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四海帶來的那二十匹“精麻布”的大訂單,如同天上掉下的金元寶,讓張家上下興奮了好一陣子。
二十匹布,按照趙掌櫃給出的價格,若是能順利完成,那可又是一筆足以讓家境徹底改善的巨款。
然而,短暫的興奮過後,隨之而來的,卻是沉甸甸的、幾乎令人喘不過氣的巨大壓力。
現實,如同冷水潑頭,讓沉浸在喜悅中的張家人迅速清醒過來。
二十匹布,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至少需要數百斤處理好的精細麻線。
意味著家里那台改良過的織布機,要日夜不停地運轉數月之久。
更意味著,負責紡線和織布的王氏和花兒,將徹底沒有絲毫喘息的時間,甚至可能要以犧牲健康為代價。
最初幾天,王氏和花兒確實是卯足了勁,想要將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變為可能。
她們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忙到深夜油燈燃盡才肯睡下。
紡車吱呀,織機 當,成了棚屋里唯一的主旋律。
張大山和兒子們,也盡可能地分擔了所有其他家務和農活,讓母女倆能專心紡織。
甚至連丫丫,也會在旁邊幫忙遞送麻線,或者給娘親和姐姐捶捶酸痛的肩膀。
然而,僅僅過了五六天。
現實的殘酷便顯露無疑。
王氏和花兒的眼楮,因為長時間盯著細密的經緯線,變得布滿血絲,干澀疼痛。
她們的腰背,因為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早已酸痛不堪,直都直不起來。
手指也因為反復的捻線、投梭、打緯,磨出了水泡,甚至裂開了細小的口子。
饒是如此,卷布軸上積累起來的布匹,增長速度依舊慢得令人心焦。
按照這個速度下去,別說按時完成二十匹的訂單了,就是能完成一半,都得搭上她們娘倆半條命去。
更要命的是,用來紡線的、經過改良處理的優質麻縴維,也開始告急。
之前積攢的那些,根本不夠用。
而重新去山上采割苧麻,再經過漚制、捶打、梳理等一系列繁瑣工序,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張大山看著妻子和女兒那日漸憔悴、眼窩深陷的模樣,看著她們因為過度疲勞而變得遲緩的動作。
他的心里,如同被刀割一般疼痛和自責。
他知道,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錢是好東西,但絕不能以犧牲家人的健康為代價。
這個訂單,雖然誘人。
但以他們家目前的生產能力,根本就是一塊“畫出來的餅”,看得見,卻吃不著,硬要吃,反而可能把自己噎死。
他想起了趙四海臨走時那句“人手不夠,可以想想辦法嘛”。
雇佣幫工?
這個念頭,再次浮現在他的腦海。
但很快,又被他自己否定了。
他在一次家庭會議上,將自己的擔憂和想法,坦誠地告訴了家人。
“孩兒他娘,花兒,還有你們幾個大的。”
“趙掌櫃這二十匹布的訂單,咱們……怕是接不下來了。”
他艱難地說出了這個決定。
“啊?”孩子們都愣住了,臉上露出不解和失望。
“爹,為啥啊?那可是好多錢呢。”石頭最是心急,忍不住問道。
“錢是多,但咱們也得有命去掙,有命去花啊。”
張大山看著妻子和女兒疲憊的臉龐,沉痛地說道。
“你們看看你娘和花兒姐姐,這才幾天功夫,就累成了什麼樣子?”
“要是真為了趕這二十匹布,把她們倆的身子熬垮了,那咱們掙再多錢又有什麼用?”
“而且,”他頓了頓,繼續分析道,“就算不考慮人手,光是這麻線,咱們也供不上。”
“要想完成訂單,就得雇人來幫忙處理麻線、紡線,甚至織布。”
“可雇人的風險,咱們上次也商量過。”
“且不說工錢開銷大,咱們能不能找到可靠、又能守住咱們家技術秘密的人?”
“萬一雇來了老宅或者劉員外那邊的人,那更是引狼入室。”
“再說,就算能找到人,咱們也沒那個精力去管著他們啊。”
“與其到時候因為趕工而質量下降,或者無法按時交貨,最終壞了咱們好不容易跟趙掌櫃建立起來的信譽。”
“倒不如……現在就量力而行,坦誠相告。”
他的這番話,讓原本還有些不甘心的孩子們,也都漸漸冷靜了下來。
是啊。
爹說得對。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他們家現在根基未穩,很多事情都還在摸索階段。
一下子接下這麼大的訂單,確實是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
“當家的,俺听你的。”王氏首先表態,臉上露出了釋然的表情。
說實話,這幾天高強度的勞作,已經讓她感到有些吃不消了。
“爹,俺也覺得,不能為了掙錢就累壞了娘和姐姐。”鐵牛也悶聲說道。
花兒也輕輕點頭,雖然眼神里還有一絲對錯過機會的惋惜,但更多的是對父親決定的理解和支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趙掌櫃那邊咋辦?”石頭問道,“咱們都答應人家了,現在反悔,他會不會生氣?”
“生氣肯定是會有點的。”張大山說道,“但趙掌櫃是個精明的生意人,他也懂量力而行的道理。”
“咱們不能空口白牙地去拒絕。”
“這樣,”他想了想,說道,“咱們把這段時間織出來的布,都整理好。大概能有多少?”
花兒算了算︰“回爹的話,緊趕慢趕,差不多織了有……將近三匹了。”
“好。三匹就三匹。”張大山點頭道,“等下次趙掌櫃來,或者咱們去鎮上時,就實話實說。”
“告訴他,咱們家目前人手有限,實在無法承擔二十匹的大訂單。”
“但這三匹布,是咱們盡了最大努力趕出來的,品質絕對保證。”
“咱們按照之前談好的價格賣給他,也算是全了咱們的誠意。”
“同時,也告訴他,等將來咱們家條件好了,人手足了,或者有了更快的法子,一定優先給他供貨。”
“這樣一來,既保住了信譽,也維持了關系,還為將來留了余地。”
這個處理方案,得到了家人的一致認同。
雖然放棄了一筆唾手可得的大錢,讓大家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
但相比之下,家人的健康和家庭的長遠發展,才是更重要的。
這個決定做出之後,籠罩在張家棚屋上空的那股緊張壓抑的氣氛,頓時消散了不少。
王氏和花兒終于可以稍微喘口氣,不用再像之前那樣拼命趕工了。
她們按照正常的節奏,繼續紡線、織布,同時也將那已經織好的、將近三匹的“精麻布”,仔細地檢查、整理、打包好。
準備在下一次與趙四海見面時,給他一個坦誠的交代。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