道。

    “而一個深埋地下的、用改良土坯和石頭精心砌築的地窖,不僅冬暖夏涼,極利于儲藏糧食、酒水、藥材等各種物資,使其不易腐壞變質。”

    “更重要的是,它足夠隱蔽,也足夠堅固。萬一將來真遇到什麼大的天災人禍,比如戰亂、匪患、或者官府的無理查抄。”

    “咱們至少能有個地方,可以安全地轉移和隱藏最重要的物資和人。”

    他這番話,讓孩子們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們沒想到,父親考慮得竟然如此深遠,甚至已經將“戰亂”、“匪患”這些在他們听來還很遙遠的可怕字眼,都納入了防範的範圍。

    “當家的,這這會不會太興師動眾了?”王氏也有些擔憂地說道,“挖那麼大的地窖,怕是得耗費不少人力物力吧?”

    “是會很辛苦,也會花不少錢。”張大山點頭,“但這份投入,是值得的,也是必須的。”

    “咱們現在有這個能力,就必須把這道‘護身符’給它造起來。”

    “否則,真等到災禍臨頭,再想後悔,可就晚了。”

    他的語氣不容置疑,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深謀遠慮。

    孩子們看著父親那堅定的神情,也漸漸明白了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爹,俺听您的。您說咋干,俺就咋干。”鐵牛第一個表態。

    “對,爹。挖地窖,俺們不怕累。”石頭和其他孩子也紛紛附和。

    于是,繼蓋新房之後,張家又一項浩大的“地下工程”,便在張大山的親自規劃和指揮下,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選址,就在新家院落後方一片相對空曠、地勢也略高的平地上。

    張大山根據《天工開物》中關于窖藏和地下建築的零星記載,結合自己的現代知識,仔細地勘察了土質和地下水位。

    然後,他用石灰畫出了一個足有三丈見方、深約一丈半的巨大輪廓。

    “就這麼大。深度至少要保證窖頂覆土之後,與地面齊平,甚至略低一些,這樣才夠隱蔽。”

    挖掘的工作,自然還是落在了鐵牛、石頭、栓子、柱子這幾個主要勞力身上。

    張大山則負責技術指導和安全監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有了之前挖深水井的經驗,他們這次干起來也算是駕輕就熟。

    只是工程量比挖井要大得多,也更加復雜。

    不僅要往下深挖,還要保證窖壁的垂直和平整。

    挖出來的土石,也需要及時地運到遠處堆放。

    全家人,除了年幼的豆子和需要精心照料藥圃的丫丫,幾乎都投入到了這場新的“大會戰”之中。

    王氏和花兒、巧巧負責後勤保障,每日里準備充足的飯食和茶水。

    她們還利用空閑時間,將那些從地窖里挖出來的、質地較好的黃粘土,按照父親的吩咐,摻入沙子和草筋,制作成新的改良土坯,準備用來砌築地窖的內壁和拱頂。

    地窖的挖掘和砌築,持續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張大山對每一個環節都要求極高。

    窖底要用大石塊鋪平夯實,並做好防潮處理。

    窖壁要用改良土坯和石頭混合砌築,厚度至少要達到兩尺以上,確保堅固。

    窖頂則采用了他從《天工開物》中學來的、更先進的磚石拱券結構,不僅承重能力強,而且能有效防止塌方。

    在地窖內部,他還巧妙地設計了通風口,用竹管引入地面,並加以偽裝和排水溝。

    並將整個空間,用土坯牆分成了好幾個不同大小的隔間,用于分類儲藏不同的物資——糧食、藥材、酒醬、布匹、甚至還有一些貴重的工具和銀錢。

    他還特意在最隱蔽的角落,預留了一個小小的、可以藏人的“密室”,以備不時之需。

    當這個巨大而又堅固的地下倉儲兼避難所終于大功告成,只剩下最後的窖門安裝時。

    所有參與其中的家人,都累得幾乎要散了架。

    但看著眼前這個凝聚了他們無數汗水和智慧的“杰作”。

    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由衷的自豪和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有了這個地窖,他們就等于為這個家,為未來的所有可能,都上了一道最堅固的保險。

    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他們都有了更足的底氣去從容應對。

    “爹,這地窖可真大,真結實。”石頭抹了把臉上的汗水,由衷地贊嘆道,“以後咱們家的好東西,就再也不怕沒地方放,也不怕被人惦記了。”

    “是啊。”張大山也滿意地點點頭,目光深邃地望著那黑漆漆的窖口。

    “這不僅僅是個放東西的地方。”

    “它更是咱們家未來能走多遠、能飛多高的一塊壓艙石啊。”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175章 再慮風險,提前綢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175章 再慮風險,提前綢繆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