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143章 水車優化,效率倍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143章 水車優化,效率倍增

    張家依靠著藥材、提花精麻布、以及初步嘗試的米酒和特色醬料。

    日子過得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不僅徹底擺脫了貧困,更積累起了一份在這個小山村看來頗為殷實的家底。

    新蓋的院落寬敞明亮,糧倉里堆滿了糧食,孩子們身上穿著合體的新衣,臉上洋溢著健康自信的笑容。

    這一切,都源于張大山腦海中那部《天工開物》的無窮智慧,以及全家人不辭辛勞的共同奮斗。

    然而,張大山卻從未因此而滿足懈怠。

    他深知,在這個生產力極其低下的時代,任何一點技術上的領先,都可能帶來巨大的效益。

    也同樣清楚,任何一項技術,都還有不斷改進和優化的空間。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架矗立在清河岸邊、為張家立下過汗馬功勞的龍骨水車。

    這架水車,當初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依靠著父子幾人的摸索和鐵匠張老頭的幫助才勉強建成。

    雖然成功地解決了那五畝劣田的灌溉問題,讓它們煥發了生機。

    但經過這一兩年的使用,張大山也漸漸發現了不少可以改進之處。

    比如,木質的軸承和鏈條,因為長時間的摩擦和水浸,已經出現了一些磨損和松動,導致運轉時噪音變大,阻力也增加了不少。

    比如,刮板的設計還不夠完美,舀水時依舊會有一些回流和潑灑,影響了提水效率。

    比如,驅動裝置雖然改成了腳踏和手搖並用,但在長時間操作時,依舊相當耗費體力,尤其是在需要大量灌溉的季節。

    更重要的是,隨著家里新購置了三畝水澆地。

    以及他對原有五畝劣田進一步精耕細作、嘗試種植更耗水作物的計劃。

    對灌溉用水的需求量,必然會越來越大。

    原有的這架水車,在效率和耐用性上,都已經漸漸有些跟不上發展的需要了。

    必須進行一次徹底的優化升級,甚至……再造一架性能更優越的新水車。

    這個念頭,在張大山的心中盤旋已久。

    他再次仔細研讀《天工開物•水利》篇中關于“翻車”龍骨水車)的記載。

    這一次,他不再僅僅是關注其基本構造和原理。

    而是將目光聚焦在了那些能夠提升效率、減少磨損、增強耐用性的細節和“進階”技術上。

    書中提到了用更堅硬、更耐磨的木材制作軸承,並輔以油脂潤滑,可以大大減少摩擦阻力。

    提到了通過改變刮板的形狀、傾角和與鏈條的連接方式,可以更有效地舀水並減少漏水。

    提到了對鏈條的結構進行優化,采用更精密的卯榫或銷釘連接,可以使其運轉更平穩、更耐用。

    甚至,書中還隱約提及了一種利用簡單齒輪進行變速或改變動力傳遞方向的“巧思”,雖然描述簡略,卻也給了張大山極大的啟發。

    他將這些新的領悟,結合自己過去一年多操作水車的實際經驗,開始著手設計一套全新的、或者說是大幅優化後的水車方案。

    他找來家里最好的木料。

    又去鐵匠鋪,請已經能獨立打制復雜鐵件的大兒子鐵牛,在張老頭的指導和允許下,按照自己繪制的、更加精密的圖紙,重新鍛造了一批尺寸更標準、材質也更好的軸套、銷釘、以及一些關鍵的加固鐵件。

    這一次,張大山的目標,不僅僅是“能用”,更是要追求“好用”、“耐用”和“高效”。

    整個優化和再造的過程,依舊是在張家的院子里,那個日益像模像樣的“綜合工坊”里進行的。

    張大山是總設計師和技術總監。

    鐵牛則充分發揮了他在打鐵和重體力活上的優勢,負責所有金屬部件的最終成型、以及大型木料的加工和搬運。

    已經對木工活計越來越上手的柱子,則在父親和大哥的指導下,承擔起了大部分木質構件的精細加工和榫卯制作。

    他的手越來越巧,對各種木材的特性也越來越了解,常常能準確地按照父親的要求,將一塊塊普通的木料,變成形狀各異、尺寸精確的合格零件。

    就連平日里主要負責藥材和“買賣”的石頭,以及專心讀書的小山,也會在空閑時過來搭把手,或者在一旁出謀劃策。

    石頭那靈活的腦子,常常能提出一些解決實際操作難題的巧妙建議。

    而小山,則憑借著他認識的字越來越多,能夠幫助父親更準確地理解《天工開物》中某些晦澀的文字描述,避免了一些可能的理解偏差。

    全家人,再次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擰成了一股繩。

    經過了將近半個月的緊張忙碌。

    一架嶄新的、或者說是經過了脫胎換骨般改造的龍骨水車,再次矗立在了清河岸邊。

    它看起來比之前那架更加雄偉、也更加……“精密”了。

    龍骨水槽采用了更厚實、更光滑的硬木板材拼接而成,接口處用桐油和麻絲仔細封堵,確保不漏一滴水。

    鏈條的木節被打磨得更加圓潤,連接的鐵銷也更加粗壯耐用,運轉起來幾乎听不到以前那種刺耳的摩擦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刮板的形狀和傾角都經過了重新設計,使其在入水和出水時更加順暢,舀水量也明顯增加。

    最核心的改進,在于上下兩個輪軸的軸承部分。

    張大山不僅選用了最堅硬耐磨的棗木心材作為軸瓦。

    還在鐵牛的幫助下,對鐵匠打制的軸套進行了更精密的打磨和配合。

    並且,在安裝時,他還特意在軸承處涂抹了用獸油和石墨粉混合熬制的、具有極佳潤滑效果的“潤滑脂”。

    至于驅動裝置,他暫時還沒有采用更復雜的齒輪傳動。

    但也將原有的手搖腳踏機構進行了優化,增加了力臂,調整了角度,使得操作起來更加省力,也更符合人體發力的習慣。

    當這架優化後的水車,第一次被重新推入水中,開始試運轉時。

    所有參與建造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緊張地注視著。

    “起。”

    隨著張大山一聲令下。

    鐵牛和石頭同時發力。

    奇跡發生了。

    他們明顯感覺到,驅動水車所需的力氣,比以前小了至少三分之一。

    整個水車運轉起來,異常的平穩、順暢,幾乎听不到任何雜音,只有鏈條和刮板在水中發出的、富有節奏的“嘩啦啦”聲。

    而那從出水口奔涌而出的水流,也比以前粗壯了許多,水量至少提升了兩成以上。

    “太……太輕松了。”石頭一邊踩著踏板,一邊驚喜地叫道,“爹,這水車……好像自己會轉一樣。”

    “是啊,比以前省勁兒多了,水也大多了。”鐵牛也憨厚地笑著,臉上充滿了成就感。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143章 水車優化,效率倍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143章 水車優化,效率倍增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