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30章 教子識藥,石頭的天賦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30章 教子識藥,石頭的天賦

    堆肥之事,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開墾荒地的活計,也在全家人的汗水中,緩慢卻堅定地向前推進。

    日子似乎陷入了一種艱苦而又規律的循環。

    白天是無休止的勞作。

    夜晚是短暫的、在疲憊中沉沉的睡眠。

    但張大山知道,僅僅依靠蠻力是不夠的。

    想要真正改變命運,必須依靠智慧,依靠那些超越這個時代的知識。

    而知識的傳承,同樣重要。

    他不可能永遠護著這個家。

    孩子們必須盡快成長起來,掌握一技之長,才能在未來立足。

    他的目光,越來越多地投向二兒子石頭。

    這小子,身上有股子機靈勁兒,是幾個兒子里心思最活絡的一個。

    上次一起進山采藥,他對那些花花草草表現出的濃厚興趣和驚人的記憶力,讓張大山印象極其深刻。

    或許,這孩子真有學醫采藥的天賦?

    在這個缺醫少藥的時代,一個好的郎中或者藥材商,其價值無可估量。

    若是能把石頭培養出來……

    張大山的心頭不禁有些火熱。

    這不僅僅是為了“開源”賺錢。

    更是為這個家,為石頭的未來,尋找一條更寬廣、更受人尊敬的道路。

    打定主意後,他便開始有意識地創造機會,系統地向石頭傳授關于藥材的知識。

    這天傍晚,一家人吃過簡單的、依舊是糙米野菜糊糊的晚飯。

    孩子們圍坐在新盤好的、還散發著泥土氣息的溫熱土炕上玩鬧。

    張大山則將白天晾曬的那些藥材,一一收攏到炕邊的空地上。

    他沖著正和栓子、柱子擠眉弄眼的石頭招了招手。

    “石頭,你過來一下。”

    石頭听到父親召喚,立刻停止了玩鬧,小跑到父親身邊。

    “爹,啥事?”

    “爹考考你。”

    張大山拿起一根顏色深黃、質地堅硬的黃 根,遞給石頭,“這是什麼?還記得它的用處嗎?怎麼認準它,不會跟別的草根弄混?”

    石頭接過黃 根,小臉上露出認真的神色。

    他學著父親之前的樣子,先是仔細看了看根的形狀和顏色。

    又湊到鼻子前用力嗅了嗅。

    甚至還伸出舌尖舔了一下斷面。

    然後才肯定地回答︰“爹,這是黃 。”

    “您說過,它是補氣的好藥,根是黃褐色的,掰開里面有像菊花一樣的紋路,聞起來有豆子那樣的腥氣,舔著有點甜。”

    “嗯。不錯。”

    張大山贊許地點頭,心中暗喜,這小子果然記得清楚。

    他又拿起一小捆黑乎乎、細長彎曲的根睫。

    “這個呢?可還認得?”

    石頭再次仔細辨認,這次稍微猶豫了一下。

    “這個……根細細長長的,顏色發黑,好像……好像是柴胡?”

    他抬起頭,帶著詢問的眼神看向父親,“您說能治風寒咳嗽那個?”

    “對。就是柴胡。”

    張大山再次點頭,心中對石頭的悟性更加滿意。

    “那這個呢?圓溜溜,疙疙瘩瘩的,像幾個土豆蛋子串在一起的?”

    他拿起一塊黑褐色的、形狀不規則的塊睫。

    “這個俺記得清楚。是三七。”

    石頭這次回答得很快,“您說它能止血,是寶貝,叫‘金不換’。”

    “還有這個,白白的,一片片的,聞起來有股香氣。”

    “白芷。治頭疼的。俺上次頭疼,娘好像就給俺煮過這個水。”

    石頭不僅認出來了,還能聯系到生活經驗。

    張大山臉上的笑容更深了。

    他一連拿起好幾種之前教過的藥材考校石頭。

    無論是蒲公英根的特征,還是款冬的花苞形狀,亦或是車前草的葉脈紋路。

    石頭大多都能準確地辨認出來,並說出其大致的用途。

    這份記憶力和觀察力,對于一個從未接觸過藥理的十六歲少年來說,簡直可以說是天賦異稟了。

    “好小子。看來你是真把爹的話都听進去了。”

    張大山忍不住用力拍了拍石頭的肩膀,語氣中充滿了驚喜和贊賞,“爹還以為你小子整天就知道瘋跑,沒想到學起東西來這麼靈光。”

    得到父親如此直白的夸獎,石頭黝黑的小臉上泛起興奮的紅暈,嘴角咧開,露出兩排整齊的小白牙,嘿嘿地笑著。

    沒有什麼比得到父親的認可,更讓他感到高興和自豪了。

    “爹,這些藥材真有那麼神奇嗎?比山藥還管用?”

