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134章 再訪周師,共論時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134章 再訪周師,共論時局

    小山的學業進步神速,如同一道清泉,給這個剛剛從磨難中走出來的家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希望。

    張大山看著兒子在知識的海洋里暢游,心中充滿了為人父的驕傲與滿足。

    但與此同時,他自己的內心,卻也因為對這個時代、這個村莊日益深入的了解,而生出了更多的困惑和……對未來的隱憂。

    青石村的這場大旱雖然過去了,但它所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卻如同深刻的烙印,留在了張大山的心頭。

    村民們的愚昧和短視,村長張有德的無能和私心,地主劉員外的貪婪和冷酷……

    這一切都讓他深刻地認識到,想要在這個封閉落後、人情復雜的鄉村社會里,真正地安身立命,甚至做出一番事業,絕不僅僅是解決溫飽和掌握幾門技術那麼簡單。

    他需要更深邃的智慧,更長遠的眼光,以及……一個能夠為他指點迷津、撥開迷霧的良師益友。

    而放眼整個青石村,唯一能擔當此任的,似乎也只有那位學識淵博、卻又深居簡出的周老先生了。

    自從送小山拜入周先生門下,又用精心炮制的藥材作為束修,贏得了對方的初步認可之後。

    張大山與周先生之間的往來,也漸漸比以前多了些。

    除了每日接送小山、幫先生干些力所能及的雜活之外。

    他偶爾也會借著請教兒子學業或者討論藥材藥性的機會,與周先生閑聊幾句。

    在這些看似隨意的交談中,張大山敏銳地感覺到,這位老秀才雖然性情孤僻,不問世事。

    但其對人情世故的洞察,對時弊的針砭,以及那份深藏不露的智慧,都遠非尋常村夫俗子所能比擬。

    這讓他愈發堅定了要與周先生深交,並從他那里獲取更多指點的念頭。

    這日,張大山特意將家里栓子新釀的一小壇、品質比以往更加醇和的粟米酒用干淨的油紙封好。

    又包了幾塊王氏用新收的麥子磨的面粉烙的、加了蔥花和少許豬油的香噴噴的油餅。

    他沒有帶任何孩子,獨自一人,在午後陽光尚好的時候,來到了周先生那間簡陋卻也干淨的土屋前。

    周先生似乎早已料到他會來,院門只是虛掩著。

    張大山輕輕叩門,里面便傳來周先生略顯蒼老卻依舊中氣十足的聲音︰“是大山來了嗎?進來吧。”

    張大山推門而入,只見周先生正坐在一棵老槐樹下的石凳上,手里捧著一卷發黃的古書,看得入神。

    院子里打掃得干干淨淨,幾叢新栽的菊花開得正艷,給這清貧的院落增添了幾分雅致和生機。

    “先生好雅興。”張大山笑著上前,將手中的酒壇和油餅放在石桌上。

    “自家釀的薄酒,剛烙的粗餅,給先生送來嘗嘗鮮。”

    周先生放下書卷,看了一眼桌上的東西,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

    “你倒是有心了。坐吧。”他指了指旁邊的另一個石凳。

    張大山依言坐下。

    周先生打開酒壇的封口,一股醇厚的酒香立刻彌漫開來。

    他深吸一口氣,贊道︰“嗯,這酒……比上次的又好了不少。看來你家那小子,在釀酒上確有幾分天分。”

    “先生過獎了。都是瞎琢磨,當不得真。”張大山謙遜道。

    兩人閑聊了幾句關于小山學業的進展。

    周先生對小山的聰慧和勤奮依舊是贊不絕口,甚至隱隱透露出,想等小山基礎再扎實一些後,便鼓勵他去參加縣里的童子試,博取一個功名。

    這讓張大山心中也是一陣火熱和期待。

    寒暄過後,張大山才漸漸將話題,引向了自己此行的真正目的。

    “先生,最近……俺心里有些困惑,想向先生請教一二。”他斟酌著開口。

    “哦?但說無妨。”周先生呷了口茶,目光平靜地看著他。

    “先生,您看咱們這青石村,經歷了這場大旱,雖然老天爺開眼下了雨,暫時解了渴。”

    “但地里的莊稼,十有八九是絕收了。村民們今年的日子怕是都不好過啊。”

    “村長那邊,除了領著大家伙兒求神拜佛,似乎也沒拿出什麼像樣的章程來。”

    “反倒是劉員外,趁機囤積了不少糧食,還想高價倒賣。”

    “小子雖然平價賣了些糧,也供了些井水,解了部分人的燃眉之急,但終究是杯水車薪,難以惠及全村。”

    “小子就在想,這村子……將來該何去何從?咱們這些普通百姓,又該如何才能真正地安身立命,不再受這天災人禍的擺布呢?”

