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127章 子女成長,分擔家務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127章 子女成長,分擔家務

    家里的孩子們。

    在經歷了分家、貧困、饑餓、疾病、以及與外部勢力的種種周旋之後。

    他們早已褪去了最初的稚嫩和懵懂,變得更加堅韌、懂事,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家”的含義和自己肩上的責任。

    張家的院落里,也處處洋溢著不同以往的、更加成熟和有序的生機。

    最大的變化,無疑是長子張鐵牛。

    這個年近雙十的青年,如今已經徹底成長為張大山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他不再僅僅是那個只知道埋頭使蠻力的“傻大個”。

    經過在鐵匠鋪近一年的學徒生涯,以及父親在農事上的不斷指點。

    鐵牛不僅練就了一身更加壯碩的筋骨和精湛的打鐵手藝。

    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思也變得更加活絡和細致了。

    家里的農具,無論是曲轅犁的犁鏵松動,還是水車的鏈條磨損,亦或是鋤頭鐮刀的卷刃崩口。

    只要不是太大的損壞,鐵牛都能自己叮叮當當地修補妥當,再也不用事事都去麻煩鐵山叔了。

    他甚至還能根據父親的簡單構想,打制出一些諸如特制藥鋤、改良的捕獸夾、或者加固門窗用的鐵皮包角等實用的小物件。

    在農事上,他也漸漸能獨當一面。

    開春後的耕種、播種、以及後續的田間管理,張大山很多時候只需要交代一個大概的方向和要求。

    鐵牛便能帶領著弟弟們,將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干得又快又好。

    他對土地的感情,也變得越來越深厚,常常會一個人蹲在地頭,仔細觀察禾苗的長勢,或者研究土壤的墑情,儼然一副經驗老道的老農模樣。

    而二兒子石頭,則將他的機靈和天賦,更多地傾注在了“經商”的道路上。

    他對藥材的辨識和炮制技藝,在父親的悉心教導和自身的刻苦鑽研下,早已是青出于藍。

    如今,青石山附近常見的藥材,他幾乎沒有不認識的。

    甚至還能根據藥材的色澤、氣味、形態,準確判斷出其大致的年份和品質。

    在炮制加工方面,他也頗有心得。

    無論是黃 的切片、三七的蒸制,還是其他雜藥的清洗晾曬,都做得干淨利落,品相上乘。

    張大山已經放心地將家里藥材的日常采挖、炮制和庫存管理,大部分都交給了石頭負責。

    石頭也不負所望,將這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

    他還常常會主動向父親請教關于藥材市場行情、交易技巧等方面的問題。

    甚至在上次趙四海派伙計來村里收購少量急用藥材時,石頭竟然在張大山的默許下,獨立與對方進行了簡單的價格商談和貨物交割。

    雖然過程還有些稚嫩,但在那小小的交鋒中,他所展現出的那份鎮定、機敏和對利益的把握,已經初具一個合格商人的雛形。

    這讓張大山驚喜不已,也更加堅定了要將石頭往這條路上培養的決心。

    三兒子小山,依舊是全家讀書的希望。

    他在周先生那里的學業,可以用“一日千里”來形容。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早已倒背如流。

    如今已經開始在周先生的指導下,研讀《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並且開始練習用毛筆書寫更復雜的楷書。

    他的聰慧和勤奮,深得周先生的喜愛和贊賞,常常被先生引為“可造之材”。

    更讓張大山欣慰的是,小山並沒有因為讀書而變得恃才傲物或者四體不勤。

    他依舊是那個謙遜有禮、懂得體恤家人的好孩子。

    每日從學塾回來,他會主動將當天所學的知識,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講給弟弟妹妹們听,教他們認字、數數。

    他還會利用自己認識的字,幫著父親整理那些關于農具改良或者藥材炮制的簡易圖譜和筆記。

    甚至,在家里人手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他也會主動放下書本,跟著哥哥們下地干活,或者幫著母親和姐姐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那份知書達理、又懂得體恤疾苦的品性,讓他在這個家里,贏得了所有人的喜愛和尊重。

