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

第367章 高麗半島的大楚經略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西周牧龍 本章︰第367章 高麗半島的大楚經略

    遙遠的東北方,靖安侯、征東大將軍周勃,正率領著五萬火器營大軍,越過邊境,踏上了高麗半島的土地。

    跟在大軍身後不遠的地方,是負責接收城池、維持秩序的數萬名地方駐軍。

    還有朝廷各部派遣的官員組成的高麗道籌備衙門的隊伍,以及浩浩蕩蕩的移民隊伍和滿載糧食、種子的車隊。

    大軍所到之處,高麗半島北方的城池幾乎望風而降。

    每抵達一座城池,周勃便依照方南既定之策,命令城內的高麗軍隊出城,以統一整編、共同抗敵為名,將其繳械,發給路費就地遣散。

    宣布解散當地原有的一切高麗行政衙門,罷黜所有官員貴族,將其貶為平民。

    大楚派遣的官員入駐,建立大楚高麗道下屬的州府縣衙,接收的軍隊接管城防。

    大楚衙門建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城門口和鬧市區張貼安民告示,宣布大楚皇帝陛下仁德,念及高麗百姓飽受戰亂饑荒之苦,特開恩發放救濟糧。

    宣布沒收所有前高麗貴族、官員的土地,一部分分發給原高麗百姓,一部分則分配給隨行而來的大楚移民。

    告示還明確宣布,免除當地未來三年的所有賦稅徭役,原有的高麗苛捐雜稅一律廢除,只象征性收取極低的農業稅。

    大楚衙門帶來了土豆、紅薯和玉米的種子。

    這些作物不挑地方,耐旱耐瘠,產量遠高于高麗本土的傳統作物。

    衙門組織人手,向所有百姓免費發放這些種子,並派農師指導種植方法。

    對于因持續戰亂而農田荒蕪、糧盡援絕,掙扎在死亡線上的普通高麗百姓而言,無疑是天降甘霖。

    大楚衙門在每個接收的城池外圍,選址修建起鋼鐵作坊和水泥作坊。

    宣布以“以工代賑”的方式,招募百姓參與修建連接各城池的公路和鐵路。

    參與建設的百姓,每天能吃飽飯,還能根據勞動量,領取一定數量的糧食作為工錢。

    對于處于極度饑餓和絕望中的高麗百姓來說,簡直是救命的稻草。

    相比于之前朝不保夕、隨時可能被亂兵劫掠殺戮的日子,在大楚的治理下,能活命,能有地種,能有工做,能吃飽飯。

    現實的生存壓力,很快壓過了虛無縹緲的故國情懷,高麗的普通百姓們,幾乎是帶著感激的心情,迅速認可並接受了大楚的統治。

    周勃率領的火器營大軍,進軍異常順利,幾乎是兵不血刃地迅速接收了北高麗後方的大片州府。

    北高麗的主力軍隊都在南方前線,與扶桑的承和天皇、藤原庫之助兩派勢力激烈交戰,後方城池兵力極其空虛。

    一些城池的高麗官員見到大楚軍隊開來,心存僥幸,派人詢問大軍為何而來。

    周勃便按照既定口徑,宣稱是應高麗國主之請,前來援助抗擊扶桑入侵。

    高麗官員見大楚軍隊浩浩蕩蕩,勢不可擋,加之國主向大楚求援,只能打開城門迎接。

    一旦大楚軍隊入城,城池便瞬間改旗易幟,納入大楚版圖。

    偶有幾座城池的守將試圖閉門抗拒,周勃也不多言,直接命令隨軍的火炮對著城牆和城門樓子進行幾輪威懾性炮擊。

    震耳欲聾的炮聲,堅固城牆在炮火下磚石橫飛的場景,瞬間就能瓦解守軍任何抵抗的勇氣,官員和守軍往往嚇得肝膽俱裂,連滾爬爬地打開城門請降。

    北高麗國主在南方前線,接連收到後方城池不斷易主,盡數落入大楚之手的噩耗,先是驚愕,繼而勃然大怒,最後化為了深深的恐懼。

    這哪里是請來的援軍,分明是引狼入室,國主立刻派出使者,快馬加鞭趕往周勃軍中交涉。

    使者見到周勃,強作鎮定地質問“大將軍,貴國既是應我王所請前來援助,為何佔我城池,廢我官吏?”

    周勃端坐主位,面色平靜“貴使何出此言?我大楚念及藩屬之情,不忍高麗百姓饑寒交迫,故發放糧種,賑濟災民。”

    “然茲事體大,為確保糧草能真正發放到百姓手中,不被中飽私囊,自然需由我大楚的官員親自經辦。此乃為高麗百姓計,有何不妥?”

    使者氣結“可……可城池治理……”

    周勃打斷“城池治理,亦是為確保賑濟順利,秩序穩定。待驅逐扶桑,半島平定,自有計較。貴使若無他事,便請回吧,本將軍軍務繁忙。”

    說罷不容分說,周勃便令親兵將還想爭辯的使者請了出去。

    使者狼狽而歸,將情況稟報北高麗國主。

    國主聞听,驚慌失措,連忙召集尚在身邊的大臣商議。

    有大臣痛心疾首道“王上!大楚此乃假途滅虢之計!其志不在援助,而在吞並我高麗啊!若再坐視,北高麗亡國無日矣!”

    另一大臣建議“為今之計,唯有與南高麗摒棄前嫌,聯合起來,共同對抗大楚軍隊!唇亡齒寒,若我北高麗被滅,南高麗獨木難支,下一個就輪到他們了!”

    北高麗國主權衡再三,派出能言善辯的使者,攜帶重禮和密信,火速前往南高麗國主處。

    南高麗的處境同樣艱難,被扶桑藤原庫之助和承和天皇率領的兩股勢力東西夾擊,丟失了近半國土,迫不得已才與北高麗組成聯軍,共同抵抗扶桑人。

    三方在南部地區陷入殘酷的拉鋸戰,都已筋疲力盡。

    南高麗國主接見北高麗使者,听聞大楚佔了北高麗後方城池,也是大吃一驚,內心充滿矛盾和恐懼。

    南高麗國主擔心即使聯合也打不過大楚,反而會招致更殘酷的報復。

    北高麗使者看出了南高麗國主的猶豫,苦口婆心道“國主!唇亡齒寒啊!北高麗若亡,大楚下一個目標必是南高麗!屆時您獨力難支,何以自處?”

    “如今大楚雖強,但其主力遠來,不過五萬之數,且其國內尚有北方蠻族牽制,若能集結我兩國精銳,幾十萬大軍對五萬未必不能一戰!”

    “若勝,則可逼退大楚,保住宗廟。若敗,無非是早亡與晚亡之別。坐以待斃,豈是英雄所為?不如搏一線生機!”

    南高麗國主沉思良久,想到亡國之禍,終究不甘心將祖宗基業拱手讓人,把心一橫,咬牙同意了聯合對抗大楚的計劃。

    南高麗從本就捉襟見肘的前線兵力中,抽調出十萬大軍,由大將率領火速北上,與北高麗軍隊匯合。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方便以後閱讀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第367章 高麗半島的大楚經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第367章 高麗半島的大楚經略並對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