    他將自己對村莊現狀的擔憂和對未來的思考,坦誠地向周先生說了出來。

    周先生靜靜地听著,渾濁的老眼里閃爍著復雜的光芒。

    等張大山說完,他沉默了許久,才長長地嘆了口氣。

    “大山啊。你能想到這些,已經遠超常人了。”

    他的聲音帶著幾分感慨,也帶著幾分……落寞。

    “你說的這些問題,何嘗不是老夫日夜憂思之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天下之大,朝堂之上袞袞諸公尚且束手無策,何況我等偏遠小民乎?”

    “天災,非人力所能抗拒。官府不仁,非我等所能左右。人心貪婪,更是千古未變。”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對現實的無奈和一種讀書人特有的悲憫。

    “那……難道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張大山不甘心地問道。

    “辦法,自然是有的。”周先生看了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深意。

    “只是,這辦法,不在朝堂,不在官府,也不在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鄉紳大戶身上。”

    “而在……民心,在……自強。”

    “民心?自強?”張大山咀嚼著這四個字。

    “沒錯。”周先生點頭,“你這次供水售糧,平抑糧價,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你以為,你只是救了幾個人的性命?不。你救的,是人心。”

    “你讓那些在絕望中掙扎的村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除了祈求和忍耐之外的另一種可能。”

    “也讓他們看清了,誰才是真正為他們著想的人,誰又只是披著羊皮的豺狼。”

    “如今,你在村里的威望,怕是早已超過了張有德那個只知弄權、不恤民生的村長了吧?”

    周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的關鍵。

    張大山默然。

    他知道,周先生說的是事實。

    經過這次旱災,他在村里的聲望確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這聲望,也像是一把雙刃劍,給他帶來了榮耀,也帶來了……更大的責任和風險。

    “先生,小子明白您的意思。”他沉吟道,“可是,光有民心,似乎還不夠。”

    “劉員外有錢有勢,張有德有族權在手。他們若是鐵了心要對付小子,小子怕是……”

    “所以,才要‘自強’。”周先生打斷他,語氣變得堅定起來。

    “你那曲轅犁,那水車,那炮制藥材的技藝,那釀酒制醬的方子,還有你腦子里那些層出不窮的新奇想法……”

    “這些,才是你真正的依仗,是你安身立命、發展壯大的根本。”

    “你要做的,就是將這些‘本事’,盡快地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財富和實力。”

    “讓你的糧倉堆滿,讓你的錢袋充盈,讓你家的人手充足,讓你家的技術領先。”

    “當你強大到一定程度,強大到張有德不敢輕易招惹,強大到劉員外也不得不掂量掂量與你為敵的代價時。”

    “你才能真正地,將那些所謂的‘民心’,轉化為可以調動的力量,才能真正地,為這個村子,做一些你想做的事情。”

    周先生的這番話,如同晨鐘暮鼓,讓張大山的心神劇震。

    他一直以為,自己最大的優勢是那些超越時代的知識和技術。

    卻忽略了,在將這些知識技術轉化為現實力量的過程中,同樣需要策略,需要隱忍,需要積蓄。

    也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至于張有德和劉員外,”周先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們之間的勾結,本就不是什麼牢不可破的同盟。”

    “不過是各懷鬼胎,互相利用罷了。”

    周先生的眼中,閃爍著老謀深算的智慧光芒。

    他雖然避世隱居,但對這鄉村社會里的權力游戲和人心算計,卻看得比誰都透徹。

    張大山听著周先生這番鞭闢入里的分析和指點,只覺得茅塞頓開,心中那因為未來不確定而產生的迷茫和焦慮,也消散了不少。

    他知道該怎麼做了。

    “多謝先生指點。”他再次起身,鄭重地向周先生行了一禮。

    “小子……茅塞頓開。”

    “嗯。”周先生欣慰地點點頭,“孺子可教。”

    “記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心可用,亦可畏。凡事……三思而後行。”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134章 再訪周師,共論時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134章 再訪周師,共論時局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