    興奮過後,他又忍不住好奇地問道,眼楮里閃爍著求知的渴望。

    “傻小子。”

    張大山被他的問題逗笑了,“吃飯是為了填飽肚子,是為了活命,這是根本。”

    “但這些藥材,用好了,能治病救人。你想想,人吃五谷雜糧,誰能一輩子不生病?一個好郎中,一副對癥的藥,關鍵時候就能救回一條人命。”

    “而且,”他壓低了聲音,“這些東西,要是炮制好了,拿到識貨的人那里,還能換回大把的銀錢。有了錢,咱們就能買更多的糧食,買地,蓋新房,讓弟弟妹妹們都能吃飽穿暖,甚至……還能讓你去念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描繪著一個美好的前景,觀察著兒子眼中燃起的火焰。

    果然,听到能換大把銀錢,還能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甚至可能改變命運去念書,石頭的眼楮更亮了,充滿了憧憬。

    “爹,那您再多教教俺吧。俺一定好好學。”

    他語氣堅定地說道,小小的拳頭也握緊了。

    “好。”

    張大山正有此意,“學醫識藥,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僅要認得藥材本身,還得懂它們的性子,知道它們長在什麼地方,什麼時節采挖最好,采挖回來又要怎麼處理……”

    他開始將更深入的知識,一點點地傳授給石頭。

    “就拿這黃 來說。你看它喜歡長在向陽的山坡上,土要松散些才好扎根。所以咱們找的時候,就得往那種地方多留意。”

    “采挖的時候要特別小心,不能傷了主根,年份越久的越值錢。挖出來後,要盡快清理掉泥土,但不能用水猛沖,免得失了藥性,得用小刀或者軟布慢慢擦。”

    “曬干也有講究,不能暴曬,得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慢慢陰干,才能保證藥效。”

    “還有這切片,為什麼要斜著切?因為這樣切出來的斷面大,叫‘馬蹄片’,煮藥的時候藥性能更好地釋放出來。而且切得薄厚均勻,大小一致,賣相才好,人家藥鋪才肯給高價。”

    他拿起一把處理好的黃 片,讓石頭仔細觀察。

    他又拿起三七︰“這三七,性溫,能活血化瘀,是跌打損傷的良藥。但它有點微毒,直接生用效果不好,還容易傷身。所以咱們得先把它蒸熟,或者用油炸一下,再打成粉用,效果才最好。”

    他還講解了蒲公英根需要去須、曬干。

    柴胡要除去蘆頭。

    款冬花苞要在未開放時采摘等等……

    這些知識,很多都超出了普通農家甚至一般郎中的認知範疇,蘊含著《天工開物》中關于藥材加工丹青篇)的智慧,以及他自己結合現代知識的理解。

    他講得深入淺出,盡量用石頭能听懂的語言來解釋。

    石頭听得入了迷,時而點頭,時而皺眉,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立刻發問。

    “爹,那是不是所有黃色的根都能補氣啊?”

    “當然不是。顏色只是辨認的一個方面。你看這個,也是黃根,但葉子不一樣,這是有毒的斷腸草的根,吃一點點就能要人命。”

    張大山找出一株他特意留下的有毒植物標本,進行對比講解。

    “那怎麼才能記住這麼多啊?有些長得好像啊。”

    “多看,多聞,多摸,多記。”

    張大山說道,“熟能生巧。以後爹帶你多進幾次山,讓你親手挖,親手處理,你就慢慢記住了。”

    他甚至找來一塊木炭和幾張粗糙的草紙。

    讓石頭嘗試著將不同藥材的形狀畫下來,並在旁邊標注名稱和簡單特性。

    雖然畫得歪歪扭扭,字也寫得缺胳膊少腿。

    但這份主動學習和歸納總結的勁頭,讓張大山越發覺得這塊璞玉值得雕琢。

    石頭的天賦,不僅僅在于記憶力和觀察力。

    更在于他那股子肯鑽研、不怕苦、舉一反三的勁頭。

    在處理那些晾曬的藥材時,他甚至會自己琢磨著用不同的工具來切片,或者嘗試不同的晾曬方式,觀察效果的差異。

    這種主動探索的精神,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尤為可貴。

    張大山看在眼里,喜在心頭,也更加用心地加以引導和培養。

    父子二人,常常在晚飯後,或者在田間地頭休息的片刻,湊在一起,低聲討論著各種草藥的性狀和用途。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30章 教子識藥,石頭的天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30章 教子識藥,石頭的天賦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