    長女花兒,如今也已是十六七歲的大姑娘了。

    她不僅將家里的內務操持得井井有條,成為母親王氏最得力的助手。

    在紡織技藝上,更是日益精進。

    自從張大山改良了家里的織布機,增加了腳踏提綜裝置之後。

    花兒織布的效率和質量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她能用那些經過改良的、細韌潔白的麻線,織出比以前平整細密得多、甚至帶著一絲天然光澤的“精麻布”。

    這種布,無論是自家穿用,還是將來拿出去售賣,都極具潛力。

    花兒對此也充滿了熱情。

    她常常會對著從鎮上或者趙四海商隊換來的那些零碎布頭,或者山間的花草蟲魚,揣摩著新的花樣和配色。

    雖然目前還只能織出最簡單的平紋布。

    但那份對美的追求和對技藝的鑽研精神,卻預示著她將來在紡織領域不可限量的發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病愈後的丫丫,身體雖然依舊比同齡人顯得單薄些。

    但那雙曾經因為病痛而黯淡的眼楮,如今卻閃爍著一種獨特的光彩。

    她對那些救了她性命的草藥,產生了近乎痴迷的興趣。

    她不再滿足于只是跟在二哥石頭屁股後面認藥。

    而是開始主動地,去翻看父親那些畫滿了奇怪符號和圖案的“藥材圖譜”,這是張大山根據自己腦中的記憶繪制的簡易植物圖鑒。

    她會纏著父親或者二哥,詢問每一種草藥的名稱、性狀、功效。

    還會在自家院子角落那片小小的“藥圃”里,張大山特意為她開闢的,種了一些常見的、安全的草藥,像模像樣地松土、澆水、除草,照料著那些在她看來充滿神奇力量的小生命。

    甚至,她還會學著母親的樣子,將一些曬干的、無毒的草藥,用小石臼搗碎,然後用布包起來,給不小心磕破了皮的弟弟或者鄰家的小伙伴敷上,儼然一副“小郎中”的模樣。

    至于栓子和柱子這兩個半大的小子,以及年紀最小的豆子。

    他們也早已不再是只會跟在後面哭鬧或者調皮搗蛋的頑童了。

    在哥哥姐姐們的帶領和影響下,他們也學會了承擔力所能及的責任。

    栓子性子穩,跟著大哥鐵牛下地干活,無論是除草、間苗,還是幫忙喂牲口,都干得有模有樣,從不偷懶。

    張大山開始嘗試釀酒後,栓子更是對那些發酵的谷物和飄散的酒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常會主動幫著父親照看酒缸、控制火候,展現出與年齡不符的耐心和細致。

    柱子則依舊是家里最活潑好動的一個,但他那份旺盛的精力,如今更多地被引導到了“創造”上。

    他迷上了父親和哥哥們制作家具、修理工具時那些叮叮當當的木工活。

    常常會撿起一些廢棄的木料和竹子,用小刀或者石片,自己在一旁模仿著削削砍砍,試圖制作出一些“新奇玩意兒”。

    雖然大多時候還是些不成形的東西,但他那份專注和投入,以及偶爾展現出的那麼一點點空間想象力和動手能力,也讓張大山看到了培養他成為一個合格木匠的可能。

    就連最小的豆子,如今也成了家里的“小小管家”。

    他不再整天纏著母親。

    而是學著幫姐姐們遞針引線,或者像模像樣地拿著小木棍,在地上“指點江山”,模仿著父親規劃田地的樣子。

    他還對數字表現出驚人的敏感,常常會幫著母親清點晾曬的干菜數量,或者數著哥哥們從陷阱里捕獲的獵物,算得又快又準,讓大人們都嘖嘖稱奇。

    子女成長,分擔家務。

    這“家務”,早已不再是簡單的劈柴挑水、洗衣做飯。

    而是融入到了這個家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每一項生產活動之中。

    農業、藥材、手工業紡織、以及初露端倪的釀酒和木工……

    每一個孩子,都在這個大家庭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明確了自己的責任。

    他們用自己日漸成熟的肩膀,分擔著父母的重負。

    也用自己日益增長的本領,為這個家的未來,貢獻著源源不斷的力量。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127章 子女成長,分擔家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127章 子女成長,分擔家務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